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呼吸衰竭的臨床表現
呼吸衰竭的癥狀和體征,在學員中普遍認為是比較難以理解的部分,呼吸衰竭最主要的臨床表現是什么?為幫助各位考生更好復習臨床醫學知識,yjbys小編為大家分享呼吸衰竭的癥狀和體征及臨床護理要點如下:
呼吸衰竭的癥狀和體征
呼吸衰竭是由各種原因導致嚴重呼吸功能障礙,引起動脈血氧分壓(PaO2)降低,伴或不伴有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增高而出現一系列病理生理紊亂的臨床綜合征.它是一種功能障礙狀態,而不是一種疾病,可因肺部疾病引起也可能是各種疾病的并發癥。癥狀包括:
(1)多有支氣管、肺、胸膜、肺血管、心臟、神經肌肉或嚴重器質性疾病史。
(2)除原發病癥狀外主要為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表現,如呼吸困難、急促、精神神經癥狀等,并發肺性腦病時,還可有消化道出血。
(3)可有紫紺、意識障礙、球結膜充血、水腫、撲翼樣震顫、視神經乳頭水腫等。
呼吸衰竭的'輔助檢查
(1)血氣分析;靜息狀態吸空氣時動脈血氧分壓(PaO2)<8.0kpa>6.7Kpa(50mmHg)為Ⅱ型呼衰,單純動脈血氧分壓降低則為1型呼衰。
(2)原發病的相關表現。
呼吸衰竭的治療
(1)首先積極治療原發病,有感染時應使用抗生素,去除誘發因素。
(2)保持呼吸道通暢和有效通氣量,可給于解除支氣管痙攣、祛痰藥物如沙丁胺醇(舒喘靈)、硫酸特布他林(博利康尼)、乙酰半光氨酸(痰易凈)、鹽酸溴己新(必嗽平)等藥物。必有時可用腎上腺皮質激素靜脈滴注。
(3)糾正低氧血癥,可用鼻導管或面罩吸氧,嚴重缺氧和伴有二氧化碳潴留PaO2<7.32Kpa(55mmHg),PaCO2明顯增高或有嚴重意識障礙,出現肺性腦病時應使用機械通氣以改善低氧血癥。
(4)治療酸堿失衡、心律紊亂、心力衰竭等并發癥。
呼吸衰竭的臨床護理
1:一般護理
(1)做好基礎護理,重視口腔、皮膚的護理防止并發細菌感染,加重病情,預防醫源性感染;(2)為了便于搶救,應住單間,并保持病室空氣新鮮,溫度與濕度適宜。備好各種搶救物品和藥品,如呼吸器、吸引器、氣管插管、氣管切開包,呼吸麻醉混合劑、強心利尿劑等;(3)保證營養攝入,給予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易消化的飲食;(4)禁用或慎用鎮靜劑,以防抑制呼吸。
2:保持呼吸道通暢
(1)稀釋痰液;(2)刺激咳嗽;(3)輔助排痰;(4)支氣管擴張劑的使用。靜脈輸入氨茶堿,擴張小支氣管,使呼吸道通氣增加,應注意速度不宜過快,濃度不宜過高,否則可出現惡心、嘔吐、心律失常,甚至心室顫動。
3:呼吸麻醉混合劑的使用及觀察
應用可拉明注意劑量不可過大,出現多汗、嘔吐、面潮紅、面肌抽搐、煩躁不安要減少用量,減慢速度。洛貝林過量時可致心動過速,呼吸麻痹、血壓下降等。氨茶堿劑量過大可引起惡心、嘔吐、心動過速。若有條件可以抽血監測藥物濃度。靜脈滴入時宜緩慢,以防心律紊亂。
4:給氧
(1)Ⅰ型呼吸衰竭無二氧化碳潴留,中樞對二氧化碳有正常的反應性,根據缺氧的輕、中、重度程度,可分別給予低濃度到高濃度吸氧,即1~5L/min;(2)Ⅱ型呼吸衰竭病人低氧伴有二氧化碳潴留,呼吸中樞對二氧化碳的敏感性降低,主要靠缺氧來刺激,只能采取控制性給氧,即持續低流量吸氧,1~2L/min;(3)急性呼吸衰竭,如呼吸心跳驟停、電擊、溺水、中毒后呼吸抑制,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征等,應給予50%以上高濃度氧或行高壓氧治療。
5:氣管插管和氣管切開
(1)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固定要牢固,松緊適宜,防止脫落或扭曲。(2)保持氣管切開傷口處清潔,每日更換敷料1~2次。(3)充氣氣囊每4h放氣一次,以防止氣囊長期壓迫氣管黏膜,引起潰瘍或壞死。為防止氣囊以上部位分泌物流入下氣道,加重感染,氣囊放氣之前應吸凈口咽部的分泌物。(4)吸痰時要注意無菌操作,每根吸痰管只用一次,用畢煮沸消毒。吸痰動作要輕柔、迅速,避免黏膜損傷,每次吸痰時間不超過15s,以免加重缺氧。痰液粘稠時,吸痰前先注入生理鹽水3~5ml,以稀釋痰液。吸痰后可滴入抗生素以防止感染。(5)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后,上呼吸道的濕化作用喪失,吸入氣體必須加溫濕化,可采用蒸氣或超聲霧化吸入等措施,防止痰液干燥結痂。
6:監測血氣分析與電解質
及時糾正酸堿失衡與電解質紊亂。
7:防止誤吸
神志清醒的'病人在進食時采取半坐臥位或坐位,減少食物嗆入氣管的機會。如有吞咽障礙或昏迷病人采取側臥位,頭偏向一側,及時吸凈口咽部位的分泌物,給予鼻飼或靜脈營養。
【呼吸衰竭的臨床表現】相關文章:
呼吸衰竭的臨床表現和治療06-28
高鉀血癥的臨床表現12-30
心絞痛的病因及臨床表現03-29
肝病有哪些臨床表現03-05
帕金森病的臨床表現03-30
腸梗阻的臨床表現、治療及護理03-12
焦慮癥的臨床表現及治療12-07
丘腦卒中的常見類型及臨床表現03-07
頸椎病的主要臨床表現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