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的春節習俗作文

時間:2025-02-11 09:14:49 小英 春節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福建的春節習俗作文(精選11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福建的春節習俗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福建的春節習俗作文(精選11篇)

  福建的春節習俗作文 1

  世界各地的過年的'習俗都是不一樣的,在爆竹的陣陣聲中,我們迎來了一個喜慶的節日—春節。

  家鄉在過除夕夜和正月初一那天是最為熱鬧的。首先是在除夕晚,先是敬天公,敬天公是在于子正時(為零點)一到,四處爆竹聲響成一片,我們即要在家中萬堂中設案,擺上三牲、果子、清茶等貢品,并且燃上三柱清香、點燭拜天公。這種祭祀天公是一直要持續到初四。除夕之夜。不僅要守歲還要開正,開正就是在除夕之夜守歲到十二點,迎新年,在子正時“敬天公”的同時,燃放煙花爆竹,以表慶賀,開門迎春迎祥,俗稱“開正”。

  正月初一,首先是賀正。清晨,無論是男女老少,個個都是要早早起床,穿上早已準備好新衣服,早餐合家都吃面線加雞蛋,據說吃蛋去殼,意思是在除霉氣,迎吉祥,而面線則象征著福壽綿長之意。早上吃完早餐即要出門走訪鄰居親友,親友則笑臉相迎,首次見面皆要互相道到:“恭喜”。就是俗稱“賀正”,要是有小朋友上門做客,主人必要奉上糖果、蜜餞或者喝甜茶、喝甜茶,意思是讓上門小客人“甜一下”意思。以示讓小客人有個甜甜蜜蜜好開端。

  到了初九了,春節的熱鬧差不多就過了,小孩子們去照常上學了,大人們也去照常做事了。

  福建的春節習俗作文 2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中國有56個民族。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民族。他們都有著自己獨具特色的民風民俗。下面,就讓我講講福建的春節吧。

  在福建,臘月二十三就已經要開始“忙年”了,也就是所謂的大掃除,大掃除就是為了把一些不要的東西整理出來,也是為了“辭舊迎新”。

  在臘月三十,家家戶戶都貼上了新的對聯和年畫。在晚上,大家都不睡覺。到了大年初一的零點,家家都開始把桌子擺在門口,拿上吃的擺放在桌上,然后開始拜公,家家在地上放鞭炮。轉眼間,每家的門口都成了火紅的一片。

  大年初一,男女老少穿起了新衣,街上是看不到人的,到了中午,大家都會拿錘子捶糍粑,再拿上一些食物,去到以前圣上的屋子里去祭拜。大人們還會走親訪友互送禮品,在晚上的時候,年夜飯會吃魚和餃子。之所以吃魚,是因為魚象征著“吉慶有余”;而吃餃子,則是把硬幣包在餃子里,吃到硬幣的人,這一年都會幸運。半夜的時候,大家還會出來放煙火。

  在初三的時候,每戶人家都必須要殺一頭豬,然后再去祭拜。在中午的時候,還會有人來巡游。他們開著一輛輛的禮炮車,“砰!砰!……”驚天動地,人們鼓著鑼鼓邊敲邊走。非常壯觀,讓人忍不住也要一起過去。而在這幾天里,觀光拜佛的.場地,到處是人山人海,擠滿了人,一不小心可能就會摔倒。

  正月十五元宵節這一天,要吃湯圓。湯圓有各種各樣的,湯圓是“圓圓滿滿”的象征,一家人都要坐在一起吃湯圓。過完元宵,福建的春節也差不多結束了,人們又恢復了以往的日子。

  福建的春節習俗作文 3

  閩南一帶鄉村過年習俗顯得與城市不盡相同。鄉村農家,房多門多,除了貼春聯外,房門兩側還要擱置兩株圈貼紅紙的連根甘蔗,叫“門蔗”,方言“蔗”與“佳”近音,寓意進入佳境。廳堂中案桌擺有隔年飯、長年菜、發糕,并插上用紅、黃兩色紙扎的“春枝”,寓意飯菜長年豐足,吉祥發財。每家要把薯藤柴枝堆垛大門外,點燃待其煙繞火旺,男人依輩分跳過這堆火焰,邊跳邊念:“跳入來,年年大發財;跳出去,無憂共無慮;跳過東,五谷吃不空;跳過西,錢銀滾滾來。”這叫“過火群”,象征燒掉舊歲的邪氣,消災過運,迎來干干凈凈、大吉大利的新年。

  “跳火群”后,就要用新掃帚打掃廳堂,掃完后掃帚畚斗擱在一起,垃圾堆放門邊,希望如愿再從畚帚中走出來,幫助發家致富。同時要把跳火群未熄的余灰收集一些添于炭爐中,叫“添旺”,象征更加興旺。家長率子女圍坐爐旁,叫“圍爐守歲”,最好通宵達旦守著,據說這是為父母添壽。此時,長輩給晚輩分壓歲錢,叫“分圓”。隨著社會進步,生活節奏加快,閩南鄉村一些繁瑣的習俗已逐漸被廢止了,但農家企盼好年景的風俗仍保留下來。特別是“圍爐”在臘月寒冬,全家人圍在暖烘烘的小爐旁痛飲暢談,述舊歲展望未來,那是多么溫馨,多么幸福。

  正月初一,黎明開門,梵香燃爆,曰“開正”。晨起祭祀祖先,是日,糞土不傾戶外。

  正月初三,為喪家清新愁(即燒新床)之日。凡在初一、二未到過之友家,是日應勿往訪,訪即為不敬。有諺語曰“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甲飽”,意思是初三日無客登門,晚起無妨。那么這個習俗是怎么來的呢?相傳,明朝嘉靖年間,倭寇占領廈門外島浯嶼。一年除夕夜晚,官兵忙于過年而疏于守備,大股倭寇乘機攻城,軍民奮起抵抗敵人,激戰二日三夜,倭寇才敗退,但城內軍民傷亡極重。初三日,百姓各自收埋親友,吊喪亡靈,哭聲震天,無暇到別家登門拜年。第二年初三日,廈門居民把此日作為忌日,久而久之,成為慣例。

  正月初四,奉佛人必焚紙帛與馬,接神,系迎接十二月二十四日的'送神。

  正月初九,玉皇誕辰,香案敬神。惟喪家要停祭兩年。

  正月初十,地誕。是日不砍柴、不掘土。并以普通物品祭敬。

  正月十三,關圣帝君誕辰,商家均有祭敬。

  正月十五,上元或日元宵,即三官大帝誕辰,鬧花燈。

  以上就是我家鄉——福建的春節習俗。小伙伴,一起來,更精彩喲!

  福建的春節習俗作文 4

  我的老家在福建,那兒的新年處處張燈結彩,門口懸掛著各行各色的燈,男女老少都穿上新衣,家家在做團圓飯,到處是飯菜的香味。

  新年是最傳統的節日。每到農歷臘月二十三“祭灶”日這天,我們都要穿上好衣服,在家中供上家禽,魚類禽畜海鮮,以及水果、糖果、香茶等供品,再燒香放鞭炮,為灶神送行。而從起,“過年”也就開始了。到了除夕這天家家戶戶都要先將象征新春祥瑞、萬事如意、招財進寶等內容的春聯,貼在自家的門前。此后,在堂屋供桌上擺設供品、香燭,以祭拜祖先并迎接他們“回家過年”。從這時開始,燃放煙花、熱鬧非凡,而且一直延續到大年初一的早晨。

  年夜飯中,除要吃象征全家團圓的魚丸、肉丸和寓有“食雞起家”之意的雞肉,以及表示“年壽長久”的長年菜,還有各種極富地方風味的油炸食品、年糕,特別是吃“烏龜豆沙年糕”則有年年益壽的意思。年夜飯吃過之后,便是長輩們給子孫贈送“壓歲錢”的給法也頗具特色:年齡大的孩子,其“壓歲錢”是用紅紙預先包好遞到他們手里的;而年幼孩子的.“壓歲錢”,是先對長輩說吉祥的話才給紅包。正月初一這天,人們都會早早起床,梳妝打扮和洗漱停當之后,就是開始了極富人情味的互相拜年祝福,以及走親訪友或游覽公園等等,迎來送往,熱鬧非凡,人們普遍沉浸在歡樂、慶賀、幸福、美滿的節日氣氛之中。

  這就是我們過新年的過法,這就是獨有的過法。

  福建的春節習俗作文 5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過年了,伴著濃濃的年味,羊年到了,福州的春節也拉開了序幕。

  大年三十的早上,我們全家都換了新裝。家家戶戶的門上都貼起了新的春聯,掛上了火紅的大燈籠。我不僅看到春節喜氣洋洋的氣息,還看到了人們對新的一年的期盼與祝福。吃過早飯,我們一家人就要去尋找春節的'“獵物”了。小廚“媽媽”和“大廚奶奶如兩只老虎般在超市里尋找著。不一會兒,“助手”爸爸和我提著大包小包滿心歡喜地回家了。一到家,大人們就開始忙起來了。瞧,桌上一道道食材,還沒煮就讓人垂涎欲滴,越看越想吃,為了不讓口水再流,我拉起妹妹一起去外面玩了。

  中午,一群大人圍坐在一起,喝喝茶,聊聊天,嗑嗑瓜子,小孩子們呢,聚在一起玩著小游戲,歡樂聲響徹云霄,傳遍整個村子。

  不知不覺中,已經臨近晚上。一道道菜在奶奶的“神手”下立馬變得香噴噴的。團圓飯開始了,我們圍坐在一起吃著福州著名的小吃。瞧,那碗里的肉燕,形如燕子,一入口,薄而透明的燕皮似乎在我嘴里撓癢癢,輕輕一咬,一股肉餡香頓時在我嘴里散開;再看看,那荔枝肉,紅通通,如荔枝一般,色澤光滑、明亮,一看一聞讓人就想吃;哇!幾顆圓溜溜,胖乎乎的魚丸在碗里蕩漾著,我撈起一個,咬上一口,一股肉汁瞬間沖進我的口腔里,肉的香味與魚的鮮味混雜在一起,讓我回味無窮。

  夜幕降臨,大家圍在床上,看著春晚。一個個小品令我們開懷大笑,其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投其所好》,這部小品諷刺了當今社會上的貪污現象;一個個充滿高難動作的雜技讓我們驚心動魄,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青花瓷》,臺上的一名女孩相當厲害,正所謂“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今年的春晚比往年精彩了好多。

  到了十二點,噼噼啪啪的鞭炮聲震耳欲聾。我穿上新衣,拿上花炮,也加入到放炮的行列。大人們拿著一串串鞭炮,在自家屋外放著,炮響傳遍每個角落。“3,2,1”瞬間,煙花四射,驚雷般的響聲使我忍不但捂住耳朵,焰火在天空中呈現出如噴泉,如菊花般的形狀,一個比一個漂亮。地上傳出大家的歡聲笑語,過大年了!

  一年之計在于春,讓我們在新的一年里更加努力,紅紅火火地踏上羊年的吉祥之路。

  福建的春節習俗作文 6

  經過這次做春節的電子報,讓我明白春節是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也是中國人所獨有的節日。春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在春節這一傳統節日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大多數少數民族都有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2006年5月20日,“春節”民俗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春節又是怎么來的呢?一種說的是,古時候,有一種叫做"年"的兇猛怪獸,每到臘月三十,便竄村挨戶,覓食人肉,殘害生靈。有一個臘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個村莊,適逢兩個牧童在比賽牛鞭子。"年"忽聞半空中響起了啪啪的鞭聲,嚇得望風而逃。它竄到另一個村莊,又迎頭望到了一家門口曬著件大紅衣裳,它不知其為何物,嚇得趕緊掉頭逃跑。后來它又來到了一個村莊,朝一戶人家門里一瞧,只見里面燈火輝煌,刺得它頭昏眼花,只好又夾著尾巴溜了。人們由此摸準了"年"有怕響,怕紅,怕光的弱點,便想到許多抵御它的方法,于是逐漸演化成今天過年的風俗,即春節。

  那么春節又有哪些習俗呢?因為春節是中國及一些亞洲民族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因此春節的習俗也多種多樣。因為相傳年獸怕紅色,怕火光和怕響聲,所以人們便有貼春聯、放鞭炮、敲鑼打鼓等習俗。不同時期、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習俗都不相同。比如福州就有臘月二十八掃塵,貼春聯貼窗花和倒貼“福”字,除夕守歲,初一放開門爆竹等等。

  福建的春節習俗作文 7

  按往年慣例,福州的春節從臘月二十四也就是傳統的“祭灶”日就開始了。從這一天起,家家戶戶都忙碌起來,大人們喜氣洋洋地忙著大掃除、置辦年貨。小孩們也不閑著,樂呵呵地幫著貼春聯、大紅“福”字、插花、掛燈籠,把房子打扮得別具一格。小孩們雖然礙手礙腳,大人們卻不會像平時那樣加以呵斥或驅趕。

  到了除夕這天,福州家家戶戶燈火通明,過年的喜氣洋溢在每一個人的臉上和心上,彌漫在每一個角落,一切都顯得那么祥和幸福。廚房里到處擺放著美味的食物,只等夜幕降臨,就可以一飽口福了。各家各戶還備有鞭炮、煙花,準備辭舊迎新。當新年的鐘聲敲響時,大家都歡呼起來,鞭炮聲響成了一片,震耳欲聾。興奮的我在家中來回地跑著,抑制不住自己喜悅的心情。在陽臺上抬頭望去,夜空中煙花璀璨,像無數顆耀眼的流星,更多的像五彩繽紛的花朵,把夜空照得如同白晝一樣,美不勝收!

  到了正月初一,一早就被鞭炮聲喚醒。睡眼惺忪的我在枕頭下摸到了裝在紅包里的壓歲錢。這一天,福州的大人小孩都穿戴一新和親朋好友歡聚一堂,品嘗著美酒佳肴,互相說些祝福的話兒。小孩子則可以不受約束地做自己喜歡的事,玩個痛快!

  接下來就到了正月十五“元宵節”。這一天,福州有名的“花燈一條街”南后街熱鬧非凡,手工精心制成的蓮花燈、宮燈、走馬燈等,以其獨特的魅力傾倒了無數觀燈的福州人。在文廟,大型猜謎游戲,吸引了眾多的.猜謎愛好者。而民俗公園南公園更成了一個“福州民俗風情世界”,吸引了許多的游人,人們在這里品嘗地道的福州民間風味小吃,體驗福州的民俗風情。

  真心祝福福州的小朋友在新的一年里快快樂樂、幸福平安。

  福建的春節習俗作文 8

  按照福州的民俗,春節從臘月就開始了,正月初一便是春節的重頭戲、高潮。這天早晨起來時,嘴里一定得念叨著吉祥話兒

  緊接著便是開門紅,新年的第一次開門,必須在開門前后放一次鞭炮,爆竹聲后,滿地都是艷紅艷紅的鞭炮片兒,燦若云錦,被大人小孩們稱為“滿地紅”此時的大街小巷里喜氣洋洋,好不熱鬧。

  上午九時,便是拜年的高潮期,男人女人們穿上最美麗的衣裳,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走親戚,拜訪朋友,互相恭祝來年大吉大利,而小孩子要先給大人、老人們拜年,長輩就將預習準備的壓歲錢送給小孩,以此保佑孩子平平安安度過一生。

  十點左右,人們都拿著早已采購好的春聯,讓小孩幫忙拿著,準備好膠帶,自己踩著椅子來貼春聯兒,一眼望去,滿街如一條龍似的,紅紅火火。

  中午準一點,大家就開始準備逛小型廟會了,廟會是一個特別的活動,大多都是開在廟會旁,福州這邊十分少見,但如果有開,都是開個十幾二十天,賣各種小吃的、賣鞋帽的、耍把式的、賣日用雜貨的.,小攤小販十分多,趕廟會的人更是絡繹不絕。

  趕完廟會,回來已經快5點了,大人們蜂擁而至地擁入廚房,開始做年夜飯,“啪啦啪啦”每家每戶傳來了刀碗摩擦的聲音,“撲哧撲哧”大魚滿地撲騰,小魚滿天飛來飛去,“咚咚咚”大伙們熱火朝天地剁肉,殺雞殺魚,“上菜!”大人們命令小孩將菜端到桌上,到門口一聞,滿街都飄著菜香味。

  八點,春晚開始,一家人坐在小圓桌旁,磕著瓜子,講著俏皮話兒,聽著美妙的歌聲,大家嘰嘰喳喳地講到了深夜。

  我喜歡家鄉的春節,它總是那么多姿多彩!

  福建的春節習俗作文 9

  走進每一條大街小巷,聽見的是人們對他人的聲聲祝福;來到超市出口,瞧見的是人們大包小包地把年貨買回家,為的是煮一頓豐盛的年夜飯;來到小區的娛樂天地里,總能看見小孩子手拿糖葫蘆,臉上洋溢著天真的笑容。這就是福州的春節。

  春節差不多是在臘月下旬就開始了。臘月二十四過小年,那天晚上每家每戶都要在灶臺上擺上甜點,端出小酒,來祭拜一下灶公灶母上天為天帝匯報之時,人們想讓他們在天帝面前美言幾句,讓人間風調雨順,便擺出甜點。這就是福州的小年。

  除夕真熱鬧!家家戶戶都亮著燈,吃著香甜可口的年夜飯,不時傳來親朋好友碰杯聲和聲聲的祝福。親人們的祝福聲與外面鞭炮齊鳴的聲音混在一起就像一曲千人大合唱。各家門外早已貼上了紅紅的對聯,陽臺上還掛著兩個大紅燈籠,上面的團寓意來年幸福平安,放眼望去,幾乎每個人家里都掛著一個紅色的`中國結,整個小區充滿了喜慶的氣氛。酒足飯飽之后,全家人坐在沙發上,磕著瓜子,聚精會神地看著精妙絕倫的春節聯歡晚會。待到零點,鞭炮聲響徹云霄,煙花像子彈似的,綻放出一朵朵美麗的花,為福州的除夕夜增添了幾分色彩!

  新年的第一天—正月初一。人們早早的起床,穿上嶄新的衣服,從柜中拿出香,上山拜佛燒香,以求來年全家幸福平安。

  正月初三初四,人們在家閑著無聊,紛紛外出旅游,為這個春節增添一些情趣。

  元宵可是春節的重頭戲。這天晚上許多人飯后都帶著家人去賞花燈。但最具獨特魅力的要數馬尾燈展了。這里的花燈不計其數:有祝福燈、團團圓圓燈、三星高照燈、駿馬飛馳燈……讓人看得眼花繚亂。除此之外,我們還能一邊賞花燈,一邊聽著悠揚的音樂。這時都么美好的燈展啊!

  正月十六春節結束了,大人們上班,小孩們上學。此時的天氣漸漸暖,太陽公公的臉上也掛著慈祥的微笑。這就是福州的春節。

  福建的春節習俗作文 10

  我的家鄉在福州,這是一個好地方。按照福州的老習俗,春節一般在臘月二十四就拉開了序幕。 二十四這一天是要祭灶的。傳說,每年這一天灶公灶婆要回天庭復命,在玉皇大帝面前匯報人間各家各戶的情況。于是,人們便……

  我的家鄉在福州,這是一個好地方。按照福州的老習俗,春節一般在臘月二十四就拉開了序幕。

  二十四這一天是要祭灶的。傳說,每年這一天灶公灶婆要回天庭復命,在玉皇大帝面前匯報人間各家各戶的情況。于是,人們便在這一天準備年糖年餅來供灶公灶婆希望他們吃了以后,嘴能甜些,好在匯報時,多說自家的好話,好使得來年風調雨順,萬事如意。在供奉完年糖年餅后,人們還要燃放鞭炮歡送他們回天庭。

  過了二十四,大家就更忙碌了。要“除塵”掃晦氣,要換洗家具,要購置充足的年貨。

  除夕在爆竹聲中大笑著走來,上午,大人們敢做祭祖的、祭神的菜,還要用漿糊貼上對聯、年畫、“福”字,“福”字總是倒著貼,象征著“福到(倒)了!”

  中午,老人們架好供桌、倒好貢酒、點好蠟燭、端好貢品,然后由小孩手中握香,向祖宗大拜三拜。年輕人則抬上一口燒紙錢的大鍋,又開始燒紙錢,紙錢一般折成金條、銀條、金元寶、銀元寶等形狀。燒完了,爆竹聲也便此起彼伏地響起來了。在爆竹聲中時間流逝,很快到了晚上,全家人坐在桌前吃著年夜飯,會喝酒的都舉杯祝酒。這年夜飯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菜也當然是五花八門:肉燕、肉片、肉餅、春卷、粉絲、魚頭、螃蟹、蝦菇……各式各樣的美味佳肴琳瑯滿目,應有盡有。看著這些色味雙美的食品,小孩子們都不禁垂涎三尺了。

  到了八點,人們都圍坐在電視機前看春節聯歡晚會。一聲聲溫暖的祝福,一個個精彩的節目,當新年的鐘聲莊嚴的敲響的那一刻,天空便成了煙花肆虐的領地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早上,吃早餐時,每家幾乎都是吃太平面。午餐前,男人們去親朋好友家串門、拜年。小孩子跟在大人身后。拜年時最不能吝嗇的就是甜言蜜語了,只要嘴甜些,壓歲錢就會源源不斷了。

  過了初一以后,街上開始有些冷清了,不過后面還有“重頭戲“呢!

  不久便是正月十五元宵節了。這一天,家家戶戶看花燈,各具形態、五顏六色的花燈,真讓人應接不暇。這一天還要吃湯圓啊!那軟軟滑滑的'湯圓一入口,便有了甜滋滋的味道。當然。最美的莫過于晚上的煙花了。天剛黑不久,就有許多性急的人放開了煙花,先是十幾家,后來幾十家放開了,再后幾百家也放開了,最后,全城處處都是煙花了。那一朵朵色彩絢麗的“鮮花”在空中綻放,給美麗的夜空又抹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有的是藍的,有的是紅的,有的是綠的,有的是金黃的,還有紅綠相間的、金紅相間的……真是美不勝收啊!

  這真是美好而又充實快樂的一天啊!

  可一過了十五,春節華麗落幕,年味也開始淡了,淡了……

  福建的春節習俗作文 11

  我的家鄉在福州,在我的記憶中,每年的春節都是差不多的,熱鬧、喜慶而祥和。

  春節的前幾天,是大人們最忙的時候,張羅這張羅那,但是,卻是我們小孩子最憧憬的時候。爸爸媽媽買了許多好吃的,而臥卻只能眼巴巴地看著,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便急切地盼望著春節的`到來。

  除夕那一天晚上,當然也是我家最開心的時候,全家三口人一起靜靜地看著,偶爾外面傳來幾聲鞭炮聲,也會覺得特別趣。電視里搞笑的小品,優美的舞蹈常常逗得我們哈哈大笑,這笑聲伴隨著窗外的鞭炮聲,顯得氣氛愈加歡樂。

  終于要正式過年了,拜年就是我們一家首要的任務了。每到一家,我都要說上一句吉祥話,如:“新年快樂”、“恭喜發財”等等,而爸爸媽媽則送上一份拜年時必備的禮品,主人則會拿出一個紅包遞給我,這是我最高興的事了,于是心里盤算著這錢該怎么用,買些零食?或是文具?買點玩的也不錯,誰知一回到家就被“無情”的媽媽給收了去,我只好無奈地把這些個幻想的泡泡給吹滅了。

  接下來的幾天,我們就到處做客,豐盛的飯菜,炫麗的燈光,大人們喝酒時的祝福包圍住了我,而我呢?則和哥哥一人拿來一大瓶飲料,東東快快地喝了個夠,哪曉得一會兒我的肚子便疼的厲害,難受極了,后悔啊。

  正月十五元宵節,我已經上學了,新學年的開始,將意味著春節的結束,但在這一天,我們家還是要吃元宵的,過年的氣氛絲毫沒減弱,照舊的笑聲,照舊的喜慶,照舊的開心。

  就這樣,快樂的春節過去了,每當細細回想是,總會不禁笑出聲來……

【福建的春節習俗作文】相關文章:

福建過春節的習俗有哪些03-12

福建閩南有哪些春節習俗07-05

福建冬至有哪些習俗07-14

福建省各地的立冬飲食習俗08-14

福建冬至習俗:“冬至暝”搓丸08-01

冬至是什么意思?福建冬至習俗吃什么?06-24

春節有哪些習俗?地方春節習俗介紹11-10

春節習俗03-12

介紹春節的習俗作文10-09

介紹春節習俗作文09-23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1级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v人片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专区在线观看 |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电影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久久麻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