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工作中的結案

時間:2024-06-09 00:36:16 社會工作者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社會工作中的結案

  結案指結束案件。謂作判決或最終處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社會工作中的結案,歡迎大家分享。

  社會工作中的結案 篇1

  一、結案階段的主要任務:

  逐步 結束工作關系所采取的行動。

  結案是一種事先計劃好的行動。

  社會工作的專業關系是有時間限制的。一般來說,結案是表示服務對象不再需要社會工作者的專業協助。

  結案時要做如下工作:

  1、總結工作

  2、鞏固已有改變

  (1) 回顧工作過程;

  (2) 強化服務對象已有的改變:社會工作者的工作重點是讓服務對象認識到他們自己所擁有的力量,他們在使問題得到解決的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

  (3) 給服務對象積極支持。

  3、解除專業工作關系:

  結案并不是說社會工作者絕對不再與服務對象接觸,而是不再提供服務。如果服務對象還需要其他服務,社會工作者應給予 轉介 。

  4、撰寫結案記錄:

  結案時要撰寫書面結案記錄。結案記錄的內容包括:服務對象何時求助、求助原因、工作過程中提供了哪些服務、服務對象有什么改變、為什么結案、社會工作者的評估和建議等。

  二、結案時服務對象的反應及處理方法:

  結案是一個轉折性事件,意味著一種狀況的結束和另一種新經驗的開始。服務對象在這個階段可能會出現兩極情感反應,即一方面對即將到來的分離產生失落、難過等負面情緒,另一方面也充滿興奮、希望和成就感等正面情緒。

  1、結案的類型:

  結案標志著社會工作者和服務對象終止接觸。結案時最理想的狀況是,在服務對象實現了改變目標的情況下結束與社會工作者的關系。 (單選)

  (1) 目標實現的結案:

  社會工作者提議結案,服務對象也接受,由此就進入結案階段。

  目標實現的結案大部分是短期介入結案。某些特殊情況下,有些服務對象需要一個比較長的時間段來處理與社會工作者的分離,結案所花時間比較長,稱為長期介入結案。

  (2) 因服務對象不愿繼續接受服務而必須終止專業關系的結案: (重)

  在 外展 工作中常常會遇到這種情況。當服務對象強烈抗拒服務,社會工作者就沒有理由再繼續維持與他們的工作關系,因為在這種情況下,服務對象沒有意愿和動機接受服務,雙方的關系沒有意義。

  (3) 存在不能實現目標的客觀和實際原因的結案: (重)

  例如,當社會工作者發現服務對象的需要超出了自己和機構的能力時,就要結案。這種情況下,結案的形式可以轉介——將服務對象轉往其他機構去接受服務——結束;也可能以轉移——轉由其他社會工作者提供幫助——結束關系。

  (4) 社會工作者或服務對象身份發生變化時的結果:

  當社會工作者和服務對象身份發生時,即使目標沒有實現也要結案。

  2、服務對象的正面反應: P42

  3、服務對象的負面反應: P43

  由于結案意味著社會工作專業關系的終止,意味著服務對象要回到各自的生活世界中,也意味著其后社會工作者與服務對象就要停止接觸,不再有社會工作者的陪伴,因此,終止關系可能給他們帶來“分離焦慮”等感受,表現為對這種即將到來的結案產生負面反應。

  常見的負面反應包括:

  (1) 否認——不愿承認已到結案期,避免討論結案的話題。表現為不準時參加與社會工作者的工作會談,會談時心不在焉等。

  (2) 倒退——回復到以前的`狀態,以此拖延結案的到來。

  (3) 依賴——對社會工作者過分依靠。

  (4) 抱怨——對社會工作者不滿意。

  (5) 憤怒——表現為對社會工作者不滿,批評、攻擊和挑戰其他人。

  (6) 討價還價——當發現沒有可能阻止結案時,有些服務對象會尋找理由延長服務期限,有時還表現出倒退行為,很多已經解決的問題重又出現等。

  (7) 憂郁——當所有延長結案時間的努力都無效時,有些服務對象會表現得無精打采、失落而無助,對結束關系充滿焦慮。

  4、結案反應的處理方法: (多選) P43~P44

  (1) 在結案前與服務對象回顧一下介入工作的過程,以確定結案的時機是否已經成熟。

  (2) 提前讓服務對象知道結案時間,早些做好心理準備。

  (3) 在結案階段社會工作者要逐漸減少與服務對象的接觸,提醒服務對象要學會自立,給服務對象以心理支持,告訴他們有需要時社會工作者將繼續提供協助。

  (4) 社會工作者也要估計一些可能會破壞改變成果的因素。

  (5) 安排正式的結案活動,讓服務對象分享各自的收獲,以建設性的方式表達感受,相互鼓勵,面向未來。

  5、結案與跟蹤服務: P48~P49

  鑒于弱能兒童家長經過小組歷程已達到了小組的目標,并在小組互動過程中建立起了同于失者的支持系統,按照工作計劃小組進入了結束階段,社會工作者將小組交給了弱能兒童家長版主動作。

  (1) 跟蹤服務的意義:

  跟進服務重點要了解服務旬結案后的情況,以提供必要的幫助。跟進可以幫助社會工作者知道服務是否真正有效,也使服務對象感受到社會工作者的關心,增強他們繼續改變的動機和信心。

  (2) 跟進服務的實施方法:

  1 電話跟進:在結案后一段時間內社會工作者用電話與服務對象繼續聯絡,了解結案后服務對象的情況。

  2 個別會面。

  3 集體會面。

  4 跟進服務對象的社會支持網絡。

  社會工作中的結案 篇2

  個案輔導方案

  一、案主的基本情況

  性別 年齡 受教育程度職業婚姻狀況 聯系方式

  二、案主所面臨的問題情境及需求分析

  1、短期目標

  2、中期目標

  3、長期目標

  4、具體方案

  個案面談報告

  一、有關案主基本資料

  姓名 性別年齡 婚姻狀況 面談的次數:第X次

  面談的日期、時間、地點及面談持續的時間

  二、此次面談的目標

  三、面談內容及過程

  1、案主呈現的問題現狀

  2、工作員對案主的觀察

  3、工作員對此個案特點的分析

  四、評估

  1、面談目標大指程度

  2、工作員的角色、技巧和方法

  五、未來計劃與下一步的介入

  結案/轉介報告

  一、有關按住的主要背景資料 姓名性別 年齡 個案開始日期 個案面談日期 面談的次數

  二、接觸次數與方式 電話接觸次數 個別面談次數 小組面談次數 家訪次數 其他接觸

  三、案主/家庭的問題

  1、案主/家庭呈現的表面問題、問題的影響、案主的處理方法

  2、案主/家庭的實際問題及其原因分析

  四、對案主的一般描述

  1、外貌

  2、性情

  3、情緒表現

  4、其他

  五、案主/家庭的'社會背景

  1、案主的教育與工作背景

  2、案主的家庭結構與關系

  3、案主/家庭的社會支持網絡

  4、案主的社會背景與呈現的問題的關系

  5、其他

  六、案主/家庭的生活狀況

  1、生活環境

  2、個人/家庭收入與經濟情況

  3、個人/家庭生活起居習慣

  4、其他

  七、工作員對案主/家庭的評估

  1、案主/家庭問題的可能起因

  2、影響問題發展的因素

  3、該問題對案主/家庭的影響

  八、個案發展的過程

  從接案到結案/轉介的發展過程與達成的程度

  九、工作員提供的服務

  工作員曾經提供的各種服務以及服務目的的達成的程度

  十、工作員對個案/家庭的未來發展計劃和建議

  十一、個案/家庭對結案/轉介的接受程度

【社會工作中的結案】相關文章:

社會工作結案的相關概念07-22

社會工作結案時服務對象反應及處理方法10-17

淺談社會工作中的價值中立08-13

個案社會工作中的溝通技巧08-10

2017年社會工作中級實務備考復習攻略07-30

工作中有效的溝通技巧05-23

如何克服工作中的惰性09-30

工作中常用的日語口語09-30

工作中應該具備的職業心態09-13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专区 | 最新日韩欧美理论在线 | 日本一道久久高清国产 | 日本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无线码 | 亚洲国内自拍愉拍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