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積金管理面臨制度殘缺:須加快向住房銀行轉變

時間:2020-11-20 19:16:31 制度 我要投稿

公積金管理面臨制度殘缺:須加快向住房銀行轉變

  近日,國務院法制辦公布了《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修訂送審稿)》,一些媒體將此熱炒為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的再一次大修。以下是由應屆畢業生網小編J.L為您整理推薦的《公積金管理面臨制度殘缺:須加快向住房銀行轉變》正文,歡迎參考閱讀。

公積金管理面臨制度殘缺:須加快向住房銀行轉變

  我們認為,盡管送審稿在繳存范圍、公積金投資范圍、公積金管委會等方面進行了修訂,但是,這既算不上“大修”,也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時下住房公積金管理面臨的制度層面的殘缺。

  住房公積金制度在中國住房市場化過程中發揮過重要作用。但隨著房價今非昔比和房地產的發展,住房公積金制度已無法適應住房實踐的需要。

  第一,由于高收入者繳納更多的住房公積金,住房公積金在某種程度上成了拉大貧富差距和避稅的工具,對于中低收入者而言,住房公積金在解決其住房問題上作用甚微;

  第二,由于投資限制,長期以來,住房公積金收益率偏低,同時,由于提取手續繁多等原因,造成了大量資金沉淀;

  第三,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似無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按照《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在整個住房公積金制度體系中處于核心地位,負責住房公積金的歸集、使用和管理,獨自承擔住房公積金貸款風險。但負責如此巨大重任的管理中心其實是個“三無單位”:無資本金、無風險承擔能力、不是獨立的`金融機構,這使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成為一個制度設計上最忌諱出現的機構;

  第四,更為奇怪的是,作為重大決策機構的住房公積金管理委員會,其人員構成居然都是兼職人員,即使送審稿對管委會的人員構成進行了調整,但仍然是兼職人員;

  第五,更為重要的是,由于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不是金融機構,導致其無論在融資,還是投資方面,都面臨極大限制。

  基于此,早在2009 年,筆者就提出,應該徹底揚棄住房公積金的現有管理制度,重新構建一個既能確保資金安全,又能提高資金利用效率和收益的運作模式和管理體系。

  為此建議:將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獨立出來,將其轉型成住房銀行,按照政策性銀行的模式納入金融機構主流監管體系,成為獨立的資金運作機構,具體投資模式無需另行設計,按照基金的模式進行即可。今年4月份,住建部的官員也發文,認為設立住房銀行的條件已經成熟。

  但是,由于各種利益的博弈,目前很顯然選擇了先對公積金進行修改,再擇機成立住房銀行的“兩步走”方案。筆者認為,這種方案弊大于利。

  如前所述,住房公積金制度缺陷是先天性的,如果說以前在房價比較低的情況下,繳納住房公積金對解決住房問題還有作用的話,目前高漲的房價已經讓住房公積金的制度價值淪為雞肋。

  所謂完善住房公積金制度,除了在利益博弈中有利于相關部門之外,既無可能,也無必要,還會耽誤住房金融機構的設立,可謂得不償失。而且,由于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非金融機構的屬性,在不改變其性質的情況下,允許其發行金融債券,其實是在放縱風險。

  對于一個非金融機構而言,無論是發行住房貸款支持證券,還是購買個人住房貸款支持證券,都會面臨極大風險,管理嚴苛如美國,當年也發生“兩房”的慘劇,何況我們一個身份不明的管理中心?

  應該看到,在中國房地產制度建設層面,金融,特別是政策性金融的發展仍然滯后,特別是低收入階層的住房的政策性金融支持政策極為匱乏,影響了居民的住房消費,也不利于房地產的穩定。

  在當前中國房地產去庫存的情況下,如果沒有低成本、同時帶有國家擔保性質的住房融資平臺和工具,中低收入階層根本沒有能力獲得住房,破除住房消費的癥結仍然需要金融的支持。

  建立住房銀行,等于彌補了政策性住房金融的短板,會為中低收入階層的住房消費提供很好的金融支持,中國龐大的住房庫存才有化解風險的希望。基于此,我們堅持認為,放棄對《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的治療,抓住中國房地產變局的時機,破除利益格局,抓緊組建住房銀行。

【公積金管理面臨制度殘缺:須加快向住房銀行轉變】相關文章:

住房公積金的審查制度07-25

關于住房公積金制度的發展07-23

住房公積金貸款在什么銀行辦理03-15

探究我國住房公積金制度的現狀詳解07-11

關于住房公積金管理的調研報告08-23

淺談住房公積金管理工作07-25

關于住房公積金管理工作07-21

怎么辦理住房公積金銀行卡03-16

住房公積金沒有預約可以去銀行辦理嗎03-15

住房公積金銀行卡怎么辦理03-10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色资源在线精品 | 思思热视频精品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丝袜 | 日韩精品一级一区 | 欧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乱亚洲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