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樂說課稿

時間:2021-04-15 10:47:49 幼兒園說課稿 我要投稿

大班音樂說課稿模板集錦7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說課稿,說課稿是進行說課準備的文稿,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說課稿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音樂說課稿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音樂說課稿模板集錦7篇

大班音樂說課稿 篇1

  人類的進步總是伴隨著無盡的戰火和銷煙,雖然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但也時有面臨戰爭的威脅,熱愛祖國,保衛祖國是我們每一位中華兒女的職責。所以,今天的音樂欣賞活動我選擇了歌曲《保衛黃河》。

  其目的是:

  1、讓幼兒在音樂欣賞中去感受歌曲雄壯、有力、氣勢磅礴的美。

  2、讓幼兒在豪邁激越的音樂中想象歌曲所表現的意境,用語言、表情、動作表現出來。

  3、激發幼兒從小熱愛祖國,反對侵略,有捍衛祖國尊嚴的情感。

  目標1和3是本活動重點,目標2是本活動的難點。

  活動前我作了以下準備:

  1、課前認識黃河和觀看抗日戰爭記錄片。

  2、歌曲《保衛黃河》的mtv和磁帶一盤。

  3、紅旗、大刀、長矛、木槍等道具。

  本次活動我主要用了直觀教學法和情景表演法,分四個環節來完成。

  首先幼兒隨《兒童團歌》的音樂踏步入場,營造本次活動的氛圍,教師簡單介紹歌曲的歷史背景及詞作家,提出欣賞要求后,放磁帶整體欣賞歌曲2遍,然后讓幼兒討論:

  這首歌曲聽起來怎么樣,你好像看到了什么?讓幼兒初步感受歌

  曲雄壯有力、氣勢磅礴的美。

  然后進入活動的第二環節:分段欣賞,深入的理解與感受。

  首先欣賞歌曲的前面部分,聽聽、想想、說說、讓幼兒一邊欣賞一邊想象歌曲所表現的意境,然后用語言表達出來,此環節重在讓幼兒說。

  然后欣賞歌曲的后面部分,聽聽、想想、動動、讓幼兒把自己對歌曲的理解與感受用動作,表情表現出來,此環節重在讓幼兒動起來。

  最后整體欣賞歌曲,比較歌曲前后兩部分旋律有什么不同,讓幼兒跟唱歌曲最后一句“保衛家鄉,保衛黃河,保衛華北,保衛全中國”,體驗歌曲雄壯有力的氣勢,激發幼兒熱愛祖國的激情與捍衛祖國尊嚴的決心。

  活動的第三個環節:放影歌曲《保衛黃河》的mtv,豐富幼兒想象,增進對歌曲的理解。

  最后:自由欣賞,自由表現。

  幼兒用木槍、大刀、長矛,等道具,在豪邁激越的音樂中大膽創作表現,同伴間相互合作交流來表現歌曲的意境。

  整個活動都是在教師有序的引導下,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能動性,達到本次活動的目的。

大班音樂說課稿 篇2

  教材分析:

  《水仙花圓舞曲》是一首四三拍節奏的樂曲,輕快、俏皮,又不失優雅,具有圓舞曲的典型特點。第一、二次活動時,幼兒學習了樂曲的身體樂譜動作組合,并對樂曲進行了配器和演奏練習。以往的打擊樂活動一般都是重點放在配器和演奏上,幼兒指揮練習很少。我設計的這個活動內容主要是指導幼兒學習指揮;顒又攸c是指導幼兒學習指揮和看指揮演奏樂曲;難點是讓幼兒在指揮和演奏時都能盡力表現出樂曲的特殊情趣。本次活動為第三課時,根據幼兒的已有經驗和我對樂曲的理解,我設定了以下兩個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嘗試學習樂曲的指揮動作。

  2、要求幼兒在進行指揮和演奏時,都能盡力表現樂曲特殊的情趣。

  此活動的適合年齡為大班幼兒,

  活動準備:

  1、一幅用來幫助幼兒學習指揮用的假想樂隊排列圖。(馬蹄形排列,左側為三角鐵,中間為鈴鼓,右側為響木)

  2、幼兒圍坐成“雙馬蹄形”,每個幼兒椅子下面放一種樂器。(分別為三角鐵、響木、鈴鼓)

  3、錄音機和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第一個環節,直接入題:“上次我們學習了打擊樂《水仙花圓舞曲》,現在請小朋友看圖譜,一起來演奏一遍!边@個圖譜是上次活動中幫幼兒學習分聲部演奏的圖譜,由節奏型和相匹配的樂器組成。

  第二個環節,重點指導幼兒學習樂曲演奏的指揮動作。首先,激發幼兒學習興趣,如:“今天,老師要請小朋友來當小指揮,你們有沒有信心!”之后,向幼兒出示由各種樂器組成的樂隊排列圖,與幼兒討論指揮方法。引導幼兒考慮:“什么手勢來表示所有的樂器一起演奏,什么手勢表示只有左側的三角鐵演奏!闭垈別幼兒示范后,總結出較好的指揮手勢。如,雙手從頭上方向下向外劃表示樂器齊奏等。接下來,同樣方法討論空拍怎么指揮,怎么表示準備,怎么表示結束等。下面請幼兒和老師一起聽音樂看圖練習指揮動作,為讓幼兒更清楚的記憶指揮動作,這時老師要背對幼兒,用與幼兒相同的動作方向給幼兒提示和示范。練習幾遍后,請全體幼兒看圖再次練習指揮動作,體驗指揮的樂趣。

  第三個環節,請幼兒練習指揮樂隊演奏。首先請出一位自愿當小指揮的幼兒到前面,其余幼兒取出椅子下面的樂器,隨音樂開始演奏。演奏完后和幼兒討論:“小指揮怎樣才能讓演奏的人很高興、很投入、很認真的演奏呢?”和幼兒一起總結出:“小指揮要看著演奏的小朋友的眼睛,用自己的表情、眼睛提示演奏的小朋友,并且演奏的人要認真看指揮,才能演奏的準確、好聽! 接下來,老師指揮大家演奏,給幼兒一個良好的示范。然后再請全體幼兒看假想圖進行演奏練習。

  最后一個環節,利用舉行音樂會的形式,激發幼兒的演奏興趣。如:“大一班小樂隊要開始演出了,哪個小朋友來給我們當小指揮?”將幼兒的演奏和指揮熱情推向高潮。邀請2――3個幼兒分別當指揮,其余幼兒演奏樂器。

  整個教學過程中,為讓幼兒感受并表現出樂曲的輕快俏皮的特點,老師始終用眼神體態等感染幼兒,讓幼兒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動中,激發他們的活動熱情。通過學習指揮和演奏,幼兒也學習了如何與人溝通、與人合作,以及如何在情感上、行為上與人相協調。此外,活動中還注意發揮了幼兒的主體性,鼓勵幼兒自己去解決問題,如讓幼兒討論各種指揮動作等。

大班音樂說課稿 篇3

  大班音樂活動教案

  ——音樂欣賞《喜洋洋》

  一、活動目標

 、謇斫鈽非惺軞g快活潑的音樂情緒。培養幼兒對民族音樂的喜愛之情。

 、胬谜n件營造喜洋洋的氣氛,幫助幼兒了解樂曲的ABA結構形式。

 、绻膭钣變哼\用多種形式來表達對作品的感受,激發幼兒的表現欲。

  二、活動準備

 、褰處熣n前設計制作課件及準備好多媒體設備。

 、娼處熀陀變赫n前制作的一些道具如:(燈籠、扇子、彩帶、打擊樂器、龍燈等。)

 、鐮I造一個有熱鬧喜慶氣氛的活動場地。

  三、活動重難點

  幫助幼兒了解樂曲的ABA結構形式,鼓勵幼兒運用多種形式來表達對作品的感受。

  四、活動過程

  ㈠感受樂曲《喜洋洋》

  1.欣賞兩段影片對比,交代課題。

 。玻醪叫蕾p樂曲,談談自己的感受。

 、胬斫鈽非断惭笱蟆,了解作品內容及基本結構形式。

 。保蠋熗ㄟ^動作節奏的快、慢變化,在樂曲中分別表現歡快與優美兩個不同段式的音樂形象。

 。玻侄涡蕾p樂曲,運用多媒體課件分解ABA段式

  3.完整欣賞樂曲,同時幼兒為樂曲《喜洋洋》擊打節奏。㈢表現樂曲《喜洋洋》

  1.小朋友們聽了這首《喜洋洋》,你們現在想干什么?

 。玻變鹤杂蛇x擇各種道具,在《喜洋洋》的音樂聲中在熱鬧、喜慶的場景中,自由舞蹈。

大班音樂說課稿 篇4

  一、設計思路:

  詩歌是我國文化的瑰寶,在幼兒園課程中不乏詩歌教學,但孩子是否能真正理解詩歌中的內容,是否能真正體會詩歌的意境,我們不得而知。因為在此之前,我發現很多大班小朋友都會背《詠鵝》這首古詩,但幼兒對這首古詩所描繪的意境及所傳達的情感卻一無所知。

  而音樂的力量是巨大的,孩子往往能夠體會音樂所傳達的如歡快、悲傷等情感。所有我選擇了詩歌與音樂相結合的大班音樂活動《詠鵝》。將語音教育與音樂教育及美術、表演融合在一起,既讓幼兒隨音樂吟誦了古詩詞,嘗試用卡農的方式來吟誦,又讓幼兒大膽的進行分組表演,富有創造性的表現了自我的感受。

  二、作品分析:

  《詠鵝》是唐代詩人駱賓王七歲時所作,讓我們體會到了童心、童趣。這首音樂作品采用五聲調式,傣族風格的曲調,輔以鑼鼓配器,表現孩子眼中鵝的可愛姿態。音域控制在六度以內,節拍是四四拍。四拍子曲子比兩拍子曲子速度稍慢些,符合五言詩的吟誦和歌唱特點。歌曲沒有大的跳進,曲調簡單、清新、優美,瑯瑯上口。適合大班孩子進行吟誦、演唱和表演。

  音樂作品分為三個部分。音樂開始部分是古詩《鵝》的吟誦,中間是歌唱部分,最后是尾聲音樂。各部分旋律過渡自然,由開始的吟誦自然而然的過渡到歌唱部分,而最后的尾聲,沒有唱詞,很適合吟誦古詩以達到完整的效果。

  三、活動目標:

  根據綱要中提到的:"要引導幼兒喜歡參加藝術活動,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藝術活動的理解和感受。"這一要求,避免僅僅重視表現技能或藝術活動的結果,而忽視幼兒在活動中的情感體驗,結合大班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設計了三個方面的目標:

  1、從音樂節拍入手,感受音樂與古詩詞的意境,愿意與同伴一起參與音樂活動。(發展幼兒情感社會性能力的目標)

  2、學習在音樂的伴奏中,有節奏的吟誦古詩詞。嘗試用卡農的方式來表現。(發展幼兒音樂能力的目標)

  3、探索并嘗試根據古詩情景進行繪畫,表演,節奏配樂等活動。(拓展幼兒多元智能方面的目標)

  四、活動重點和難點:

  重點:學習在音樂的伴奏中,有節奏的吟誦古詩詞。嘗試用卡農的方式來表現。

  難點:學習在音樂的伴奏中,有節奏的吟誦古詩詞。嘗試用卡農的方式來表現。

  在這節音樂中,我借鑒了"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當中的"卡農"的表現形式,對幼兒進行古詩詞"卡農"的吟誦。將幼兒分為兩個聲部來進行古詩的吟誦,還要合著音樂的節拍來吟誦。對于我自己來說,這是一次嘗試,對于孩子也是一個新鮮的活動。第一次接觸"卡農"。所以,我把"學習在音樂的伴奏中,有節奏的吟誦古詩詞。嘗試用卡農的方式來表現。"這一目標作為這次活動的重點和難點。在活動的第二個環節"感受和感知"重點加以突破。

  五、說活動過程:

  這節音樂活動,我設計了三個環節。首先是導入,聆聽。聽,是對音樂信息的儲存,幼兒期是聽覺訓練的敏感期。在音樂活動的開始,請孩子聽《詠鵝》的伴奏,我在背景上畫上大白鵝。請幼兒自由講述大白鵝的樣子,并用動作來模仿大白鵝的樣子、大白鵝游泳的樣子。

  第二個環節是感受感知歌曲。繼續播放音樂,讓幼兒完整的初步感受音樂之后,進行古詩接龍的游戲,帶領孩子感知音樂的節拍,也就是穩定拍。

  在這一環節來突破重難點。我設計了三種游戲方法。

  1、兩句兩句的接。帶幼兒拍手,以兩種節奏來接龍。

  一種是古詩吟誦的節奏。

 。1)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一種是歌曲演唱的節奏。

 。2)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2、變換音色用高低音來吟誦,繼續感知節拍。

  3、卡農的方法進行接龍。幼兒分為兩組,一組先說,說完詩的第一句后第二組在開始說。

  在這三個游戲的環節中,都要求幼兒要拍手,拍穩定的節拍來進行。

  最后是活動的第三個環節:表現和表達。給幼兒創設自由寬松的'環境,準備了三組活動:

  一組表演:小朋友可以用上小道具(紅色的小鴨掌),根據每一句詩的內容來創編不同的動作來表演。

  二組繪畫:根據音樂和詩詞來繪畫。

  三組配樂:可以合著音樂來配樂。

  鼓勵幼兒自由到自己喜歡的區域,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這節活動的理解和感受。活動結束后,可繼續開展拓展和延伸的活動。在班級區角活動中,繼續投放上述的材料,讓孩子繼續感受和表現自己。

大班音樂說課稿 篇5

  首先我說說本次活動的選材:

  《鼓上的小米!肥谴蟀嘟嬍秸n程《動感天地》主題中的一個教學活動,細細分析以后呢,后來我就把它定位為音樂教學活動,并重新設置了兩個目標:

  1、在聽聽、看看、玩玩、唱唱中學習歌曲,感知樂曲的強弱變化。

  2、能用肢體動作大膽表現歌曲,體驗鼓上的小米粒彈跳的樂趣。

  并且我把重點定位在: 感知樂曲中的強弱變化,并能邊唱邊開心地表演。

  接下來,我說說本次活動的一些教法:

  在傳統的教學中,歌曲教學一直是被認為最容易進行的,只要教師自己會唱,幼兒自然會跟著模仿。但在新《綱要》中,明確地強調幼兒藝術活動的能力,是在大膽表現的過程中逐漸發展起來的。教師的作用應主要在于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這個自由表達呢,徐老師在跟我分析教案時也多次提出,并且我也緊記于心了,但今天的活動,我可能還是引導不夠,給孩子們自由創造的機會不是很多。根據教材內容和分析我主要運用了視聽唱、整首教唱法、游戲法三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

  第一種是視聽唱:主要是根據幼兒的具體形象思維占主要地位的特點和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而采用的。視就是引導幼兒去看、去觀察,在自由、寬松且安靜的環境中為幼兒提供小鼓和米粒的游戲,讓幼兒直觀感受,重點理解小鼓唱得響,米粒跳得高;小鼓唱得輕,米粒跳得低,同時通過圖譜的演示,進一步幫助幼兒理解并記憶歌詞。聽就是教師的語言啟發,引導和示范在教學中主要運用了啟發性的提問。如:小鼓唱歌,米粒就會怎樣?小鼓唱得響,米粒跳得怎么樣?等。唱就是指幼兒的歌唱,幼兒通過欣賞老師范唱,然后把自己聽到的一句唱給其他幼兒聽, 再大家一起來學學.在反復的歌唱中理解歌詞內容。而且這樣能滿足每個幼兒的愿望,充分注重了個別差異,讓幼兒處于積極的學習狀態中。

  第二種是整體教唱法:整體教唱是指讓幼兒在多次聽唱的基礎上跟著教師完整地唱一首歌,整體教唱能以連貫的歌詞、完整的曲調,很好地激發幼兒的音樂感受,在反復的歌唱中進一步感知樂曲的強弱變化。

  第三種游戲法:《綱要》中指出: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理想和想象,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的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因此,通過游戲,進一步讓幼兒在游戲中發展,在游戲中學習.,也體驗到了扮演小米粒的樂趣。

  下面我再說說教學程序:

  一.拍打小鼓,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看(出示小鼓),是誰呀?(小鼓).小鼓知道我們大2班的小朋友歌唱的可好啦,今天它也要給我們唱歌,你們聽!小鼓是怎么唱的啊?(咚咚咚))——教師有節奏地拍打小鼓。

  設計意圖:通過以不同的力度拍打小鼓,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并為幼兒初步感知音的強弱作好一定的鋪墊.

  二.以多種形式組織幼兒學習、感受歌曲。

  師:小鼓說:我一個人唱歌太寂寞了,我要請我的好朋友陪我一塊兒唱歌跳舞,我們看小鼓的好朋友是誰呀? (出示米粒)

  1、師:小鼓說:我來唱歌,米粒你來跳舞好嗎?,并將米粒放在鼓面上,分別用輕重不同的力度拍打,引導幼兒注意觀察拍打輕重引起的米粒跳躍的變化,并得出結論:小鼓唱得響,米粒跳得高;小鼓唱得輕,米粒跳得低。

  2、教師敲小鼓,并提問:小鼓唱歌,米粒就會怎樣?小鼓又要唱歌了,我們聽小鼓這次唱得怎么樣?-------- 小鼓唱得響,米粒跳得高;(同樣引出------小鼓唱得輕,米粒跳得低)同時引導孩子們學小米粒跳一跳。

  設計意圖:借助小鼓和米粒的游戲,讓幼兒直觀感受,重點理解小鼓唱得響,米粒跳得高;小鼓唱得輕,米粒跳得低。

  3、老師邊拍打小鼓邊范唱。(師:這個有趣的游戲還可以唱呢。)

  4、提問:歌曲中唱了什么?根據幼兒回答出示相應的圖譜,并用歌唱的方式回應給幼兒。

  5、看圖譜有節奏地念一念。(大家聽得真仔細,鼓上的小米粒說的是——教師指著圖譜有節奏地念歌詞一遍。哇,你們也很想說了,我們一起來說一說吧。)

  設計意圖:圖譜的演示,進一步幫助幼兒理解并記憶歌詞.

  6、跟著琴聲完整學唱歌曲。

  (師:小鼓唱過歌了,現在我們邀請鋼琴姐姐跟我們一起唱吧)

  A看著圖譜跟琴完整學唱.

  B引導幼兒嘗試邊唱邊用肢體大膽表現。

  引導幼兒找尋自己身上的部位當作小鼓,和小米粒游戲.

大班音樂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我為祖國獻石油》是“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實驗用書教材大班的一個打擊樂活動。這首經典樂曲把石油工人氣壯山河的豪邁氣概表達得淋漓盡致。在石油工業發展進程中,這首歌曲已成為石油工人心靈的寫照,激勵著一代代石油人,投身祖國石油工業建設。樂曲輕快活潑、熱情洋溢。我選擇此活動是因為:

  1、藝術活動的重要性:用音樂的方式開啟幼兒智力的大門是一條捷徑,音樂在幼兒教育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3-6歲兒童學習發展指南》明確提出 “要利用藝術活動激發幼兒情趣,幫助幼兒體驗審美愉悅和創造的快樂,體現自我表現和創造的成就感。”

  2、幼兒感興趣:大班幼兒對《我為祖國獻石油》樂曲非常熟悉,于是我把幼兒興趣放在第一位,制定完整的活動流程,給幼兒營造一個寬松、快樂的學習氛圍。

  3、符合幼兒現有水平:大班幼兒對打擊樂已不陌生,而且有很強的演奏欲望。此外,《我為祖國獻石油》這首歌曲能夠讓幼兒充分的進行即興創作,并能夠掌握曲式結構和節奏,進行配樂演奏。

  所以我選擇了這節打擊樂活動,活動過程由淺入深地將樂曲呈現在幼兒面前,讓幼兒用多種方式去感受、體驗、表現樂曲熱烈、歡快的氣氛。

  綜合以上情況,我制定了以下三個目標:

  1、初步了解單三部曲式結構,培養幼兒對樂曲的感受力、表現力。

  2、引導幼兒在學看圖譜的基礎上進行節奏練習,嘗試使用打擊樂器演奏,激發幼兒與同伴合作演奏的興趣,引導幼兒體驗樂曲歡快、熱烈的情緒。

  3、激發幼兒對祖國家鄉的熱愛,對老一輩石油人的崇敬之情。

  本活動目標把幼兒放在第一位,尊重幼兒的感受和選擇,讓幼兒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充分體現自我表現和創造的成就感。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引導幼兒在學看圖譜的基礎上進行節奏練習,培養幼兒對樂曲的感受力;難點是學會與同伴合作演奏。

  為解決活動的重點、難點,我在課前作了以下準備:歌曲《我為祖國獻石油》、圖譜、打擊樂器,石油工人打井采石油的視頻。

  二、說教法

  要使幼兒在學習中具有濃厚的興趣,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教師的教法是至關重要的。這節音樂活動我利用激發興趣貫穿整個過程,鼓勵他們的積極性,建立他們的自信心,引導幼兒敢于表現、敢于創新、樂意合作的學習精神。使用的教法有:

  1、欣賞法:通過觀看石油工人打井采油的視頻,把生活經驗融入活動,激發幼兒欣賞與理解樂曲的興趣。

  2、感官體驗法:教師鼓勵幼兒發揮想象、模仿各種打井采油的動作,激發幼兒學習的主動性,肯定幼兒的表現,在體驗中提高幼兒的想象力和表現力,樹立其自信心。

  3、游戲情境教學法:我利用幼兒熟悉的“抽油機”的游戲情節,結合樂曲《我為祖國獻石油》,把打井采油的動作滲透到節奏里,引發幼兒融入到熱烈、歡快的氣氛中,掌握樂曲的節奏。

  4、直觀教具法:幼兒園音樂教育常常通過刺激幼兒的感知覺,去理解音樂中生動的藝術形象,情感與思想,如我就借助圖形樂譜這視覺材料幫助幼兒更好的了解音樂的曲式結構和節奏,最后讓幼兒自主選擇樂器、看著圖譜探索樂器如何配樂演奏,激發幼兒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興趣。

  三、說學法

  音樂相當于興奮的語言,它對幼兒的愉悅功能是其它任何藝術形式都不能比擬的。所以我給幼兒創設寬松、自由、幽默的學習環境,利用科學的學習方法引導幼兒學習,使幼兒進入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我從幼兒熟悉的生活經驗中找話題,挖掘幼兒多種潛能,鼓勵幼兒大膽模仿,最后將模仿的動作遷移到操作樂器的環節上,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保證教學目標的全面實現。

  1、循序漸進法。首先以“打井采油”游戲形式感受樂曲的曲式結構,接著看圖譜用動作節奏掌握節奏型,最后匹配樂器進行合奏。讓幼兒逐層、深入地了解音樂作品,表現音樂形象,促進了音樂能力的發展。

  2、多渠道參與法:《3-6歲兒童學習發展指南》指出:"幼兒藝術活動是一種手、眼、腦并用的活動,它需要幼兒用多種感官去感知審美對象。因此,活動中我們讓幼兒通過看一看、說一說、跳一跳、敲一敲等豐富的活動,讓幼兒不知不覺的完成學習目標。

  3、操作法:活動的前幾個環節幼兒已初步熟悉了音樂與節奏,我趁熱打鐵,將幼兒已有經驗遷移到使用樂器上,讓幼兒在操作練習中進一步感知樂曲A、 B 、C的曲式結構以及感受歡快的氣氛,鍛煉幼兒與同伴的合作能力及反應能力。

  4、探索嘗試法:陶行知先生說過在"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 在活動中我們不斷的設障,讓幼兒不斷接受挑戰,如讓幼兒自己嘗試配器、加大鼓等,幼兒自主選擇樂器,嘗試著演奏。目的是讓幼兒在探索嘗試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音樂,更好地為目標2服務。讓幼兒通過商量、比較,使思維活躍起來,創造出更合適的演奏方法。

  四、說教學程序

  我設計的教學流程:音樂進場、感知樂曲→觀看視頻,了解采油場面→模仿動作、熟悉曲式結構→看圖譜做聲勢、熟悉樂曲節奏→樂曲演奏、表現樂曲

  (一)幼兒隨教師聽《我為祖國獻石油》音樂進場,引導幼兒了解樂曲。

  為了營造歡快、熱烈的氛圍,活動一開始我就讓幼兒聽《我為祖國獻石油》音樂進場,“小蝌蚪們,隨著五線譜媽媽一起暢游音樂的海洋吧!”緊緊抓住他們的注意力,融入到樂曲歡快、熱烈的氣氛中,通過提問“你聽了曲子感覺怎么樣呢?這首歌是為什么人唱的?你聽了以后想和同伴們分享些什么?”激發幼兒在初步了解音樂的基礎上表達對音樂的感受,也為下一環節埋下伏筆。

  (二)請幼兒欣賞石油工人打井采油的視頻。

  教師引導幼兒說一說石油工人的辛苦,激發幼兒對石油工人的敬愛。從而使目標3在這一環節體現。

 。ㄈ┮龑в變嚎磮D譜做動作,感知樂曲單三部的曲式結構,體驗樂曲的歡樂情緒。

  看圖譜一直是音樂課中容易忽略的環節。音樂是一種抽象的東西,要想讓音樂在幼兒的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必須運用某些方法和手段幫助幼兒去熟悉音樂,了解音樂。本環節,我引導幼兒借助圖譜,提問:“圖譜上畫著什么?咱們用什么動作來表演呢?”引導幼兒通過做掄錘打井的動作,感受A段樂曲的歡快的情緒;通過做攪拌泥漿的動作,感受B段樂曲的柔美,通過手臂模仿抽油機鐵臂轉的動作,感受c段樂曲的熱烈,讓幼兒邊聽音樂邊做動作,感知樂曲A、 B、C的曲式結構,從而使目標1在這一環節體現出來。

 。ㄋ模┛磮D譜練習節奏,訓練幼兒反應敏捷、配合默契的能力。

  首先,看圖譜用聲勢動作練習節奏,提示幼兒用拍手、拍肩、拍腿、跺腳等動作;接著教師將幼兒分成四組,并分配聲勢動作,幼兒隨音樂看圖譜,用聲勢練習合奏,訓練幼兒配合默契的能力。

  (五)看圖譜用打擊樂器演奏樂曲,讓幼兒自主操作,在演奏中培養幼兒與同伴間配合演奏的能力。

  讓幼兒在熟悉樂曲演奏的基礎上,組織他們交換樂器演奏,使他們有不同的表現和體驗,從內心去品味著滿足和成就感。讓音樂感染他們幼小心靈,轉而將他們的感受訴之于演奏當中,抒發他們的情感,活動重點和活動難點在這一環節中得以完成和突破。

  五、活動延伸

  幼兒在這個活動中已完全掌握了樂曲的演奏方法,對打擊樂活動抱有濃厚的興趣,為此,我擴展幼兒的思維,讓他們探尋周圍生活中可以發出聲音的一切物品或廢舊環保材料,例如:金屬類的:盆,鐵桶、鍋蓋;木質類的:椅子、桌子、筷子等等;廢報紙、礦泉水瓶子等等,繼續為樂曲伴奏,以提升他們的演奏經驗,進一步激發幼兒與同伴合作演奏的積極性。這也是本活動我的特色。

  讓幼兒充分的感受到:音樂無處不在!快樂無處不在!

大班音樂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分析:

  《鼓上的小米!肥且粋老教材,以往我們一直把它作為音樂游戲來組織教學。在老師的層次教學理論的啟發下,對該教材仔細分析,發現在表演、節奏、創編等方面都有可挖掘的余地,所以為《鼓上的小米!吩O計了三個層次的教學活動,目的是從多個角度,運用多種手段,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和綜合音樂能力。

  活動一

  二、說活動目標:

  基于以上教材分析目標我是這樣定的

  1、通過老師的演示,進一步感知音的強弱變化,理解歌詞,并嘗試表演。

  2、初步熟悉歌曲旋律及歌詞,學習演唱歌曲。

  三、為了更好的完成以上目標我做了以下活動準備:

  小鼓鼓槌米粒鋼琴歌曲錄音

  四、說教法。

  針對這次教學活動的教學目標、教學設計和幼兒的實際情況,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以幼兒嘗試教學法為主,同時在各個不同的教學環節中還穿插運用講述法、游戲法,啟發聯想法、音樂法等教學方法。使整個教學過程動靜結合,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做到寓教于樂。

  為了增強幼兒的學習興趣,在活動前要求準備了課件;顒又羞應用了不同形式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

  五、說學法。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通過引導、講述、游戲,讓幼兒認識和區分音的輕重的不同變化。并盡量營造寬松的氛圍,鼓勵幼兒體驗觀察感受。培養和發展幼兒的表現力和辨別能力。

  六、說活動過程:

 。ㄒ、)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1、老師出示小鼓,并用小鼓表演一段節奏,引出"小鼓在唱歌"。

 。、老師分別用不同力度敲擊小鼓,引導幼兒聽辯強弱。讓幼兒講一講"小鼓唱得怎么樣?"

  注釋:開門見山的導入一下子抓住了孩子們的心,在"小鼓唱得怎么樣?"的思考中,孩子們已經開始了對強弱的感受,為接下來的學習打好了基礎。

 。ǘ、通過老師的演示,引導幼兒理解歌詞,并學習演唱。

 。薄⒗蠋煶鍪久琢。

 。裕"今天,小鼓和米粒要做游戲呢,請你仔細聽、認真看"。

 。病⒗蠋煂⒚琢7旁诠拿嫔希謩e用輕、重不同的力度擊鼓,引導幼兒注意觀察敲擊輕、重引起的米粒變化,并得出結論"小鼓唱得響,米粒跳得高","小鼓唱得輕,米粒跳得低"。

 。、幼兒模仿米粒,聽辯老師擊鼓的輕弱,邊念邊表演以上兩句歌詞,要求在跳的動作上表現出強弱。

 。、T:"這個有趣的游戲還可以唱呢。"老師邊擊鼓邊范唱第一段。

  5、幼兒跟著老師學唱第一段。

  6、幼兒跟著老師學唱第二段。我注重從興趣入手,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性。從歌曲的重點入手,將重點先提出來引導幼兒熟悉、感知、表演,化解了教材的難度,減輕了幼兒學的負擔。

  (三)、引導幼兒嘗試邊唱邊表演整首歌曲。

 。薄⒗蠋熀陀變阂黄疬吢犘蛇叡硌菡赘枨,要求在第三、四樂句上,按節拍跳躍,能表現出強弱。

  2、幼兒自己邊聽歌曲邊表演,要求:

  a)愿意的幼兒可以跟著音樂一起唱。

  b)在二段中能扮演米粒進行表演。

 。、老師和幼兒一起邊唱邊表演整首歌曲,要求表演時在教室中自由跳動,同樣,在第三、四樂句上,按節拍跳躍,能表現出強弱。因為旋律是一切音樂的載體,對旋律的充分學習可以使以后的演唱"水到渠成",這樣做的目的同樣也是為了減少學的痕跡。

  評析:活動的設計比較合理,改變了以往學習歌曲的范唱→學歌詞→學演唱的老模式,從興趣入手,從旋律入手,從歌曲的重點入手組織教學。使孩子們學得輕松而有趣。

 。ㄋ模、鞏固歌曲的演唱,并嘗試用歌聲表現強弱。

  1、復習演唱歌曲一次。

 。病⒁龑в變河懻摚涸鯓佑酶杪晛肀憩F強弱?

 。、幼兒再次演唱,引導幼兒控制自己的聲音表現歌曲的強弱。

  注釋:在幼兒理解了強弱,學會聽辯強弱后,幼兒有了表現強弱的愿望,這里讓幼兒用自己的歌聲表現,遵循了循序漸進的原則,很好地緩解了從感受到表現的坡度,使教與學顯得自然而輕松。

 。ㄎ澹、說活動延伸:為了進一步滿足孩子的表現欲對本活動我又進一步作了延伸活動。

 。、啟發幼兒思考:生活中還有哪些發聲的物體?

  2、觀看課件尋找答案,帶領幼兒戶外尋找更多的發聲物體。

【大班音樂說課稿模板集錦7篇】相關文章:

大班音樂說課稿模板集錦9篇06-12

大班音樂說課稿模板合集5篇06-24

關于大班音樂說課稿模板6篇06-14

大班音樂說課稿模板集合9篇06-05

大班音樂說課稿模板集合8篇06-02

大班音樂說課稿范文集錦九篇06-13

關于大班音樂說課稿模板合集五篇07-05

關于大班音樂說課稿模板匯編八篇06-14

關于大班音樂說課稿模板集合8篇06-10

關于大班音樂說課稿模板錦集10篇07-05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中出仑乱中文字幕视频网 | 亚洲高清一线视频在线播放 | 思思久久精品视频熟女 | 亚洲日本欧洲精品 | 激情综合五月天开心久久 |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