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克服心理障礙

時間:2020-11-22 09:32:15 心理健康 我要投稿

如何讓孩子克服心理障礙

  作為家長,有必要提前思考并做好孩子入學前的教育工作。那么如何讓孩子克服心理障礙?請看下面心理健康內容。

如何讓孩子克服心理障礙

  如何讓孩子克服心理障礙

  [溫馨提示]

  年齡小的孩子提前入學需慎重

  一個孩子是否可以入學,要從生理、心理、智力、行為等方面進行考慮。認知水平、心理年齡與生理年齡息息相關,在孩子年齡小的時候差異更加明顯。

  1、認知水平:有個體差異,大部分孩子由于生理年齡比同班同學小,思維發展相對落后,在學習上難以獲得優勢,尤其是在四年級教科書的側重點也順應大部分孩子的思維發展由具象思維轉為抽象思維,發育慢的孩子就會感覺吃力,學習上出現落后情況。

  2、心理水平:由于當前大部分孩子的早教開發比較好,部分孩子在學習成績上雖然表現不出落后,甚至名列前茅,但心理水平的發育情況卻難以表現和覺察,比如對事物的理解、交友等,同時生理發育水平也影響心理水平,比如性發育對思想行為的影響等,潛移默化,水平接近的孩子互相理解容易形成相對緊密的小團體,而發育晚的孩子則可能難被其他同學認同、甚至嘲笑,而中小學期間的同學關系模式對其日后的人際模式影響甚大。

  又到了幼升小入學招生季,在家長們紛紛考察學校和報名流程的同時,還需要提前注意些什么呢?當到了背上書包跨進小學大門時,孩子是否能清楚知道自己的身份改變了,環境也改變了,將會發生什么?

  招數1

  提前給孩子適應期

  從家庭進入學校有著學習環境、學習方式、師生關系、教學方法以及行為規范方面的改變。大多數孩子在入學后能自己逐漸適應,但也有一小部分的孩子在這個多讀期間出現了問題。對孩子出現的種種不適應的表現,父母要了解根本原因。例如有的孩子進入學校以后感到并不如自己想象的那樣愉快,而是壓力很大;有的覺得老師并不如爸爸媽媽那樣關心自己,受了不少的委屈;有的孩子為了引起老師對他的關心,下課時不斷地叫老師這,老師那,糾纏不休;或者以與小朋友打架來吸引老師對他的關注。亦有個別的學生進入小學后仍以游戲為主,忽視學習,缺乏學習的自覺性。為了避免上述不正常的心理狀態及行為的出現,專家建議家長在孩子入學之前及入學之后認真地做好家庭教育工作。

  入學前幾個月就要進行入學的教育,向孩子說明入學后學校、社會將會對小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平時對孩子要有一定的要求,是非分明,有獎有懲,不要無原則的遷就。

  要創造條件讓孩子有機會結交幾個小伙伴。不應在入學前把孩子關在家中不與社會上的人接觸。讓孩子在結交小朋友的過程中懂得與學會尊重別人,克服個人獨尊,以預防入學后的消沉、孤獨感,適應與別的同學交往。

  對一些比較好動的孩子,應在入學之前幾個月逐漸培養他每天進行幾次“靜”的活動,例如看圖畫、聽音樂、畫圖等等,每次10~15分鐘,以適應入學后安靜聽課的情形。

  入學以后家長要關心孩子在學校中的生活情況及學習成績,家長要耐心地傾聽孩子的訴述及意見,讓孩子把“心里話”都說出來。一方面,可以正面疏導孩子的'情緒,同時家長也可以了解孩子在校的情況。對孩子錯誤的思想與事情,要注意批評的方式,要耐心地說服引導與解釋。家長還應該定期與老師互通情況,共同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使入學后的情緒較快穩定下來,達到心理平衡,從而更好地接受教育。

  招數2

  不輕易相信他人評價

  一些任課老師會根據孩子的課上表現給家長一些對孩子的評價,雖然要聽取,但也要通過你對孩子的了解,進行客觀評判。比如“注意力集中”是剛入學時家長經常會聽到老師提到的詞。通常情況下,評價孩子的注意力是否集中會用他專注于一件事情的時間長短一般是15分鐘。但這個在評估的時候會有各方面因素,一般情況下家長的判斷不見得是事實,所以首先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切記輕易貼上“注意力不集中”“多動癥”的標簽。

  “粗心”也是經常在點評時被老師提到的熱詞。但引起這個現象的原因也可能是孩子的生理還沒有發育好,視動協調弱等等原因。家長一同幫助孩子做學習能力訓練會有幫助。“時間概念差”“自我為中心,自私”等這些問題的出現,首先都與家庭教育有關系。孩子沒有責任感,被家長照顧、包辦太多,反而損失了發展孩子能力的機會。

  如果擔心孩子在這些方面欠缺,建議找專業人士評估后再下定論,更不要以此來數落孩子。因為有些是由生理基礎因素引起的,有些則是大人給“養”成的。如果只是一味去“數落”孩子不僅不公平,也往往是無效的,而且一定會適得其反,可能把孩子“逼”到你害怕的那個樣子。比“注意力是否集中”,“做作業太粗心”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心理。這個階段的孩子心理比較脆弱,提高孩子的自信和抗挫折能力才是當務之急。

  從幼兒過渡到小學生需要一個過程,其中培養和鍛煉孩子在“學習習慣”是比較重要的一種體驗。專家建議家長可以嘗試著與孩子玩“上課”的游戲:家長提出紀律要求,然后互相當老師和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可以盡快幫助孩子找到感覺,并逐漸延長“上課”時間。這些都是在小環境中去建立經驗,如果在入學前有機會在真正的學校環境中學習生活和感受,將對孩子進入小學大有助益。

  招數3

  “陪讀”要講究技巧

  進入小學,家長要多與老師溝通,多配合老師,有缺漏就補。如孩子不專注,要注意訓練;字寫不好,要多練習;需具備哪些能力,該訓練什么訓練什么,千萬不要舍不得。等孩子學習習慣養好了,自然就上了正軌。有一些家長由于太心疼孩子,到了小學跟老師意見不統一;孩子落后一些就著急,甚至責備小孩,很容易導致孩子厭學。

  家長“陪”,并不是步步跟蹤,時刻守候。孩子錯了一個字,家長趕緊擦。孩子哪個字寫不好看了,擦了再寫,寫得漂漂亮亮的,答得也全對,每次作業都得“優”,可是家長一旦放手,孩子什么都不會了。家長要學會適當的放手,讓孩子習慣獨立學習。

  在孩子做作業時,也要培養他專注的習慣。有些孩子會找各種借口,比如喝水、吃點心、上洗手間等。引導孩子在做作業之前把這些的都做完,靜下心來,在規定的時間內做完作業。在孩子做作業過程中,家長心里關注即可,不能一直守在那里。發現孩子慢了,及時調整;發現孩子字跡糊涂,就要加強練字,通過孩子自身努力和家長的輔助,慢慢養成好習慣。

【如何讓孩子克服心理障礙】相關文章:

如何克服創業心理障礙09-15

托福口語如何克服心理障礙06-17

秘書如何克服焦慮心理障礙10-09

應對面試如何克服心理障礙09-11

如何克服跑步五大心理障礙07-10

如何克服托福口語考試的心理障礙12-12

如何克服托福口語存在的心理障礙06-15

怎么克服潔癖心理障礙09-07

克服電話銷售心理障礙01-26

如何克服孩子的拖延癥08-14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天堂精品视频 | 尹人香蕉99久久综合网站 | 亚洲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综合另类 | 亚洲午夜天堂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动漫卡通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