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25出版資格考試計算簡答題練習題含答案(通用5套)
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乃至工作,只要有考核要求,就會有練習題,只有認真完成作業,積極地發揮每一道習題特殊的功能和作用,才能有效地提高我們的思維能力,深化我們對知識的理解。大家知道什么樣的習題才是好習題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2025出版資格考試計算簡答題練習題(含答案)(通用5套),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出版資格考試計算簡答題練習含答案 1
【材料】
2012年2月,作者Z與甲出版社簽訂了作品《周恩來一直與我們同在》的圖書出版合同。合同第一條規定,Z授予甲出版社以中文簡體字版形式在中國大陸地區出版發行《周恩來一直與我們同在》的5年專有使用權;第三條規定,在合同有效期內,未經Z書面許可,甲出版社不得行使合同第一條授權范圍以外的權利;第八條規定,稿酬的計算方式為基本稿酬加印數稿酬,基本稿酬標準為40元/千字,印數稿酬標準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交稿后1個月內按首印數結算總報酬的30%,作為給Z的預付款;出版后6個月內結清全部稿酬。
2013年4月,Z將書稿交給甲出版社。到2013年6月,甲出版社三審結束后,直接完成了申領書號、編輯加工、校對、印制等規定程序,出版發行了《周恩來一直與我們同在》。
該書版權頁上的總字數為190 000字,而甲出版社跟作者核對的正文總字數為179 100字,定價20元。首印數為6 000冊,到2014年3月全部售完。甲出版社于2014年4月加印了9 500冊,到當年底賣出了8 000冊。發行折扣均為六折。
2014年2月18日,Z應乙雜志社的要求出具一份授權書,其中寫明:“本人同意乙雜志社在其出版的《文化周刊》摘編《周恩來一直與我們同在》一書的部分內容,稿酬按每千字100元支付!薄段幕芸2014年第8期刊登了一篇題為《周恩來關心家鄉親人》的文章,所在欄目的版式是每面排30行,雙欄,欄寬20字,欄間空2字;該文共占2面又17行。甲出版社得知《文化周刊》的.轉載行為之后,對此表示不滿,認為侵犯了該社的專有權利。
問題:
1. Z所得的第一次稿酬(預付款)是多少元?應該扣除多少稿酬個人所得稅?
2. Z所得的第二次稿酬是多少元?稅后稿酬是多少元?
3. Z所得的第三次稿酬是多少元?稅后稿酬是多少元?
4. 甲出版社能否干涉Z向《文化周刊》的授權?為什么?
5. 《文化周刊》應付的稿酬是多少元?
6. 甲出版社應繳納銷項增值稅多少元?
7. 甲出版社在本書的出版方面存在什么問題,應該受到什么行政處罰?
參考答案:
1.Z 所得的第一次稿酬(預付款)是 2289.6 元,應該扣除稿酬個人所得稅 208 元。
正文總字數為 179 100 字,按 180 個千字算;6 000 冊計算印數稿酬時按 6 個整千冊算。
公式如下:基本稿酬:40×180=7200(元)
印數稿酬:7200×1%×6=432(元)
總稿酬:7200+432=7632(元)
第一次稿酬(預付款):7632×30%=2289.6(元)
應該扣除的稿酬個人所得稅:(2289.6-800)×20%×(1-30%)=208.544≈208 (元)
2. Z 所得的第二次稿酬是 5342.4 元,稅后稿酬是 4696.4 元。
計算如下:第二次稿酬:7632×(1-30%)=5342.4(元)
第二次應該扣除的稿酬個人所得稅:7632×(1-20%)×20%×(1-30%)-208.544 =646.24≈646(元)
稅后稿酬:5342.4-646=4696.4(元)
3. Z 所得的第三次稿酬是 720 元,稅后稿酬是 640 元。
9 500 冊計算印數稿酬時按 10 個整千冊算。
公式如下:第三次稿酬:7200×1%×10=720(元)
應扣個人所得稅:720×(1-20%)×20%×(1-30%)=80.64≈80(元)
稅后稿酬:720-80=640(元)
4. 甲出版社不能干涉 Z 向《文化周刊》授權。因為 Z 只向甲出版社授予了圖書出版專有使用權,并不包括期刊出版權,期刊出版權還在 Z 的手中。
5. 《文化周刊》應付的稿酬是 350 元。
計算如下:版面字數:20×2×(30×2+17)=40×77=3 080(字)
因為期刊字數是不足 500 字按千字作半計,因此 3 080 字按 3.5 千字計。
稿酬:100×3.5=350(元)
6. 甲出版社應繳納的銷項增值稅為 19 327 元。
計算如下:含稅銷售額=20×0.60×(6 000+8 000)=168 000(元)
銷項增值稅=168 000÷(1+13%)×13%=19 327.43≈19 327(元)
7. 甲出版社在本書出版方面存在的問題是未對涉及國家領導人的重大選題進行備案,應該受到的處罰如下:(1)無論內容有無問題,一律先停止出版發行;(2)由出版行政部門責令該出版單位按照規定辦理申報備案手續,待查實問題后給予相應的行政處罰;(3)責成出版單位的上級主管部門對出版單位主要負責人給予行政處分。
出版資格考試計算簡答題練習含答案 2
簡答題
1.階段評審與同行評審的區別。
同等評審是一種通過作者的同行來確認缺陷和需要變更區域的檢查方法.需要進行同行評審的特定產品在定義項目軟件過程的時候被確定并且作為軟件開發計劃的一部分被安排了進度. 在該定義中,同行是一個項目組成員,他被分配執行指定產品的一個同行評審.根據特定的同等評審過程,他為他承擔的角色負責.
2.簡述集成測試的過程。系統集成測試主要包括以下過程:
1.構建的確認過程。
2.補丁的確認過程。
3.系統集成測試測試組提交過程。
4.測試用例設計過程。
5.測試代碼編寫過程。
6.Bug的報告過程。
7.每周/每兩周的構建過程。
8.點對點的測試過程。
9.組內培訓過程。
3.怎樣做好文檔測試?
檢查文檔的編寫是否滿足文檔編寫的目的內容是否齊全,正確內容是否完善標記是否正確
4.白盒測試有那幾種方法?
總體上分為靜態方法和動態方法兩大類。
靜態:關鍵功能是檢查軟件的表示和描述是否一致,沒有沖突或者沒有歧義
動態:語句覆蓋、判定覆蓋、條件覆蓋、判定條件覆蓋、條件組合覆蓋、路徑覆蓋。
5.系統測試計劃是否需要同行評審,為什么?
需要,系統測試計劃屬于項目階段性關鍵文檔,因此需要評審。
6.Alpha測試與beta測試的區別。
Alpha測試在系統開發接近完成時對應用系統的測試;測試后仍然會有少量的設計變更。這種測試一般由最終用戶或其它人員完成,不能由程序或測試員完成。
Beta測試當開發和測試根本完成時所做的測試,最終的錯誤和問題需要在最終發行前找到。這種測試一般由最終用戶或其它人員完成,不能由程序員或測試員完成。
7.比較負載測試、容量測試和強度測試的區別。
負載測試:在一定的工作負荷下,系統的負荷及響應時間。
強度測試:在一定的負荷條件下,在較長時間跨度內的系統連續運行給系統性能所造成的影響。
容量測試:容量測試目的`是通過測試預先分析出反映軟件系統應用特征的某項指標的
極限值(如最大并發用戶數、數據庫記錄數等),系統在其極限值狀態下沒有出現任何軟件故障或還能保持主要功能正常運行。容量測試還將確定測試對象在給定時間內能夠持續處理的最大負載或工作量。容量測試的目的是使系統承受超額的數據容量來發現它是否能夠正確處理。容量測試是面向數據的,并且它的目的是顯示系統可以處理目標內確定的數據容量。
8.測試結束的標準是什么?
用例全部測試。覆蓋率達到標準。缺陷率達到標準。其他指標達到質量標準
9.測試文檔有哪些作用?
促進項目組成員之間的交流溝通便于對測試項目的管理決定測試的有效性檢驗測試資源明確任務的風險評價測試結果方便再測試驗證需求的正確性
出版資格考試計算簡答題練習含答案 3
1.計算機發展經歷了那幾個階段,各階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第一代 電子管計算機(1946—1959) 這個時期的計算機體積大,功耗大,成本高,運算速度低,可靠性差,內存容量小。
第二代 晶體管計算機(1958—1964) 晶體管的體積比電子管小得多,所以體積小,功耗小,速度快,可靠性高,編程語言使用匯編語言。
第二代 集成電路計算機(1965—1970) 計算機中用中小規模集成電路代替了分立電子元件,此時的計算機體積更小,價格更低,可靠性更高,運算速度提高到每秒幾十萬次到幾百萬次。計算機和通信密切聯系。
第四代 大規模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1971年以后)出現了大規模集成電路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在體系結構方面進一步發展了并行處理,多機系統,分布式計算機系統和計算機網絡系統,計算機的發展進入了以計算機網絡為特征的時代。
2.在計算機中為什么用二進制表示數據?
因為很難讓計算機的內部結構中具有標識10種穩定狀態的電子器件,用以表示10個字符來進行十進制計算,而具有兩種穩定狀態的電子器件或電子電路則比比皆是;诖朔N情況,在計算機的雛形設計之初,設計者采用了二進制作為計算機內部的運算進制方式。
3.計算機硬件系統由哪幾個部分組成?各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計算機硬件基本組成(五大部分):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
運算器: 主要進行算術和邏輯運算,負責對數據的加工處理,還有一些寄存器。
控制器: 是計算機的指揮中心,計算機在它的統一指揮下有條不紊地工作,自動執行程序。
存儲器: 用來存放數據和程序,是計算機各種信息的存儲和交流中心。
輸入設備: 用來輸入原始數據和處理這些數據的程序。
輸出設備: 用來輸出計算機的處理結果,可以是字母,數字,圖形圖像等。
4.簡述計算機的基本工作原理?
根據馮·諾依曼存儲程序的原理,首先要把指揮計算機如何進行操作的程序和原始數據通過輸入設備輸送到計算機的內存儲器中,然后CPU根據當前程序指針寄存器的內容取出指令并執行指令,然后再取出下一條指令并執行,如此循環下去直到程序結束指令是才停止執行。其工作過程就是不斷地取指令和執行指令的過程,最后將計算的結果放入指令指定的存儲器地址中?傊嬎銠C的工作原理是存儲程序和程序控制。
5.內存和外存的區別有哪些?
1.響應速度不同。內存響應速度大于外部存儲器。
2.容量不同。外部存儲器也稱海量存儲設備,其容量可無限擴充,而內存容量一般有限,受主板內存插槽限制不可無限擴充。
3.存儲介質不同。磁盤主要靠磁性介質存儲,內存采用半導體器件存儲。
4.斷電時信息是否消失。內存上存儲的數據隨斷電而消失,外存則不然。
6.衡量計算機性能的指標有哪些?
1.字長。2.主頻。3.存儲容量。4.外部設備。5.接口能力。6.擴充性及兼容性
7.簡述計算機軟件系統的組成。
軟件系統分為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系統軟件包括操作系統,各種語言的編譯系統,數據庫管理系統和網絡管理軟件等。應用軟件是為各種應用目的而編制的各種軟件。
8.簡述操作系統的作用。
操作系統主要實現以下任務:1.管理計算機系統中的全部軟件和硬件資源。
2.為用戶使用計算機提供方便、友好、人性化的接口。
3.最大限度地發揮整個計算機系統的效率。
操作系統是用來控制和管理計算機的硬軟件資源,合理的組織計算機流程,并方便用戶高效的使用計算機的各種程序的集合,是計算機系統必備系統軟件,是用戶與硬件的橋梁。
9.列出幾種類型的操作系統。
1.單用戶操作系統2.批處理操作系統3.分時操作系統4.實時操作系統5.網絡操作系統6分布式操作系統
10.在Windows操作系統中,復制一個文件有哪些方法?
1、菜單方式:
⑴找到并選中需復制或移動的文件。
⑵在“編輯”菜單中(或右擊選定對象,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復制”命令,則選中的需要復制的文件被復制到剪貼板。
⑶選擇需復制的磁盤或目的文件夾。
、仍凇熬庉嫛辈藛沃校ɑ蛴覔暨x定對象,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粘貼”命令,將剪貼板中的內容復制到目的地。
2、快捷鍵方式:
、耪业讲⑦x中需復制的文件。
、瓢碈trl+C 或Ctrl+X鍵,則被選中需復制的文件被復制到剪貼板。
、沁x擇需復制的磁盤或目的文件夾。
⑷按Ctrl+V鍵,將剪貼板中的內容復制到目的地。
3、鼠標拖動方式:
⑴找到并選中需復制的文件。
、瓢醋trl鍵,單擊選中文件的同時拖動鼠標到目的地為復制。
11.簡述計算機網絡的定義和功能。
計算機網絡是通過某種通信介質將不同地理位置的多臺具有獨立功能的計算機連接起來,并借助網絡硬件,按照網絡通信協議和網絡操作系統來進行數據通信,實現網絡上的資源共享和信息交換的系統。
計算機網絡的主要功能如下:1數據傳輸2資源共享3提高處理能力的可靠性和可用性4易于分布式處理
12.計算機網絡邏輯上可以分為那兩個部分?簡述其功能和組成。
計算機網絡在邏輯上可以分為進行數據處理的資源子網和完成數據通信的通信子網兩部分。1.資源子網。資源子網由主計算機系統、終端、終端控制器、聯網的外部設備、軟件資源和數據資源組成。資源子網負責全網的數據處理業務,并向網絡客戶提供網絡資源和網絡服務。2.通信子網。通信子網由通信控制處理機、通信線路和其他通信設備組成。通信子網負責全網的數據傳輸、轉發及通信處理等工作。
13.計算機網絡按覆蓋范圍分可分為那三類?并簡述其特點。
計算機按網絡的連接范圍分類,可以分為局域網絡、城域網絡和廣域網絡。
局域網絡是2km范圍內的網絡結構。一般如辦公室、住宅社區乃至校園網絡系統都屬于局域網絡。連接范圍窄、用戶數少、配置容易、連接速率高。
城域網絡是指通信網絡所涵蓋的范圍達到一個都市或大城市區域的規模,也可以說是范圍在2—10km之內的網絡結構。
廣域網絡可以是各縣市間與各國間所構建的通信網絡系統。
14.簡述局域網的特點。
局域網的`特點:1、地理分布范圍較小,一般為數百米至數千米。
2、數據傳輸速率高。3、誤碼率低4、局域網的歸屬較為單一5、一般采用分布式控制和廣播式通信6、協議簡單,結構靈活,建網成本低,周期短,便于管理和擴充7、一般局域網的線路是專用的,因此具有很好的保密性能。
15.簡述什么是網站、網頁,以及它們的關系。
網站開始是指在因特網上,用于展示特定內容的相關網頁的集合。許多網頁文件經過一定方式組合在一起,就是一個網站。網頁和網站的關系就像樹木和森林的關系。
16.簡述網頁制作的一般步驟。
1、主題定位2、規劃網站3、搜集和制作素材4、網頁布局及顏色搭配設計5、選擇制作網頁軟件6、測試7、發布網站
17.網頁的組成元素有哪些?
1、文本2、圖像3、動畫4、音頻視頻5、超鏈接6、表格7、導航欄8、表單9、其他元素
18.什么是信息安全?其實現目標是什么?
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網絡的硬件、軟件及其系統中的數據受到保護,不受偶然的或者惡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壞、更改、泄露,系統連續可靠正常的運行,信息服務不中斷。
實現目標(1)機密性(2)可用性(3)完整性。
19.什么是計算機病毒?有哪些特征及分類?
計算機病毒,是指“編制或者在計算機程序中插入破壞計算機功能或者破壞數據,影響計算機使用并且能夠自我復制的一組計算機指令或者程序代碼”。
特征:(1)寄生性(2)傳染性(3)潛伏性(4)隱蔽性(5)破壞性(6)可觸發性(7)衍生性。
分類:(1)按照計算機病毒對計算機破壞的嚴重性分可分為良性病毒和惡性病毒兩類。
(2)根據病毒存在的媒體不同,可以將病毒劃分為網絡病毒、文件病毒和引導型病毒。
。3)根據病毒傳染的方法不同,可以將病毒劃分為駐留型病毒和非駐留型病毒。
。4)根據病毒采用的算法不同,可以將病毒劃分為伴隨型病毒、蠕蟲型病毒、寄生型病毒、詭秘型病毒和變型病毒。
20.日常生活中應遵循哪些網絡道德規范?
。1)不應用計算機去傷害別人;
。2)不應干擾別人的計算機工作;
。3)不應窺探別人的文件;
(4)不應用計算機進行偷竊;
。5)不應用計算機作偽證;
。6)不應使用或拷貝你沒有付錢的軟件;
。7)不應未經許可而使用別人的計算機資源;
(8)不應盜用別人的智力成果;
(9)應該考慮你所編的程序的社會后果;
。10)應該以深思熟慮和慎重的方式來使用計算機。
出版資格考試計算簡答題練習含答案 4
1. 簡述典型嵌入式系統的組成。
答:典型的嵌入式系統由2部分組成;
嵌入式硬件:包括處理器、存儲器、總線、外部設備、IO端口、以及各種控制器;
嵌入式軟件:包括嵌入式操作系統和各種應用程序。
2. 簡述影響嵌入式軟件調試的因素。
答:影響嵌入式軟件調試的因素主要包括3個:
硬件缺陷;
編譯器自動優化;
外界環境干擾。
3. 簡述處理機管理中調度的作用和目的。
答:通過在進程之間切換CPU來提高計算機的實際使用效率;其目的就是在任何時候都使得有一個進程在運行,從而使CPU使用率最大化。
4. 簡述嵌入式程序優化遵循的原則。
答:嵌入式程序優化遵循三個原則:
等效原則
有效原則
經濟原則
5. 簡述Boot Loader的功能。
答:Boot Loader主要有3個功能:
初始化目標硬件設備;控制啟動過程;下載并執行操作系統映像。
6. 簡述GDB調試器提供的基本功能。
答:GDB調試器提供4個基本功能:
啟動程序;在斷點處暫停程序;在程序暫停時,可以檢查程序中所發生的事情;動態改變程序的執行環境。
7. 簡述嵌入式操作系統的主要功能。
答:嵌入式操作系統由4個主要功能:
處理機管理;同步;內存管理;文件系統。
8. 簡述指令集模擬器按體系架構的分類及分類的含義。
答:指令集模擬器按體系架構分2類:
同構模擬器,指在某種體系架構的處理器之上,使用軟件模擬出另一個與自己相同的虛擬機。
異構模擬器,在一種體系架構的處理器之上,模擬另外一種處理器的執行。、
9. 簡述嵌入式系統的發展階段。
答:嵌入式系統有4個發展階段:
無操作系統階段;
簡單操作系統階段;
實時操作系統階段;
面向internet階段;
10. 簡述線程的'優點。
答:線程主要優點有4個:
響應度高;經濟;資源共享;多處理器體系結構的利用。
11. 簡述Debug和Release版本區別。
答:絕大多數軟件系統在開發時期都會同時維護debug和release兩個版本:
Debug版本是未經過編譯器優化的版本,主要用于調試。
Release版本是經過編譯器優化后的版本,主要作為最終版本發布。
12. 簡述按照總線的位置,總線可以分為幾類。
答:按照總線的位置,總線分為3類:
片總線,用于芯片一級的互聯。
內總線,用于插件版一級的互聯。
外總線,用于設備一級的互聯。
13. 簡述從層次化的角度來看,嵌入式系統可以分為哪些層。
答:從層次化的角度來看,嵌入式系統可分為4層;
硬件層、中間層、軟件層、功能層。
14. 簡述進程與程序的區別。
答:進程與程序的區別主要有3點:
進程是動態,程序是靜態;
進程有創建,執行及結束這個完整的生命周期,二程序只是一個文件,一個程序可對應多個進程,而一個進程只對應一個程序。
15. 簡述開發機與目標機的不同。
答:開發機與目標機主要4點不同:
體系結構不同;處理能力不同;運行的操作系統不同;輸入輸出方式不同。
16. 簡述嵌入式系統減少功耗的方法。
答:嵌入式系統減少功耗主要從兩個方面入手:
在嵌入式系統硬件設計的時候,盡量選擇功耗比較低的芯片,并把不需要的外設和端口都去掉!
嵌入式軟件系統在達到功能性能的同時,也需要對功耗作出必要的優化,盡可能節省對外設的使用從而達到省電的目的。
17. 簡述專用寄存器的分類。
答:專用寄存器分為5類:
數據寄存器、地址寄存器、常數寄存器、浮點寄存器、向量寄存器。
18. 簡述比較CPU算法的準則。
答:比較CPU算法的準則有4點:
Cpu使用率;周期時間;等待時間;吞吐量;
19. 簡述從軟件的架構層次來看嵌入式軟件系統模型的分類。
答:從軟件的架構層次來看嵌入式系統模型共有3類:
沒用OS和BSP 的模型;有OS沒用BSP的模型,有OS和BSP的模型。
20. 簡述進程在運行時的5個狀態。
答:進程在運行 時的5個狀態:
新的 運行 等待 就緒 終止
出版資格考試計算簡答題練習含答案 5
練習題一
1.階段評審與同行評審的區別。
同等評審是一種通過作者的同行來確認缺陷和需要變更區域的檢查方法.需要進行同行評審的特定產品在定義項目軟件過程的時候被確定并且作為軟件開發計劃的一部分被安排了進度. 在該定義中,同行是一個項目組成員,他被分配執行指定產品的一個同行評審.根據特定的同等評審過程,他為他承擔的角色負責.
3.簡述集成測試的過程。系統集成測試主要包括以下過程:
1.構建的確認過程。
2.補丁的確認過程。
3.系統集成測試測試組提交過程。
4.測試用例設計過程。
5.測試代碼編寫過程。
6.Bug的報告過程。
7.每周/每兩周的構建過程。
8.點對點的測試過程。
9.組內培訓過程。
4.怎樣做好文檔測試?
檢查文檔的編寫是否滿足文檔編寫的目的內容是否齊全,正確內容是否完善標記是否正確
5.白盒測試有那幾種方法?
總體上分為靜態方法和動態方法兩大類。
靜態:關鍵功能是檢查軟件的表示和描述是否一致,沒有沖突或者沒有歧義
動態:語句覆蓋、判定覆蓋、條件覆蓋、判定條件覆蓋、條件組合覆蓋、路徑覆蓋。
6.系統測試計劃是否需要同行評審,為什么?
需要,系統測試計劃屬于項目階段性關鍵文檔,因此需要評審。
7.Alpha測試與beta測試的區別。
Alpha測試在系統開發接近完成時對應用系統的測試;測試后仍然會有少量的設計變更。這種測試一般由最終用戶或其它人員完成,不能由程序或測試員完成。
Beta測試當開發和測試根本完成時所做的測試,最終的錯誤和問題需要在最終發行前找到。這種測試一般由最終用戶或其它人員完成,不能由程序員或測試員完成。
8.比較負載測試、容量測試和強度測試的區別。
負載測試:在一定的工作負荷下,系統的負荷及響應時間。
強度測試:在一定的負荷條件下,在較長時間跨度內的系統連續運行給系統性能所造成的影響。
容量測試:容量測試目的是通過測試預先分析出反映軟件系統應用特征的某項指標的
極限值(如最大并發用戶數、數據庫記錄數等),系統在其極限值狀態下沒有出現任何軟件故障或還能保持主要功能正常運行。容量測試還將確定測試對象在給定時間內能夠持續處理的最大負載或工作量。容量測試的目的是使系統承受超額的數據容量來發現它是否能夠正確處理。容量測試是面向數據的,并且它的目的是顯示系統可以處理目標內確定的數據容量。
9.測試結束的標準是什么?
用例全部測試。覆蓋率達到標準。缺陷率達到標準。其他指標達到質量標準
10.測試文檔有哪些作用?
促進項目組成員之間的交流溝通便于對測試項目的管理決定測試的有效性檢驗測試資源明確任務的風險評價測試結果方便再測試驗證需求的正確性
練習題二
1.黑盒測試有哪幾種方法?
邊界值分析法等價類劃分法錯誤推測法因果圖法場景法
什么是回歸測試?回歸測試的目的是什么?
答:定義:是指在修改了源代碼后,用原有的測試用例進行重新進行測試以確認修改沒有引入新的錯誤或導致其他代碼產生錯誤
目的:所做的修改達到了預定的目的,如錯誤得到了改正,新功能得到了實現,能夠適應新的運行環境等,不影響軟件原有功能的正確性。
靜態測試
是一種不通過執行程序而進行測試的技術,其關鍵功能是檢查軟件的表示和描述是否一致,沒有沖突或者沒有歧義
自動化測試
通過測試工具或其他手段,按照測試工程師的預定計劃對軟件產品進行自動的測試,它是軟件測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能夠完成許多手工無法完成或者難以實現的一些測試工作。制定測試計劃的原則有哪些
制定測試計劃應盡早開始保持測試計劃的靈活性保持測試計劃簡潔和易讀盡量爭取多渠道評審測試計劃計算測試計劃的投入
2.驗收測試的`主要任務有哪些?
文檔資料的審查驗收功能測試性能測試強化測試性能降級執行方式測試檢查系統的余量要求安裝測試用戶操作測試
3.軟件測試的原則有哪些?
所有的測試都應追溯到用戶需求設計時應完成測試計劃,詳細的測試用例定義可在設計模型確定后開始,測試可在代碼產生之前進行計劃和設計PARETO原則,測試發現的錯誤中80%很可能起源于20%的模塊中應由獨立的第三方來構造測試充分注意測試中的群集現象要盡量避免測試的隨意性兼顧合理的輸入和不合理的輸入數據程序修改后要回歸測試應長期保留測試用例,直至系統廢棄。
4.什么是回歸測試?回歸測試的目的是什么?
答:定義:是指在修改了源代碼后,用原有的測試用例進行重新進行測試以確認修改沒有引入新的錯誤或導致其他代碼產生錯誤。
目的:所做的修改達到了預定的目的,如錯誤得到了改正,新功能得到了實現,能夠適應新的運行環境等,不影響軟件原有功能的正確性。
5.單元測試、集成測試、系統測試的側重點是什么?
單元測試是在軟件開發過程中要進行的最低級別的測試活動,在單元測試活動中,軟件的獨立單元將在與程序的其他部分相隔離的情況下進行測試。
集成測試,也叫組裝測試或聯合測試。在單元測試的基礎上,將所有模塊按照設計要求,組裝成為子系統或系統,進行集成測試。實踐表明,一些模塊雖然能夠單獨地工作,但并不能保證連接起來也能正常的工作。程序在某些局部反映不出來的問題,在全局上很可能暴露出來,影響功能的實現。
系統測試是將經過測試的子系統裝配成一個完整系統來測試。它是檢驗系統是否確實能提供系統方案說明書中指定功能的有效方法。
6.設計用例的方法、依據有那些?
白盒測試:邏輯覆蓋法,主要包括語句覆蓋,判斷覆蓋,條件覆蓋,判斷-條件覆蓋,路徑覆蓋
黑盒測試:等價劃分類,邊界值分析,錯誤推測法。
7.集成測試通常都有那些策略?
1、在把各個模塊連接起來的時候,穿越模塊接口的數據是否會丟失;
2、各個子功能組合起來,能否達到預期要求的父功能;
3、一個模塊的功能是否會對另一個模塊的功能產生不利的影響;
4、全局數據結構是否有問題;
5、單個模塊的誤差積累起來,是否會放大,從而達到不可接受的程度。
一個缺陷測試報告的組成
缺陷的標題,缺陷的基本信息,復現缺陷的操作步驟,缺陷的實際結果描述,期望的正確結果描述,注釋文字和截取的缺陷圖象。
【出版資格考試計算簡答題練習題含答案】相關文章:
出版資格考試練習題201608-29
出版資格考試基礎知識練習題07-17
翻譯資格考試初級筆譯練習題(含答案)05-07
2016出版資格考試練習題05-23
2016初級出版專業資格考試練習題05-21
2016出版資格考試模擬練習題09-14
初級出版專業資格考試考前練習題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