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說課稿4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快來參考說課稿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數學說課稿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班數學說課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人是一個能動的個體,學習是學習者主動建構的過程。社會的發展也強烈需要幼兒有主動性和競爭意識。而數學是一門抽象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在我選擇的"玩骰子"這個數學活動時,我考慮到教師們習慣于僅以幼兒認識數學,單一的合成、分解這一特點為依據,只強調直觀性,在活動中教師常常運用教具演示,并以此為基礎講解基本的教學概念,而實際,幼兒數學概念的形成不是通過聽老師講、看老師演示所能解決的,必須通過幼兒自己主動地參與,了解活動過程,孩子們在先前已學習了10以內的組成,進一步學習數的加法運算,大班孩子已具有初步的計算能力,為了更進一步的提高他們這種能力,為進入小學做好準備。在"玩骰子"時,我注重從感知入手,由具體到抽象,由易到難,層層遞進,通過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達到培養幼兒邏輯思維能力的目的。我希望提供給幼兒充分的操作材料。,再加以引導,一步步深入,使幼兒真正在操作、玩耍過程中發現數的合成的樂趣。
因為從中班下學期開始孩子們特別喜歡玩各類棋子,尤其是男孩子他們競爭意識強,好爭不怕輸得精神時時激勵著我,但有一部分孩子對書的概念薄弱,能力強的孩子帶動能力弱的孩子,讓我好感動。他們互相交流、互相配合,這次我們大班提倡了學習合作化精神,使我們班合作氛圍日日俱增。如:戶外跳長繩(孩子們排隊有序,不推不擠。)、玩貼大餅游戲(互相協作,3~4人共同努力,獲得快樂。)、鉆圈游戲(上下共同配合,又序入圈。)。現在孩子們口說出了:大班真好,玩的東西真多、幼兒園真好,朋友真多,孩子們在玩中學,在學中玩,他們叫著跑著,仿佛我們老師也回到了童年時代,家長們也共同參與,我們大(一)班就象一個和睦的大家庭。
二、幼兒情況分析:
大班幼兒的認知、操作、邏輯思維能力在不斷提高,同時,他們不僅滿足于老師所告訴的,所傳授的,他們更希望通過自己的能力加以證實。因此,他們對操作比較感興趣,目前,我班中班時期初步學習珠心算,大班上學期學習了數的組成和分解,知道了一個加數和一個加數之和的運算,但個別幼兒還存在運算速度慢,容易錯的壞毛病,而且幼兒對大數字的運算也不成熟,有時也很難轉化過來,所以通過這次活動我希望他們能把這些好的運算方式與平時課間玩耍相結合,使他們能進一步提高,為入小學打好基礎。
三、目標確定:
新《綱要》指出:科學教育的價值趨向不再是注重靜態知識的傳遞,而是注重孩子的情感態度和孩子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幼兒是教育活動的積極參與者而非被動接受者,活動內容必須與幼兒興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引導幼兒向最近發展區發展。在接觸中發現,大班孩子喜歡探索,喜歡嘗試,,對于動動、做做、玩玩,非常感興趣,還會合作著自己找朋友玩,于是我啟發他們在操作后進行交流和討論,積累經驗,引導他們發現玩棋學運算的樂趣。
因此,根據《綱要》中數學領域的目標以及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我將本次活動的目標定位于:
1、通過幼兒自主探索學習,培養他們觀察、思維、運算能力。
2、學會根據兩個骰面上的點數說出相應的答數,并會一一對應擺放棋子。
3、發展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游戲活動使孩子認識到數與棋類的關系。
4、通過幼兒操作、探索、親自嘗試,提到孩子們競爭意識。
目標分析:
1、能力目標,認知目標:使幼兒學會運用兩個數字進行組合運算。
2、情感與價值目標:通過本課內容的學習,激發幼兒對數的運算的興趣以及大膽表現,積極交流的良好習慣。
3、發展目標:能分析問題,有一定的競爭意識。
四、教學要點:
1、教學重點:本課重點是學習兩數間組成進行加法運算。
2、教學難點:本課難點是學會謙讓,互相交流合作默契。
五、教法:
采用展示教具嘗試發現,綜合了解規律對比,帶問題自由組合,動手操作配合完成游戲活動。
六、學法:
以引導幼兒自主探索學習,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方法與學習習慣,讓幼兒看看、想想、練練、玩玩,一玩為主,以親自實踐,積極動腦,動手來學習新知識。按照心理常識,幼兒對學習內容產生興趣v,就能自覺地排除內外主客觀因素的干擾,集中注意力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把學習當成一件愉快的事。
本課通過各類棋子進行操作,來感知加法運算;然后通過數的組成來理解得數;最后通過練習,讓學有余力的幼兒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嘗到學習成功的喜悅。
大班數學說課稿 篇2
一、說教學內容
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5的組成》(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大班上冊數學《5的組成》)。
二、課題及設計意圖
幼兒園大班的孩子具有初步的計算能力,為了更進一步的提高他們這種能力為進入小學學習做好準備,我在設計《5的組成》時、注重從感知入手、有具體到抽象、通過有趣的游戲,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達到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動手動腦能力的目的。
三、說教目標以及教學重難點
1、教學目標
(1)這節課我主要讓幼兒認識5、學會5以內的數量。正確書寫5;
(2)讓幼兒通過有趣活動來學習5的組成、知道5的4種分法和掌握數分號規律;
(3)發展幼兒思維的靈活性、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4)培養幼兒同伴的.協助能力。
2、教學重點
本節課重點是幼兒學習5的組成、知道5有4種分法
3、教學難點
本節課難點是讓幼兒書寫5、知道5的分成
四、說教情、學情
1、學情:采用嘗試發現、綜合對比總結歸納等形式、指導幼兒完成一個具體的學習任務而開展課堂教學;
2、以引導幼兒自主探索學習、培養幼兒的學習方法與學習習慣、讓幼兒看一看、想一想、練一練、以練為主、以親自實踐、積極動腦、動手來學習新知識;
3、啟發幼兒發現規律、一個數分成的兩個數、位置可以相互轉換;
4、出示房子圖片和小熊的圖片、讓幼兒說出房子有幾間、小熊有幾只。
五、說教學流程
1、這節課我利用游戲充分調動幼兒積極性、并通過幼兒自己的積極性復習和運用認識5;
2、在課堂上我盡量讓幼兒表現完整的思維過程、并盡可能用完整言語表達意思;
3、教師供給幼兒5個圓形卡片、其中有2個綠的和3個紅的、4個大的、1個小的、引導幼兒在課堂上練習5有幾種分法;
4、最后、鞏固練習、教師要求幼兒把左邊的圓形能組成5的用線連接起來、看誰連的又快又準(如下圖):
0 0
00 0 0
000 000
0000 0000
六、說教學設計的依據
教學設計
使幼兒知道5可以分成1和4、4和1、2和3、3和2、1和4、4和1、2和3、3和2合起來是5、同時知道5有4種分法。
大班數學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6的組成是基于5以內的組成之上的。我利用6朵花出現的不同特征,將6朵花分為兩份,一方面培養孩子的觀察判斷能力,一方面也總結出6的5種分法。在這一階段孩子初步經歷從實物中抽象出數的過程,由于大班幼兒的認知、操作、邏輯思維能力在不斷提高;同時,他們不僅僅滿足于老師所告訴的、所傳授的,常常會提出“這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等問題,他們更希望通過自己的能力加以證實,因此,他們對操作比較感興趣。借助于孩子操作圖片進行教學,為孩子了解數學的用處和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打下基礎。
二、說目標
結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數學活動的一些要求我將本次的目標設為以下幾條:
1、能根據花的不同特點如:經脈、花瓣、顏色、大小、葉子的不同給花分類,注意每次分的時候要把整個一起分。
2、老師的引導下探索組成的規律,知道6有5種分法,在寫的時候按照數字排序可以減少分法的遺漏。
3、對數學活動產生興趣,樂于探索數字的規律。
三、說教學重難點
重點:知道6的5種不同的分法。
難點:在操作過程中按照花的不同特征給花分類,知道每一次都要合起來在分。
四、教學過程
一給花朵分類
在幼兒的觀察中認識6朵花的不同特點。根據每一部分的兩種特點給6朵花進行分類。分的時候教師要講明白是將6朵花按兩種特點分完了再合起來,然后再分。在操作過程中我讓孩子將分好的結果記錄在紙上,這樣孩子的操作才有總結性的分析。在交流的時候也能通過自己的記錄紙驗證自己操作過程的正誤。
二花轉換成點
由分好的花轉換為點,這個過程是將實物概括為數字的一個輔助,由實物過渡到對應量的點最后到數字孩子們在這樣的思路中更容易理解6的分合式是怎么樣演變過來的。
三用數字列出分合式
點到數字對于孩子來說就比較簡單了,整個過程層層深入,孩子的興趣也被調了起來。他們在老師的引導下很輕易地總結出6的分合。
四總結分合式中的規律
孩子們從2的分合一直學到到6的分合,但是對于其中存在的規律只有少數部分孩子能察覺。為了讓孩子在寫分合式的時候更方便,教師讓孩子觀察數字間存在的規律,引導幼兒說出數字的排列規律是12345,54321,分合式左右兩個數字位置互換總和不變。孩子們在觀察中提高了探索數字間規律的興趣。
五游戲
游戲是用輕松的方式對本次活動的鞏固。教師將6朵花藏掉幾朵孩子根據出示的花的數量說出具體藏掉的朵數,這是已知總數和分數算出另一個分數的數學推理。孩子們在游戲中心情愉快,對數學的興趣得到了激發。
大班數學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本節課作為幼兒大班的學習內容--排序。排序這部分知識已經安排學習過大小、粗細的教學內容,在這基礎上再繼續學習按顏色、形狀等規律特征進行排序,教材要求讓幼兒通過觀察、操作進行自主發現其規律特征。
2、教學目標分析根據本班幼兒的實際學習情況和對教材要求的了解,我擬定了這節課的活動目標為:
(1)過操作活動,學習按顏色、形狀等規律、特征進行繼續排序。
(2)提高幼兒的判斷、推理能力及動手能力,感受活動的快樂。
3、教學重難點分析根據本節課的教學任務,我認為本活動的重點是讓幼兒懂得發現按顏色、形狀等規律特征進行排序。而教學難點是讓幼兒會畫出按顏色、形狀等規律特征進行排序。
二、說教法和學法
大班幼兒具有一定的動手操作能力,新舊知識遷移的能力,這些能力為本節課的學習做好了充分準備。遵循新課程所倡導的基本理念,本節課采用了如下教法和學法:
1、情景引入法:
課堂上通過生動的談話、演小品等情境,使幼兒提高學習興趣,產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2、觀察法:
活動中通過安排幼兒觀察兩種范例圖,引導幼兒發現兩種簡單的排序規律,建構知識系統。
3、自主探索法:
幼兒在認識的基礎上,通過提供學習材料,讓幼兒進行動手操作,體驗和探究按顏色、形狀等規律特征進行排序的士制作過程。
三、說教學流程
(一)、整體思路意圖本節課教學內容是在幼兒學習按大小、精細的規律特征排序的教學內容基礎上展開的教學。整節課教學設計努力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情境為主線、活動為梳心"的原則,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的全過程,通過"小品表演"、"觀察圖形"、"動手畫圖"、"制作頭飾"等活動,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為幼兒學得輕松、學得愉快,幼兒的積極性、主體性得到充分的表現,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同時在課堂教學中,注重保護幼兒的意見,開發幼兒的創造力,鼓勵幼兒善于發現與眾不同的現象。
(二)、教學方案
1、以淡話的形式引入,激發幼兒的興趣。(小品表演)
2、學習發現有規律的排序。
(1)引導幼兒學習兩種簡單的排序規律。
出示范例圖:引導幼兒觀察、發現圖案的排序規律。
(2)完成的排序掛圖,與幼兒一起尋找掛圖中的排序規律。
(3)幼兒動手操作,按順序有規律進行繼續排序,教師觀察、指導。
3、制作頭飾
(1)提供材料,讓幼兒為自己設計一個頭飾,要求幼兒要按一定順序有規律的排序。
(2)幼兒動手操作,鼓勵幼兒和別人做的不一樣。
4、活動延伸讓幼兒用實物,按一定的順序有規律的排序。
四、教學效果預測
本節課利用小品表演形式導入,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課堂氣氛一定會十分活躍。而且我根據;幼兒的學習的現實起點,直接了出示兩種簡單的排序規律的掛圖,然后讓幼兒觀察尋找圖中的規律,順著幼兒的"學"來"導",在"導"中讓幼兒探究,完成未排完的圖形,建立知識表象使幼兒得到啟迪,悟到方法,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自己,相信課堂能夠真正成為幼兒學習的舞臺。愛玩是孩子的天性,讓幼兒在玩中感知的知識是最深刻也是最牢固的。課中我設計"制作頭飾",讓幼兒全身心投入到玩中,在玩中探求,體驗和鞏固,一定會加深了幼兒對排序的認識,又培養了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拓展了幼兒的思維,內化了所學的知識,還會培養了幼兒創新的能力。
【大班數學說課稿4篇】相關文章:
大班數學活動說課稿11-03
大班數學活動說課稿(15篇)11-03
大班數學活動說課稿15篇11-03
大班數學《認識單雙數》說課稿08-17
大班數學說課稿范文《認識時鐘》12-09
幼兒大班數學活動《認識時鐘》說課稿08-20
大班數學6的組成說課稿11-04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數學6篇06-25
大班閱讀說課稿11-05
幼兒園大班數學說課稿:《自然測量》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