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規定的解除合同

時間:2020-11-19 20:37:37 合同法規 我要投稿

合同法規定的解除合同

  勞動合同合同屬于民事范圍,可以意思自治,所以合同是可以協商解除的,下是YJBYS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合同法規定的解除合同,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合同法規定的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因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不可抗力可以導致合同不能履行、不能完全履行、不能按時履行。如供貨方甲公司(生產性企業)因天災造成生產線全部毀損,合同不能履行;部分毀損可以視情況確定為不能完全履行;因天災也可能導致不能如期履行。

  二、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將不履行主要債務;

  預期違約。履行期尚未屆滿,債務人明示或默示毀約,這種行為被稱為預期違約。所謂明示預期違約,是指債務人以通知或聲明的方式表示到期將不履行合同。所謂默示預期違約,是債務人以行為表明其到期將不履行合同,比如債務人將惟一的標的物出賣給第三人,第三人善意地取得了標的`物的所有權,此時,預期違約人到期不可能履行合同,這就是默示毀約。

  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的期限內仍未履行;

  遲延履行是指債務人在履行期屆滿后仍未履行債務。當事人遲延履行主要債務,如果繼續履行仍能實現合同目的或者債權的履行利益仍然能夠實現的情況下,債權人不能徑直通知債務人解除合同,而應催告債務人履行合同義務。經催告后,債務人在合理的時間內仍未履行,此時債權人獲得單方解除權,可以通知債務人解除合同。催告是債權人向債務人發出的請求履行的通知,合理的期限,是指給予債務人必要的履行準備時間。合理期限的長短,應當根據合同的具體情況確定。

  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當事人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當事人遲延履行合同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合同的目的不能實現,已經構成了根本違約,此時無須經催告程序,被違約人在違約人履行期限屆滿末履行合同時,即可通知對方解除合同。

  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前述四項列舉了法定解除的情形,不能窮盡所有法定解除的情況,因而法律設立了未盡條款。“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不僅指《合同法》的有關規定,還包括其他法律的規定。

【合同法規定的解除合同】相關文章:

合同法的規定解除合同04-16

合同法解除合同的規定解釋06-30

解除合同的合同法規定有哪些08-29

合同法規定的期限03-15

新合同法規定11-14

技術合同法規定07-03

合同法規定的定金比例08-11

合同法對于定金的規定06-29

合同法的工資規定是03-27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日韩欧美亚洲中文字幕2021 | 久久99久久99精品免视看国产 | 亚洲美女牲淫视频片 | 亚洲一线精品精品在线观看 | 亚洲少妇另类视频 | 正在播放最新AV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