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發布《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

時間:2022-08-24 11:16:54 職場動態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中科院發布《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2016》

  中科院發布《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2016》,深圳超越香港奪得中國綜合經濟競爭力指數第一的稱號!

中科院發布《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2016》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發布《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2016》(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15年中國綜合經濟競爭力指數十強城市依次是:深圳、香港、上海、廣州、臺北、天津、北京、蘇州、澳門和無錫。

  與2014年相比,綜合經濟競爭力十強城市名單沒有顯著變化,只有廣州超越臺北躋身第四位,北京超越蘇州躋身第七位。

  此外,2015年和諧城市競爭力十強依次為:深圳、北京、武漢、上海、廈門、寧波、蘇州、青島、大連、威海。

  從很多方面看,這座城市對優秀企業仍舊有強大的吸力。2015年知識城市競爭力十強分別為:北京、深圳、上海、南京、廣州、天津、杭州、蘇州、武漢、大連。其中北京已經連續3年蟬聯第一。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助理倪鵬飛表示,城市競爭力強的城市,城市病也日趨嚴重。人口單中心過度聚集是導致城市病的重要原因。

  首先是安全,大城市正面臨著公共安全問題,犯罪人口的基數不斷擴大。在城市商業區、城鄉結合部、車站、賓館、酒店、娛樂場所等,存在著容易導致犯罪的消極因素,從而引起治安問題。

  在交通方面,全國各大城市交通普遍擁堵,交通擁堵得分均值為1.74。北京、濟南、哈爾濱、杭州、大連、廣州、上海、深圳等躋身中國十大交通擁堵城市。

  住房壓力是大城市病的典型表征。大城市住房緊張問題明顯,房價高企,嚴重超出了普通居民的收入水平。

  全國38個大城市數據顯示,醫療設施短缺、看病難問題嚴重,平均床位數僅為36.8個/萬人。

  要找出城市病的病根,人口因素是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報告》稱,聚集是城市最基本的特征,人口與產業的聚集帶來正面的積極效應,但是城市人口過度向中心城區聚集,一旦超出合理水平,就會導致負面的消極因素增加。

  國際經驗顯示,城市最優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約1萬人。全國38個大城市數據顯示,共有15個大城市中心城區超過最優規模。

  《報告》稱,單靠市場力量驅動下的城市發展通常會超出最優規模而造成“城市病”等嚴重問題,由于存在市場失靈,需要更好地發揮政府的作用。

  解決之道在哪里?倪鵬飛說,中國大城市內部的多中心結構普遍缺失、城市病愈演愈烈;盡管頂級城市間功能分工和網絡化已經浮現,但低級別城市間的等級化聯系特征明顯,城市網絡化聯系遠未形成。中國將逐步形成網絡化的城市聯系體系。城市功能網絡化,即不同城市間形成水平分工和功能互補。

  倪鵬飛建議,要強化大城市規劃與管理,通過提高城市規劃的前瞻性和科學性,引領大城市健康、可持續發展,同時完善大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供給結構,構建快速、便捷的城市通勤系統,以弱化擁擠效應對大城市規模經濟的抵消。

【中科院發布《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相關文章:

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發布10-16

上海發布2040城市總規劃03-03

全國宜居城市排行公布 海濱城市競爭力指數較高09-21

中國外貿企業核心競爭力問題05-20

中國就業最受歡迎的城市08-06

中國哪些城市創新力最強06-01

中國城市青年生活形態的調查報告09-21

中國各大城市宣傳口號12-27

城市實習報告11-15

2016世界環境日中國主題發布05-31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日韩欧美国产另类婷久久 | 日日狠狠久久偷偷色综合 | 亚洲最大激情中文字幕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五月天宝贝 | 欧美国产亚洲欧美 | 亚洲成a人片在线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