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計實操之如何做財務預算表編制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如何做財務預算表編制「會計實操」
如何做財務預算報表編制你了解嗎?你知道應該如何編制財務預算報表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如何編制財務預算報表的會計實操知識,歡迎閱讀。
如何做財務預算表編制「會計實操」 1
一、財務預算內容
1.財務預算
(1)內容:三大會計報表
(2)做法:依據業務預算(銷售、成本、費用、固定資產、資金等)和財務假設
(3)步驟:先損益,再資產負債,后現金流量
(4)方法:財務只做假設,不做預測
1)預測銷售額,倒推出銷售品種及數量;
2)根據銷售品種及數量倒推出相關的生產成本;
3)按銷售額及以前年度比例倒推出銷售各項費用;
4)根據歷史情況算出管理費用的金額;
5)根據上述數據編制預測利潤表;
6)根據利潤表及歷史數據推算出資產負債表相應科目(如通過存貨周轉率、應收帳款周轉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等)
7)再根據今年公司或老板的經營意圖對上述報表進行合理修改。
2.資料的搜集
在編制財務預算以前,搜集編制財務預算有關的資料。要充分搜集企業內部及外部的歷史資料,掌握目前的經營及財務狀況以及未來發展趨勢等相關資料,并對資料采用時間數列分析及比率分析的方法,研究分析企業對各項資產運作的程度及運轉效率,判斷有關經濟指標及數據的增減變動趨勢及相互間的依存關系,測算出可能實現的預算值。
3.匯總企業業務方面的預算
企業各部門編制的各項業務預算,如銷售預算,生產預算,成本費用預算,材料、低值易耗品采購預算,直接人工預算等,是編制財務預算的重要依據。在編制財務預算前,應將匯總的各項業務預算的數據及經濟指標,加以整理、分析,經相互勾稽確認后,作為財務預算各表的有關預算數。
4.財務預算的編制程序
編制財務預算,首先以銷售預算的銷售收入為起點,以現金流量的平衡為條件,最終通過預算損益表及資產負債表綜合反映企業的經營成果及財務狀況。財務預算的一系列報表及數據,環環緊扣、相互關聯、互相補充,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
二、財務預算表的編制
(一)預算損益表
預算損益表綜合反映企業在預算期間的收入、成本費用及經營成果的情況。由于整個財務預算是以銷售收入為起點,因此,預算損益表中只有確定了銷售收入,才能進一步對與銷售收入配比的成本費用進行規劃和測算。銷售收入超過經營成本的部分稱為毛利,銷售毛利額高低,是企業盈利的關鍵,企業經營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的支出,利潤的實現,都依賴于毛利。預算損益表的結構、數據來源及平衡關系如下:
項目數據來源:
A銷售收入銷售預算及預測
B經營成本成本預算及預測
C毛利等于A-B
D銷售費用銷售費用預算及預測
E管理費用管理費用預算及預測
F財務費用預算現金流量表中“發生籌資費用及償付利息所支付的現金”
G投資收益被投資企業的財務預算或者通過對被投資企業歷年經濟效益及投資回報的資料分析
H利潤等于C-D-E-F+G
I所得稅等于H×稅率
J凈利潤等于H-I
(二)預算現金流量表
現金流量預算是以經營活動、投資活動、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入及流出量,反映企業預算期間現金流量的方向、規模和結構。以現金流入、流出的凈值反映企業的支付能力和償債能力。通過編制現金流量預算,合理地安排、處理現金收支及資金調度的業務,保證企業現金正常流轉及相對平衡。
編制現金流量預算,以企業期初現金的結存額為基點,充分考慮預算期間的現金收入,預計期末的理想現金結存額,確定預算期間的現金支出。相互的關系可用公式表示為:
期初現金結存額+預算期間的現金收入-預算
期末理想的現金結存余額=預算期間的現金支出
1.期初現金結存數據,來源于預算資產負債表貨幣資金的期初數。
2.現金收入由以下三個方面組成 :經營活動、投資活動、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收入。
(1)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收入,主要來源于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的現金收入,租金收入,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收入。它等于銷售收入及其他經營收入,加、減應收、預收帳款的期末與期初的差額。
(2)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收入,主要來源于對外資收到的回報,收回投資,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收到的現金。對外投資收到的現金,等于預算損益表的投資收益,加、減 :有關應收、預收帳項的期末與期初的`差額。收回投資收到的現金,根據董事會收回投資的決議,預計長期投資、短期投資的減少數,加、減:有關應收、預收帳項的期末與期初的差額。處置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收到的現金,等于處置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的凈收益,加、減有關應收、預收帳項的期末與期初的差額。
(3)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收入,等于吸收權益性投資收到的現金、發行債券收到的現金、借款收到的現金。吸收權益性投資收入的現金,等于增資配股金額,加、減有關應收、預收帳項的期末與期初的差額。借款收到的現金,等于預算期間的現金支出與現金收入(不含借款收到的現金凈加數)及期末與期初貨幣資金的差額。
3.現金支出包括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的現金支出。
如何做財務預算表編制「會計實操」 2
一、預算編制前的 3 項核心準備工作(實操基礎)
1. 明確預算周期與范圍(避免方向偏差)
周期界定:按企業需求確定周期(年度預算為主,可拆分至季度 / 月度),例如制造業需同步匹配生產周期(如按季度編制原材料采購預算),商貿企業可按月度編制銷售預算。
范圍劃定:明確預算覆蓋的業務模塊(如生產型企業需包含 “銷售 - 生產 - 采購 - 費用 - 現金” 全鏈條,服務型企業可簡化為 “收入 - 費用 - 現金”),同時確定責任部門(如銷售預算由銷售部提供基礎數據,財務部門負責匯總校驗)。
2. 收集 3 類核心基礎數據(數據支撐是關鍵)
歷史數據:整理近 2-3 年的財務報表(利潤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明細賬(如各產品銷售臺賬、費用明細),重點分析波動趨勢(如某產品季度銷量增長率、某項費用占收入比重),例如:2023 年 Q1-Q4 某產品銷量分別為 1000 件、1200 件、1100 件、1300 件,可作為 2024 年季度銷量預算的參考基數。
業務計劃:對接各部門獲取下周期業務目標(如銷售部的 “2024 年目標銷售額 1200 萬元”“新開拓 3 個區域市場”,生產部的 “季度產能提升 15%”),確保預算與業務計劃匹配,避免 “財務閉門造車”。
外部數據:參考行業趨勢(如行業平均毛利率、原材料價格波動預測)、政策影響(如稅率調整、環保投入要求)、市場環境(如競品價格變動、下游需求變化),例如:若預判 2024 年鋼材價格上漲 5%,需在原材料采購預算中同步調整單價。
二、核心財務預算表編制步驟(帶實操公式與示例)
1. 第一步:編制銷售預算表(預算起點,驅動后續所有預算)
核心邏輯:銷售預算是所有預算的基礎(收入決定成本、費用、現金流入),需按 “產品 / 區域 / 客戶” 維度拆分,明確銷量、單價、銷售額。
實操表格結構(以月度銷售預算為例):
| 項目 | 1 月 | 2 月 | 3 月 | 季度合計 |
| 產品 A 銷量(件) | 800 | 850 | 900 | 2550 |
| 產品 A 單價(元 / 件) | 500 | 500 | 500 | 500 |
| 產品 A 銷售額(元) | 400,000 | 425,000 | 450,000 | 1,275,000 |
| 產品 B 銷量(件) | 500 | 520 | 550 | 1,570 |
| 產品 B 單價(元 / 件) | 800 | 800 | 800 | 800 |
| 產品 B 銷售額(元) | 400,000 | 416,000 | 440,000 | 1,256,000 |
| 月度總銷售額(元) | 800,000 | 841,000 | 890,000 | 2,531,000 |
| 其中:現金銷售(30%)| 240,000 | 252,300 | 267,000 | 759,300 |
| 賒銷(70%,下月收回)| 560,000 | 588,700 | 623,000 | 1,771,700 |
關鍵公式:
某產品銷售額 = 銷量 × 單價;月度總銷售額 = 各產品銷售額之和;
現金流入 = 當月現金銷售額 + 上月賒銷收回(需匹配企業信用政策,如 “30% 現銷,70% 次月收回”)。
2. 第二步:編制生產成本預算表(生產型企業核心,分 “直接材料 / 直接人工 / 制造費用”)
前提:根據銷售預算的 “銷量”+“期末庫存計劃” 確定 “生產量”(生產量 = 本期銷量 + 期末庫存 - 期初庫存)。
(1)直接材料預算表(以某原材料為例):
| 項目 | 1 月 | 2 月 | 3 月 |
| 本期生產量(件) | 820 | 860 | 910 |(根據銷量 + 庫存算得)
| 單位產品材料耗用量(kg / 件)| 5 | 5 | 5 |
| 材料總需求量(kg) | 4,100 | 4,300 | 4,550 |(生產量 × 單位耗用量)
| 加:期末材料庫存(kg)| 860 | 910 | 950 |(通常按下月需求量的 20% 預留)
| 減:期初材料庫存(kg)| 820 | 860 | 910 |(上月期末庫存)
| 材料采購量(kg) | 4,140 | 4,350 | 4,590 |
| 材料單價(元 /kg) | 100 | 100 | 100 |
| 材料采購金額(元) | 414,000 | 435,000 | 459,000 |
| 其中:當月付款(60%)| 248,400 | 261,000 | 275,400 |
| 次月付款(40%) | 165,600 | 174,000 | 183,600 |
(2)直接人工預算表:
核心公式:直接人工總成本 = 生產量 × 單位產品工時 × 單位工時工資率
示例:1 月生產量 820 件,單位產品工時 2 小時,單位工時工資率 20 元 / 小時,則 1 月直接人工總成本 = 820×2×20=32,800 元。
(3)制造費用預算表:
分 “變動制造費用”(如水電費、機物料消耗,按生產量分攤)和 “固定制造費用”(如設備折舊、車間管理人員工資,每月固定),示例:
變動制造費用分配率 = 2023 年變動制造費用總額 / 2023 年總生產量 = 120,000 元 / 12,000 件 = 10 元 / 件,1 月生產量 820 件,則 1 月變動制造費用 = 820×10=8,200 元;固定制造費用每月 20,000 元,1 月制造費用總額 = 8,200+20,000=28,200 元。
3. 第三步:編制期間費用預算表(銷售費用 + 管理費用 + 財務費用,非生產環節支出)
編制邏輯:按 “費用項目” 拆分,區分 “固定費用”(如房租、工資)和 “變動費用”(如銷售提成、差旅費,按銷售額比例計提)。
實操表格結構(以銷售費用為例):
| 費用項目 | 1 月 | 2 月 | 3 月 | 季度合計 |
| 固定銷售費用 | | | | |
| - 銷售人員工資 | 30,000 | 30,000 | 30,000 | 90,000 |
| - 辦公房租 | 5,000 | 5,000 | 5,000 | 15,000 |
| 變動銷售費用(按銷售額 1% 計提)| 8,000 | 8,410 | 8,900 | 25,310 |
| - 銷售提成 | 6,000 | 6,307.5 | 6,675 | 18,982.5 |
| - 差旅費 | 2,000 | 2,102.5 | 2,225 | 6,327.5 |
| 月度銷售費用總額 | 43,000 | 43,410 | 43,900 | 130,310 |
管理費用 / 財務費用:管理費用以固定費用為主(如行政人員工資、折舊費),財務費用根據預算期借款金額和利率計算(如 1 月短期借款 100 萬元,年利率 6%,則 1 月財務費用 = 100 萬 ×6%/12=5,000 元)。
4. 第四步:編制現金流量預算表(核心控制工具,避免資金鏈斷裂)
核心邏輯:整合 “現金流入”(銷售回款、其他收入)和 “現金流出”(采購付款、費用支付、稅費、投資支出),計算每月現金結余,預判資金缺口。
實操表格結構:
| 項目 | 1 月 | 2 月 | 3 月 |
| 期初現金余額 | 200,000 | 185,000 | 193,910 |
| 一、現金流入 | | | |
| 1. 銷售回款 | 240,000+560,000(上月賒銷)=800,000 | 252,300+588,700=841,000 | 267,000+623,000=890,000 |
| 2. 其他收入 | 5,000 | 0 | 8,000 |
| 現金流入合計 | 805,000 | 841,000 | 898,000 |
| 二、現金流出 | | | |
| 1. 材料采購付款 | 248,400+165,600(上月欠款)=414,000 | 261,000+174,000=435,000 | 275,400+183,600=459,000 |
| 2. 直接人工付款 | 32,800 | 34,400 | 36,400 |
| 3. 制造費用付款 | 8,200(變動)+0(折舊非現金)=8,200 | 8,600 | 9,100 |
| 4. 銷售 / 管理費用付款 | 43,000+25,000(管理費用)=68,000 | 43,410+25,000=68,410 | 43,900+25,000=68,900 |
| 5. 稅費支付 | 20,000 | 22,000 | 25,000 |
| 現金流出合計 | 545,200 | 564,410 | 594,800 |
| 三、現金凈流量 | 805,000-545,200=259,800 | 841,000-564,410=276,590 | 898,000-594,800=303,200 |
| 期末現金余額 | 200,000+259,800=459,800? | 459,800+276,590=736,390? | 736,390+303,200=1,039,590? |
(注:需結合企業最低現金儲備調整,若最低儲備 10 萬元,上述余額均達標;若某月余額低于 10 萬,需提前安排借款)
5. 第五步:編制利潤預算表(匯總成果,反映預算期盈利目標)
核心公式:營業收入 - 營業成本 - 期間費用 - 稅費 = 凈利潤
數據來源:營業收入取自銷售預算,營業成本 =(直接材料 + 直接人工 + 制造費用)總額(需按銷量分攤單位成本),期間費用取自費用預算,稅費按預計稅率計算(如增值稅按銷售額 13%,所得稅按利潤 25%)。
三、預算表編制后的. 2 項關鍵實操動作(避免數據失真)
1. 數據校驗:用 “勾稽關系” 排查錯誤
跨表校驗:例如 “銷售預算的月度銷售額” 應與 “現金流量表的銷售回款” 匹配(考慮信用政策);“生產成本預算的直接材料總用量” 應與 “材料采購預算的總采購量” 邏輯一致(扣除庫存變動)。
合理性校驗:檢查關鍵比率(如毛利率 =(收入 - 成本)/ 收入,若 2024 年預算毛利率 15%,而 2023 年實際毛利率 12%,需確認是否有合理依據,如產品提價、成本下降);費用率(費用 / 收入)若突然大幅上升,需核查業務計劃是否支撐(如新增廣告投放)。
2. 動態調整:建立 “月度跟蹤 + 季度修訂” 機制
月度跟蹤:每月末對比 “實際數據” 與 “預算數據”,分析差異原因(如 1 月實際銷量 900 件 vs 預算 800 件,原因是新客戶下單),形成《預算差異分析報告》。
季度修訂:若外部環境突變(如原材料價格暴漲 20%),需在季度末調整后續預算(如提高材料采購單價,同步壓縮非必要費用),避免預算與實際脫節。
四、會計實操工具推薦(提升效率)
Excel(基礎工具):用 “數據透視表” 匯總多維度數據,“VLOOKUP 函數” 關聯各預算表數據(如將銷售預算的銷量自動關聯到生產預算),“條件格式” 標記超預算項目(如費用超支標紅)。
財務軟件(進階工具):用友、金蝶等軟件自帶預算模塊,可直接導入歷史數據生成預算模板,自動計算勾稽關系,支持多部門協同填報(如銷售部在線錄入銷量,財務部門實時查看)。
模板參考:可在財政部會計司官網下載《企業財務預算編制指引》配套模板,或參考上市公司年報中的 “財務預算報告” 結構,結合企業實際調整。
【如何做財務預算表編制「會計實操」】相關文章:
會計實操之如何做財務預算表編制09-20
會計實操:如何編制財務預算表08-31
如何做財務預算表編制06-02
CFO財務預算表編制方法09-19
會計實操:如何快速編制會計分錄06-27
會計實操之會計記帳進項轉出分錄的編制07-25
「會計實操」如何快速編制會計分錄10-14
會計實操之如何快速編制會計分錄10-27
會計實操之快速編制現金流量表的方法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