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學備課制度的準備
備課是上課的必要準備,是教師研究教材、研究學生、確立目標、選擇教法、實施教學的過程。為了使教師適應當前教學改革的發展變化,全面落實現代教育的新思想、新目標,切實改進教學方法,真正發揮備課的作用,特提出教師備課的基本要求。
一.每個教師必須認真備課,寫好教案才能上課,不能“打無準備之仗”和“信口開河”。
教師必須認真鉆研教材,掌握好本冊教材的重點,與前后教材的內在聯系及函接,各單元之間的知識聯系。教師必須弄懂教材的知識,以保證準確、無誤地深入淺出地傳授給學生。
二.備每一課必須做到:
①備教材:分析教材的重點、難點,確定教學目的要求要明確、恰當。要分節備課。
②備教法:教師應不斷探討新方法,幫助學生掌握重點,突破難點。
③備學生:根據本班學生實際,既使中下生能學會應掌握的基礎知識,又能讓學生的智能得到發展。
④備練習:改革課內外練習的形式,激勵學生愛練 ,善練、減輕學生課外負擔。
三.每課的教案
應包括教學目的要求(智能與思想教育兩方面)、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步驟、必要的答案、練習的安排、作業的設計以及教具準備等內容。
四.建立“集體備課、資源共享、個人加減、課后反思”的備課制度。
各年級備課組要每周組織一次集體備課。可利用校園網的優勢,備課小組成員根據本學期的教材,可以電腦備課的形式,分擔一至兩個單元的備課任務,實現集體備課,資源共享。其他教師在他人的教案上根據自己的教學特點與本班學生的.特點,把修改的意見寫在自己的備注欄內。
修改意見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考慮:
1、總的設計思路是否符合我的學生?
2、我的學生還會在課堂中出現哪些問題?我將如何解決?
3、本教案的哪幾個環節使我得到啟示,并在自己的課堂教學中運用?課后反思也應有自己的個性。電腦必須按以下六個環節操作:組長分配任務——組員獨立備課——教研組集體討論修改后下發教案——上課教師再修改后執教——撰寫課后反思——集中交流反思。提倡在語文書上圈圈點點。
五.語文教學要加強優秀文化熏陶,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
開展“與圣賢為友,與經典同行”文化經典(成語、古詩、格言、歇后語、諺語、名著……)誦讀活動,及早讓兒童接受傳統優良文化的教育。每個年級要有自己的特色,并把每周誦讀內容在期初做好計劃,周周落實。
【關于小學備課制度的準備】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備課藝術論文09-02
關于壞賬準備金額的計算10-02
關于如何準備小升初面試11-29
準備去英國留學要準備的材料10-01
關于美國留學新生入境的相關準備08-23
知名律師關于庭前準備技巧的演講08-20
小學生面試準備經驗10-11
關于英語面試技巧準備事項08-06
小學生英語演講稿的準備12-09
簡歷寫作的準備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