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屆畢業生網>主頁 > 黑板報 > 元旦黑板報 > 初中生元旦黑板報主題

初中生元旦黑板報主題

發布時間:2017-02-10來源:黑板報大全

  元旦黑板報內容:

  元旦對聯

  黃鶯鳴翠柳 紫燕剪春風

  春花含笑意 爆竹增歡聲

  歲通盛世家家富 人遇年華個個歡

  春雨絲絲潤萬物 紅梅點點繡千山

  丹鳳呈祥龍獻瑞 紅桃賀歲杏迎春

  和順一門有百福 平安二字值千金

  百世歲月當代好 千古江山今朝新

  春聯對歌民安國泰 喜字成雙花好月圓

  春滿人間百花吐艷 福臨小院四季常安

  五更分二年年年稱心 一夜連兩歲歲歲如意

  汗馬絕塵安外振中標青史 錦羊開泰富民清政展新篇

  惠通鄰里,門迎春夏秋冬福 誠待世賢,戶納東南西北財

  元旦的來歷

  “元”有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時間,也通指白天。元旦,便是一年開始的第一天。“元旦”一詞,最早出自南朝人蕭子云《介雅》詩:“四氣新元旦,萬壽初今朝。”宋代吳自牧《夢梁錄》卷一“正月”條目:“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一歲節序,此為之首。”;漢代崔瑗《三子釵銘》中叫“元正”;晉代庾闡《揚都賦》中稱作“元辰”;北齊時的一篇《元會大享歌皇夏辭》中呼為"元春";唐德宗李適《元日退朝觀軍仗歸營》詩中謂之"元朔"。歷來元旦指的是夏歷(農歷、陰歷)正月初一。在漢語各地方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

  元旦節的歷史由來

  夏朝在正月初一,商朝在十二月初一,周朝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統一六國后又以十月初一日為元旦,自此歷代相沿未改。漢武帝太初元年時,司馬遷創立了"太初歷",這才又以正月初一為元旦,和夏代規定一樣,所以又稱"夏歷",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公元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治,建立了中華民國。為了“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西歷,所以便統計”,民國元年決定使用公歷(實際使用是1912年),并規定公歷1月1日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 而今天所說的“元旦”,是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在決定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同時,也決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紀年法,并將公歷1月1日正式定為“元旦”,農歷正月初一改為“春節”。 現在,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把每年1月1日作為元旦,因為他們多采用了國際通行的公歷。但也有一些國家和民族由于本地的歷法傳統及宗教信仰、風俗習慣、季節氣候的不同,因而他們的元旦日期也不一樣,這也使得這個世界多姿多彩,更顯民族的特色了。

欄目推薦
熱點排行
推薦閱讀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AV日韩AⅤ综合手机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在线一区中文字幕 | 亚洲日韩欧美制服二区dvd | 亚洲性福利视频网站 | 久久精品无限国产资源好片 |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