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畢業生供需見面會:“90后”學生成求職主體
5月13日,海南大學2012屆畢業生供需見面會在該校舉行。據了解,今年供需會入場的企業數目、質量和大學生們的熱情都為往年之最,共有230多家企業提供5000多個崗位。而在入場求職者中,“90后”儼然成為主體,網絡信息技術為求職熱門職業。
招聘會現場異常火熱。(南海網記者劉嘉珮攝)
230家企業提供5000多個崗位
5月13日上午9點,記者看到,該畢業生供需見面會就已經十分火熱,在旅游學院一樓大廳內,求職者摩肩擦踵,在一些熱門企業臺前甚至出現排長隊面試的場景。據該校就業處相關負責人程老師介紹道,今年該校共有7700名本碩畢業生。今天,230多家企業入場,提供5000多個崗位,有些崗位需要人數較多,總需求量達到數萬人,均為歷年之最。而且,在今天入場招聘的企業中,不乏湛江農墾、中國農行、雅居樂、中石油等大型企業和單位,涉及到教育、房地產、通訊、銀行、酒店等多個行業。
記者發現,來招聘的除了海口、三亞、陵水等省內企業,也有來自外省的企事業單位或者外資公司。廣東湛江農墾今年在海南大學招上百人,主要是農業生產技術和經濟管理方面的人才。據工作人員介紹,他們一般要求畢業生的專業對口,即有農業方面的背景和知識,可以減少培訓成本。但如果面試特別優秀者,比如溝通能力強,能很好地推薦自己的學生,他們也會考慮,畢竟現在是注重學生總體發展,綜合素質最重要。
記者還發現,許多用人單位為了有效吸引畢業生,派來了單位往年錄用的該校校友“現身說法”,向畢業生介紹公司的情況以及他們的發展狀況。某培訓機構招生工作人員小莉告訴記者,他們以前在海大招的學子表現出色,得到大家認可,所以今年又來了,并且增加了招聘數量。
在現場,還出現許多其它學校的學生求職。來自海南高級技工學校電器電工專業的羅經鵬說,他們從網上了解到這個招聘信息,想來試試。畢竟他們也掌握著一門過硬的本領,在某些職業上會比普通大學畢業生具有更大優勢。“工資上2000多就夠了,剛到社會,還需要更多磨練自己,增加經驗。”
“90后”學生成求職主體 要求尊重和進步
記者隨機采訪的`20多名求職大學生中,“90后”多達15人。來自湖南的小鵬學的是旅游專業,今年畢業,他想找一份旅游網站編輯的工作。據他所說,時代發展太快,網絡會是以后發展的主流,更是他們“90后”溝通交流以及運用的主要工具,所以他想能找到和自己愛好相同的職業,并順應時代發展趨勢。記者采訪中發現,與小鵬有同樣想法的求職者不在少數,網絡信息技術成為較為熱門的職業。
而來自該校語言文學專業的琳琳則表示,很多人都對“90后”有誤解,認為他們不能吃苦沒有責任感,這是十分片面的。她和很多家庭條件都不錯的同學們,在日常也會參加志愿服務活動,或者去到工資不高的單位實習,她理想是能到大型外企做文秘。“最希望的是得到社會的認可和尊重,不要一看到我們的年齡,就認為我們不行,這樣太不公平。”
據某航空公司招聘負責人表示,“90后”畢業生,心態更開放,獨立能力比較強,有自己的獨特的價值觀,這樣的學生有利有弊。用人單位可以取長補短,在開放思維方面多利用,發展創新業務,而有些“90后”還是缺少吃苦肯干的精神,可以進行強化培訓彌補。他們招聘的人員在簽訂合同后,就得到上海總部進行長達4個月的封閉訓練。
據海口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工作人員介紹,從供需角度來看,今年的大學生供需會“90后”明顯成了主角,他們面臨畢業,走向社會是必然的。用人單位在需要人才方面,勢必要“無條件”地接受他們。另外,在企業接納“90后”的同時,“90后”大學生應做好心態的轉變,展示個性的同時應該挑起重任。(南海網記者劉嘉珮)
【海大畢業生供需見面會:“90后”學生成求職主體】相關文章:
90后求職故事分享09-24
70后、80后、90后的求職故事07-10
山東電子職業技術學院2017年畢業生供需見面會公告08-15
2016大學畢業生求職故事08-07
90后的八大心理問題08-04
2017大學畢業生求職簡歷范文08-03
2020大學畢業生求職簡歷模板10-19
2016大學畢業生求職故事集07-30
求職故事:名校畢業生成日企寵兒07-20
三位90后的求職故事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