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有限空間作業應急預案

時間:2024-12-27 15:17:21 應急預案 我要投稿

物業有限空間作業應急預案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保不齊會遇到一些意料之外的事件或事故,為了將危害降到最低,預先制定應急預案是必不可少的。優秀的應急預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物業有限空間作業應急預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物業有限空間作業應急預案

物業有限空間作業應急預案1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確保進入有限空間人員的人身安全和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 生產辦負責對本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第二章 管理內容

  第三條 進入有限空間作業,必須辦理《進入有限空間作業許可證》,辦理程序為:

  (一)進入有限空間作業的施工單位提出申請,由安全管理人員負責辦理《進入有限空間作業許可證》;

  (二)落實進入有限空間的安全防護措施,確認安全措施和有限空間內氧氣、可燃氣體、有毒有害氣體濃度的檢驗結果;

  (三)指派監護人員,監護人員與作業部門共同檢查監護措施、防護設施及應急報警、通訊、營救等設施,確認合格后簽字認可;

  (四)安全管理負責人在對上述內容全面復查無誤后,報廠生產辦審批后,方可進入作業。

  第四條 進入有限空間作業的綜合安全技術措施

  (一)作業前,應指定專人對監護人和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包括作業空間的結構和相關介質等方面的知識,作業中可能遇到的意外和處理、救護方法等;

  (二)切實做好作業空間的工藝處理,所有與作業點相連的管道、閥門必須加盲板斷開,并對設備進行吹掃、蒸煮、置換,不得以關閉閥門或水封來代替盲板,盲板應掛牌標示;

  (三)進入帶有攪拌器等轉動部件的有限空間內作業,電源的有效切斷可采取取下電源保險絲或將電源開關拉下后上鎖等措施,并加警示牌,設專人監護;

  (四)進入有限空間前30分鐘應取樣,嚴格控制可燃氣體、有毒氣體濃度及含氧量在安全指標范圍內,分析合格后才允許進入設備內作業。有毒有害氣體含量不得超過GBZ1—20xx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規定的最高容許濃度,氧含量應為18%—22%。如在設備內作業時間長,至少每隔2小時分析一次,如發現超標,應立即停止作業,迅速撤出人員;

  (五)取樣分析要有代表性、全面性,有限空間容積較大時要對上、中、下各部位取樣分析;

  (六)進入有限空間作業,必須遵守動火、臨時用電、高處作業等有關安全規定,《進入有限空間作業許可證》不能代替上述各作業票,所涉及的其他作業要按有關規定執行;

  (七)有限空間作業出入口內外不得有障礙物,應保證其暢通無阻,以便人員出入和搶救疏散;

  (八)進入有限空間作業一般不得使用卷揚機、吊車等運送作業人員,特殊情況需經生產辦批準;

  (九)進入有限空間作業應有足夠的照明,設備內照明電壓應不大于36V。在潮濕或狹小容器內作業應小于12V,所有燈具及電動工具必須符合防潮、返防爆等安全要求;

  (十)作業現場要配備一定數量符合規定的應急救護器具和滅火器材;

  (十一)作業人員進入有限空間前,應首先擬定和掌握緊急情況時的外出路線、方法,有限空間內人員應安排輪換作業或休息;

  (十二)有限空間作業可采用自然通風,必要時可再采取強制通風的方法(嚴禁向有限空間內通氧氣或富氧空氣);

  (十三)對隨時產生有害氣體或進行內防腐作業的場所應采取可靠措施,作業人員要佩戴安全可靠的防護面具,由安全人員親自監護,并進行定時監測;

  (十四)發生中毒、窒息的緊急情況時,搶救人員必須佩帶氧氣呼吸器進入作業空間,并至少留一人在外做監護和聯絡工作;

  (十五)在檢修作業條件發生變化,并有可能危及作業人員安全時,必須立即撤出;若需要繼續作業,必須重新辦理進入設備內作業審批手續;

  (十六)作業完工后,經檢修人、監護人與車間負責人共同檢查設備內部,確認設備內無人員和工具、雜物后,方可封閉設備孔。

  第五條 進入有限空間前應做一次全面檢查,凡是取樣分析不合格、無安全措施、安全措施未全面落實和工具行燈等不符合規定要求的,均不準進入內部作業。

  第六條 進入有限空間內進行檢修作業,應打開設備的所有手孔、人孔、風門、煙門,保持設備內空氣流通,必要時可向設備內通風;對于通風不良、容積較小的設備,作業人員要進行間歇作業,不準強行連續作業。

  第七條 進入罐、容器、塔、井內作業時,應按作業點的'高度或深度搭設安全梯或配備救護繩索為應急救離使用,在作業中嚴禁向外投擲材料,以保證作業安全。

  第八條 進入含有有毒有害物質的有限空間內作業時,要按要求戴好個人防護用具。

  第九條 進入有限空間內作業的人員應清理衣兜,禁止攜帶與作業無關的物品,所帶入的工具、配件等必須登記清楚,作業結束后應一一清點,防止遺留在設備內部。

  第十條 在清理設備容器內的可燃物料殘渣、沉淀物時,必須使用不產生火花的工具,嚴禁使用鐵器敲擊碰撞且不準穿戴化纖織物。

  第十一條 作業中斷時間在150分鐘以上或作業條件發生改變,需繼續進入內部作業時,應重新辦理作業票,作業者要嚴格按照作業票規定的時間進入內部作業。

  第十二條 作業完成后,作業人員和現場監護人員必須共同對設備容器內外進行檢查,雙方確認無問題,且均在作業票上簽字后,方可封閉人孔。

  第三章 附 則

  第十三條 本制度如與國家法律、法規以及中油集團、管理局、XX、實業公司相關規定不一致時,按上級規定執行。

  第十四條 本制度由生產辦負責解釋。

  第十五條 本制度自下發之日起施行。

物業有限空間作業應急預案2

  物業有限空間作業是指在狹小、封閉、有限的空間內進行維護、維修、清潔、安裝等工作活動。由于有限空間存在氣體濃度異常、窒息、中毒、火災等安全風險,因此有限空間作業應急預案至關重要。本文將從預先準備、作業前準備、作業期間注意事項和事故應急處理四個方面,制定具體詳細可操作的有限空間作業應急預案。

  第一章 預先準備

  1.1 有限空間作業統一管理

  確定專人負責有限空間作業的統一管理,包括編制作業手冊、制定工作流程、明確崗位職責等。同時要建立作業人員的檔案管理,包括培訓記錄、資格認證和健康狀況等。

  1.2 安全培訓和演練

  定期組織有限空間作業人員進行安全培訓和演練,使其熟悉操作規程、掌握逃生技能以及急救措施,增強應急意識和能力。

  1.3 安全裝備和應急設備準備

  配備必要的安全裝備和應急設備,如呼吸器、防護服、安全帶、安全繩等,確保有限空間作業人員的安全。

  第二章 作業前準備

  2.1 作業前勘察與檢查

  在作業前,必須進行作業空間的勘察與檢查,檢查有限空間是否存有有害氣體、易燃易爆物質、缺氧等風險因素。還需評估作業人員是否具備進入有限空間的能力和條件。

  2.2 風險評估和應急方案編制

  根據勘察與檢查結果,對有限空間作業的風險進行評估,制定相應的應急方案。方案中應包括危險源控制、作業流程和操作規程、通風系統等措施。

  2.3 通風與排風系統準備

  建立通風與排風系統,保證有限空間內的空氣流通和氣體濃度控制,提供良好的.氣體環境。

  第三章 作業期間注意事項

  3.1 作業人員配備和定期檢查

  配備足夠數量的有限空間作業人員,避免個別人員獨自作業。定期對作業人員進行體檢,確保身體健康。

  3.2 嚴格執行操作規程

  作業人員必須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作業,遵循安全操作流程,不得擅自修改或遺漏任何步驟。

  3.3 實施聯絡與通信

  建立聯絡與通信機制,保持作業人員與監控中心或指揮部的實時溝通,確保一旦發生緊急情況,能夠及時報警和救援。

  第四章 事故應急處理

  4.1 事故預案和應急流程

  制定完善的事故應急預案和應急流程,確定各類事故的處理程序和責任人,并進行演練。

  4.2 緊急情況的報警和疏散

  一旦發生事故,及時向監控中心或指揮部報警,并按照預案進行疏散,確保作業人員的安全。

  4.3 救援和急救措施

  及時啟動事故救援預案,組織專業人員進行救援。同時,作業人員應掌握基礎的急救知識和技能,保證傷員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

  4.4 事故調查和總結

  對事故進行調查,找出事故原因和責任,總結經驗教訓,及時修正和完善有限空間作業應急預案。

  總結

  有限空間作業的應急預案是保障作業人員安全的重要措施,本文從預先準備、作業前準備、作業期間注意事項和事故應急處理四個方面制定了具體詳細的應急預案。物業公司應根據本文提及的具體措施和要求,制定和執行相應的有限空間作業應急預案,確保有限空間作業的安全和順利進行。

【物業有限空間作業應急預案】相關文章:

物業區域有限空間作業應急預案12-27

有限空間作業應急預案11-30

有限空間作業應急預案(熱)08-16

有限空間作業應急預案(精選13篇)10-25

有限空間應急預案08-15

有限空間作業應急預案范文(精選5篇)03-28

有限空間應急預案通用02-14

有限空間作業的應急預案范文(通用13篇)08-09

有限空間作業應急預案范文(通用17篇)12-19

制定有限空間作業應急預案(精選5篇)03-28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老色鬼久久亚洲AV综合 | 亚洲成aⅴ人网站 | 亚洲人成网站免费播放 | 台湾综合区国产精品 | 亚洲乱码专区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综合另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