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體育說課稿

時間:2021-06-10 15:36:35 小學說課稿 我要投稿

小學體育說課稿范文集合6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說課稿,編寫說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說課稿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體育說課稿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體育說課稿范文集合6篇

小學體育說課稿 篇1

  一、 說目標:

  根據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和體育課程標準水平二的目標,以及四年級孩子的特點,確定本課目標如下:

  1、90%的孩子能列舉并做出簡單的技巧動作,并能說出所做技巧動作的術語,如:前滾翻、跪跳起等。

  2、80%的孩子能做出2-3個技巧動作的組合練習,并能夠努力展示自我,體驗在活動中成功的心理感受。

  3、通過游戲教學,培養孩子良好的協作、競爭意識。

  二、 說教材:

  本課主要學習內容為《技巧組合》,為技巧單元第四課時。依據本課的特點和教學目標的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為:能做出簡單的技巧組合動作,并說出動作術語;教學難點為:通過自主探究學習,怎樣進行技巧動作組合。根據(水平二)四年級孩子的身心特點,在教師正確引導下,使孩子通過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孩子的創造性思維來進行技巧組合練習。并配以孩子喜愛的奧運火炬接力的游戲,培養孩子的協作意識。

  三、 說學法:

  四年級孩子對于一些技術性的東西不是很感興趣,但通過低年段和前兩個課時的教學,該年齡段孩子對前滾翻、后滾翻等一些一些簡單的技巧已初步掌握,在此基礎上利用創設情境,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使孩子通過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來達成本課的預期目標。預測:根據本課的特點,孩子積極參與練習,大膽、積極發揮自己的創造性思維,學習情趣高漲,課堂氣氛活躍,能進行一些簡單的技巧動作組合練習,并能在練習中獲得愉悅的心理體驗和情感交流。

  四、 說教法:

  (一) 說教法:

  1、 談話啟發法:通過語言導入,創設情境(游玩體操訓練館)營造一種歡快的氛圍,以調節孩子的學習情緒。

  2、 復習法:引導孩子復習以前所學技巧動作,進一步鞏固動作技能。

  3、 游戲教學法:敢于打破過去陳舊的準備活動框架,利用游戲來啟發、引導孩子以積極的心態主動參與練習。

  4、 評價法:以鼓勵為主,適當引導,運用隨堂口頭評價。

  (二) 說學法:

  1、 自主學習法:提出問題,讓孩子自主尋求答案。

  2、 合作學習法: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小組分工,圍繞如何組合技巧進行探討、研究,有緒地進行練習。

  3、 探究學習法:教師設疑,讓孩子自主協作,探究。

  4、 互評互幫法:通過相互觀察,相互交流討論,相互評價,互幫互學。

  5、 分層學習法:對基礎好的孩子,提出進行多個技巧的組合練習,并可插入一定難度的技巧動作;對基礎差的孩子,利用簡單的技巧動作,進行2-3個動作的組合練習。

  五、 教學流程圖:

  活躍氣氛----主動參與----自主學練,合作探究----交流分享

  創設情境 自主游戲,復習技巧 了解知識,寓趣于樂,合作探究 體驗反饋

  六、 教學過程:

  本課以技巧組合為教材,搭配奧運火炬接力游戲教材,整節課以游玩體操訓練館,迎接20xx北京奧運為主線。讓孩子自主學練、探究學聯,使孩子掌握一些簡單的技巧組合動作。利用游戲培養孩子的協作競爭意識,培養民族自豪感,樹立健康第一的知道思想。

  1、 激情引趣

  教師采用談話啟發法創設情境開課,讓孩子了解一些有關奧運體操項目的小常識,并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分組以開火車,開汽車等形式去游玩體操訓練館。

  2、 主動參與

  教師啟發誘導孩子通過分組合作游戲,充分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在玩中學,在游戲中完成準備活動。孩子在自主游戲的同時,教師邊巡視,邊誘導,并參與游戲。

  3自主學練,合作探究

  (一) 學習技巧組合

  通過教師設問我們學國哪些技巧動作?從而引導孩子復習以前所學技巧動作,并進行分組練習,展示,互動評價。在孩子展示單個動作并進行評價后,教師設疑能不能把這些單個動作組合起來進行練習?讓孩子帶著疑問進行分組討論、探究、練習。教師并巡視輔導,然后再進行展示、互評、互學、互練,從而進一步鞏固技巧組合動作練習。

  (二) 游戲奧運火炬接力

  奧運火炬接力是本課的第二教學內容,是在傳統游戲十字接力的基礎上,根據四年級孩子的特點,通過設置障礙、變換距離、變換組別的方法而進行改編的游戲教材。教師通過語言導入游戲教學,引導孩子設置山峰等障礙,通過變換距離、組別進行游戲,讓孩子在游戲中體驗運動樂趣,享受成功的喜悅。

  3、 交流分享、身心恢復

  4、 墊上舞蹈《讓我們蕩起雙槳》:伴隨輕松的旋律,孩子坐在小船上以舞蹈形式恢復身心,結束本課。

小學體育說課稿 篇2

  根據學院要求,我們學期第一節課要對我們的課程進行說課,讓大家對我們這一學期的課程有所了解。我的說課內容主要分為:課程基本情況、學生情況分析、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介紹、教學過程和學習方法的介紹四個方面。

  一、課程基本情況

  《舞蹈文化概況及賞析》是我們音樂與學前教育系開設的一門舞蹈理論課程的公選課,本學期我們主要的學習內容是舞蹈知識及如何欣賞舞蹈作品。課程性質為考查課。

  二、學生情況分析

  本課所針對的全院學生,他們沒有任何舞蹈基礎。

  三、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介紹

  (一)教材分析

  賞識了幾種日常平常不常看的舞蹈,例如古典舞,踢踏舞之類。讓我印象最深的應該是古典舞,尤其是漢唐古典舞。我感受漢唐古典舞真正浮現了中國特色。

  (二)教學內容分析

  1. 教學課時

  本學期共18周,周課時2節,共計36節。具體課時安排見下表:

  2. 教學目標

  (1)通過本節課讓同學們知道什么是舞蹈和舞蹈的基礎知識

  (2)能夠運用所學知識欣賞舞蹈作品。

  3. 教學重點難點

  舞蹈的定義與舞蹈的種類

  (三)教學方法

  1.講解:在學習之前學生對身韻的了解還不夠多,所以要先給學生說規定和要領,讓學生有一個大致的概念。

  2.影音欣賞:標準的示范是很重要的,在講解完以后,應該自己示范給學生看,在示范的同時再給予一定的講解,如重點、難點、要注意的地方。

  四、學習方法和教學過程的介紹

  (一)學習方法

  1.觀察法:學生通過老師的示范,自己開始進行一定的模仿,但是這只是存在于對動作的學習和識記。

  2.加強對動作的練習:教師應該指導學生不斷的練習,已達到動作的規范度。

  3.在將動作做到規范的同時,加入身韻中最重要的氣息。

  (二)教學過程

  復習舊課、導入新課、講授新課、課堂練習、課堂小結、布置作業

小學體育說課稿 篇3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

  我今天講的內容是低雙杠支撐后擺挺身下。

  一、 指導思想

  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將增進學生的健康貫穿于教學實施的全過程。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教學模式,把學生的學練和教師的指導做到了有機的結合,以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潛能,提高每一位學生的體育學習能力。

  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雙杠支撐后擺挺身下的基本感念和原理,并初步掌握雙杠支撐后擺挺身下動作。復習立定跳遠動作技術,進一步改進該動作技術,發展學生跳躍起能力。

  2、通過游戲設計的教學方法,有效的培養學生良好的組織紀律觀、競爭意識、柔韌性,靈敏度,團結協作和頑強、果斷和不畏艱難的精神等。

  三、 教材

  1、教材分析

  (一)二個教材內容分別選自《體育與保健》水平三教材中的 “支撐”和 “跳躍”,這二項教學內容均具有協調、靈敏、力量等自身特性,把這二項內容安排在同一課次,既符合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特征,又符合身體全面發展原則。

  (二)支撐擺動—后擺挺身下(男)前擺挺身下(女)動作對學生上肢及肩部的力量要求較高,雖然初一學過支撐擺動,但支撐擺動仍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也是后擺挺身下(男)前擺挺身下(女)動作的基礎,難點是擺動過程中重心的控制。立定跳遠的重點在快速起跳和起跳的角度,難點是騰空后頭的位置和收腹收腿動作。經通過雙杠教學,能有效地發展學生上肢、肩帶、軀干肌肉群力量,特別對三角肌、胸大肌、腹、背肌的發展有顯著效果。使腕、肘、肩、腰關節、韌帶的柔韌性和靈活性得到增強,提高人體在時間和空間位置時的自我調節和控制能力,對學生平衡能力、支撐力和協調性發展,都有積極的作用,培養學生勇敢、果斷的品質,在現實生活中有著廣泛的實踐指導作用。

  2、教學內容:

  1、雙杠:支撐擺動—后擺挺身下(男)前擺挺身下(女)

  2、跳躍:立定跳遠

  四、 教材重點、難點

  重點:支撐擺動;快速起跳和起跳的角度

  難點:擺動時身體重心的移動;騰空后頭的位置和收腹收腿動作

  五、 教學對象

  本課教學對象是水平三學生,水平三學生各方面素質普遍較好,但也存在著個別差異。學生求知欲強,學習積極性高,上進心強,活潑、好動。

  六、 教、學法與手段

  (一)教學觀念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挖掘能引起興趣的因素,激發學習的熱情,讓每個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學習。本課以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為目的,采用“創造式教學模式”。在準備部分通過分組,讓組長組織做操,然后由全組學生討論做游戲的方法和規則,并進行游戲,充分調動創新能力思維能力和學生做游戲的積極性,并在下面內容的分組練習中,讓學生自己參與本組管理和幫助,教師只作方法上的指導和提要求。這樣,讓學生真正體會到自己是課堂的主人,激發起學習和練習的欲望

  (二)教、學方法

  開始準備階段。教師主要采用:講解示范法;學生主要采用:觀察法、模仿練習法、討論法、游戲法。

  基本內容階段。教師主要采用:講解示范法、分層遞進法、預防糾錯法、過程評價法;學生主要采用:觀察法、分組練習法、保護與幫助法、相互自我評價法。

  結束階段。教師主要采用:講解示范法、過程與小結相結合評價法;學生主要采用:觀察法、模仿練習法。

  七、 教學過程

  (一)開始階段:課堂常規 2’

  目的:加強組織紀律,明確教學任務。組織隊形(圖一)

  (二)準備階段 9’

  1、準備操 6—8節/4*8拍 4’

  (1)分四組,由組長負責做自編準備操。

  2、游戲: 5’

  (1)各組學生相互討論游戲方法和規則。

  (2)學生分組做游戲。

  (3)教師指導或參與學生的游戲。

  目的: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活躍學生身心。

  (三)基本內容階段 30’

  1、支撐擺動—后擺挺身下(男)前擺挺身下(女) 16’

  采用的組織形式是“自由組合,友伴型分組”的教學法,從易到難,要求從低到高,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完成后擺挺身下(男)前擺挺身下(女)動作。

  (1) 在低雙杠上進行短時間、幅度小的擺動3—4次。

  (2)教師糾正支撐擺動錯誤動作。

  (3)由小幅度擺動逐漸增加擺動幅度,在保護與幫助下進行練習4—5次。

  (4)示范、講解后擺挺身下(男)前擺挺身下(女)動作要領。

  (5)后擺挺身下(男)前擺挺身下(女)擺越較低位置的橡皮帶2—3次。

  (6)在保護與幫助下完成支撐擺動—后擺挺身下(男)前擺挺身下(女)動作。

  (7)請動作掌握的學生示范表演,教師及時進行激勵性評價。

  2、立定跳遠 14’(組織隊形見教案)

  教學步驟:

  (1)教師講解立定跳遠練習重點和方法。

  (2)在組長及組員負責下分組有秩序的練習。

  (3)教師進行個別指導和評價。

  (4)學生示范表演。

  (5)練習過程中進行素質練功練習

  (四)結束階段 2’

  教學步驟:

  1、放松練習:“打氣與放氣” 2’

  教師簡單示范講解,跟著節奏師生同做和學生分組做創造性放松游戲。

  2、教師講評,回收整理器材,師生道別。2’

  八、 運動負荷

  平均心率110--120次/分。運動密度50--60%。

  九、 場地器材

  雙杠、沙池、4根橡皮帶、4把掃帚和2把鋤頭。

小學體育說課稿 篇4

  各位專家學者,同行的教友們:

  您們好

  我叫蘇宇。現任東方市感城小學體育教師,今天我為同行說課的內容如下:

  一、教學內容:

  投準練習。(水平三)

  二、說教材:

  1、教材分析

  投擲是鍛煉身體的重要項目之一,具有很大的實用價值,它是小學課程標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有效訓練身體協調性,促進上肢肌肉關節,韌帶等機能的發展,增強力量的很好教材。投準練習從小學一、二年級中就開始安排學習,三至六年級中還經常出現,整個教材編寫過程是采用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逐步提高的縱向編排方式,由此可見,這是一項以發展學生的投擲能力,全面鍛煉學生身體的實用教材。

  2、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體育《新課程標準》結合,五年級學生的實際,以學生為主體,把目標適應千差萬別的學生,而不是讓千差萬別的學生去適應同一個目標,本課為該教材的第一課時。目標設定如下:

  ①、認知目標:通過學習使學生懂得輕物投擲的常識,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②、技能目標:通過學生逐步學會投擲技術,發展學生的投擲能力。

  ③、情感目標:通過學習培養學生勇敢,團結合作等身體素質。

  本課的重點是:發展學生的協調性和力量。

  本課的難點是:轉體,引球的動作連貫。

  3、教學關鍵

  投擲項目的技術本身比較難掌握且按照傳統的教學比較枯燥,乏味,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采用打紙飛機,打礦泉水瓶等,給學生設定學生想玩的情境,讓學生在玩游戲中慘透進行教學。活躍學生的課堂氣氛和面向全體學生,特別是幫扶“差生”是本課教學的關鍵。

  4、學習安排

  動作的學習采用學生玩球直接導入課題,在主教材學習中是教師設疑,讓學生探索與嘗試,并學會創造性思維去體會和學習。整個教學過程由易到難,師生互動不斷達到高潮的學習過程。

  三、說學情

  1、有利因素

  根據小學五年級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學生比較活潑,好動、好玩、模仿能力和求知欲較強,且本課采用的情境和游戲比賽的教法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他們比較容易接受。

  2、不利因素

  雖然學生已掌握一些投擲的基礎技術,但學習新技術動作有一定阻力,個別學生因心理因素不夠穩定,又容易產生滿足或厭學的情緒。因此在教學時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教學順利進行。

  四、說教法

  本節課采用講解示范法、分組練習法、游戲競賽法。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我們經常目睹到這種現象,教師一味地強行地灌注給學生,而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這樣單調的技術動作,忽略了小孩子愛玩的天性,我設計這堂課是針對這方面的問題,特別是在新體育課程改革中,要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認識的主體,發展的主體。因此,我采用游戲等多種教學方法,以靈活多變的手段貫穿始終,使學生在玩中分享運動的喜悅,真正體會體育的樂趣,最終達到掌握技能和鍛煉身體的目的。

  五、說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師引導、啟發、學生進行自主練習,使學生動手、動腦、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師生相互交流,生生之間的評價,激發學生的學習和創新欲望,更有利于啟發學生進行學習。

  六、說教學程序

  體育課的結構是人體的參與活動,根據人體機能活動能力的變化規律,我把本節課學生要學習的內容灌穿在游戲中,使課堂的氣氛活躍起來,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本節課我分為開始準備階段,發展探究階段,恢復身心階段,三個階段進行教學。

  (一)、開始準備階段

  1、課堂常規

  2、準備階段:玩羽毛球,根據人體活動的基本規律,從靜止狀態到運動狀態必須有一個適應過程,所以讓學生拿羽毛球自由發揮想象地玩,如:有拋高起來接的,拋遠的等等這能使學生在歡樂的氣氛中得到充分的活動,同時也為進一步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這一環節約為10分鐘左右。運動強度為“中”。

  (二)、發展探究階段

  這部分是課的主題部分,是解決教學重點與難點的關鍵,是“教”與“學”的重點。

  在教學過程中,應以學生的積極參與,學生多練為主,大膽創新,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從而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本節主要采用以下幾種手段來進行教學。

  1、通過語言的提示與引導,讓學生利用玩紙飛機和紙球進行拋接練習,充分地展示他們的想象能力,模仿能力,激發學生投準欲望。

  2、讓學生自主尋找目標,進行拋擊練習,給學生提供一個自我表現的舞臺,同時,也提供一個相互交流學習的機會。

  3、組織學生成“正方形”四組的隊形進行打礦泉水瓶比賽,其中任選四位學生交替當各組的裁判,比賽時,在定時間內打中多的一組為勝,這樣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

  這一環節約為25分鐘,運動程度為:強。

  (三)、恢復身心階段

  1、為了使學生恢復心理和生理負荷,通過講解有關環境保護的常識,讓學生把剛才上課掉在地上的紙撿起來放好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結束本課的學習。

  2、總結本課的優、缺點、表揚為主。

  3、布置學生收還器材。

  這一環節約為5分鐘,運動強度為:弱。

  場地:標準籃球場地。

  器材:4個圓圈,40張白紙,40個羽毛球,40個礦泉水瓶,40個沙包。

小學體育說課稿 篇5

  一、 說教材

  1、教學內容:校園定向跑(耐力跑)

  2、教材分析

  耐力跑是水平三的教學內容之一,是一種常用的自然活動,也是一切運動項目的基礎。但耐力跑是大多數學生覺得很乏味,很不愿學習的運動技能。如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與積極性是每一位體育教師的難題。所以本節課我以定向跑的教學手段,利用地圖和指南針進行“尋寶”活動,激發學生參與練習的積極性,發展學生的耐力、靈敏素質,促進學生的心肺功能,增強學生的體質;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精神和克服困難、堅韌不撥的意志品質。

  3、 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的特點,結合水平三學生的實際,我確立以下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學習判別方向和定向跑知識,提高定向跑技能,初步學會看地圖和指南針的使用。

  (2)技能目標:通過練習提高耐力跑能力,明確耐力跑合理控制節奏的重要性。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精神及克服困難、堅韌不撥的意志品質。

  4、重點:判別方向,學會正確呼吸,團結協作。

  難點:控制耐力跑節奏。

  二、 學情分析

  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心理、生理發育方面再次進入一個高速發展期,此時的他們不僅身高體重明顯增長,而且肌肉骨骼的力量也在迅速增強。在心理方面,學生的智力有了很大的發展,邏輯思維能力在了很大的發展,自主、合作、探究能力逐漸形成,有了一定的組織、領導能力,競爭意識強,并希望在生活、學習中體現出來。

  三、 說教法

  為了達成目標,我確立了本課的教學主題:“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進行自主、討論、合作、交流練習”,圍繞這一教學主題,我主要采用講解法、示范法、啟發法、練習法等教學法。

  四、 說學法

  有利因素:小學五年級學生好動,心理、生理發育方面再次進入一個高速發展期,好奇心強,團體意識濃厚,能在集體活動中團結合作,完成活動任務等特點。

  不利因素:學生注意力容易轉移,對單調、枯燥乏味的練習,很容易產生疲勞感,從而產生厭學情緒。

  學生的學法:觀察法、討論法、合作法、練習(競賽)法、自評法。

  五、 說教學流程

  1、導入、熱身:學生成四列橫隊站立,體育委員整隊、報告人數,安排見習生,師生問好。我以“尋寶”活動為切入點,激發學生對本課產生濃烈的好奇心,然后指導學生學習使用指南針,接著學生動手實踐使用指南針。設計此環節的目的:

  (1)激發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興趣性。

  (2)為接下來的熱身活動和基本部分的定向跑做鋪墊。熱身活動:方法,學生繞著兩個同心圓進行慢跑,聽到老師喊“停”后,學生停下來,這時老師說向“東或南或西或北”,學生用身體的動作表示出老師所說的方向。這里我將用啟發性的語言來激發學生大膽的展示動作,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體驗練習:通過“定向跑”發展和提高學生的耐力跑能力是本節課的重點,在教學過程中我主要采用了啟發性的教學方法來引導學生自主、團結合作進行定向跑練習,從而達成教學目標。由于耐力跑課比較單調,如果讓學生簡單的繞跑道進行慢跑幾圈,他們會覺得枯燥乏味,學習興趣性不高,所以我設計了以“尋寶”活動的方式,通過利用地圖和指南針進行定向跑來發展學生的耐力跑能力。這里我設計了三次定向跑,練習強度由弱到強。第一次定向跑:學生利用地圖和指南針,認真看懂地圖,用指南針找準方向后進行“尋寶”活動;分6個小組從起點開始同時朝不同方向進行,找到“寶物”后,帶著“寶物”跑回起點位置,跑的距離:約100米。第二次定向跑:方法跟第一次一樣,但跑的距離約150米。第三次定向跑:方法跟第一次一樣,但跑的距離約800米。在進行第二次和第三次定向跑時,提示學生按照地圖上所要求的標點順序進行。在這三個環節里我將以語言啟發、引導學生小組討論、團結協作,注意跑的節奏和呼吸方法,集體完成“尋寶”任務;同時鼓勵他們:看哪個小組最快完成任務。學生完成每一次任務后,我將及時鼓勵、引導各小組進行簡短交流總結,為更好、更團結地完成下一次活動。

  3、恢復身心:以相互“信任”為主題,在輕松、愉快的情緒中進行放松活動。方法:男、女同學分開,各分成4個小組,每個小組的4位同學手拉手圍成一個圓圈,一位同學站在圓圈中間,閉目、雙手交叉放在胸前,圓圈里的那位同學和圍成圓圈的4位同學開始慢慢轉圈,當圓圈里的那位同學問:“同學們,我可以信任你們嗎?”另外4位同學回答“可以”!這時圓圈里那位同學往某一方向倒,其中4位同學必須確保這位同學的安全,把他牢牢接住。相互交換角色。

  六、 場地與器材

  1、場地:校園運動場

  2、器材:指南針、小紅旗、毽子、跳繩

小學體育說課稿 篇6

  一、指導思想和設計思想:

  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主導貫穿課程建設,自始至終以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為主線,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學習和鍛煉,從而達到高效的教學效果。

  二、 教材分析

  跪跳起是水平二技巧教學內容之一。動作新穎,有一定趣味性。在練習過程中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腰腹力量,對學生身體協調性也有一定的提高,通過對以往教學的觀察,在動作技術上突出了:“擺,壓,提”三個基本動作要點。跪跳起主要是以發展學生協調性為主,合理的促進協調性和體能共同發展成為本課教學的關鍵。

  三、 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對簡單的技巧動作充滿了好奇心。在以往學習和生活中有跳躍的經驗,墊上跪跳起學生會有新鮮感,跪跳起對學生體能要求不大,對協調性有較大要求,多數學生完成動作但是動作可能會不規范。有些動作概念可能不會及時了解,需要通過老師反復示范、提醒和引導。通過做、比、評為他們提供展示自我的機會,激發學生練習的興趣,進而達成本課教學目標。

  四、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和教科書內容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跪挑起的活動和游戲,增強學生自信心。

  2.通過多種形式、有層次的引導性練習,讓學生初步掌握“跪跳起”的動作要領,使80%的學生能獨立完成完整練習3-5次,20%的學生在老師和同伴的幫助下,完成完整練習3-5次。

  3.通過觀察、體驗學習和游戲,培養學生勇敢、果斷的心理品質,團結協作協作、懂得遵守規則并培養競爭意識。

  五、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跪跳起的動作技術,擺臂制動、腳背壓墊、收腹提膝;

  難點:兩臂的擺動和提膝收腿的配合能力。

  突破方法:合作探究,反復練習,專項鞏固。

  六、教法和學法

  教法:本課圍繞跪跳起技術的重難點,采用了引導法、講解示范法、巡回指導法、分層漸進教學法、評價法等教學方法開展教學。每一個教學方法的運用,都意在指向一個技術重點和難點的突破。

  學法:根據教法的運用選擇了觀察模仿法、自主練習法、互助學習法、分層學習法等學習方法進行學與練。

  七、教學器材和預計效果

  小墊子22張,本課練習密度預計為35%-40%,練習心率預計120次—130次/每分鐘。

  八、教學過程:

  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任務,確定本課的教學過程為:開始部分、準備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

  一、開始部分:通過整隊,師生問好,報告出勤人數,隊列隊形練習,使學生盡快進入到上課狀態,大約用時3分鐘。

  二、準備部分:教師帶領熱身活動,熱身跑、墊上跪立行走達到熱身的目的同時提高課堂氣氛,此時組織學生2人一組一個墊子并站到兩側,通過徒手操對腰部、腿部、腳踝等關節進行活動,為主要內容的學習奠定基礎,大約用時5分鐘。

  三、基本部分,主教材跪跳起,教師首先進行示范,學生仔細觀察,兩人一組進行模仿練習,每人3次兩人交換練習,練習期間教師巡回觀察,有的學生能夠基本跳起,請到中間進行展示,其他學生觀察示范學生的動作,讓示范學生說出用力順序和部位,教師歸納總結學生的講述,講解正確的動作要領,胸前平舉跪立-擺臂后座-兩臂斜擺上方制動-提起重心-收腹提膝跳起,學生根據教師的講解再次進行小組練習,小組之間互幫互助互相學習,教師巡回指導,巡視期間仍然發現有的同學跳不起來,組織學生將一個墊子疊起放到另一個墊子上增加高度降低難度進行練習,從上往下跳增加了騰空的距離和時間,可以讓跳不起來的學生感知收腹提起的動作,跳起時的肌肉感知和協調用力,增加成功的喜悅感,能夠跳起來的學生在練習中規范自己的動作,期間教師巡回指導糾正錯誤動作,之后發現有些學生腳背勾墊、提膝不及時,教師講解腳背繃直,進行原地站立收腹提起練習,讓學生能夠快速提膝,為了讓學生體會提膝的感覺,撤掉疊加墊子進行完整動作練習,教師巡視指導,表揚動作較好的學生,通過以上教學,多數學生能夠獨立完成完整動作的練習。大約用時20分鐘。

  (2)接下來我安排了游戲“穿越障礙”,安排這個游戲是因為之前的跪跳起教學主要發展學生協調性和腿部力量,學生的體能沒有得到充分的鍛煉,通過接力游戲讓學生全身的體能進行鍛煉,協調性和體能全面發展,組織學生將小墊子擺放成幾個障礙,講解游戲規則,分成四組進行比賽,通過比賽給學生展示自己的機會,增加集體凝聚力,團結協作的意識。大約用時9分鐘。

  四、結束部分

  (1)墊上放松練習,學生回到墊子上,教師和學生一起放松練習,特別放松大腿、小腿、腰腹,學生之間互相幫助揉腿放松。

  (2)教師總結本節,表揚學生的優點,同時也指出不足之處。

  (3)收回其才宣布下課,師生再見。大約用時3分鐘

【小學體育說課稿范文集合6篇】相關文章:

小學體育說課稿01-01

小學體育《跳繩》說課稿模板12-27

小學體育說課稿(通用5篇)10-01

關于高中體育說課稿范文集合五篇07-15

有關初中體育說課稿范文集合6篇07-15

有關初中體育說課稿范文集合9篇07-14

關于初中體育說課稿范文集合五篇06-25

初中體育說課稿集合六篇06-24

初中體育說課稿集合5篇06-02

關于高中體育說課稿集合八篇06-15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欧美一区二区日韩国产 | 亚洲Aⅴ免费午夜视频 | 婷婷丁香五月激情亚洲综合 | 中文字幕在线一级 | 思思精品久久96 | 一色屋手机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