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佩香囊的由來

時間:2020-11-26 13:00:11 端午節 我要投稿

端午節佩香囊的由來

  端午節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作為我國傳統民俗節日,在我國南方地區習俗保存較完善,那么大家知道端午節佩香囊的由來嗎?我們可以看看哦!

端午節佩香囊的由來

  端午節佩香囊的由來

  相傳古代,許多妖魔鬼怪出來傷人,可是這些鬼怪出來也有一定時辰、季節,有的在日間,有的在夜間,有的在清明,有的`在七月半。

  牛鬼在夜間,蛇神在日間,牛鬼五更雞叫回陰府,五步蛇午時才開眼,新鬼出現在清明,老鬼只在七月半。

  傳說,每年五月五日午時,這個時辰是所有妖魔鬼怪都出來活動。這個時辰是“三五”相重就是五月、五日、午時(午音同五),是魔鬼的時辰。所以古人又將這個節叫“重五節”、“五毒日”。

  傳說古人很難避過這個時辰,如果能避過就能平安,不然就會給鬼怪害死。這時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托夢給人們,說妖魔鬼怪最怕金屬、香氣,只要你帶上金屬和香氣之類,就能避過妖魔鬼怪之害。

  人們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傳開了觀世音菩薩托夢救人的事,他們就在這一天午時,身上佩帶各種各樣的金屬與香氣之類來避邪,這種做法,俗稱“壓午”,結果,平安無事。從此,人們每年在這天佩帶金屬、香氣之類的東西,時間久了,就漸漸地發展為今天的香袋。

  佩戴香囊的意義

  中國許多地方,在端午節都要做幾個香袋給小孩掛在身上,這就叫做“壓午”。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后,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

  古語說:“端午節物:百索、艾花、銀樣鼓兒、花花巧畫扇、香糖果子、粽子等等”。佩香囊,避邪驅瘟、襟頭點綴。香囊內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拴五色絲線。香囊中所用的中草藥物,能散發出天然的香氣,這種香氣屬中藥學理論中的五臭范疇,具有開竅醒神、化濕醒脾、辟穢悅神等功效。

  現代醫學研究也證明這些藥物之所以有芳香氣味,是由于其含有大量揮發油,這些揮發油具有抗菌、抗病毒等作用。端午節傳統香囊中的香料可以預防感冒、手足口病等,且對防蚊驅蟲有一定作用。

  但是佩戴香囊也有一些禁忌,像孕婦和過敏人群就最好不要佩戴,以免引起不適。

【端午節佩香囊的由來】相關文章:

端午節的由來英語08-08

端午節的由來與風俗08-12

小豬佩奇饅頭的做法步驟10-12

小豬佩奇經典臺詞12-28

美國留學佩斯大學介紹11-22

留學匈牙利:佩奇大學的收費情況簡介10-16

令狐姓氏的由來05-08

冷姓的由來04-29

小暑節氣的由來07-07

管中窺豹的成語由來12-18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高清 | 在线日韩欧美国产视频 | 亚洲无线观看国产视频 | 视频人妖一区二区 | 日韩女同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乱理片在线观看中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