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壯族的文化

時間:2024-10-29 12:11:55 文化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淺談壯族的文化

  壯族——廣西壯族自治區的主體民族,也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壯族由中國古代南方百越民族中的西甌、駱越發展而來,后有烏滸、俚、僚、僮等他稱;自稱有布壯、布僚、布曼、布板、布越、布雅伊、布沙、布土、布隴、布傣等20多種。

淺談壯族的文化

  廣西壯族人口分布很廣,主要聚居在桂西的左、右江和紅水河流域,即百色、河池、南寧、柳州4個地區。壯族歷史悠久,喜歡依山傍水而居。在青山綠水之間,點綴著一棟棟干欄式木樓,這就是壯族人的傳統民居。壯鄉素有“歌!敝Q,被譽為“歌仙”的劉三姐,就是壯族民間歌手的典型代表。每逢農閑、節假日或婚喪嫁娶,壯族各地區都要舉行對歌活動,壯族人稱之為“歌圩”。尤其是每年的三月初三,方圓數百里的男女青年都身穿節日盛裝,云集一方,對唱山歌,少則幾百人,多則上萬人,使美麗的壯鄉成為歌的海洋。

  “歌圩”還是娛樂和青年男女社交戀愛的場所。在三月三歌節上,要舉行搭彩棚、擺歌臺、拋繡球、碰紅蛋、擇佳偶、放花炮等活動。壯錦是壯族的傳統紡織工藝品,與湘繡、蜀錦齊名,圖案精美、織工精細,享譽海內外。銅鼓是中國青銅文化中的一株奇葩。壯族祖先創造的北流型、靈山型、冷水沖型銅鼓,被稱為銅鼓藝術高峰期的代表。迄今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收藏的銅鼓就有300多面。

  銅鼓聲音洪亮,在古代是傳遞信息、發布號令的重要工具,也是權力和財富的標志。在廣西左江干流及支流明江地區連綿數百里的懸崖峭壁上,分布著80余處戰國至東漢壯族先民創作的崖畫,各種人物、動物、器物的繪畫多達1770余幅。這些畫面氣韻生動,表現了征戰、狂歡、樂舞、祭祀等內容,被統稱為“花山崖畫”。這些崖畫形成了極為珍貴的人文景觀,世所罕見。

【淺談壯族的文化】相關文章:

壯族服飾圖案紋樣的文化研究03-16

淺談山寨文化12-11

淺談文化下鄉12-06

文化與文化載體之淺談12-11

淺談文化與文化教育的關系02-11

淺談疲憊與休息的文化12-08

淺談我國農耕文化06-26

淺談食品文化的發展06-01

淺談京劇里的文化11-15

淺談關于德國的文化12-15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日韩欧美视频在线 | 日韩在线一区二区 |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卡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啪 | 亚洲精品日韩国产 | 永久免费中文字幕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