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二年級歷史《新的大一統》說課稿

時間:2020-11-17 16:43:16 初中說課稿 我要投稿

初中二年級歷史《新的大一統》說課稿

  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新的大一統》。這節課選自人教版八年級歷史與社會上冊第四單元第二課《漢唐盛世》的第一課時。

初中二年級歷史《新的大一統》說課稿

  【課標要求】

  4—2 列舉古代歷史上的重要事件與人物,說出它(他)們在不同區域和特定時期的突出作用。

  6—1 了解中國歷史上的疆域變化與政權更替概況,認識統一是中國歷史發展的大趨勢。

  【教材分析】

  繼秦大一統的局面之后,漢朝又創造了一個大一統的局面。特別是在西漢的漢武帝時期,這樣一個大一統的時期不僅是西漢強盛的頂點,也是中國封建時期的第一個鼎盛局面。它對于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本課的內容在中國古代史的學習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中“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和八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學生通過本課的學習,了解西漢王朝通過削弱諸侯國勢力、加強監察制度、推行儒學教育、與匈奴和親等措施,加強對整個國家的控制。與一統有關的出使西域、設置西域都護府、修建道路等活動,不僅加強了西漢王朝與周邊各少數民族的聯系,還大大開拓了西漢疆土,出現了當時大一統的局面。

  2.能力目標

  通過思考和探究“漢武帝的大一統局面是怎樣形成的”?培養學生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分析問題的能力。

  3.德育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體會統一、安定的重要性,并培養學生維護統一的歷史使命感。

  【教學重點與難點】

  本課內容由于時間跨度大,涉及的史實多,那么我就側重講“漢武帝的大一統”。為什么漢武帝在位時能夠形成我國第一個鼎盛時代?主要是因為漢初的統治者實施的與民休息的政策,并且漢武帝運用自身的雄才大略,善于用人的長處與采取加強中央集權的這一系列的措施所造就的。所以這個內容便是本課的重點。

  難點:董仲舒提出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樣一個觀點。

  【 教學方法分析】

  (一)教法策略

  根據本節課的內容,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并且達到實現本課的教學目標。我在教學過程中著重創設情景,引導探究,采用談話法、講解法、討論法等力圖達到學、思、練的有機結合。著重培養學生結合有關資料進行思考的能力。并在一系列的教法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創建和諧的課堂氣氛,將本屬于學生的課堂交還到他們手中。

  (二)學法指導及教學手段

  通過情境創設,以劇本研討會的形式展開課堂討論,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并結合史實促進學生自主思考歷史現象出現的原因及意義。

  利用投影儀展示與本課有關圖片內容,用直觀的畫面吸引學生的眼球。

  〔說明〕這樣的教學手段可以創設一個趣味性、自主性的課堂學習環境。學生和老師充分互動并引導學生自己去探究、思考。培養學生學會主動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促進學生思維的個性化發展。

  【教學過程】

  (一)這節課設計的理論依據:

  1.充分體現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關注每一位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創建課堂生態平衡,優化課堂和諧、共存與發展的狀態,促使課堂本身具有生成新因素的能力,有效發揮師生在課堂教學中的生命活力。

  3.將“教教材”的觀念轉化為“用教材教”。將教材作為一個學生學習的輔助性工具去對待,打破將教材作為唯一課程資源的原始理念,抓住事物之間的聯系,結合生活對教材進行聯想和補充,拓寬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

  (二)教學實施過程

  1、導入(2分鐘)

  情景創設:著名導演張藝謀的.電影大家都很喜歡吧,今天這節課他要來跟同學們開個電影研討會。(展示張藝謀導演圖片并配文:聽說我們同學對西漢的歷史非常熟悉,所以特邀我們同學參加《擊胡》劇組擔任歷史顧問,希望能為我們劇本創作提供寶貴建議。今天這個研討會的重要議程就是研究漢朝是怎樣擊敗強大的匈奴并成為大一統的大帝國。)請同學們2分鐘快速瀏覽歷史材料(課本P83—87; 圖冊P29)。過后,我們將對劇本進行研討。

  〔說明〕本課的導入使用的是情境導入法。這樣導入使學生能很快的進入本課的學習氣氛,讓學生從心理上對本課形成一種期待,從而以飽滿的精神進入對本課的學習。

  2、新課(35分鐘)

  劇本研討開始,《擊胡》第一幕:初戰匈奴,請同學們談一談:

  漢朝初戰匈奴的結果怎么樣?(生答:失利了。公元前200年,漢高祖劉邦曾被匈奴大軍圍困,七天七夜才得以解圍。)

  初戰失利的原因探究?(生答:西漢初年,經濟蕭條,到處是一片荒涼景象。)

  為什么西漢初年經濟蕭條呢?(生答:剛剛經歷了秦末農民戰爭和楚漢戰爭,長期的戰爭使農業荒廢經濟衰退。)

  戰事失利后對匈奴的政策?效果如何?(生答:和親政策,北部邊疆暫時安寧。)

  《擊胡》第二幕:勵精圖治,假如你是漢初的大臣,會向漢帝推薦哪些治國之良策?(課文中,或你認為可行的方法)

  (學生根據教師投影圖片和教材文字介紹,指出漢初的休養生息制度及文帝景帝的措施)

  文帝、景帝采取了上述一系列措施,使當時社會經濟獲得顯著的發展,出現了太平盛世的景象,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 漢初的休養生息政策帶來的經濟繁榮,為漢武帝實現大一統提供了客觀條件。

  出示劇情:公元前140年,16歲的漢武帝劉徹登基大漢帝國寶座,雄心勃勃,準備一展雄才大略 。一天,漢武帝從河間王劉德處返回,他的心情如何?會擔心什么問題會威脅到他的統治?(生答:心情不好,擔心諸侯王的勢力會威脅到他的統治。)

  大臣主父偃會如何向漢武帝出謀劃策? (生答:頒布“推恩令”)

  圖示王國問題由來及推恩令示意。

  〔說明〕學生直接從教材字面中理解“推恩令”比較抽象,不易懂,教師用圖示法適當解釋,讓學生更加清楚明了。

  除推恩令削分封外,政治上還有什么措施來加強皇帝的權威?(生答:加強監察制度,對中央和地方的各級官員進行監督。)

  出示劇情:

  漢武帝:最近比較煩,學派太多,思想太雜亂,唧唧歪歪的,吵得我心神不寧啊!

  董仲舒:把那些家伙都趕走就清凈了。

  諸子百家思想參考:民為貴君為輕、孝敬父母、忠君愛國、君權神授、淡薄名利、平等博愛、反對戰爭。

  董仲舒會向武帝推薦哪幾項思想?

  后人對這一措施頗有爭議,課本84頁中的兩個觀點你會贊同哪個?

  〔說明〕這一劇情安排意在讓學生認識董仲舒為什么要向漢武帝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思想及這一思想在當時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對中國歷史的長遠影響。

  《擊胡》第三幕:再戰匈奴,漢立七十年后,大漢帝國完成了政權、思想上大一統,而七十年的發展,積蓄了巨大的經濟與軍事實力,對匈奴反戈一擊的時機已經成熟。一場對匈奴暴風驟雨、雷霆萬鈞的打擊即將揭開序幕。劉徹收到重要線報:西域大月氏與匈奴有仇,想招聘西域之旅大漢使節前往大月氏游說共同夾擊匈奴。

  請問西域在哪里?是誰作為使節前往西域?最終的結果如何?你是后世的史官,該如何記載張騫通西域的功勞?

  〔說明〕這些問題安排意在讓學生認識張騫通西域的目的以及最終起到的作用。能對張騫的歷史功績進行概括總結,并體會出優秀人物的人格品質。

  漢武帝再戰匈奴的戰況如何?(生答:衛青、霍去病大敗匈奴)

  漢武帝以后,漢朝對匈奴的政策怎樣?起到什么作用?(生答:和親、互市,中原先進技術傳到游牧地區,草原的牛馬大量輸入中原,促進了中原地區交通運輸和農耕的發展。)

  漢匈恩仇錄的后事如何?昭君出塞的故事反映了什么?(生答:后來匈奴分裂,其中一部呼韓邪單于歸附漢朝,昭君出塞反映了漢與匈奴合為一家。)

  3、總結(3分鐘)

  研討總結:漢朝是怎樣擊敗強大的匈奴并成為大一統的大帝國

  〔說明〕新課內容學完,學生還應從整體上認識并歸納出漢朝新的大一統局面形成的原因。教師提示學生從經濟、政治、思想、軍事方面歸納分析。

  大漢帝國的治國策略可以對當今國家、社會方面能起到哪些借鑒?(比如,為什么我國當前主要任務是發展經濟)

  當時的歷史人物有哪些優秀品質對我們個人學習生活方面有指導榜樣的作用?(比如,漢武帝、王昭君、張騫等人物)

  〔說明〕學習歷史的現實意義就是借鑒經驗教訓以及從歷史優秀人物中吸取優秀的品質。這兩個問題的提出就是對本節課所學歷史知識的進一步深化認識,以提升情感態度價值觀。

  5

  O

  M

【初中二年級歷史《新的大一統》說課稿】相關文章:

初中的歷史說課稿11篇12-24

實用的初中歷史說課稿3篇06-06

初中歷史說課稿(通用6篇)07-29

關于初中歷史說課稿六篇06-14

關于初中歷史說課稿5篇06-11

初中歷史說課稿模板八篇06-11

初中歷史說課稿范文八篇05-29

【精選】初中歷史說課稿3篇05-29

【實用】初中歷史說課稿4篇05-28

初中歷史說課稿范文7篇05-28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福利在线视频 | 亚洲国产最新AV首片 | 在线观看1024精品国产 | 精品在线国产午夜精品 | 亚洲日本欧美在线不卡黑配白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乱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