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心理學考試試題

時間:2024-07-15 23:25:04 幼教早教 我要投稿

幼兒教育心理學考試試題

  幼兒教育心理學是在幼兒教育學和幼兒心理學基礎上形成的一門學科。一門科學的研究任務決定于其本身的科學性質,幼兒心理學的獨立,服務于幼兒教育改革,服務于教師自我教育。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教育心理學考試試題,希望大家認真閱讀!

幼兒教育心理學考試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干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所得材料自然、真實的一種研究方法是()。

  A.問卷法

  B.談話法

  C.觀察法

  D.實驗法

  2.3歲幼兒一般能集中注意約()。

  A.5分鐘

  B.10分鐘

  C.15分鐘

  D.20分鐘

  3.視覺發展的敏感期為()。

  A.O~4周

  B.4~8周

  C.O~3個月

  D.O~6個月

  4.眼手協調動作發生于()。

  A.2~3個月

  B.3~4個月

  C.4~5個月

  D.5~6個月

  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嬰兒主要依靠與具體事物和事件聯系進行時間定向

  B.4歲以后,兒童開始能夠學習對持續時間進行估計

  C.兒童時間知覺發展的方向是時間知覺與時間概念結合起來

  D.5歲以后兒童能夠以行動作為估計時間的參照物

  6.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一般認為,嬰兒對喂奶姿勢的再認是第一個條件反射出現的標志

  B.人工條件反射是在實驗中經過專門提供的刺激反復作用而建立的條件反射

  C.最初人工條件反射的建立晚于自然條件反射

  D.新生兒的習慣化是不學而能的

  7.下列哪種活動體現了幼兒的再造想象?()

  A.有些孩子經常會生造一些詞語

  B.在繪畫時,有的幼兒把太陽畫成綠色

  C.有的幼兒在看圖說話時,能說出許多圖上沒有但與主題相關的內容

  D.幼兒把音階想象成“走樓梯”,從而來理解音階

  8.標志著兒童思維真正發生的是()。

  A.語詞概括的出現

  B.真觀概括的出現

  C.動作概括的出現

  D.感知概括的出現

  9.某幼兒給“魚”下定義時說:“魚是一種會游的動物”。該幼兒的概括水平為()。

  A.初步概念水平

  B.依據具體特征下定義

  C.不會下定義

  D.同義反復

  10.情境言語和連貫言語的主要區別在于()。

  A.是否完整連貫

  B.是否反映了完整的思想內容

  C.是否為雙方所共同了解

  D.是否直接依靠具體事物作支柱

  11.不但關心自己在行動中是否符合道德標準,而且開始關心別人的行為是否符合道德標準,由此產生相應的情緒,這是()幼兒道德感發展的表現。

  A.小班

  B.中班

  C.大班

  D.小學低年級

  12.下列哪一條符合兒童動作發展的規律?()

  A.從局部動作發展到整體動作

  B.從邊緣部分到中央部分

  C.從粗大動作發展到精細動作

  D.從下部動作發展到上部動作

  13.對黏液質的孩子,應著重()。

  A.防止粗枝大葉,虎頭蛇尾

  B.培養勇于進取、豪放的品質

  C.培養積極探索精神及踏實、認真的特點

  D.防止任性、粗暴

  14.()是幼兒道德發展的核心問題。

  A.親子關系的發展

  B.性別角色的發展

  C.親社會行為的發展

  D.社交技能的發展

  15.()是促進幼兒心理發展的最好的活動形式。

  A.游戲

  B.學習

  C.勞動

  D.交往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25分)

  1.__________是研究者通過感官或一定的儀器設備,有目的、有計劃地觀察兒童的心理和行為表現的方法,是早期兒童發展研究中常用的一種方法。

  2.兒童發展受遺傳、發育、環境、__________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3.__________是腦的基本活動,是大腦機能發展的重要標志。

  4.先出現無意動作然后才逐漸出現有意動作,動作發展的方向越來越多地受心理意識的支配,這是兒童動作發展的__________規律。

  5.注意分為__________和__________兩種類別。

  6.當刺激多次出現后,主體就不會再產生這樣的變化,或是反應下降,這種定向反應的消失或下降稱為“__________”。

  7.兒童在記憶的保持過程中有一個特殊的現象,那就是__________,即學習后過幾天測得的保持量比學習后立即測得的保持量要高的記憶現象。

  8.在發展心理學中,根據思維抽象的程度,通常將兒童思維分成__________、和抽象邏輯思維。

  9. 是理解句子所表達的基本語義關系,如理解“施事一動作一受動”、“物體一方位”等語義關系等,從而了解現實中各種事物和相互作用的關系。

  10. 是一種“我向”語言,是兒童自己對自己說話,其主要的功能不在于交際。

  11.4個月的嬰兒對陌生人也會笑,但7~9個月后,嬰兒見到陌生人就會感到害怕,這種反應被稱為__________。

  12.情緒的原因理解分為兩種情況,即基于愿望的情緒理解和__________。

  13.社會性發展的過程也是人接受社會化的過程,是從一個“__________”或“生物人”成長為“__________”并逐步適應社會生活的全部過程。

  14.對于兒童之間或簡單或復雜的同伴關系的測量,目前心理學界使用的方法技術主要有觀察法和__________。

  15.在沒有外部指導和監督的情況下,個體為達到某種目的而發動和維持的積極的行為過程是兒童對行為的__________。

  16.有關道德的心理成分組成,目前看法不一,較為普遍的觀點是將道德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和道德行為。

  17.道德行為是個體道德認識的外在表現,一般分為__________和親社會行為。

  18.與皮亞杰使用對偶故事法所不同,柯爾伯格使用了__________來測量兒童道德認知的發展。

  19.性別角色是指個體在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下,基于生物性別的不同而產生的品質特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性別行為模式等三方面。

  20.__________是指兒童在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逐漸獨立地掌握社會規范,恰當地處理人際關系,妥善自治,從而能客觀地適應生活的心理和行為發展過程,這個過程也稱為兒童的社會化。

  三、判斷題(每題1分,共5分)

  1.兒童神經系統發育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僅僅表現在微觀上的可塑性方面。 ( )

  2.學前兒童思維發展主要呈現具體形象性,入學后,兒童思維獲得了更深入的發展,逐漸發展為抽象邏輯思維。 ( )

  3.大約6~10周后,人臉可以引發嬰兒微笑,這種微笑被稱為自發性微笑。 ( )

  4.社會性是作為社會成員的個體為適應社會生活所表現出來的各種心理和行為特征。 ( )

  5.師幼關系不屬于師生關系。 ( )

  四、概念解釋(每題1分,共10分)

  1.發展

  2.視敏度

  3.突觸

  4.記憶

  5.自傳體記憶

  6.想象

  7.媽媽語

  8.心理理論

  9.情緒

  10.性格

  五、簡答題(每題4分,共32分)

  1.簡述哪些因素影響神經的可塑性。

  2.簡述產前發育的影響因素。

  3.簡要說明兒童形狀知覺的發展趨勢。

  4.簡要說明學前期兒童理解的發展主要呈現的特點。

  5.簡述兒童雙詞句階段的句法特點。

  6.簡述師幼關系的價值表現在哪些方面。

  7.簡述影響兒童攻擊性行為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8.簡要說明道德行為發展的理論。

  六、論述題(每題9分,共18分)

  1.根據兒童記憶的規律,試論述促進兒童有效地學習的方法。

  2.試論述師幼和諧關系建立的影響因素。

【幼兒教育心理學考試試題】相關文章:

2017年幼兒教師《幼兒教育心理學》考試試題03-09

2017教師考試幼兒教育學模擬試題03-09

2017年幼兒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考試試題03-01

2017年教師資格證《幼兒教育心理學》考試沖刺試題及答案02-27

幼師資格認定考試幼兒教育學模擬試題201703-02

2017臨床執業醫師考試《醫學心理學》試題及答案01-20

教師資格證《幼兒教育心理學》模擬試題及答案08-15

2017公衛助理醫師考試《醫學心理學》試題及答案03-11

最新教育學心理學自考試題及答案10-16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亚欧美无遮挡HD高清在线视频 | 无遮挡十八禁在线视频国产 | 日本免费在线看AⅤ视频 | 亚洲日韩女同一区二区三区 |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区二区三区日本 | 色婷婷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