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更趨完善
到2020年,知識產權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創新創業環境進一步優化,形成國際競爭的知識產權新優勢,為建成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知識產權強國奠定堅實基礎。
近日,為了深入實施創新發展戰略,深化知識產權領域改革,加快海外布局,實現知識產權強國,國務院印發《關于新形勢下加快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明確,深入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深化知識產權重點領域改革,實行更加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促進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提升產業國際化發展水平,保障和激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到2020年,知識產權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創新創業環境進一步優化,形成國際競爭的知識產權新優勢,為建成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知識產權強國奠定堅實基礎。
去年,我國發明專利申請量92.8萬件,連續4年穩居世界首位,商標注冊量繼續保持世界第一,我國已成為世界知識產權大國。然而大而不強、多而不精、侵權現象頻出等問題仍舊突出。
北京通州尚德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黃一凡告訴《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近幾年,隨著國家對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視,我國在專利申請數量上有了質的飛躍,但在核心技術產權申請上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仍舊落后。”
《意見》提出,將推動專利許可制度改革,強化專利以許可方式對外擴散。加強知識產權交易平臺建設。培育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推動先進制造業加快發展。
提升知識產權附加值和國際影響力,培育一批核心專利,支持企業運用知識產權進行海外股權投資。加強知識產權信息開放利用,推動專利等信息免費或低成本開放。
黃一凡還表示,正是由于缺乏核心技術產權,導致我國在實現‘走出去’國家戰略布局中,遇到海外知識產權風險越來越大。
根據相關統計,截至2014年,我國連續13年因為知識產權侵權成為遭受美國“337調查”最多、涉案金額最高的國家。我國重點產業海外發展在知識產權方面的應對較為被動,海外風險較高。
此次出臺的新政則加強了對于海外知識產權的重視。《意見》提出,加強重點產業知識產權海外布局規劃、拓展海外知識產權布局渠道等政策措施,完善海外知識產權風險預警體系,提升海外知識產權風險防控能力,加強海外知識產權維權援助。
此外,《意見》也表達了將繼續加大對愈演愈烈的互聯網侵權問題進行整治的力度。黃一凡告訴記者,新政對于互聯網侵權案件判罰額度進行了調整。
加大了對于電子商務等領域知識產權侵權的執法力度,積極推動提高知識產權侵權法定賠償上限,并針對情節嚴重的惡意侵權行為實施懲罰性賠償。
作為創新的基礎,世界各國對于知識產權的保護都相當重視。我國想要加快實現從知識產權大國向強國轉變,迫切需要破解這些難題,完善創新發展體制機制,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運用。
相信隨著國家對于知識產權保護的相關法律逐步完善,將會給我國創新人才在今后大展拳腳肅清道路。
【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更趨完善】相關文章:
我國地理標志法律保護制度完善論文12-09
淺論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制度之完善10-16
知識產權海關保護08-03
完善合同管理制度08-28
完善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研究09-11
淺談我國監護制度及其完善11-01
知識產權保護宣傳活動總結12-09
可撤銷婚姻制度完善探析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