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衛檔案管理制度

時間:2022-10-15 10:33:56 制度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職業衛檔案管理制度

  在社會發展不斷提速的今天,制度的使用頻率逐漸增多,制度是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法令、禮俗等規范。那么制度怎么擬定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職業衛檔案管理制度,歡迎大家分享。

職業衛檔案管理制度

職業衛檔案管理制度1

  為履行對接觸職業病危害的勞動者進行職業衛生監護的法定職責,規范職業衛生監護工作,加強職業衛生監護管理,保護員工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職業病防治法》、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工作場所職業衛生監督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的要求,結合我公司實際情況制定本制度。

  一、本公司綜合辦公室根據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的類別、接觸水平等情況,嚴格按照《職業健康監護技術規范》(gbz188)等國家職業衛生標準的規定,組織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勞動者有計劃地到法定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進行職業衛生檢查。員工接受職業衛生檢查視同正常出勤。

  二、組織擬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作業的新錄用人員(包括轉崗到該作業崗位的人員)、從事有特殊衛生要求作業的員工進行上崗前職業衛生檢查。新進廠員工必須經職業衛生檢查合格后,方可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作業。

  三、每年組織一次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作業的員工進行在崗期間的定期職業衛生檢查和異常人員的復查治療。由用人單位職業衛生管理部門和人事部門負責核實人員名單,制定體檢計劃并組織實施。

  四、對即將離崗的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作業的員工,人事部門報職業衛生管理部門,并共同組織其進行離崗前職業衛生檢查,未進行離崗體檢的,不得解除或終止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

  五、對體檢中發現有職業禁忌癥或有從事與職業相關的'衛生損害的員工應調離原作業崗位,并妥善安置;發現衛生損害或需要復查的,應如實告知員工本人,并按照體檢機構要求的時間,進行復查或醫學觀察、治療。

  六、對疑似職業病病人應當按規定向所在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報告,并按照體檢機構的要求安排其進行職業病診斷或者醫學觀察。

  七、在設備生產、檢修過程中如出現職業病危害因素嚴重超標,對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職業病危害的勞動者,職業衛生管理部門應做好個體防護并及時組織進行衛生檢查和醫學觀察。

  八、職業衛生管理部門應當建立勞動者職業衛生監護檔案和用人單位職業衛生監護管理檔案,并按規定妥善保存,接受安監部門的監督檢查。

  勞動者職業衛生監護檔案應包括以下內容:

  (一)勞動者姓名、性別、年齡、籍貫、婚姻、文化程度、嗜好等情況;

  (二)勞動者職業史、既往病史和職業病危害接觸史;

  (三)歷次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及處理情況;

  (四)職業病診療資料;

  (五)需要存入職業健康監護檔案的其他有關資料。

  本單位職業衛生監護管理檔案

  1、用人單位申報檢測、組織員工體檢、委托醫療機構服務等活動的委托書;

  2、職業衛生檢查結果報告和評價報告;

  3、職業病診斷報告;

  4、對職業病危害患者、患有職業禁忌證者和已出現職業相關衛生損害從業人員的處理和安置記錄;

  5、用人單位在職業衛生監護中提供其他資料和職業衛生檢查機構記錄整理的相關資料。

  6、設備,設施的改進,隱患整改情況等。

  九、本單位不得安排未經上崗前職業衛生檢查勞動者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不得安排未成年工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女員工從事對本人和胎兒、嬰兒有危害作業;不得安排有職業禁忌證的勞動者從事所禁忌的作業。

  十、職業衛生檢查、復查、醫學觀察、職業病診療費用由本用人單位負擔。

  十一、建立參加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人員體檢制度。

職業衛檔案管理制度2

  1、為了保護職工健康和維護公司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職業病防治法》的規定,結合本公司的實際,公司建立職業衛生檔案與員工個人職業健康監護檔案,簡稱“兩檔”,并由專人保管,并妥善保存,特制訂本制度。

  2、職業衛生檔案包括:

  (1)企、事業單位職業衛生記錄卡;

  (2)職業病危害因素分布平面示意圖、位重點職業病危害因素分布平面示意圖;

  (3)工藝流程簡圖(用箭頭表示);

  (4)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人員一覽表;

  (5)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人員作業人員登記卡;

  (6)職業病危害、職業中毒記錄卡;

  (7)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匯總資料;

  (8)職業病危害因素程度分級管理表;

  (9)職業中毒事故報告與處理記錄表等;

  (10)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規范、標準、文件、監督文書清單及有關文本;

  (11)職業衛生管理方針、計劃、目標、方案、程序、指導書、管理制度;

  (12)職業衛生專(兼)職管理組織、職能及人員分工;

  (13)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管理檔案;

  (14)職業病預防控制措施技術檔案;

  (15)職業病防護設施和防護用品檔案;

  (16)職業衛生培訓教育匯總資料;

  (17)職業病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及演練有關資料。

  3、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包括:

  (1)勞動者職業史、既往史和職業病危害接觸史;

  (2)相應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結果;

  (3)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及處理情況;

  (4)職業病診療等健康資料。

  4、人力資源科負責為每一位職工建立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并妥善保管。

  5、檔案管理人員必須維護勞動者的職業健康隱私權、保密權。相關的衛生監督檢查人員、勞動者或其近親屬、勞動者委托代理人有權查閱、復印勞動者的`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其他人員不得私自查閱職業健康監護檔案。

  6、“兩檔”資料按檔案管理的要求建立目錄、統一編號、專冊登記;分永久、長期、短期三種期限及時進行歸檔。

  7、“兩檔”資料應字跡清楚、圖表清晰、文字準確可靠,并管好和用好“兩檔”。

  8、隨時、定期地根據公司人員的變動,及時調整和補充“兩檔”,各表卡每年10月前系統地調整一次。

  9、“兩檔”檔案中各種資料按要求每三年復核一次;日常職業衛生工作須將測定結果、健康檢查結果、職業病管理情況隨時過錄,以備分析。

  10、職工離開公司時,有權索取個人健康檔案資料,企管部應如實地、無償地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個人復印件上簽章。

  11、職業病診斷,鑒定單位需提供有關“兩檔”資料時,企管部應如實地提供。

  12、檔案室對各部門移交來的職業衛生檔案,要認真進行質量檢查,歸檔的案卷要填寫移交目錄,雙方簽字,及時編號登記,入庫保管。

  13、檔案工作人員對檔案的收進、移出、銷毀、管理、借閱利用等情況要進行登記,檔案工作人員調離時,必須辦好交接手續。

  14、職業衛生檔案庫房要堅固、安全,做好防盜、防火、防蟲、防鼠、防高溫、防潮、通風等項工作,并有應急措施。職業衛生檔案庫要設專人管理,定期檢查清點,如發現檔案破損、變質時要及時修補復制。

  15、利用職業衛生檔案的人員應當愛護檔案,職業衛生檔案室嚴禁吸煙,嚴禁對職業衛生檔案拆卷、涂改、污損、轉借和擅自翻印。

  16、本規定解釋權歸小河煤礦。每年按公司流程對其合規性進行評估修訂。

  17、本制度自頒布之日起施行。

職業衛檔案管理制度3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職業病防治法》及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為抓好我礦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職工的健康監護管理工作,規范職工健康監護檔案的建立,結合本單位的實際,特制定本制度。

  (1)、認真遵守和執行職業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規和規章。

  (2)、建立健全從業人員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并按規定的期限妥善保存和管理

  (3)、檔案管理設專人負責,認真填寫從業人員職業健康情況,杜絕虛假填報現象。

  (4)、職業禁忌管理:不安排未成年工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工作;不安排未經上崗前職業健康檢查的`職工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不安排孕期、哺乳期從事對本人和胎兒、嬰兒有害的作業;不安排有職業禁忌癥的職工從事所禁忌的作業;職工接受職業健康檢查按正常出勤處理。

  (5)、上崗前的職業性健康體檢:招收新職工時必須進行上崗前的職業性健康體檢,根據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的體檢結果進行新職工的安置,并建立健康監護檔案。

  在崗期間的職業性健康體檢

  按《職業健康監護管理辦法》規定的周期和體檢項目進行職業性健康體檢,發現疑似和確診職業病立即報告行政主管部門和勞動保障部門,并妥善處置現疑似和確診職業病病人。

  (6)、離崗時的職業性健康體檢:職工退休或者是其他原因和公司(廠或礦)解除合同時,必須進行職業性健康檢查,并將職工本人的健康監護檔案復印交給本人,其健康監護檔案原件按檔案管理規定的保存年限進行保存。

【職業衛檔案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職業衛生檔案與職業健康監護管理制度03-10

職業衛生檔案管理制度12-19

職業健康檔案管理制度04-11

煤礦職業衛生檔案管理制度11-17

職業衛生監護檔案管理制度12-27

職業健康監護檔案管理制度04-11

職業健康檔案管理制度范本(精選13篇)07-06

職業健康監護檔案管理制度7篇01-01

職工職業健康檔案管理制度范本12-07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无线观看国产高 | 天天天澡天天天碰青青视频 | 亚洲精品在看在线观看精品91 | 亚洲中文字幕DVD在线 | 日韩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婷婷色五月欧洲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