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屆畢業生網>主頁 > 手抄報 > 中秋手抄報 > 中秋節手抄報月餅怎么畫

中秋節手抄報月餅怎么畫

發布時間:2017-04-27來源:手抄報資料網

  素材1:

  月餅介紹

  漢族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飲食習俗。宋代大詩人蘇東坡有詩句“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贊美月餅,從中可知宋時的月餅已內有

  酥油和糖作餡了。到了元代,相傳人們曾利用饋贈月餅的機會,在月餅中夾帶字條,約定八月十五夜,同時行動,殺死趕走蒙古“韃子”。到了明代,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更加普遍。明·沈榜《宛署雜記》載:“士庶家俱以是月造面餅相遺,大小不等,呼為月餅。”《酌中志》說:“八月,宮中賞秋海棠、玉簪花。


中秋節手抄報圖片
自初一日起,即有賣月餅者,至十五日,家家供奉月餅、瓜果。如有剩月餅,乃整收于干燥風涼之處,至歲暮分用之,曰團圓餅也。”經過元明兩代,中秋節吃月餅、饋贈月餅風俗日盛,且月餅有了“團圓”的象征義。經清代到現代,月餅在質量、品種上都有新發展。原料、調制方法、形狀等的不同,使月餅更為豐富多彩,形成了京式、蘇式、廣式等各具特色的品種。月餅不僅是別具風味的節日食品,而且成為四季常備的精美糕點,頗受人們歡迎。

  月餅一詞最早見于南宋吳自牧《夢梁錄》中,那時的月餅是菱花形的,和菊花餅、梅花餅等同時存在,并且是“四時皆有,任便索喚,不誤主顧”。可見這時的月餅,還不只是在中秋節吃。至于月餅這個名詞的來歷,已無從考證。但是北宋著名文人蘇東坡留有“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詩句,或許這是月餅這個名稱的來源以及月餅做法的根據。

  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于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廷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劃,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里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起響應,起義軍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消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并將當年起兵時以秘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此后,“月餅”制作越來越精細,品種更多,大者如圓盤,成為饋贈的佳品。以后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一些地方還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習俗

  明代起有大量關于月餅的記載,這時的月餅已是圓形,而且只在中秋節吃,是明代起民間盛行的中秋節祭月時的主要供品。《帝京景物略》曰:“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餅必圓。”“家設月光位于月所出方,向月而拜,則焚月光紙,撤所供,散之家人必遍。月餅月果,戚屬饋相報,餅有徑二尺者。

  月餅寓意團圓,也應該是明朝開始的。如果綜合明朝有關月餅與中秋節民俗的資料來看,應該能夠看出月餅取意團圓的歷史軌跡:中秋節祭月后,全家人都圍坐一起分吃月餅月果(祭月供品)。因為月圓餅也圓,又是合家分吃,所以逐漸形成了月餅代表家人團圓的寓意。

  民間傳說慈禧非常喜歡吃月餅的。不過,因為“月餅”和“月病”音近,慈禧又是女人,認為不雅,于是改名為“月菜糕”。中秋節,在慈禧執政時期,可是大日子,共有三天。八月十四是“迎月”,八月十六是“送月”,這三天都是中秋節。

  素材2:

  《中秋》

  (唐)李樸

  皓魄當空寶鏡升,

  云間仙籟寂無聲;

  平分秋色一輪滿,

  長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從弦外落,

  妖蟆休向眼前生;

  靈槎擬約同攜手,

  更待銀河徹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劉禹錫

  天將今夜月,

  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凈,

  秋澄萬景清。

  星辰讓光彩,

  風露發晶英。

  能變人間世,

  攸然是玉京。

更多相關文章:

1.中秋手抄報內容: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

2.中秋手抄報內容:中秋節簡介

3.中秋手抄報內容:中秋節簡介由來傳說

4.中秋手抄報內容:中秋傳統節日介紹

5.中秋手抄報內容:中秋節英語介紹

6.中秋手抄報資料:亞洲各國中秋習俗趣聞

7.六年級中秋節手抄報

8.中秋手抄報資料:吃月餅的最佳方法

欄目推薦
熱點排行
推薦閱讀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乱码在线视频网站 |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国产片 | 制服丝袜有码中文字幕在线 | 永久在线免费看AV的网站 | 日韩欧美国产中文字幕 | 午夜亚洲AⅤ在线影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