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屆畢業生網>主頁 > 黑板報 > 黑板報圖片 > 中學五四青年節黑板報圖片

中學五四青年節黑板報圖片

發布時間:2017-03-10來源:黑板報大全

  節日文化

  五四核心

  五四精神的核心內容為“愛國、進步、民主、科學”。

  應該為了民族的獨立和解放,為了國家的繁榮和富強,前赴后繼,英勇奮斗,積極進取,勤奮工作。

  愛國主義是五四精神的源泉,民主與科學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于探索、敢于創新、解放思想、實行變革是民主與科學提出和實現的途徑,理性精神、個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是民主與科學的內容。而所有這些,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振興中華民族。因此,紀念五四運動,發揚五四精神,應該把這些方面結合起來,為振興中華民族而努力奮斗。

  五四精神代表著誠實的,進步的,積極的,自由的,平等的,創造的,美的,善的,和平的,相愛互助的,勞動而愉快的,全社會幸福的統一體現。

  五四精神就是升華了的愛國精神。

  節日意義

  在1919年10月,總統舉行秋定祭孔,同時組織了四存學會,以“昌明”“周公孔子之學”為宗旨,1921年更修訂了《褒揚條例實施細則》,進一步強化封建禮教。梁啟超和梁漱溟則高唱中國文化優越論,反對學習西方的文化,反對中國革命派,同時抵制馬克思主義。而在五四運動中,反對中華道德思想文化的人士,推行了新文化運動,更提出“打倒孔家店”、“推倒貞節牌坊”等口號。五四運動進一步促進了反封建思想的發展,與尊重中華文化的復古思潮形成針鋒相對的局面。中國的語言文字政策的思想淵源大部分都來自于五四時期的西化理論。

  節日確定

  1939年,在紀念五四運動20周年的時候,陜甘寧邊區西北青年救國聯合會決定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又稱“五四青年節”)。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務院正式宣布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但并非全民假日,僅14至28周歲的青年可放假半天。(此處存在爭議)在香港、澳門主權回歸后,五四青年節雖沒有成為法定公眾假期,但亦在港澳兩地逐漸舉辦了些紀念性活動,如金紫荊廣場五四升旗禮。

  在臺灣,青年節則于1954年時改訂為“三二九青年節”,以紀念1911年廣州黃花崗起義殉難的青年烈士。

欄目推薦
熱點排行
推薦閱讀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ⅴa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羞羞视频网站 | 亚洲欭美日韩颜射在线 | 最新国产在线观看精品 | 亚洲成在人线在线播放器 | 日本一本精品中文字幕视频 | 一本清日本在线视频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