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理健康學

時間:2020-08-25 18:20:23 心理健康 我要投稿

什么是心理健康學

  導讀:所謂心理學的科學方法是基于個體或者群體行為,情緒,語言的觀察,通過數據分析,歸納,推理出人的基本心理與意識活動類型,并形成一種通約理論。更多心理健康盡在應屆畢業生心理網。

什么是心理健康學

  心理學是研究個體感覺、行為、情緒、意識與精神活動之間關系的科學。

  所謂心理學的科學方法是基于個體或者群體行為,情緒,語言的觀察,通過數據分析,歸納,推理出人的基本心理與意識活動類型,并形成一種通約理論。

  先說定義里提到的觀察,這樣的科學方法可能存在以下的問題:

  第一,觀察者的觀察是否會受到研究前提與先占假設的影響。

  若基于假設的基礎上,則在靜態的背景上推論,但是世界卻不是靜態的

  也就是說你看到什么?你的觀察工具是否可靠?

  當信息量過于豐富與復雜時,一切歸納與推理是對的么?

  觀察存在的第二個問題是:

  人類的觀察具有很大的主體性,把主體感轉譯為客觀實在,會冒巨大的失真風險。

  舉個例子你就很好地理解這句話了:

  例子一:轉譯過程中,你看到的,得到結論時你在不知不覺中已經處理了信息,所以得到一定不是全部信息,失真的可能性很大

  例子二:當兩條線段足夠短,目測時人眼無法識別。

  所以人都是有局限的,受局限影響,得出的觀察結果并不客觀

  因此,任何孤立的心理實驗,或有限的人類行為觀察,正如這兩條線可以得出截然不同的'結果。

  再說定義里的通約,我舉例子 你就明白了:

  中國人學狗叫“汪汪”,美國人學狗叫“嗷嗷”。汪汪與嗷嗷正是不同觀察下的通約認知模式。

  人類的知識需要語言去表達,語言必須建立在通約模式下,不然彼此就難以理解。

  通約達成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如果沒有通約,正如拔錯了電話,根本就沒有溝通的基礎,更談不上理解了,遺憾的是通約需要省略巨大的差異信息。舉個例子,當我們說一片葉子是綠色時,真實世界的綠色有幾千種,我們只能用一個粗略的綠色概括所有綠色,所以這里面為了達成交流,而省略了差異,省略了巨大的差異信息。

  無論在古代,現代,未來,無論是心理實驗或者測量,群體調查還是個體訪談都旨在理解人類的意識與無意識,行為與動機,感覺與知覺,正如前面所述,理解的事實不等于事實本身。(轉移通約)從個體或群體行為分析中引申出普遍的意義是心理通常做法,其實,這非常不可靠,因為,任何現象都內含 巨大的多樣性解釋,普遍性意義很大可能受制于觀察者的動機。

【什么是心理健康學】相關文章:

什么是心理健康11-11

什么是速錄及為什么學速錄11-12

工程制圖是學什么的09-25

2018考研科普什么是教育學04-18

《仁學解釋學》引論:什么是仁學08-29

自考行政管理是學什么的05-14

金融學常識:什么是資本運作08-16

學動漫設計需要學什么10-02

什么是檔案11-22

什么是公積金08-04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视频在线看 | 亚洲日韩欧美精品国产 | 亚洲一区二区人妖 | 日本亚洲精品网站 | 一本一久本久a久久精品综合 | 亚洲综合极品香蕉久久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