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業務學期工作計劃

時間:2021-05-11 15:19:36 工作計劃范文 我要投稿

有關幼兒園業務學期工作計劃3篇

  時間就如同白駒過隙般的流逝,很快就要開展新的工作了,為此需要好好地寫一份工作計劃了。工作計劃的開頭要怎么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業務學期工作計劃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幼兒園業務學期工作計劃3篇

幼兒園業務學期工作計劃 篇1

  一、情況分析

  (一)上學期主要工作成效

  1、課程管理:

  (1)關于課程實施方案的修訂:

  (2)關于課程審議制度的完善:

  2、專題研究:完成了維羅納部戶外區域運動的格局設計,同時以學習與思考的方式,梳理幼兒基本動作發展要點,解讀分析運動行為觀察

  (二)本學期主要問題分析

  1、課程管理:

  (1)課程審議制度在落實上如何更減負增效,整合優效還需進一步探索有效機制,體現一園兩址管理的適切性。

  (2)走動管理機制在落實上如何更均衡客觀、公平公正還需進一步統籌計劃安排,體現一園兩址管理的統一性。

  2、專題研究:由于天氣及場地建設的原因,實踐的頻率不足影響了研究進度,運動環境階段性調整創設有待再豐富與突破。新理想部戶外區域運動環境的創設還需進一步優化,實現一園兩址課程實施的均衡性。《戶外區域運動指導手冊》有待進一步梳理框架與內容。

  3、課程實施:在學習活動的實施中,教師對領域年齡階段的發展目標的理解不足,導致幼兒發展存在短板,還需進一步加強教師培訓。如:語言發展、如對音樂的感受與表達等,又如:作為特色項目內容之一的數學思維活動如何夯實基礎,傳承推進。

  二、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我園新一輪發展規劃,繼續以“穩步落實課程,確保有序和規范”為工作重心,強化課程質量意識,積極致力于基礎課程的分階段有效改進,促進幼兒園保教工作的穩步發展。

  三、工作目標

  1、課程管理:以減負增效,整合優效為主旨,進一步理順課程審議制度(修訂稿)的各項機制,完善幼兒園局域網,豐富課程資源庫內容,努力為提升課程實施質量服務。

  2、課程實施:以落實規準為原則,借助名師工作室機制,引領教師提升課程實施的有效性,注重幼兒的習慣養成和能力發展,凸顯幼兒的主體地位。

  3、專題研究:以觀察分析為重點,繼續深入推進自主性區域運動的園本研究,構建兩部戶外區域運動格局,形成戶外區域運動指導手冊,促進教師優效實施運動課程,綜合提升幼兒運動素養。

  四、主要工作與措施

  (一)課程管理

  1、完善幼兒園課程實施方案

  2、優化幼兒園課程審議制度

  3、有效落實走動管理機制

  4、探索課程資源庫管理機制

  5、繼續關注幼兒發展情況評價管理。

  (二)課程實施

  1、生活:落實大生活觀的理念;

  2、游戲:落實我的游戲我做主的理念;

  3、學習:加強幼兒發展目標的學習;

  4、運動:落實運動中的觀察與指導。。

幼兒園業務學期工作計劃 篇2

  一、前期研究情況分析:

  1、一日活動規范操作:

  時間的把控上趨于科學:教師們通過上學期的實踐,在各個環節時間的把握上逐步嚴謹,不僅確保了幼兒各板塊活動的時間,而且在組織各板塊的過程中,時間上誤差在5分鐘之內。同時不論晴天和雨天,教師們都能夠按照既定的作息安排,合理安排室內的活動。

  一周課程安排趨于合理:由于我們對一周課程表的關注,教師們在一周課程安排中,就避免了課程的不均衡。在實施的過程中,也能按照計劃認真落實,不再出現隨意調整活動的現象。如果遇到幼兒生成活動或突發事件,教師也能合理的調配,基本保證幼兒各領域內容的落實。

  部分環節的操作趨于規范:在一日活動的四大板塊中,教師們在運動板塊的落實上相對其他板塊更為規范。表現在:在落實多種類型的運動活動中,教師們能較有目的地選擇材料,組織幼兒開展不同的活動,集體運動環節清晰,分散活動中器械的創造性玩法,集體游戲中的規則意識,區域性運動中對不同能力差異幼兒的關注等,使運動的質量有了提升。

  存在的不足:

  各環節有規范但欠質量:教師們組織環節時,能夠按照規定落實相關的活動,但是在組織活動的過程中,缺乏目的性和針對性,在游戲環節表現尤為突出:表現為游戲前要求不明確、游戲中規則不強調、游戲中介入指導較隨意、游戲講評只是走過場,造成幼兒游戲絕對自主,缺乏規則,致使活動呈現散、亂的現象,幼兒經驗的積累缺乏系列性。

  課程有平衡但欠有效:看似教師們嚴格按照一周課程安排進行操作,也能達到領域的平衡。但是在集體教學中,有的教師準備不充分,環節提升不到位,多利用多媒體,沒有提供幼兒探索操作的機會,使幼兒在集體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不凸顯,表達表現少機會,因此幼兒五大領域的知識水平整體提升上還有欠缺。

  2、個別化研究:

  大環境的創設基本定型:上學期的研究中,教師們積累了個別化學習活動大環境創設的經驗,各區的劃分趨向合理,各區幼兒操作中人員的控制、操作臺的擺放、材料的呈現等基本定位。

  材料提供日趨豐富:教師們從原來的較為盲目,到學期末能夠按照不同區域的功能,結合班級計劃中幼兒發展的目標和主題,提供主題與非主題的材料,個別班級還能在同一種材料上下功夫,使每種材料滿足三個層次幼兒的發展需要。同時各區材料基本達到1:2,滿足幼兒對材料更換的需求。

  存在的不足:

  材料缺乏科學性:有的材料幼兒看不懂,需要教師指導,說明材料的暗示作用不夠凸顯。有的材料使用時間過長,幼兒操作上已經沒有難度了,也就失去了操作的興趣。有的材料提供過于簡潔,缺乏隱性的教育價值。

  材料缺乏層次性:有的材料有層次,但在推動幼兒有序發展上,起不到應有的效果。

  教師指導盲目性:教師們在組織個別化學習的過程中,有先觀察、再介入的意識,但是什么時候介入?怎么介入?教師還帶有一定的盲目性。同時講評中如何提升幼兒的經驗,也是教師們覺得比較困惑的。

  圍繞上學期研究過程中存在的薄弱環節,結合《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的精神,制定本學期的業務計劃。

  二、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國家、市、區教育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的精神,圍繞托幼辦學前教育

  “雁陣”品牌建設的宗旨,以《石湖蕩幼兒園十二五發展規劃》為引領,以《幼兒園教師的專業標準》精神為準繩,以滬幼十條要求為指導,認真落實園務計劃,以一日活動規范為重點,狠抓落實,凸顯科學,推進課程建設和教師的專業成長,提升保教質量。

  三、工作目標:

  1、進一步完善課程管理,豐富課程評價內容,積累一套有效的課程實施評價標準。

  2、進一步優化一日活動的組織和實施,注重常態實施的有效性和科學性。

  3、以一日活動中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為專題,助推幼兒良好習慣的養成。

  4、優化教師培養策略,提升不同能力水平教師有新的提高。

  四、主要工作措施:

  1、保教管理:

  主要任務:

  拓展課程評價的內容,完善課程評價的指標。

  形成三個年齡段幼兒行為習慣培養的主題,豐富課程資源庫。

  主要措施:

  1)結合一日活動規范操作的細則,在與教師的討論、實踐、完善中,修訂一日活動規范操作評價標準,完善原有的評價標準,優化教師月考內容,并繼續通過值班日考、自我周考、組長月考等形式,形成有效的評價制度,推動一日活動常態管理的有效性。

  2)制定教師主題實施評價指標,從活動的選材、活動的質量、活動的成效等方面進行評價,以促進教師在實施主題過程中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3)以教研組為單位,結合社區、家長資源,商討、完善年齡段行為習慣培養的主題,并在實施中不斷調整和豐富,并在教研組資料的匯總中,形成較為完善的行為習慣培養主題。

  4)由業務把關,在主題實施的過程中,對相關活動以主題展示活動的方式,向全體教師、部分家長展示,并在不斷完善的過程中,提升主題實施的'質量。

  2、保教實施:

  主要任務:

  強化教師實施新教材、理解新教材的力度,豐富幼兒的主題經驗。

  優化一日活動各環節的實施,提升各環節的質量。

  主要措施:

  1)以教研組為單位,以主題經驗為引領,以領域目標為線索,制定學期主題計劃書。

  2)加強主題實施的過程監控,利用行政值班巡視、幼兒經驗問答、幼兒發展評價測試等形式,了解教師在主題實施中的情況,并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分析和指導。

  3)定期組織組長、教師代表,通過互動檢查的方法,發現一日活動環節中的問題,并在共同探討中,解決問題,達成一致。

  4)開展班級浸入式聽課和評課,對教師一日環節四大板塊中的集體教學和游戲教學進行重點指導,提高教師實施板塊的能力。

  5)完善西區專用活動室的創建和設置,在原有管理的基礎上,定期開展專用活

  動室使用檢查。對各專用活動室的功能、價值進行定位的基礎上,挖掘在活動中對幼兒習慣培養的教育點,運用圖標式、文字式、標記式進行布置,教師在運用環境進行培養的過程中,不斷調整問題,積累經驗 。

  3、專題研究:

  主要任務:

  以一日活動中幼兒行為習慣的培養在專題,切實培養幼兒的行為習慣。

  主要措施:

  1)繼續以個別化學習活動為載體,完善材料的提供和教師的指導,幫助幼兒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

  2)以專用活動室的環境創設為重點,制定專用活動室使用和培養行為習慣活動方案,明確要求,加強日常督查,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習慣。

  3)定期開展專用活動室觀摩研討活動,幫助教師積累專用活動室使用的經驗,并在互動研討中,不斷完善和落實。

  4、師訓工作:

  主要任務:

  優化培養策略,提升教師在原有基礎上的提升。

幼兒園業務學期工作計劃 篇3

  一、情況分析

  (一)現狀優勢

  1、園本教研有看點:以市課題和區課題領銜的“網絡教研”與“現場教研”已經初顯成效,特別是備課組的“視頻切片研課模式”激發了教師們參與研究的熱情。

  2、保教質量重調研:已經初步形成一套調研監控機制,特別是在上學期針對案頭資料的調研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指導、監督、檢查與評價制度。

  3、青年教師培養顯成效:連續幾年幼兒園一直緊抓對園內1—5年新教師的培養,上學期匯編的園本培訓教參《新手上路幫幫幫》獲xx區園本培訓教材第一名(一等獎),對不同教齡的新教師培養已經采取了分層分級培養模式。

  (二)存在問題

  1、保教質量的監控機制有待進一步細化、完善和落實:是指考核指標的細化以及考核人員的調整和補充。

  2、課題《網絡教研與現場教研的融合研究》還需進一步規劃研究成效:是指研究步驟、研究內容的細化。本學期重點創造性的開展好對“備課組”以及“困惑尋路”的研究,凸顯教研的成效。

  3、幼兒園游戲課程的亮點(室外角色游戲)有待進一步得到拓展:是指業務園長首先要“充電”,攻克研究上“瓶頸”,其次是調整部分實驗班的游戲場地。(由室內搬至了室外)

  4、“品牌教師”培養力度有待加強:是指在區、片層面上打造有一定專業特長的骨干、潛力教師,形成外幼的品牌。

  二、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xx市學前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全面把握市教委“關于進一步規范幼兒園保教工作實施意見”的目標與舉措,結合上級幼教教研室以及本園園務計劃的有關工作思路,對照學期優弱處分析,以問題解決為突破口,進一步做強保教質量的精細化管理,堅持規范與創新,確保幼兒園保教質量的全面、有效提升。

  三、工作重點

  1、優化——完善課程監控評價機制;調整游戲課程場地設置;架構師資隊伍分層培養模式。

  2、落實——落實保教質量調研、指導與反饋環節;落實園本教研研究重點項目。

  3、創新——拓寬游戲研究的思路;盤活校園網網絡教研的設計與運用。

  四、工作目標、內容與措施

  課程建設

  (一)優化課程監控機制

  目的:

  進一步優化、細化教師月積效考核制度,形成幼兒園教師保教工作規范操作

  的藍本,使教師的日常工作形成自律和自醒。

  內容與措施:

  1、修訂完成月積效考核細則

  2、落實巡視人員分工職責

  3、完善課程巡視反饋制度

  4、對接文本與現場的調研:

  (二)完善課程實施方案

  目的:

  優化、細化課程實施方案,使得方案更具體、更聚焦問題,有針對性和操

  作性。

  內容與措施:

  1、作息時間的進一步優化和調整

  2、游戲部分的調整

  3、運動部分的補充

  初步梳理匯編完成課程園本化方案《動起來——戶外運動方案集》。

  內容:春秋季運動方案、秋冬運動方案、雨天運動方案

  園本教研

  (一)做實游戲研究

  目的:

  將研究視角聚焦游戲現場,試點班先行,以點帶面,以解決現場問題為突破

  口,借助團隊智慧,解決游戲實踐性問題,使得大小教研形成合力。

  內容與措施:

  1、小班:小班角色游戲中教師語言支持策略的研究(詳見小班組專題教研計劃)

  (1)目標:提高教師診斷幼兒游戲行為的能力,豐富教師支持幼兒游戲的語言機制。

  (2)預期成效:角色游戲中幾組教師語言支持幼兒游戲的案例分析

  2、中班:中班幼兒角色游戲經驗拓展的支持策略研究。(詳見中班組專題教研計劃)

  (1)目標:提升教師對幼兒新游戲行為的解讀分析能力,探索有效的支持時機和方法。

  (2)預期成效:面對新游戲教師支持的過程式案例

  3、大教研組:以游戲案例為載體的教師反思能力的研究。

  (1)重點研討問題

  (2)大教研形式

  (3)大教研成效:

  (二)創新幼小銜接研究

  目的:

  圍繞《xx市幼兒園幼小銜接活動指導意見》文件指導思想和“我要上小學”

  主題目標,把集中性的幼小銜接活動與經常性的教育活動結合起來,通過“苗苗

  入學護照”的設計,初步培養大班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傾聽習慣、閱讀習慣)、

  生活能力(自我服務能力)、建立初步的規則意識、責任意識、任務意識。

  內容與措施:

  1、開展“苗苗入學護照”設計及運用的研究(詳見大班組專題教研計劃)

  內容:

  (1)苗苗天天記

  (2)聽聽記記

  (3)閃亮小主播

  (4)苗苗摘星榜

  (5)苗苗小當家

  2、創設“幼小銜接專用活動室”

  內容:

  (1)室

  (2)模擬小課堂

  (3)智力大沖浪

  (三)做強網絡教研與現場教研的融合研究

  目的:

  優化現場教研,建立網絡教研機制,實現兩種教研形式的有機融合,激發教

  師參與教研的自主性,借助團隊協作支持,提升教師個體的反思能力。

  內容與措施:

  1、備課組研究

  (1)專題式反思

  (2)批注式反思

  (3)視頻切片式反思

  2、困惑尋路研究

  (1)拓展“困惑尋路”內容

  (2)調整“困惑尋路”版面

  (3)設計“困惑尋路”功能

  3、園本教研成效的設計:完成《融合教研操作手冊》。

  《融合教研操作手冊》說明:設計手冊的版塊內容、篩選教研案例

  師資培養

  (一)“活動設計中心組”重點打造(骨干教師、潛力教師)

  目的:

  外聘導師引領,立足課堂,通過“三定法”重點打造外幼的“品牌”教師,開展基于研究幼兒的活動設計,提升教師分析教材、分析幼兒的能力。

  內容與措施:

  1、定內容

  2、定人

  評選方式:圍繞命題現場活動設計

  3、定時間:兩周一次

  (二)“新教師成長社團”重在扶持(新教師)

  目的:

  借助專家之力,開展“教學模擬課”的實踐研討,開展活動方案與教學現場對接的研究,提升新教師對教案的理解能力以及明確各教學環節的組織與實施。

  內容與措施:

  1、外聘專家來園指導,兩周一次開展“教學模擬課”研討

  2、學期末開展新教師原創教學活動評比

  3、開展“帶班小妙招”的研討和評比,結合本園研究成果,匯編完成《新教師一日帶班小貼士》電子書。

  (三)“新視野活動”重在拓展(成熟型教師)

  目的:

  嘗試按需培訓,為教師培訓提供自主參與、選擇的空間,滿足教師的個體

  專業需求。

  內容與措施:

  1、成熟型教師根據自身教學特長、專業愛好,選擇培訓內容,針對性選送外出“取經”,拓展視野。

  2、發布《幼兒園微型課題指南》,成熟型教師自愿申報、開展園級課題的研究。

【有關幼兒園業務學期工作計劃3篇】相關文章:

幼兒園二學期工作計劃12-11

上學期幼兒園安全工作計劃10-25

幼兒園體育學期工作計劃范文12-21

幼兒園學期工作計劃八篇12-18

有關學期工作計劃模板5篇12-03

幼兒園下學期安全工作計劃10-25

幼兒園中班新學期工作計劃08-20

幼兒園園長新學期工作計劃09-10

秋季幼兒園新學期工作計劃09-05

小班幼兒園第一學期工作計劃12-13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日本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中文 | 亚洲精品萝福利莉在线 | 亚洲天堂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午夜福利精品短视频在线 | 亚洲产在线观看亚洲第一站 | 色综合伊人丁香五月婷婷综合缴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