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說課稿《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時間:2020-11-29 16:09:00 初中說課稿 我要投稿

初中生物說課稿《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說課稿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中生物說課稿《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初中生物說課稿《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特點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是第一單元第二章中的一個重點。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可以培養學生愛護生物的情感和保護生物圈的意識。

  當今社會,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越來越大,生物圈的變化也極大地影響著人類的生活,關注人類與自然的和諧發展,關注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都需要了解生物圈,本節內容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出發,從宏觀角度進行學習,突出人與生物圈的關系,通過對各種各樣生態系統和生物圈是最大生態系統的認識,讓學生對生物圈有一個概括的了解,便于后續內容的學習。

  (二)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以及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確定本節課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要求:能夠描述生態系統的種類及特點。

  2、能力要求:能夠闡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要求:使學生確立保護生物圈的意識。

  (三)教學重、難點

  1、重點:所有生物共同生活在生物圈中,生物的生存和發展都與生物圈息息相關,因此,我把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定位在“使學生確立保護生物圈的意識”。

  2、難點:考慮到初一年級的學生認知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有限,我把本節課的教學難點定位在“學生能夠闡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二、說教法

  根據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學習是學生主動的建構活動,學習應與一定的情景相聯系,在此理論知道下,我充分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生態系統景觀的資料以及美國科學家進行生物圈II號實驗的影象資料。給學生創設一定的學習情境,調動學生的感官,引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另外讓學生在課前收集一些生態系統遭到破壞的資料,在課堂上進行交流、分析、討論,讓他們充分展示課下在網絡上獲得的知識,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最后教師展示兩則對比材料,讓學生展開討論,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使知識得到升華,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始終主動參與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說學法

  在學法指導上,通過學生對各種影象資料、圖片的觀看、討論、分析、交流,培養他們通過分析資料、圖片獲取知識。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復習提問“什么叫生態系統?并舉一兩個生態系統的'例子。”學生回答后,教師順便導入新課:地球的表面有海洋也有陸地,有冰冷的南極和北極,也有炎熱的赤道和沙漠地區,可見各地氣候差異很大,生物種類也不盡相同,因此生物圈中有著各種各樣的生態系統。

  (二)導學達標

  1、學生帶著問題觀看反映生態系統景觀的短片。

  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呈現生動的畫面,鮮艷的色彩,恰當的解說,感人的音響,能在學生的大腦皮層引起興奮,能激發興趣,因此,我先提出問題:短片中介紹了哪幾種生態系統?它們各自具有什么特點和作用?讓學生帶者問題觀看短片,然后,分別針對各個生態系統的主要特點和作用進行提問,請同學舉手回答,教師及時地給予肯定和鼓勵。這樣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從而使學生達到本節課的知識要求。

  2、資料分析、討論和交流

  我針對初中學生愛表現自我、自我意識強的心理特征,在課堂上充分運用課堂小組競賽的手段,調節、控制課堂氣氛,使課堂教學活而不亂,穩而不死,使學生始終處于主動的學習狀態之中。因此我

  (1)請同學閱讀書P30資料。

  (2)小組討論:河流生態系統與哪些生態系統有關聯?

  (3)進行交流:各小組代表發言,說明本組的討論結果,各小組的討論結果相互補充,最后師生共同得出結論:河流生態系統與陸地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都有著密切的聯系,其實,每一個生態系統都與周圍的生態系統有著方方面面的聯系。

  3、學生閱讀分析

  教師應讓學生體會學科的思考方式。在新教材中,讓學生掌握生物學學習方法,對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學生素質大有裨益。為了達到本節課的能力目標,我請學生閱讀P31“DDT在生物圈中的流動”這段文字,并結合插圖進行分析,教師加以適當引導,新教材尤其重視學生圖文轉換能力的培養,要求學生能以圖釋文,在圖像中收集相關重要信息等等。通過這個情境的創設,確實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促進了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最后大部分同學都能闡明: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園。從而突破了本節課的難點。

  4、進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育,突出本課重點。

  (共分四步進行)

  (1)觀看“生物圈Ⅱ號實驗”短片。

  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啟發思維,增強求知欲,形成深刻的記憶,優化學生的學習過程,提高學習效率。因此我再次利用教學資源,播放“生物圈Ⅱ號實驗”短片。使學生意識到:迄今為止,地球仍是人類和其它生物的唯一家園,我們應該珍惜它,愛護它。這時我提出疑問:可是,生活中,我們常可見到或聽到生態系統遭到破壞的例子。

  (2)學生展示課下收集的資料。

  現代教育技術拓寬了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學生不再只從教師的講解中獲取知識,他們可以通過網絡獲得無比豐富的知識。我就根據適當的教學內容,在課堂上給學生搭建一個平臺,讓他們充分展示課下在網絡上獲得的知識。本節課我就請同學代表利用多媒體展示展示課下從網絡上收集的環境遭到破壞的資料或圖片,使學生看到,我國環境遭到破壞的現象非常嚴重,致使生態失去平衡,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氣候惡劣等一系列嚴重后果,這些狀況不僅威脅著人們的身體健康,而且還將嚴重制約我國的經濟建設。同學們分析后意識到: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園,生物的生存和發展都與生物圈息息相關,從而使學生確立保護生物圈的意識,實現了本節課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突出了本節課的重點。

  (3)教師展示對比材料,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使知識得到升華。

  對比材料一

  日本的森林覆蓋率已達80%,遠遠高于我國(不足30%)但日本人從不肆意過渡采伐林木,日本沒有制造一次性筷子的工廠,使用的全部有國外進口,其中57%來自中國、印度、越南。

  我國的夜市、餐館中,一次性筷子隨處可見,我國亂砍濫伐的惡事件屢屢暴光卻屢禁不止。

  對比材料二

  在幾年前,日本人就防患于未然,義務到我國甘肅毛烏素去植樹造林,防風固沙,防止沙漠蔓延殃及到日本。

  我國把3月12日定為植樹造林日,每年3月12日,我國政府不惜動用車輛興師動眾去植樹造林,年年植樹,卻不見植樹的地方綠樹成蔭。

  教師向學生表明:日本人這種損人利己的行為不可取,但他們這種環保意識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使學生確立保護生物圈的意識。

  (4)根據上述對比材料,展開小組討論

  讓同學們馬上展開討論:作為中學生,為了保護地球,愛護環境,在生活中,我們應該做些什么?通過這些討論,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使知識得到升華,使學生確立保護生物圈的意識。再次突出本節課重點。

  (三)認定目標

  師生共同總結本節課所講內容,使學生明白本課的三個目標要求(知識要求、能力要求、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要求)。

  (四)達標測評

  反饋練習,訓練學生對知識的應用,綜合能力。

  (五)布置作業

  做練習冊,并以“從我做起,如何做一名環保小衛士”為題寫一篇400字短文。

【初中生物說課稿《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相關文章:

最大的困難是傾聽面試技巧02-20

自己是最大的下注勵志故事09-25

創業成功的最大障礙是細節09-27

初中生物課程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教學反思08-27

放縱自己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佛學禪語12-20

高考英語復習:閱讀是復習的最大重點08-16

人脈是你創業最大的資源和財富12-01

企業發展最大的瓶頸是被定位11-10

對孩子妥協是早教最大的誤區11-20

初中生物說課稿15篇07-13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在线观看日本a视频 | 亚洲人成欧美中文幕 | 中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无线码二区在线观看 | 日本老熟女久久久久久久久 | 日本一区二区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