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認定生效條款相互沖突

時間:2024-10-19 21:35:53 合同法規(guī)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如何認定生效條款相互沖突

  導讀:定金是合同雙方當事人約定的,為保證合同的履行,由一方預先向對方給付的一定數(shù)量的貨幣或者其他代替物,是債權的一種擔保形式。擔保合同是主合同的從合同,主合同無效,擔保合同無效。

  【案情】

  2007年6月10日,李某與劉某共同簽訂了一個以李某為買方、劉某為賣方的水產品的買賣合同,合同中約定該買賣合同經雙方簽字后生效。但是在合同的第十六條又約定,買方在預付5萬元定金后合同生效。

  2007年6月11日,李某向劉某預付了5萬元定金,但是雙方沒有在合同上簽字。后劉某因他人出價更高而將產品賣給了他人,沒有按照合同的約定向李某供應貨物,李某要求劉某按照合同約定的違約條款賠償他的損失。劉某以合同未成立為由只同意返還5萬元定金而拒絕賠償。雙方一直協(xié)商未果,李某遂訴至法院。

  【分歧】

  合同中約定的生效條款出現(xiàn)沖突,合同的效力應如何認定?

  對于該案,出現(xiàn)了兩種意見。第一種意見認為,雙方未在合同上簽字,按照約定,該合同未成立,劉某收受的該五萬元應予以返還;對于李某的損失,無需按照合同的違約條款予以賠償。第二種意見認為,買方支付了5萬元定金,賣方收受了定金,符合雙方約定的合同生效條件。雙方的買賣合同已經成立并生效。劉某沒有履行合同義務,應承擔違約責任。

  【管析】

  筆者同意第一種意見。定金是合同雙方當事人約定的,為保證合同的履行,由一方預先向對方給付的一定數(shù)量的貨幣或者其他代替物,是債權的一種擔保形式。擔保合同是主合同的從合同,主合同無效,擔保合同無效。按照一般的交易習慣,書面合同中如沒有附條件或期限的,合同自雙方簽字時生效。

  該案中,李某與劉某簽訂買賣合同,雙方約定簽字生效。但雙方沒有在合同上簽字,該買賣合同沒有成立。但劉某在收受了劉某的5萬元定金之后,又將貨物賣于他人,違反了法律所保護的誠實信用原則,侵害了合同相對人對合同履行的可期待利益,應承擔合同締約過失責任。劉某除要返還5萬元定金以外,還需承擔李某因相信合同會有效成立而付出的費用或者直接財產的減少的信賴利益損失。

【如何認定生效條款相互沖突】相關文章:

應如何認定合同條款的沖突01-16

免責條款效力的認定08-29

論格式條款的效力認定06-03

職場:如何控制沖突08-23

如何面對職場沖突?06-29

如何解決職場沖突10-01

如何解決渠道沖突06-15

論WTO相同產品認定與相關標準沖突問題08-20

如何在“體檢條款”中自我維權08-13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最新久久国产亚洲高清观看 | 夜夜久久国產精品亚洲 | 永久电影三级在线免费观看 | 在线观看亚州精品 | 亚洲乱码中文高清字幕 | 日本日本免费一区视频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