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自救小方法

時間:2022-11-14 12:16:45 心理疾病 我要投稿

“心理”自救小方法

  當心理向我們發出求救信號時往往不知道應該如何自救?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關于“心理”自救小方法,歡迎閱讀!

  “心理”自救小方法 1

  壓力存在于每個人身上,或大或小,或輕或重。適當的壓力是人進取和充實的動力,但壓力過大,過于持久,就會出現焦慮煩躁,抑郁不安等心理疾病。因此,自我發現、心理自救,應成為我們每個人的必修課。

  心理障礙出現前的征兆

  生活中有許多細節在提醒我們,心理狀態開始出現小問題了。比如特別容易對生活中的某些細節耿耿于懷;工作被肯定的情況下,無緣無故地擔心會被裁員;對年齡增長產生恐慌。

  對感情、對婚姻不自信;需要通過辛辣和油炸的食物來刺激食欲;以及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前提下,反而對生活滿意度和成就感有所下降;遇事易急躁,抱怨增多,注意力不集中,精神狀態差等等。

  心理學認為,性格與心理密切相關。如自卑的人不容易控制外界變化,常常怨天尤人,一旦出現負面的生活事件便會觸發心理障礙。

  心理自救方法

  首先要自己去發現緊張的壓力源頭在哪里,然后對癥下藥,分為三步進行排解。

  從生活細節出發,工作一天后,要懂得適當解壓放松的辦法,通過閉目放松、深呼吸、吃塊巧克力、聽音樂、跑步等方法調整自己的情緒。周末的時候,可以打打羽毛球,或者去郊區、游樂園玩玩,給心情放個假。

  從自身出發,改善做事效率,加強人際關系處理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要注重學習,通過不斷的學習知識、閱讀,來減輕自己對未來的恐懼,讓心靈保持年輕狀態。

  要適時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要明白人生的目的是什么。比起金錢,健康、愛其實更重要,當內心有所追求時,就不會感到空虛和恐懼。

  好好睡一覺,比較輕的憂慮和不快,通常在一個充足踏實的睡眠后就可能消失。

  自我良性暗示,多想一想過去成功的經歷,想一想自身具備的優勢,你就可以告訴自己:我在單位的價值是不可替代的,換了別人恐怕還不如我呢!

  通過飲食來緩解某些不適。如焦躁、心悸、失眠等情況出現后,可多吃豆類、五谷雜糧、蔬菜水果等食物,減少紅肉類的攝取,避免喝咖啡、濃茶、酒等刺激性飲料。少食辣椒、芥末、花椒、大蒜、蔥、姜等辛辣燥熱之物。

  建立心理支持系統,包括朋友、家人、心理咨詢專家等。在郁悶難以排解的時候,向他們“訴苦”,尋求心理幫助。

  “心理”自救小方法 2

  1. 這件事有沒有比較的意義?

  書中的哲人,作為阿德勒大師的化身,有著和阿德勒相仿的身高缺陷,只有1米55。在哲人的青年時代,也曾經為身高這件事而苦惱、自卑。他曾經一次次幻想:如果我能再長高20厘米,哪怕只再長高10厘米,那一切都會不同,我的人生就會比現在快樂很多。

  當他有次把這個想法跟朋友說起時,他朋友卻說,你這個想法太無聊了!長高干什么呢?換個角度看你現在的身高是種優勢啊,大家跟你在一起會感覺更加輕松。

  的確,高大帥氣的人,有高大帥氣的優勢;身材矮小的哲人,卻能讓別人放下警惕心理。現實世界中,我們所自卑的很多方方面面,都不一定是絕對劣勢。換一個參照系的時候,原先的劣勢就有可能具有相對優勢。一旦認清了這一點,青年時代的哲人馬上就發現,身高這個事情,壓根就沒有拿來做比較的意義,它不重要。

  但假如,你所在意的這件事情真的非常重要,非比不可,那該怎么辦呢?

  就好像有些比較內向的朋友,看著身邊朋友圈里有那種特別八面玲瓏自來熟會來事的人,心里無比羨慕,覺得自己無論如何也不可能達到那種狀態。偏偏自己工作的行業和所處領域,又很需要人際交往和溝通能力,無論怎么變換參照系思考,這事都是很重要,繞不開,由此而產生了自卑情結,破繭四問的第一問對自己沒用。

  對于這樣的朋友,就該進入第二個問題。  

  2. 你比較的參照物設定對了嗎?

  人人生而平等,但這里的“平等”更多是指社會學意義上的平等,每個人享有同等的權利。從生物學上意義講,每個人的先天基因不一樣,后天成長環境更不一樣,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有時候比人與狗之間的差異還大。有人就是智商超常,有人就是運動基因強大,有人就是擅長處理人際關系。

  每個人身邊都會有那種八面玲瓏的交際達人,但每個人身邊的絕大部分人,并不是這種狀態,人類的.平均水平也不是這種狀態。你在心里拿自己的弱項去跟這個單項領域的佼佼者做比較,除了給自己添堵,還能有什么用?

  更可怕的是,人一旦陷入自卑情結,往往會在各個領域都挑那種優勝者來做參照物,上學時看著班上的學霸幾乎不怎么用功也能考出高分,看著班花校花覺得自己就是個丑小鴨,看著那些在學生社團里混得風生水起的活躍分子自慚形穢,上班了看著富二代同事年紀輕輕就開好車心里怎么都不是滋味,諸如此類。

  本來在客觀條件上,你并不差,如果你老拿他們做比較,就會容易產生自卑感,久而久之可能會演變成自卑情結。所以,對參照物的選擇,要保持警覺。錯誤的參照物,會在無形中調高你的心理預期。

  還記得我們上期節目里講到的那個幸福/煩惱公式嗎?現狀減去預期等于多少?正數越大越幸福,負數越大越煩惱。參照物設定得畸高,只會讓幸福離你遠去。

  任何人都不可能在剛開始學拳的時候就去挑戰拳王,所以,停止做這樣的傻事,給自己設定一個漸進、合理的參照物吧。

  如果你是個性格比較內向封閉的人,那就以你的現狀為參照物,以保持現狀不變為心理預期,給自己設定一個個細微的前進小目標,比如主動約本部門一個不太熟的同事共進午餐。

  也許你約到的同事氣質跟你類似,一頓飯期間大家都能感到沒話找話的尷尬。但請先忽視這種尷尬,因為一下子就變得和不熟的同事談笑風生并不是你的心理預期,你的心理預期是維持之前的內向封閉狀態不變。

  相比這個預期,能約個同事一起吃飯,意味著在行動上你已經邁出了一大步,在幸福煩惱公式上已經收獲了一個結果為正數的答案,這就是個好的開始。所謂日拱一卒、日有寸進,就是這個意思。

  還有些朋友,可能無論如何都很難做到日有寸進。他在某些無法忽視的單項指標上,就是比人群中的平均水平還要低出一大截,破繭四問的前兩問對他都不起作用,那么我們就來到了第三個問題。

  3. 你比較的戰場是不是過于狹窄?

  對這個問題,有一個非常直觀也很好理解的例子,那就是籃球這項運動。我們都知道打籃球是一項巨人的運動,身高在這里起到的作用,比其他任何行業任何領域都要重要,在這里你不可能像書中的哲人那樣換個角度思考,矮矮的身高讓別人相處起來感覺更輕松?拜托,這里是競技體育誒,那只會讓對手投籃更輕松。

  在代表籃球這項運動最高水平的NBA賽場里,還曾經就活躍著那么一位身高只有1米65的職業球員:Boykins. 1米65這個數字,哪怕在正常人的世界里,都還沒到平均水平,更何況是在平均身高為1米98的NBA賽場?當Boykins與同時代的籃球巨星大鯊魚O'Neal站一起時,畫風是這個樣子的:

  Boykins在NBA殘酷競爭的環境里生存了14年,算得上超長待機。在整個職業生涯里,Boykins雖然稱不上球星,但是他有6個賽季場均得分上雙,已經比NBA球員的整體平均水平好出很多,而且他還曾經打破了NBA加時賽的個人得分記錄,也是一位在籃球運動歷史上能夠留得下名號的成功球員了。

  身高的巨大劣勢是先天的,在籃球賽場上是一項無法忽視的重要指標,同時已經不可能通過刻苦訓練日拱一卒的方式來進步提高。在這種局面下,Boykins還能夠在巨人的世界里闖出一番事業,原因就在于人與人之間就算要比較,也不是一個單科目競爭。

  身高這一項比不過我承認,但我們比的不僅僅是身高,我沒你高但是比你快;我防守不如你,但我運球突破比你強;我扣不了籃,但我投籃比你穩。在NBA游戲里,每位球員都有好幾十項參數,我有不如別人的地方,也有比別人強的地方,為什么非要單單盯著身高這一項墊底的參數而自卑呢?

  而人生的參數又何止幾十項啊!每個人都有低于別人的參數,也有高于別人的參數,當你把比較的戰場放寬一些,很多苦惱就會迎刃而解。

  之前我們講過,良性的自卑叫做自卑感,惡性的自卑叫自卑情結。自卑感是人類的天性,但自卑情結不是。自卑感會驅使我們去嘗試改變自己,如果改變成功了,這個領域的自卑感就不會再有,轉而變成了自信;但如果改變一次次失敗,讓我們相信改變這事兒注定是一場敗局,那也就離自卑情結不遠了。

  所以到了破繭四問的第四個問題,我們有必要回顧一下自己的改變史,也就是第四個問題。

  4. 改變自己,你的嘗試是否正確?

  第一種思路是不改變,沒錯,是不改變。

  比如上面講到的內向者案例,想要變得更外向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在與人交往快速跟人熟絡的維度上,外向者占優。但在冷靜思考、研究資料、分析行業以及取信于人這些維度上,卻常常是內向者更占優。

  也就是說,要達成更好完成工作這個目的,不止有變得更外向這么一種方式。轉換一下視角,多看看自己哪些參數更高,嘗試用你擅長的方式去達成目標,當你不再老是拿自己的弱參數去對比別人的強參數時,也就自然而然走出了自卑情結。

  第二種思路是實現真正的改變。

  比如現在已經胖到影響了身體健康,勢必要減肥要做出改變的情況下,怎樣才能真的改變?

  關于這個問題,在我們上上集也就是第五集節目里其實有講到過。改變自己之所以那么容易失敗,是因為我們對它的看法出了問題,是因為我們沒有看清改變的真相。

  這個真相,非常殘酷而真實,那就是: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強大自我的向往、對于任何把自己變得更好的向往,本質上都是葉公好龍。當空談時,人人都向往;一旦身體力行,這個過程會遇到很多未知的問題,可能讓你不適、讓你恐懼,可能繁瑣到折磨你的耐心,它一點也不酷,跟空談時候的躊躇滿志完全是相反的體驗。

  當我們認清了改變的真相、對這件事的黑暗和痛苦有了充分的預期,是否還能擁有改變的勇氣?只有過了這一關,我們才能稍稍增加幾分改變的勝算。

  破繭四問,歸根到底,都還只是治標的辦法,我們仍然還在“比較”,只是對“比什么”和“跟誰比”做了優化。而治本的辦法,則已經超過了這一重境界,那就是不比。

【“心理”自救小方法】相關文章:

心理自救方法10-09

職場懷才不遇的心理自救方法10-22

心理困境自救法11-06

心理困境自救法09-11

職場壓力的心理自救09-12

職場重壓的自救方法02-16

被困電梯自救方法03-07

心理困境該如何自救11-05

職場如何發現并心理自救09-15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中文 | 在线播放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永久在线网站 | 日韩R级网站在线观看 | 自拍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在线看免费网站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