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化教師教學能力培訓心得體會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數字化教學能力培訓心得體會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那么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數字化教學能力培訓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數字化教學能力培訓心得體會1
11月21日,我校在會議室集體觀看了登封市數字化教學及數字資源應用培訓學習。觀看完以后,感觸頗深。下面我來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的心得體會。
我個人覺得作為一名新任教師,不僅要掌握自己的專業知識,還應該掌握現代化數字信息技術,適當運用多媒體技術,為教學增添光彩,同時也為學生呈現了豐富的教學資料,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了學生的視野,并且適當擴大課堂的容量,把單調乏味的一節課變成豐富多彩的一節課。
再具體一些,在實際教學中經常使用到的有班班通,優教通等。以及常見的運用電腦常識,比如excel,word,PPT等。班班通和優教通不僅能為我們教師備課講課提供了范例和豐富的教學資料,而且有名師教案名師課堂等為我們新人教師點亮了明燈,指引我們在教學的道路上一直前行。當我們遇到迷惑時,班班通能給我們寶貴的指導意見;當學生有疑難時,班班通上豐富的教學資料能給學生提供便于記憶的竅門,例如:簡單的歌曲,有趣的動畫,便于說唱的口訣,豐富多彩的畫面,還有純正的口音,更有真實的場景等等。在班班通的.帶領下,叫什么也經常使用班班通以及多媒體教學技術,學生已經逐漸適應這種教學模式,不斷拓展視野,增長見識。夜逐漸縮短與城鄉間的距離,雖然是農村的學生但是我們的教育技術一點也不落后,我們的學習和城市里的孩子一模一樣。
我雖然在上師范的時候也在學校學習過多媒體應用技術,但是有些部分還是掌握的不夠精細,不夠深刻。通過這次的學習,讓我了解到我學習多媒體技術及數字化信息,不僅是為了我自己,更是為了我的學生,為了所有的農村學生,他們不在為被地域而限制,不再因為農村而導致教育落后,逐漸縮短與城鄉間的距離,做到真正的促進教育公平。
通過這次的學習,我會在日常教學中更加廣泛的運用多媒體及數字信息技術,為課堂增添光彩,為豐富學生視野為學生真正學到知識而努力運用多媒體教學技術,要做到運用精兒而恰當,希望學生們能在老師們的帶領下越來越好!
數字化教學能力培訓心得體會2
6月5日下午,數字媒體藝術教研室組織全體教師共同開展線上學習心得分享會。
首先,教研室主任周曉敏老師針對作為一名高校教師,應從關鍵業務展開思考,以數字化的視角進行審視和思考,抓住業務的痛點、難點或需求點,分析與業務相關的數據,將數字技術融入業務,通過“數據+技術”雙輪驅動的方式,提升個人教學業務能力和教學管理效率發表講話。隨后各位老師分別就“數字化轉型下信息技術與智慧課堂的結合”及“新課改下因材施教的重要”“如何建構智慧課堂”等展開分享。
其中,趙若凡老師分享通過智慧課堂專題培訓,促進我樹立智慧教學理念,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提升了適應在智慧課堂環境下的教學活動以及教學設計與實施能力;提升了應用信息技術支持智慧教師專業發展的能力。信息技術在我們的教學中發揮著時代賦予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倪玉瑾老師如何駕馭課堂,以及上好每一節課,關鍵在于對教材的研究和挖掘,對新課標的理解,對新世紀培養人才的要求的理解,要改變傳統的應試教育的模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學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合乎時代要求的人才。
趙明明老師就“高校數字化轉型與智慧教育”的學習分享觀當今社會的各個方面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充滿了機會與挑戰,而知識則是我們面對這一切的籌碼,學習“智慧課堂”勢在必行。其他各位老師也圍繞主題進行了分享交流。
此次學習心得分享促進了各位教師之間的交流和學習,為后期更好的開展教學奠定了理論基礎。
數字化教學能力培訓心得體會3
為貫徹安徽省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合作委員會文件精神,xx年5月5日至6日,我校組織教務處處長、教研室主任及骨干教師10名赴合肥參加xx年安徽省高等職業院校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培訓班學習,為全面推動我校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打開新的局面。
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以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為核心的現代技術,越來越深刻的改變著我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方式。信息的獲取、分析、處理、應用等能力,已成為現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質的標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對教師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只有高素質的教師,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學生,為了適應工作的需要,教師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提高,才能適應當今教育發展的需要。培養學生掌握和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是信息社會對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增強綜合國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于現代教師而言,運用現代教學技術進行多媒體教學是現代教育的一大趨勢。信息技術教育培訓給我帶來了一次與現代技術接觸的機會。
培訓班上,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眭碧霞介紹了“信息技術推動教學改變,促進教師成長”;高等教育出版社高職出版事業部副主任洪國芬介紹了“智慧職教助力職業教育信息化教學”;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電氣工程學院副院長陳小艷介紹了“基于智慧教育的資源建設與應用”;安徽工商職業學院谷小城分享了信息化教學設計經驗交流;高等教育出版社教學服務管理部首席策劃周健介紹了“高等教育出版社資源檢索系統使用介紹”;安徽省警官學院劉雪蕾,全國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大賽—高職組信息化教學設計比賽一等獎獲獎者介紹了職業院校教學信息化教學設計,并用多個案例詳細介紹如何進行信息化教學設計,如何體現職業教學的職業性、信息技術運用和課堂教學的三者融合。
此次培訓,心得體會如下:
1、提升視野,感受到信息化教學的魅力
隨著教育信息化的發展,信息技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入課堂,越來越多的學校管理者要求教師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特別是通過變革學習方式,以促進學習者發展適應信息時代所需的知識、能力和素養,并逐步探索新型信息化教學模式,以適應這種新的變化和挑戰。
2、更新觀念,體驗信息技術支持下的知識創新教學
職業教育需要創新教育,創新知識教學、創新論壇是以觀點為中心的,而傳統的建構主義則是以活動為中心的。傳統教學缺少與學生的互動,忽視學生充分的思維過程,教學創新所要體現的就是要變傳授式教學為研究性教學,變經驗教學為反思性教學,變封閉式教學為開放性教學,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3、網絡教學,未來教育發展的方向
網絡學習可看做是一種在教育領域內擴大勞動規模的典型形式,勞動因素被網絡替代,并不意味著教師是多余的,相反,作為指導者的教師或設備維護者,其作用也在逐步提升。
4、良好的'信息素養,教師必須具備
信息素養是終生學習者具有的特征,在信息社會,高素質的教師應具有現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熟練運用信息工具對資源進行有效的收集、組織、運用。這些素質的養成就要求教師不斷學習,才能滿足現代化教學的需要,成為一名現代教學需要的高素質的教師。
5、不同地域同行的交流,了解自身的優勢和不足
這次的培訓不僅提供了很好的學習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機會,也發現了各地的差異和不足。
此次培訓內容豐富充實,參加培訓的教師收獲頗豐,普遍感到了大數據時代教師信息化能力提升的迫切性。通過學習,教師們找到了差距和不足,明確了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同時,本次培訓對提高我院教師教學信息化水平,強化內涵建設,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促進課堂教學模式改變,進一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
數字化教學能力培訓心得體會4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媒體教學成為活躍課堂、調動學生 學習積極性的一種主要手段。 教育局為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提供了良好的平臺,為教師專業發展提供了契機。不管是現在還是將來每個教育者應不斷地加強,不斷地給自己“充電”,才能不斷的開拓進取,發展創新,不會被社會所淘汰。
現在社會高科技發展日新月異,需要老師掌握一定的計算機知識,利用網上的教育資源為教學服務,促進學生的發展。這個學期教育局舉辦了計算機培訓,我積極參加了培訓。學到了很多知識,可以說我很好的完成這次學習任務。 對于計算機,我可以說既熟悉又陌生。雖說經常使用,但其中好多東西都還不懂,但我對計算機特別感興趣。經過老師的講解,使我對網絡世界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可以說讓我大飽眼福,大開眼界。學習中,我學會了如何下載各種軟件,如建立了自己的博客,擁有了自己的郵箱。學習是辛苦的,但我認真地把主要內容學好,認真完成學習任務。這次培訓,從教師的實際出發,做到了通俗易懂,由淺入深。學習了計算機操作和許多網絡知識。本次培訓時間雖然不長,但對我來說確實受益匪淺。這次培訓為全市教師搭建了相互學習,相互交流的平臺,使我們在相互交流和合作中不斷提高和成長。我們將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熟練運用這些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為孩子們的成長帶來福音。
雖然這次培訓的視頻時間比較長,但我們都很有耐心,也很有收獲。我不僅明白了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提高了專業技術水平。我清楚地認識到隨著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廣泛應用,教師不再像以前那樣,單憑一張嘴、一支粉筆、一塊黑板即可進行教學,而是要綜合應用多媒體技術,利用多媒體和微機網絡,開展教學。所以這種教學必然要打破傳統的傳授式的教學模式,而構建出適應信息社會的新型教學模式。我深深的.體會到信息技術與各學科的密切聯系,信息技術今后將成為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重要工具。在新課程改變的形勢下,未來教育不僅要融入先進的教學理念與最新的信息技術,而且要致力于信息技術在課堂上的有效應用,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數字化教學能力培訓心得體會5
20xx年6月20日上午,在曹縣第一初級中學報告廳,參加了曹縣教體局師訓科組織的《技術支持下的數字化教學基本途徑》培訓。經過一上午的學習,感覺到觸動很大,收獲很多,開闊了視野,學會了方法。
培訓專家是來自湖南湘潭教育學院的宋見林教授,宋教授是一位50多歲、身材高大,溫和,沒有一點架子的專家。說實話,在剛開始聽宋教授講的過程,感覺到這次培訓不一定有多大的收獲,因為我覺得以往也參加過幾次類似培訓,最后的結果往往是培訓了跟沒培訓區別不太大。
但是隨著培訓的不斷進行,我慢慢的意識到宋教授是一位資深信息化專家,他的頭腦里有很多值得我學習的方法和知識。
概括來說,我跟隨宋教授學了兩點。
一是對“數字化”有了較深的了解。明白了信息化與數字化的區別,知道數字化是信息化的另外一個角度的提法,數字技術是底層技術,而信息化技術是外在表現。另外,我還跟宋教授學會了什么是真正的數字化教學,那就是在數字化的教學環境下,運用數字化教學資源培養具有創新意識的新技術人才。也非常贊嘆宋教授展示的運用數字化教學的案例場景。培訓最后的時候,宋教授還用攝像頭+相機機的方法展示了“紙團穿眼術”的魔術表演,讓很多參會的老師非常的驚嘆,我看了也覺得這種數字化教學方式非常的震撼。如果把這樣的`手段運用到教學當中,一定能夠抓取學生的注意力,使課堂教學效率大大提高!
二是我跟宋教授學會了一些比較好的一些計算機應用技巧,或者是實用技術。
1.運用“秘塔寫作貓”進行文章的自動校閱、全文改寫、甚至是自動書寫文章。
2.運用“搜狗微信”搜索查找各種學科教學資源。
3.運用一些小技巧進行如百度或者是道客巴巴收費文章的免費下載。比如可以運用網址后面加三個v的方法,或者是用”南瓜文檔復制工具”進行解析下載。
4.用“天若OCR文字識別”工具進行文字摳取。
5.使用Everything快速查找文件等等。
總體來說,宋見林教授既有深厚的理論基礎,也有獨到的方法技巧,使我在這次培訓中受益頗多。非常慶幸我參加了這次數字化教學培訓。
數字化教學能力培訓心得體會6
隆冬甚寒,但阻擋不了我們培訓提升之路。20xx年12月30日,我在教師發展中心王主任、程主任的帶領下,一行3人在銀川悅海賓館參加了寧夏中小學人教數字教材資源應用培訓班暨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數字教育研究院西北研究中心掛牌儀式。
首先,大會舉行了人教社人教數字教育研究院西北研究中心掛牌儀式。人教社副社長王志剛進行致辭中,接著區教育廳廳長李秋玲做總結講話中表示,李廳長要求各地各學校要提高思想認識,充分利用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數字教育研究院的資源優勢,深入推進中小學數字教材資源全面應用,不斷推動寧夏“互聯網+教育”示范區建設向縱深發展。
隨后,大會進行了專題講座。華南師范大學教授柯清超作了《互聯網+時代的教學重構與教研創新》的專題講座,他從智能時代的教育變革、互聯網重塑教學形態、傳統課堂的重構與超越、人工智能賦能教研創新四個方面,通過一系列具體的.實踐案例,闡述了信息化時代課堂教學重構、學習方式的轉變與教研形態的創新。
人教數字公司數字教材學科教學應用專家周國華作了《互聯網+時代的教學重構與教研創新》的專題講座。他從數字教材的概況、設計理念、資源體系、應用探索四個方面詳實具體地為每一位教師講解數字教材的開始、發展與應用情況。數字教材,即數字化教材。有別于傳統的紙質教材,它是利用多媒體技術將紙質教材內容進行數字化處理,轉化為適用于各類電子終端的互動性教材。數字教材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優勢,融合了音頻、視頻、圖片、及動畫等,表達更加生動形象,互動交流性更強。數字教材是服務學生、教師,基于互聯網、媒體數字、大數據的技術手段,是融合教材、資源、工具、數據為一體的立體教材。
最后,大會在銀川唐徠中學組織了初中教學觀摩研討會。來自北京市第65中學的李政老師做了初中化學《質量守恒定律》現場課,來自銀川市唐徠回中的王彬老師做了初中語文《周亞夫軍細柳》現場課。他們將生動形象的人教數字音視頻資源巧妙的運用于課堂教學中,借助人教智慧教學平臺與學生們進行了良好互動,幫助學生更快、更深的理解和掌握知識點,對現場觀摩的教師們具有較強的示范引領作用。
通過兩節觀摩課,我觀察到數字教材本身帶有圈畫標注,播放音頻和視頻功能,教師應用起來非常有利課堂。通過與作課教師交流,我了解到人教智慧教學平臺和教學助手一樣,可以用來備課,授課,而且教師不用下載資源,只要做好鏈接就可以隨時在課堂上調用數字教材里的有用資源,使用起來更方便。當然我疑惑的是:將來教學中,教師是更注重應用哪一個平臺來備課與授課?當然,數字教材和教學助手的應用都給我們課堂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但是我們一定要找準課堂定位,立足教學實際,合理使用。
【數字化教學能力培訓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數字化教學能力培訓心得體會05-30
數字化教師教學能力培訓心得體會04-04
教育教學能力培訓心得體會02-23
教學能力培訓總結02-06
課堂教學能力培訓心得體會03-30
教學能力提升培訓心得體會范文07-03
教學能力培訓心得體會范文通用03-09
數字化培訓心得06-21
教師教學能力培訓心得體會[經典]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