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25考研院校專業設置五種情況解讀
考研選專業就好比高考填志愿,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搜索整理了關于考研院校專業設置五種情況解讀,歡迎參考學習,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考研院校專業設置五種情況解讀
一、相同的專業在不同的學校,差異可能很大。
一個專業如果被認定為是某所學校的好專業,往往意味著這個專業是這所學校的王牌專業或是特色專業,我們通常以“重點學科”或“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來了解一所高校的優勢特色專業。但是相同的專業在不同的學校,差異可能很大。這種差異主要體現在兩方面:
一方面是專業實力上的差異。由于學校的辦學歷史、師資力量、教學硬軟件以及社會聲譽不同,同一專業在不同學校所占的地位不一樣,就業率和就業層次也有所不同。如果這個專業屬于這所大學的拳頭學科,哪怕是“冷門”,也一定有市場,這個“冷門”的好專業往往辦學歷史長,在行業內認可度高,就會有對口的行業內單位專門沖著這個拳頭專業到學校舉辦專場招聘會,就業自然不愁。
另一方面,相同專業在不同的學校,其所學的課程、發展的方向可能差異也非常大。
比如說同樣是“采礦工程”專業,在中國礦業大學(徐州)偏重于煤礦開采領域,但在中南大學,則偏向于有色金屬領域;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生物技術”主要研究的是動植物的基因問題,江南大學的“生物技術”主要研究的是發酵工程,二者研究的方向完全不同,沒有可比性。
因此,對照不同學校的相同專業,不僅要看這個專業在專業領域的地位,還要看專業內涵本身,這個專業內涵主要指專業的培養目標、主干課程、就業及研究領域等。
二、名牌大學的專業不都是好專業
經常有人認為“只要能上名牌大學,讀哪個專業都無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名牌大學里所有專業都是好專業!睂嶋H上,名牌大學并非所有專業都是優勢專業,都是業內水準最高的專業。譬如,如果你立志成為一名心理學家,選擇北師大可能就優于就讀清華大學。另外,由于幾年前盛行的“并!睙、“改名”風,很多“新”學校相繼誕生,它們中不乏名校并入了三五所普通高校的,自然很多并入的專業實力也就比較一般。
相反,有些學校的名氣不是很大,但是這些高校里的部分特色專業實力卻不容小覷。比如,武漢理工大學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與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并列;中北大學的“儀器科學與技術”,號稱“中北第一、清華第二”。
因此,考生不能只盯著“名牌”二字,有名校情結很正常,人人都想優秀,但不能盲從隨大流,看名氣也要重實際,大家還是要根據自己的綜合情況去選定適合自己的學校和專業,如果一所學校的綜合排名不是很靠前,但其中某一專業非常的牛,這樣的學校含金量也不低。
三、切忌從專業字面去理解
很多專業其實并不是字面意思所能理解的,你需要去查相關院校對該專業的設置情況,對修讀的課程,方向必須要了解清楚,不然如果只是平字面意思來自我理解,很多專業容易讓人望文生義、產生誤解,最終會影響你的選擇。譬如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既不屬于生物科學類,也不屬于醫學技術類,而是屬于工學里的電氣信息類。該專業主要研究方向是運用工程技術手段,研究和解決生物學和醫學中的有關問題,畢業后多到企業從事醫療器械的設計、制造和研究等工作。
再比如信息資源管理專業,實際上是由檔案館專業更名發展而來的;公共事業管理(師范)專業,實則就是教育學專業。很多新增冠以時髦專業名稱的“全新專業”其實就是一些以前的專業根據時代的需要和專業的發展換上了新包裝,用“新瓶”裝了“舊酒”,考生和家長切不可“以貌取人”,一定要深入了解專業真正學習哪些內容,培養的又是方面的人才。
四、專業不完全等同于職業
大家選專業都希望選一個就業前景好,薪資高的,網上也不乏一些“高薪職業排行榜”,以職業定位來篩選專業。但須注意的,專業不完全等同于職業,不一定是你讀了什么專業就會從事何種職業,而往往專業不對口就業的人比比皆是。一定要考慮清楚。
在實際就業中,當今社會上能直接從事和自己在大學所學專業對口工作的人并不多,能一次就業就到位的人也不多。專業與職業聯系緊密的多是些工科類專業(如土建類、航空航天類)和醫學類專業,即便是這些專業,對口率達到40%就已經是非常高了,大部分專業的職業定位是模糊的。
而且同一個職業可能同時對應幾種專業,比如很多單位的人力資源管理師的專業背景五花八門,從經濟學、管理學、行政學到教育學、心理學、法學、工程學等,涉及的專業領域十分寬泛。再者,即使是大家認為的高新職業在不同行業內同樣的職業待遇相差也較大。還以人力資源管理師為例,在一些外企的人力資源管理師的待遇非常優厚,而在一些普通的小企業,這個職業的收入是比較低的。所以說,好專業也不完全意味著高薪職業,只有吻合自己個人特征的,才能成為正確的人生發展方向。
五、熱門專業并非一成不變
很多考生選專業愛選熱門,所謂熱門就是關注度高、報考人數多的專業。譬如,金融、外貿、財會、計算機等,多年來一直是炙手可熱的“熱門”專業。
“熱門”專業之所以受到青睞,主要是因為大家認為其就業率比較高,對應的就業行業環境好、待遇高。但在實際招生過程中,“熱門”專業受熱捧的原因更多是由于招生計劃數引起的。因為全國大部分院校都開設了以上專業,招生計劃數如此之多,必然在報考人數上蔚為壯觀,儼然“熱門”。但這種“熱門”專業的開設也給四五年后的畢業生造成了就業壓力――“供過于求,就業撞車”。
“熱門”專業報考時,招生計劃數遠遠多于社會市場的人才需求,“熱門”專業到了找工作的時候就只能是部分人的“熱門就業”。這就不難理解電子商務、國際經濟與貿易、法學、經濟學、工商管理等曾經“熱銷”多年的專業會出現低就業率了。
熱門專業不等于高就業率,而且熱門的專業也并非一成不變,以前師范類專業一直是傳統“冷門”,很多人不想當老師,不愿意報考師范類,但隨著近年教師待遇的提高加上職業的相對穩定,已經開始有很多考生爭相報考師范類專業。而隨著能源戰略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不斷提升,以前一直身處“冷宮”的“農林地礦油”也在逐漸升溫。
考研院校專業選擇的重點因素
一、自身興趣
考生在選擇專業時,首先要考慮的問題就是自身的興趣,自己對什么專業最感興趣,對什么專業了解最好,對哪個領域最擅長,以后想從事什么行業的工作。興趣是一種內在的驅動力,有了興趣的驅使,能極大的調動考生的主觀能動性,使考生在以后的復習中能夠更主動、積極,而不至于產生為了考研被迫學習的情緒。
二、社會需求
社會需求也應該是考生在選擇專業時要考慮的因素,畢竟,大部分考生考研是希望能夠通過研究生的學習增加自己的求職競爭力,對于這部份考生而言,社會需求就是我們必須要考慮的問題。目前,一些社會認可度高的專業,由于社會需求的穩定及研究生畢業人數的增加雙重影響,研究生的競爭力明顯下降,就業形勢并不樂觀。所以,考生在選擇社會評價較高的專業時,也要考慮社會需求,了解所選專業的社會評價與社會需求是否平衡。
三、備考難度
報考不同的專業對于考生而言,復習的難度也有所不同。下面總結了幾種報考模式,供大家參考:
本專業本校:這是考研志愿選擇中最為普遍的一種模式,也是成功率最高,復習難度最小的。一般來說,如果考生對自己的專業比較感興趣,對學校也比較認同的話,建議考生選擇這種模式。
本專業跨校:本專業跨校的原因無非兩點:一是考生對本校認同感一般,希望到一個更好的院校學習;二是本校本專業屬熱門,考生考取的把握不大,選擇報考其他競爭相對緩和的院校。本專業跨校難度有所增加,但是由于專業沒有變化,對于考生而言,只要考生認真復習,成功的概率還是很高的。
跨專業本校:考生對所在學校認同度較高,但是對本科專業興趣不大,往往會選擇這種報考模式,跨專業跨專業報考有較大的難度,且這種難度和專業之間關聯度成反比:原專業和報考專業之間的關聯度越小,復習和考試的難度就越大。但是,跨專業本校報考的優勢是方便考生去所報考專業聽課及方便考生獲取考試資料及考試信息。
跨專業跨校:這是所有考研模式中難度最大的一種?忌趶土晻r將面臨大量陌生的專業課程的學習,而且在復習資源、信息渠道等方面均處于不利地位。建議考生選擇跨專業跨?佳袝r要謹慎。
四、自身條件
考生在綜合考慮以上因素后,再跟自身的條件相結合做一個對比分析,之后再作出權衡取舍。這里的自身條件主要指的是考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自我約束能力等幾個方面。
【考研院校專業設置五種情況解讀】相關文章:
考研農學專業解讀10-21
解讀考研熱門專業10-06
2017年考研七大熱門專業就業情況解讀06-23
關于考研熱門專業解讀08-19
2017最新考研哲學專業考研院校排名10-21
英語專業好的考研院校08-03
解讀2017考研熱門專業法學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