兒童心理異常的癥狀

時間:2020-07-17 19:58:47 成長心理 我要投稿

兒童心理異常的癥狀

  屏氣發(fā)作

  是指嬰幼兒在受到刺激哭鬧時,在過度換氣之后出現屏氣,呼吸暫停,口唇青紫,四肢僵硬,嚴重者可出現短暫的意識障礙。短則半分鐘到1分鐘,長則2分鐘到3分鐘。多見于2歲以內的孩子。

  口吃

  是指說話時言語中斷、重復、不流暢的狀態(tài),是兒童期常見的語言障礙。約有半數口吃的兒童在5歲前發(fā)病。

  言語發(fā)育延遲

  是指兒童口頭語言出現較同齡正常兒童遲緩,發(fā)展也比正常兒童緩慢。一般認為18個月不會講單詞,30個月不會講短句者均屬于言語發(fā)育延遲。

  選擇性緘默癥

  是指已獲得語言能力的孩子,因為精神因素的影響,在某些特定場合保持沉默不語。如在學校里不講話,但在家里講話。這種心理問題多在3-5歲時起病。

  遺尿癥

  指5歲以上的孩子還不能自已控制排尿,夜間經常尿濕床鋪,白天有時也尿濕褲子。多見于5-10歲的兒童,男孩多于女孩。

  抽動癥

  指局限于身體某一部位的一組肌肉或兩組肌肉出現抽動。表現為眨眼、擠眉、皺額、咂嘴、伸脖、搖頭、咬唇和模仿怪相等,多見于5歲以上的兒童,男孩多于女孩。

  入睡困難

  是指兒童在臨睡時不愿上床睡覺,即使是躺在床上,也不容易入睡,在床上不停地翻動,或反復地要求父母給他講故事,直到很晚才能勉強入睡。

  夜驚

  指在睡眠中突然驚醒,瞪眼坐起,驚惶失措,表情痛苦,常伴有哭喊、氣急、出汗等癥狀,多半發(fā)生在入睡后2小時內,醒后不能回憶。以5-7歲的兒童最為常見。

  睡行癥

  指睡眠中突然睜眼,坐起凝視,下床走動。多半發(fā)生在睡后2小時內,醒后不能回憶。見于任何年齡的兒童,多見于5-12歲兒童。夢魘

  指從噩夢中驚醒,能生動地回憶夢里的內容,使孩子處于極度緊張焦慮狀態(tài)的一種睡眠障礙。多發(fā)生在后半夜,多見于學齡前兒童。

  偏食

  是指兒童不喜歡或不吃某一種食物或某一些食物,是一種不良的進食行為。偏食在兒童中很常見,在城市兒童中約占25%左右,在農村兒童中約占10%左右。

  拔毛癖

  是指兒童時期出現的經常無緣無故地拔自己的頭發(fā)、眉毛、體毛的不良行為。多見于4-5歲以上的兒童。

  分離性焦慮

  是指6歲以下的兒童,在與家人,尤其是母親分離時,出現的極度焦慮反應。男女兒童均可得病,與患兒的個性弱點和對母親的過分依戀有關。

  神經性尿頻

  指每天的排尿次數明顯增加,但尿量不增加、尿常規(guī)正常的一種心理疾病。排尿次數可以從正常的6-8次增加到20-30次,甚至每小時十多次,每次排尿很少,有時僅幾滴。以4-5歲的兒童為多見。

  神經性嘔吐

  指一種反復的餐后嘔吐,但不影響食欲、體重的心理疾病。常常具有癔癥性格,自我中心、暗示性強,往往在明顯的心理因素作用下發(fā)病,以女孩為多見。

  性識別障礙

  是指兒童對自身性別的認識與自己真實的解剖性別相反,如男性行為特征像女性,或持續(xù)否認自己具有男性特征。多見于3歲以上的兒童。

  孤獨癥

  是一類以嚴重孤獨,缺乏情感反應,語言發(fā)育障礙,刻板重復動作和對環(huán)境奇特反應為特征的疾病。多見于男孩,男女比例為4-5:1。

  總而言之,不管孩子多大,只要是發(fā)現孩子出現行為異常、學習困難、睡眠障礙、性格缺陷、情感障礙、社交不良、性角色偏差等情況,都應該及時帶孩子去兒童心理門診,請兒童心理咨詢師和你一起關注孩子的心理發(fā)展,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兒童心理異常的表現:

  五大心智障礙

  智力發(fā)育障礙

  在發(fā)育期間兒童的智能顯著低于同齡兒水平,同時伴有明顯的社會生活適應能力障礙,這種小孩看上去很幼稚,表情呆滯,有的孩子有很特別的面容,還可能伴有一些畸形,遇上這種情況應馬上到醫(yī)院去檢查,以盡早治療。

  學習障礙

  這種孩子智力正常,在早年可能有一些不明顯的語言和運動發(fā)育上的問題未引起重視,小孩主要表現為閱讀障礙,拼寫障礙和運 算障礙,因此學習成績差。若自己的小孩有這類問題也應及時到醫(yī)院檢查,以進行特殊矯治。

  缺陷多動障礙

  這類小孩智力正常,表現為不分場合的多動,但注意缺陷是實質問題,由于注意缺陷影響聽課效果,所以學習成績很差,這種情況也應及時到醫(yī)院檢查和矯治。

  語言發(fā)育障礙

  小孩理解語言和說話延遲或理解和說話能力不如正常兒,智力發(fā)育在正常范圍,應盡早到醫(yī)院或專業(yè)機構進行語言訓練。

  發(fā)育協調障礙

  這種小孩自幼運動發(fā)育落后,大運動,精細運動不協調,平衡功能也很差,如容易摔跤或者拍球和書寫困難,甚至口腔、舌體等運動不協調還可導致進食、說話和閱讀困難,智力發(fā)育可在正常范圍,如發(fā)現自己的小孩有這類問題應也盡早到醫(yī)院或專業(yè)機構進行訓練。

  其他行為問題

  (1)吸吮手指

  嬰兒吸吮手指是一種正常現象,以后隨年齡增加,對外界環(huán)境的興趣增加,對自身刺激的注意力減少,吸吮手指的行為會自行消退。一歲后,若小孩仍然經常吸吮手指則屬一種不良的行為表現。造成這種行為不消退的原因有:與人交往、玩耍過少,饑餓時未及時哺乳等。

  專家建議:

  在小孩出生后就應經常給小孩講話,因2-3個月的小孩特別喜歡注視正在說話的人臉,并對說話人的面部表情和口形進行模仿,當小孩5個月會抓物體和對外界環(huán)境的興趣明顯增加時,應經常給小孩玩玩具,并常帶他們到戶外去玩,去接觸其他小孩,饑餓時應及時哺乳等。總之在他們醒著的時候應有豐富多樣的生活環(huán)境,這樣他們才會將對自身刺激的注意力逐漸轉向周圍世界。

  (2)咬指甲

  咬指甲是兒童期常見的一種不良習慣。多發(fā)生于3一6歲的小孩,癥狀可持續(xù)至青春期。咬指甲的發(fā)生常與家庭不和、心情矛盾、精神過度緊張等有關。多數兒童可隨年齡增加自行消失,少數人可持續(xù)至成年期。

  專家建議:

  防治這種不良習慣主要應改善和消除造成兒童精神情緒緊張的一切因素。嚴重者或較大兒童應到醫(yī)院進行矯治。

  (3)倔強

  ~3歲小孩,在意志開始發(fā)展的早期階段有一些違拗和反抗心理屬正常行為,對不利于自己的事表示抗拒或拒絕也是正常現象, 但3~4歲后隨語言、思維、社會情感的發(fā)展和教育的作用自我控制能力逐漸增強,調控情緒的能力增加,這種違拗和反抗行為會逐漸減少,在這年齡階段的孩子,若凡事仍然表現出強烈的違拗和反抗行為,或毫無道理地固執(zhí)要求他想要做的事,拒絕成人的合理要求,偏做成人禁止做的事,則為不正常行為。平時過于嬌慣寵愛孩子,稍不如意就滿足小孩不合理的要求或成人脾氣暴躁,經常打罵小孩,對小孩的正當要求過于冷漠等都可導致小孩產生強烈的違拗和反抗心理。

  專家建議:

  防治的關鍵在于改善家人教養(yǎng)孩子的態(tài)度,要關心孩子成長,要正確對待孩子的合理要求,對待孩子的不合理要求有原則性,避免過多責罰。

  (4)依賴行為

  不同年齡的兒童都有一定程度的依賴性,尤其在嬰幼兒時期是正常現象,但過分依賴與年齡不相稱時則為不正常行為。家庭成員的過分照顧是造成兒童依賴性的最主要原因,相反,缺乏照顧,小孩得不到父母的足夠的支持和教養(yǎng)或對小孩要求過高,使小孩屢受挫折,不能形成有關獨立成功的經驗都可能導致小孩不正常的依賴行為。

  專家建議:

  防治的重點在于從小應鼓勵小孩做力所能及的事,不要提過高要求。小孩能獨立完成的事,成人應少幫助,讓其從中獲得獨立成功的經驗,小孩不能獨立完成的事,應給予一定的指導和幫助。

  (5)退縮行為

  在陌生的環(huán)境中有短暫的退縮行為對兒童來講是正常現象,若過分怕生,不愿到公共場所去玩或隨父母去親朋家中做客,從不主動與其他兒童交往,平時表現孤獨退縮、膽小怕事、沉默少言,喜一人獨自玩。但可在自己熟悉的環(huán)境與熟悉的人玩耍自如。大多數兒童可隨年齡的`增加而自行消失。

  專家建議:

  防治的關鍵在于從小應多給小孩提供充分的、各種形式的交往機會,讓小孩多與周圍的人,尤其小朋友接觸。

  兒童心理不健康的表現:

  1、攻擊

  這類孩子整日東奔西跑,經常搞惡作劇,喜歡諷刺挖苦別人。對美好的物品毫不愛惜,摔打成為癖好,表現出攻擊性。

  2、焦慮

  指突如其來的沒有明顯身體原因的恐懼狀態(tài)。具體表現為缺乏自信、過于敏感、食欲低落、無端哭鬧。這類兒童陌生環(huán)境反應敏感,而擔心害怕,甚至恐惶不安,哭鬧 不停,常常擔心被別人嘲笑,對尚未發(fā)生的情況,產生過分的關注,并伴有無根據的煩惱。對日常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也顯得過分焦慮。

  3、多動

  兒 童的心理行為可以表現在兒童的行為上,有些兒童出現“多動癥”。主要表現為好動;注意力不集中;情緒波動大、自我控制能力差;學習受到嚴重影響等幾個方 面。好動具體來說是喜歡跑動,或爬上爬下,搖椅子轉身,離位走動,叫喊或講話,引逗旁人,小動作不停,如咬鉛筆、咬指甲、咬衣角等。注意力不集中方面具體 來說,上課時不能專心聽講,注意力渙散,易受環(huán)境干擾而分心,在課堂東張西望,心不在焉或凝神發(fā)呆。自控情緒的能力差方面具體來說,表現為幼稚任性,克制 力差,易激怒或沖動。情緒不穩(wěn),為了一些小事就喊叫或哭鬧,脾氣暴躁,常根據瞬間沖動行事,不考慮后果,可能突然做出一些危險舉動及破壞行為。

  4、恐怖和失眠

  恐怖表現在對某些事物或情景產生懼怕和逃離的心情,如怕打雷閃電,極度緊張,抱頭亂竄。兒童對于一些沒有危險或基本沒有危險的東西也感到害怕,而且這種害怕十分突出,兒童由于恐怖而出現回避、退縮行為。失眠的孩子入睡困難,睡中不時驚醒、大聲哭鬧,甚至夢游四方,但白天回憶不起來,只覺得精力不足,情緒不穩(wěn)。

  5、惡劣的人際關系

  兒 童的人際關系主要是指他們與父母、教師以及同伴之間的關系,從這些人際交往中可以反映出兒童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心理健康的孩子樂于與人交往,善于和同伴合作 與共享,理解與尊敬他人,待人慷慨友善,也容易被別人理解和接受。心理不健康的兒童一般沒有融洽的人際關系,往往由于個人心理不健康等原因,與人產生交流 障礙。不能與人合作,對人漠不關心,缺乏同情心,有猜疑、嫉妒、退縮現象,不能置身于集體,與人格格不入。

【兒童心理異常的癥狀】相關文章:

兒童心理異常癥狀09-25

兒童心理異常的問題10-17

兒童心理異常的表現09-30

兒童心理壓抑的癥狀10-07

兒童心理創(chuàng)傷的癥狀10-01

兒童心理異常表現特征10-24

如何看待兒童心理異常09-29

兒童心理異常的表現和對策09-28

22種兒童心理異常的表現09-15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色婷婷婷婷色五月 | 欧美日韩在线观看专区 | 亚洲高清国产一线久久 | 亚洲色久悠悠a∨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精品99 | 日韩国产欧美另类综合 | 三级国产污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