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歲至30歲是人生事業發展的起點
20歲至30歲是人生重要的奮斗階段,是決定日后發展的關鍵時期。個人的以后生活是否能夠幸福,工作是否能夠順心,都取決于這十年的經營。人生的道路上有很多不同的分岔口,不管去到哪一個岔口,都是自己的選擇,而職業規劃20歲至30歲是人生事業發展的起點,歡迎閱讀!
什么是職業規劃?
職業規劃是根據個人的方向興趣、性格特點、能力特征來確立個體的職業發展目標,并且根據個體自身情況對未來職業發展設定短期、中期和長期目標。
根據不同階段目標來進行規劃,這一系列的過程就是職業生涯規劃。做好職業規劃對于自身發展而言是至關重要的。
職業規劃的意義
1、 提前認知自我
美國心理學家麥克利蘭,在1973年基于個體自身素質的不同表現,劃分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冰山以下部分”,提出“冰山模型”這一理念。
通常冰山以上20%的部分屬于個體自身較為明顯的特點,是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察覺凸顯的特征,例如外在的表現、性格等等。
冰山以下80%的部分則是個體自身不易察覺的特征,例如自身品質、價值觀、行為動機等等,這些都是從外在所看不出來的特征。
如果個體不能全面了解自身的長處與短處,那么在完成職業規劃時,就會造成無法全面考量,從而會造成選擇的職業與自身不相符,形成較大的心理落差。
所以職業規劃可以幫助我們更早的了解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及早的進行完善,改變計劃,揚長避短。
通過對自身的職業規劃,也可以提前確定個人職業發展目標,結合自身的興趣愛好和優勢不斷提升自身規劃方案,更加完善、提早的認知自我。
2、 提前認知行業
職業規劃的意義不止在于認知自我,同時也對于行業崗位有一定的認知。
在沒有做職業規劃之前,對于自身所學的專業對應的行業認知都是非常片面的。
很多人都沒有對自己即將要去工作的行業進行調研考察,就貿然去工作了,最后導致自己發現自己并不適合這份工作。
但是已經工作了這么久,再換工作就會出現既浪費時間又浪費精力的糾結心理。這就是沒有對行業崗位進行規劃的后果。
在做了職業生涯規劃后,個體會對自身專業做一個詳細的了解,從而更合理地判斷自己是否適合并有興趣從事相關行業。
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崗位被人工智能替代,如果不及時做好職業規劃,遍地高校畢業的學生很難找到令自己滿意的工作崗位。
如果及時做好職業規劃,就有充分時間了解適合自己的行業,提前做好準備并且提升自身競爭力。
提前認知行業不但會讓自己免于糾結心理,而且還能夠高效的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
怎樣做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
第一步:明確職業發展目標
首先要做到的確立自身的職業發展目標,圍繞目標做好職業規劃,定好短期、中期、長期目標,按照這些目標一步一步去實現。
先完成短期目標,再去完成中期目標最終完成長期目標。
只有明確職業發展目標,才能夠少干些自毀前程的事情。
第二步:充分完善自我
其次要做到的就是充分的完善自我,提升自我。
可以通過陌生環境模擬法對自身進行模擬。試想一下,自己置身于不同的陌生環境下,自己的表現會是怎樣的,自己該如何適應、情緒又是如何?做到對自己合理認知,從而充分完善自我。
在年輕的時候,多想想后路,少干些自毀前程的事。
【20歲至30歲是人生事業發展的起點】相關文章:
職場人發展事業的方式09-23
發展事業的10大方法11-11
如何引人注意以助事業發展11-15
職場指導:職場白領發展事業的方式09-28
職場人生:進取心是成功的起點11-11
具體地規劃發展人生11-14
30歲的事業 是人生的分水嶺!11-02
如何制訂個人生涯發展規劃?11-11
人生發展與個人職業生涯規劃11-11
職業規劃對大學生人生發展的意義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