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節風俗習慣有哪些?

時間:2020-10-11 10:15:24 其他節日 我要投稿

寒衣節風俗習慣有哪些?

  寒衣節,每年農歷十月初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民眾稱為鬼頭日,是漢族傳統的祭祀節日,相傳起源于周代。這一天,特別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謂之送寒衣。寒衣節與春季的清明節、上巳節,秋季的中元節,并稱為一年之中的四大“鬼節”。同時,這一天也標志著嚴冬的到來,所以也是父母愛人等為所關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

寒衣節風俗習慣有哪些?

  焚燒寒衣,有的地方在亡者墳前進行,講究在太陽出山前上墳。有的地方習慣在門前焚燒祭物。雁北許多地方及晉中的平遙等縣,傍晚婦女要在門外放聲大哭。臨縣舊日傳有一詩:“粘紙成衣費剪裁,凌晨燒去化灰埃。御寒泉臺果否用?但聞悲聲順耳來!”既描述了送寒衣的情景,又對其傳說效應提出了質疑。兒女們守孝,穿三年孝服。孝滿之年的十月初一日換穿常服。先人的遷墳合葬等儀式,民間也總是習慣在十月一日進行。

  寒衣節風俗習慣:

  農歷十月初一,謂之"十月朝"。我國自古以來就有新收時祭奠祖宗的習俗,以示孝敬,不忘本。古人們也在農歷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農歷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今天江南的許多地區,還有十月初一祭新墳的習俗。

  農歷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后天氣漸漸寒冷,人們怕在冥間的祖先靈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時除了食物、香燭、紙錢等一般供物外,還有一種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時,人們把冥衣焚化給祖先,叫作"送寒衣"。

  后來,有的地方,“燒寒衣”的習俗,就有了一些變遷,不再燒寒衣,而是“燒包袱”人們把許多冥紙封在一個紙袋之中,寫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應稱呼,這就叫“包袱”。有寒衣之名,而無寒衣之實。人們認為冥間和陽間一樣,有錢就可以買到許多東西。

【寒衣節風俗習慣有哪些?】相關文章:

清明節諺語有哪些11-19

護士節活動有哪些07-16

端午節的風俗有哪些08-08

元宵節的燈謎有哪些04-23

各國國慶節有哪些習俗12-25

西方圣誕節習俗有哪些10-23

端午節的詩句有哪些07-16

護發食物有有哪些08-15

國慶節搞笑祝福短信有哪些10-12

六一兒童節資料有哪些11-25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思思久久精品视频熟女 | 在线不卡日本v一区v二区 | 亚洲va欧美va在线 | 日日狠狠久久偷偷色综合 | 久久亚洲性爱视频 |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