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事務所筆試面試實習經歷及感想

時間:2024-08-13 15:14:53 面試筆試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律師事務所筆試面試實習經歷及感想

  我是南開大學,大四本科生,畢業后將會繼續攻讀經濟法學的碩士,今年我在一個極負盛名的外國律所(西歐)的北京代表處,獲得了trainee律師助理的機會, 授薪, 先期四個月(外所在華雇傭中國實習生月薪一般是1600 RMB/月. 不足某一規定時間段時,往往傾向于多給一些,對我便是如此)。

律師事務所筆試面試實習經歷及感想

  我是該所歷史上唯一一個工作過的本科生。在該所從事過法律工作的人員(包括實習生在內)都至少是國內或國外名牌大學的碩士生,這里一半人員是外國人,另一半的中國人很多還是海歸,必須承認,我是很幸運的。(但,后來因為,尚未畢業,學校要求回校一段, 我并沒有完成整四個月的實習期)。

  該所像其他一些有名的律所一樣,自身便在北京上海幾個最著名的法學院設立獎學金,獎學金的內容就是給予出色的學生提供費用在該所的中國分所實習。我不是通過這種途徑進入的,而是主動出擊,憑借自己的主動精神、商法知識和外語能力拼過了簡歷篩選、筆試、面試等各個關卡。

  現說一下我的經歷:

  準備考研的時候, 我就下定決心考完后一定要去高質量的外國律所的中國代表處實習,感覺那里才是職業的殿堂,做涉外律師鍛煉的天堂。(但,實習之后,熟悉了頂尖外所的工作,有一點不滿意, 見后文)

  1月15日考完研之后休息了兩天, 便按照上述的想法如是做, (之前我一心考研,沒做過投過簡歷,也沒考過公務員,孤注一擲)

  一、找可以接受實習生的外所

  1、在華外所概況

  外國及香港律師事務所在華有一百多個分所,主要集中在北京和上海,其他還有一些零星分布在主要的大城市,大連一個所,青島一個,廣州兩個,成都一個,只有這六個城市有外國律所,可以在司法部2004年網頁上找到。

  另外,還有其他城市分布有香港的律所。

  北京上的外國或香港律所的分所基本都是有本地大規模業務的,而其他的城市的外所或香港律所分所有一些是不盡人意的。Ie:

  a、我曾經在大三暑假的時候,給天津的一個香港律所打電話問是否需要實習生,結果發現,這天津的所謂“分所”只有一個人,即接電話的小姐,顯然這個所謂“分所”只是一個聯絡處,沒有任何實質業務。

  b、無獨有偶,前日去成都的時候,我搜遍了所有網頁,找到了成都一個外所的兩個電話,結果都無法接通或是空號。

  2、具體方法

  首先,我上網找比較好的外國律所的電話,可以用google搜“司法部+外國律所”或“北京/上海司法局+外國律所”。

  所謂比較好,我認為主要指全球排名靠前的,或者雖然排名一般,但在中國建立代表處比較早的外所。

  可以上網搜一下國際律所的排名。從不同的業務角度會又不同的排名。(Law spirit 網站 有一篇這方面的文章)

  另外,在中國建立代表處比較早的往往是在中國業務做的比較成熟的,規模也比較大的, 只有足夠成熟、規模足夠大的外國律所才有可能招聘實習生,剛建不久的小所,往往還是合伙人和少數幾個知名律師打拼的階段, 所里空間也很有限,一般不會招聘實習生。

  即使是很有名的,業務成熟的律所也大多數不要實習生,因為外所做的都是非訴業務,很多時候需要為客戶保密,需要有經驗的律師, 實習生就意味著流動性,不易控制, 雖然在進所之前要簽”保密協議”,但意義不大, 因為和實習生是不簽勞動合同的, 主要原因是實習生還未畢業, 另外簽勞動合同就必須遵守最低工資制度。

  當然, 給工資的時候高品質外所一般是比較慷慨的,外所在華雇中國實習生月薪一般是1600 RMB/月. 不足某一規定時間段,也傾向于多給一些,對我就是。

  我當時打了很多電話,很多是不接受實習的。

  少數勉強接受實習的卻有著苛刻的條件:

  清楚的記得 美國世達律所 告知我,“我們只要有海外學習背景的學生”,人家牛是有道理的,人家在不少排名中全球排第一。

  最后得到了5-6個投簡歷的機會。(其中大多又是模棱兩可的,只是發來備以后考慮)

  二、簡歷篩選

  做好中英文 簡歷 是必須的,具體怎么做,不具體說了,有一點是要強調的:attractive

  展現自己的風采,不要庸俗。以簡練的語言,突出自己的閃光點,要有發現和宣傳自己優點的意識,切不可害羞,宣傳能力和說服力是作一個好律師的基本能力。

  我通過了兩家律所的簡歷篩選:

  1) 美國高特兄弟律所

  老牌的著名國際律所,在華建分所最早的外所,對中國涉外法律事務領域曾做出過巨大貢獻。

  2) 我實習的這家

  三、筆試、面試

  我先參加的是 美國高特兄弟律師事務所的筆試\\面試,當時,因為該所合伙人假期旅游去了,不在,所以考試進行后,聯系人告知我,等合伙人回來再作決定,但最后沒給我見合伙人的機會……

  教訓:面試時一定要有合伙人在所里。

  1、筆試

  兩家律所的筆試是很相似的,

  主要就是,讓你翻譯兩份法律文件(例如,合同、協議、中國法規或中國法規的一段評論與總結,也可能是一段法學論述),一份是漢譯英;一份是英譯漢。 英譯漢也未必簡單,很可能是一句話占4-5行的大長句。當然會給你提供字典。

  必須提到的是,好的外所并不缺翻譯,并不是要你以后做翻譯法律文件的工作,這種翻譯能力是在外所工作的基本要求。也就是,如果連這個考試都通不過,你將無法在所里進行工作。

  因為很多外所的筆試考題會重復使用,所以在這里我不可以提到任何一個外所的具體考試內容。

  2、面試

  高特只有一個人面試我,前面說了,合伙人不在,是位associate,華裔美國JD,英語交談。

  我實習的所:三個人面我.首先是人力資源的主管,然后專門英語測試,最后是與合伙人談,三個人來自三個不同國家,和這三個人都是英語交談。

  考官往往是根據你的簡歷內容來提問,提問并不很刁鉆,主要是考察外語語言表達能力和反應能力,當然也是為了更好的熟悉你這個人。最后由你來提問,問你對于這個律所想了解什么。

  顯然,在整個面試過程中,英語口語能力是最重要的,一要說得流利;二要說得地道,即起碼發音準確,地道的發音往往會更容易贏得考官的青瞇。

  談到面試,必須介紹以下內容:

  即:外國律所中的人員層級(必有的:partner合伙人, associate 律師, legal assistant法律助理,關于助理這個職位,有的所基本是由實習生擔任,有的所則另有正式員工;另外有的所可能還會有paralegal新手律師,這一層級。)

  四、入所后的實習經歷與感想

  第一天報到:

  首先由HR領我到自己的坐席,每個人都配有舒適的大桌椅、電腦(比較高檔的)、各種辦公用品;另外各種飲料免費。

  第一件事:出示身份證(如果是已經畢業的人,則要出示畢業證,學位證)

  第二件事:保密協議,前文已說,實習生是不簽勞動合同的,這是基本勞動知識。

  之后,HR將我引薦給所有所里的工作人員,就是Say: hello ,my name is ……,nice to meet you 之類的話,借此相互了解,利于日后開展工作。然后會有些實質內容:安排與幾個外國律師談話,由律師介紹所里的工作,相互熟悉,并請他們分配工作。

  注意:從一入所開始,工作語言就轉變為英語了,因為,這里的人來自不同的國家,一半以上是外國人。當然,來自相同國家的人之間會傾向于用本國語言。

  剛開始上班:

  剛開始上班,工作會很輕松,因為需要給你一定的時間來熟悉工作環境與工作方式,例如,如何使用各種資料。另外,也是為了讓你有時間學習如何從事各種不同類型案件的輔助工作。總之,當他們認為在已過的時間內,你已經應該從一個新手成長為一個熟練工時,工作壓力就會越來越大了。

  工作的內容:

  作為一個律師助理,工作是很雜的,因為我們面對的是不特定的律師,也就是說,任何一個律師有活,都可以讓你做或找你幫忙。另外,其實,律師做的工作也很雜,在大多頂尖的律所,律師都是工資制,而不是提成制,用一位中國律師的話說就是:“領導安排什么案子,就做什么案子”,利弊后文分解。

  具體來講:我們trainee或者說實習生,做的工作,主要有:

  1、作某一問題的相關中國法規的英文總結,業內稱:memo。

  2、案件性的輔助工作,例如,律所欲幫助某外商投資企業在某地設立,助理可能會被要求查詢在該地設立外企需準備那些法律文件,有什么特殊要求,并作簡單準備。

  3、法規性的輔助工作,例如,查一下,某個法規,或協定是否還生效。

  4、文字性的輔助工作,例如,整理資料、翻譯。

  實習感想

  感想之一:硬件條件好,管理科學

  前面,已提到,類似的頂尖的外所工作環境都比較優越,設備齊全,每個人都配有舒適的大桌椅、電腦(比較高檔的)、各種現代化的辦公文具,各種飲料免費飲用。

  管理上很科學。一個類似的大型的國際律所,由于工作人員和客戶都很多,管理尤為重要,否則便會有混亂或假公濟私。舉一個小例子來說明:該所的復印機、傳真使用前,是要輸密碼的,每個客戶都有一個特定的密碼。

  感想之二:出色的英語能力是工作的必需

  良好的英語口語和法律英語的功底更是尤為重要的,現在的高品質單位,傾向于不看重你的所謂的英語證書是否拿了高分,例如四六級,托福。單位會在筆試面試中自己來評價你的英語能力。分高不是必需,真本事是必需。

  感想之三:工資制vs提成制

  大型的國際律所、外國律所,以及國內一些頂尖的律所都已經實行工資制,即不用律師自己找案源,工作的內容有領導(合伙人)分配,律師像其他的企業員工一樣,按月領固定的工資,而不隨案件的創收而提成。

  孰好孰壞,謹在此說一些自己的看法:

  1、從一般律師的角度

  工資制的優點自然是穩定;公認的缺點是缺乏挑戰性,喪失了賺大錢的機會。提成制反之。

  但我認為工資制更嚴重的更根本的缺陷是,工作的內容有“領導”分配,律師各種類型的案件都作,“樣樣干,樣樣不精”,無法形成自己的專長。事實上,很多律師做的工作就是現學現賣,甚至先賣后學,懂得東西很可能還沒有客戶多,當然擁有律師資格是法律素養的保證,律師即使現學也會比較快,但終究,這是對人對己都不負責任的做法。

  2、從律所的角度

  工資制可能導致的“樣樣干,樣樣不精”,自然會一定程度上降低律所的工作效率,但由于這樣做不必引進新律師的從而節省成本,而且不會有人和合伙人同分一杯羹,因此,最終,律所可能會收益更多,尤其是對于大型的律所。

  3、從客戶的角度

  我認為,“樣樣干,樣樣不精”對客戶是百害無一利的,客戶需要的是專家,需要盡可能短的時間內,解決更多的問題,即付最少的錢,辦更多的事,而“不精”自然所費時間長,律師費也會相應上漲。

  當然,有的律所降低收費標準,也可謂是和客戶扯平了。但,可怕的是降低收費標準的似乎都是實行提成制的小所,真正實行工資制的外所、大所,仗著財大氣粗,名氣和人才,從來收的都是高價,“盛名之下,其實難符”。

  不過,外所、大所的成本也是高的,所謂強強聯合,它們引進的大多是名校的高材生,而高材生自然要的報酬高,我也是所謂“名校”中的一員,我們的綜合素質確實要好的,這也是成為優秀律師的前提。

  所以為了解決上面提到的負面問題,為大所、外所提一些建議,希望你們:

  一、為我們這些剛入道的小律師、小伙計“記一身股”,不要完全工資制。

  二、了解新人的興趣點和專長,給我們機會從事并發展專長,不要不分青紅皂白,臆想地分配工作。


【律師事務所筆試面試實習經歷及感想】相關文章:

賽門鐵克筆試面試經歷10-05

從筆試到終審面試的經歷07-27

艾默生單板筆試+面試經歷05-25

廈門中海筆試面試經歷07-12

友邦資訊筆試與面試經歷08-05

藍標筆試面試的經歷10-26

平安科技的筆試面試經歷10-03

HSBC香港PFS筆試+面試經歷08-10

分享群碩面試及筆試經歷.06-17

統計行業筆試面試經歷分享08-16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在线人成网站免费 | 亚洲日韩国产天堂网 | 亚洲天堂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香蕉精品高清在线观看视频 | 日本中文字幕亚洲乱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亚洲AV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