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護工老板一年能賺上百萬!
目前醫院的護理工作僅限于打針、輸液等醫學范疇,而不負責病人的具體生活護理。病人對這部分服務的需求,讓精明的商人嗅出了商機,護理公司應運而生,“護工”也就成了醫院里一個特殊的群體。住院病人從住進醫院開始就需要人幫助,從打針、吃藥到吃飯、洗澡沒有一樣離的開人。而目前醫院的護理工作只定位在輸液、肌注、靜脈注射、服藥、換藥等執行醫囑的治療內容上,根本不能做到認真觀察病人病情和完成病人的生活護理、基礎護理、心理護理與溝通、康復指導等工作。而很多病人的家屬往往工作繁忙無暇整天照顧親屬,故臨床對護工的需求越來越大。
供需的嚴重不對稱導致護工市場魚龍混雜,成了散兵游勇的天下。醫院將護理病人的業務外包給護理公司,而目前相關的法規并不完善,一個畸形的護理產業就此形成。不少護理公司已經進入醫院堂而皇之地開展業務。照顧病人這個醫療機構服務內容已開始逐漸演變為某些人以盈利為目的的商業行為。
護士緊缺催生廉價護工
衛生部對全國400多家醫院進行的調查顯示,三級綜合醫院病房護士與床位比平均為0.33:1,最低的為0.26:1。北京市的統計數據顯示,護士總數為3.4萬人;北京市對護士需求的預測顯示,2005年到2010年平均每年應新增護士6000人。盡管報考護士專業的人數逐年增加,但北京每年仍缺少護士4200人。基于這種情況,目前醫院中95%的病人護理工作由“家屬陪床”或“護工”來完成。
記者走訪了北京的各大醫院,大部分醫院的候診大廳都可以看見三三兩兩等著護理病人的工人,他們一般是外地來京的農民工。護工所做的是醫院中最苦的活,工作強度很大。護工照顧的一般都屬于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護工會幫助病人做吃喝拉撒、洗澡、擦身等所有生活起居的事情。
北京市場除了少數醫院自行管理護工外,大多數醫院都已將護工管理劃歸社會上的護理公司,雇傭人員都是由護理公司自行聘用。目前,患者在醫院內尋求護工會有兩種價格,一種是醫院中護理公司開出的統一標價;一種是私人護理者,就是所謂的“黑護工”,是可以討價還價的。
一般情況下,護理公司每天收取患者45元陪護費,對重癥患者則收取60元或
護工老板一年賺百萬
業內把護理公司老板稱為“穴頭”。通過熟人,記者采訪到了一位小有名氣的“穴頭”——從事護工行業多年的陶先生。在約定的地點,記者見到了開著本田的陶先生。把護理公司“做”進幾家大醫院的陶先生自稱公司開展業務是24小時陪護。“男、女、老、少護工都有,要什么樣的都行”,他告訴記者,“而且醫院的人都熟,加床位、找大夫都能辦。”目前正好秋天,醫院里手術病人很多,他公司的業務非常繁忙,可謂生意紅火。
陶先生不否認自己的發家史:“我的創業是供求關系決定的,我們靠市場手段彌補醫療體制服務的不足,讓病人的需求得到滿足,是解決醫護之間的矛盾,我也希望能建立一個規范有序市場,只有公平競爭中才會使公司的規模發展壯大。”
護工們在醫院中從事保潔和護理兩項工作。“我們公司沒有一個本地人,因為這個活辛苦又錢少,本地人不愿意做這行。”陶先生說。幾年前,陶先生的事業還在不見光的黑暗狀態,半遮半掩地在病房、候診大廳聯系業務。現在走向正規化,就成立了公司,直接在醫院內辦公。他每年和醫院簽好協議,承包幾個科室,這幾個科室是不能雇用“黑護工”的,只能雇用他護理公司的護工,他“壟斷”著幾個護工需求量大的科室。同時陶先生也向醫院保證護理質量和秩序。
目前,陶先生稱,公司現約有300名護工,雖然說不是個小公司了,但其實看起來就是個以陶先生為主的中介公司。他自己負責代理找病人、談價格、拿提成。公司里還雇傭了4個員工,從事日常的辦公室工作和人員管理及財務、出納。護工的“行情價”約為45-60元/人/日,公司按40%抽取管理費,公司還要負責幫護工聯系病人,要負責其住宿等。除外必要的成本如辦公室的租金等,每個護工每月能給公司帶來300元左右的凈利潤,護工每人每個月工資是500-600元。“公司里并不能保證每個人每天都有活,對暫時沒有工作的員工,公司還負責發給底薪300元。”陶先生說。按著陶先生的算法,每年他公司的利潤在百萬元以上。對于這個數字,陶先生沒有否認。
這樣大的利潤,醫院為什么會將這筆業務外包呢?看出記者的疑惑,陶先生解釋道,醫院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省錢、節約成本。如果醫院自己做護理公司,那么所雇用的人員就必須納入醫院范疇,牽涉到保險等一系列問題。而把業務外包給像陶先生這樣的公司,就可以節省人員工資、福利開銷。
專家:護工亟待專業化培訓
據了解,現在醫院外包的護理公司都是私人公司,其業務以家政、保潔等為主,護工的人員結構都以外來農村人口為主,沒有任何的醫療知識,僅通過幾天的培訓就匆忙上崗,以應付醫院市場的需求并給公司創利。記者在北京市通州工商分局注冊科檢索“護理公司”或“陪護公司”名稱注冊時,查詢不到任何一家從事護工業務的公司以這種名稱注冊。通州工商分局工作人員介紹,這些公司可能通過別的名稱注冊,如家政、保潔等。
北京263醫院的醫師王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護工只是一個“過渡群體”。
在國外,護士分為高級護理人員、治療護士和助理護士。其中,助理護士主要承擔了病人的生活護理工作,相當于我國的護工。隨著醫生護士比例的合理化,護工行業將逐漸轉化為護士的一部分。國內一名正式護士守護一名一級護理的病人,醫院支付的護理費也都低得可憐。護理費偏低是許多醫院出于成本考慮的結果。這就導致護理力量配備普遍不足,直接造成護理不到位,醫院不得不把護士分內的活讓病人家屬來做。
同時王宇認為,護工的服務對象是病人,不同于簡單的保姆工作。在醫院里,哪怕是病人喝水這樣簡單的事情都是有學問的,例如病人該不該喝水、喝多少水、喝什么水、什么時候喝水,都要根據病情和治療的要求來安排。所以,護理病人一定要有醫學知識,要經過專業培訓,否則很可能出問題。據了解,由于病人的護理需要專業人員,所以這項工作在國外大都設立專業的護理員來完成。
專家認為,雖然護工只是一個“過渡群體”,但是既然護公群體已經存在,則管理部門就必須想辦法讓這個行業規范起來。而記者也了解到,今年5月,北京市衛生局在答復政協委員提案表示,將在今年聯合整頓北京地區護工隊伍。在北京地區實行護理員持證上崗制,并成立護工職業培訓中心,對護工進行科學規范的上崗前學習培訓,并考慮把護工管理納入醫院的質量管理體系中。
【護工老板一年能賺上百萬!】相關文章:
緊缺催生護工 護工老板年賺百萬11-11
神秘職業4年賺百萬美金11-11
神秘職業者四年賺百萬美金02-18
女大學生送快餐4年賺百萬03-02
下崗工4年創業賺千萬身家11-11
醫院護工崗位的就業方向08-27
湖南辦護工培訓班11-09
從廚工到物流公司老板02-18
財富故事:做鐘點工的“百萬富婆”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