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執業醫師考試《針灸學》試題及答案

時間:2024-10-31 20:59:42 秀雯 中醫執業醫師 我要投稿

中醫執業醫師考試《針灸學》試題及答案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經常接觸到試題,試題有助于被考核者了解自己的真實水平。什么類型的試題才能有效幫助到我們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醫執業醫師考試《針灸學》試題及答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醫執業醫師考試《針灸學》試題及答案

  中醫執業醫師考試《針灸學》試題及答案 1

  1.經絡學說形成的標志性著作是( )

  A.《十四經發揮》

  B.《難經》

  C.《扁鵲心書》

  D.《吳醫匯講》

  E.《內經》

  2.正經是指( )

  A.督脈

  B.沖脈

  C.十二經別

  D.十二經脈

  E.任脈

  3.循經取穴的理論依據是( )

  A.陰陽學說

  B.衛氣營血理論

  C.臟腑學說

  D.經絡學說

  E.五行學說

  4.十二經脈命名的主要依據是( )

  A.陰陽五行臟腑

  B.內外臟腑五行

  C.手足五行陰陽

  D.手足陰陽臟腑

  E.手足五行臟腑

  5.下列哪一經的名稱是錯誤的( )

  A.手太陰肺經

  B.足少陽膽經

  C.足太陰腎經

  D.足太陰脾經

  E.手少陰心經

  6.下列經脈循行流注次序錯誤的是( )

  A.肺經,大腸經,胃經

  B.腎經,心包經,三焦經

  C.心經,小腸經,膀胱經

  D.心經,膀胱經,腎經

  E.三焦經,膽經,肝經

  7.經脈的分支是( )

  A.奇經八脈

  B.經筋

  C.皮部

  D.絡脈

  E.氣街

  8.分布于四肢外側、頭面和軀干的經脈是( )

  A.陰經

  B.帶脈

  C.奇經

  D.陰維脈

  E.陽經

  9.手三陰經在上肢的分布規律是( )

  A.太陰在前,厥陰在中,少陰在后

  B.太陰在前,少陰在中,厥陰在后

  C.厥陰在前,太陰在中,少陰在后

  D.少陰在前,厥陰在中,太陰在后

  E.厥陰在前,少陰在中,太陰在后

  10.十二經脈中陰經與陽經的交接部位在( )

  A.頭面

  B.手足

  C.胸腹

  D.上肢

  E.下肢

  11.手足陽明經的交接部位在( )

  A.食指端

  B.小指端

  C.鼻翼旁

  D.目內眥

  E.目外眥

  12.手足三陽經在四肢的分布規律是( )

  A.陽明在前,少陽在中,太陽在后

  B.陽明在前,太陽在中,少陽在后

  C.少陽在前,陽明在中,太陽在后

  D.少陽在前,太陽在中,陽明在后

  E.太陽在前,陽明在中,少陽在后

  13.足太陽膀胱經所絡的內臟是( )

  A.心

  B.三焦

  C.腎

  D.肝

  E.小腸

  14.具有“主胞胎”功能的奇經是( )

  A.沖脈

  B.任脈

  C.督脈

  D.帶脈

  E.陰維脈

  15.除下列哪項外,均屬十二經表里相合關系( )

  A.手太陰經與手陽明經

  B.足陽明經與足太陰經

  C.足太陽經與足少陰經

  D.足少陽經與足厥陰經

  E.手厥陰經與手太陽經

  16.奇經八脈中,起于季脅,環行腰間一周的是( )

  A.沖脈

  B.任脈

  C.督脈

  D.帶脈

  E.陽維脈

  17.關于奇經八脈的名稱,下列哪項說法不正確( )

  A.督有統率、總管之意

  B.任有總任、擔任及妊養之意

  C.蹺有輕健矯捷之意

  D.維有維系、連接之意

  E.帶指婦女白帶

  18.繞陰器,至小腹的經脈是( )

  A.任脈

  B.肝經

  C.陰維脈

  D.脾經

  E.腎經

  19.行于背部正中線的經脈是( )

  A.任脈

  B.督脈

  C.腎經

  D.膀胱經

  E.沖脈

  20.脾之大絡分出部位的穴位是( )

  A.豐隆

  B.內關

  C.大包

  D.公孫

  E.列缺

  參考答案

  1.E.答案分析:經絡學說在《靈樞》中有較詳細的記載,并已形成了比較系統的理論。

  2.D.答案分析:十二經脈與奇經八脈是經絡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相對于奇經八脈,十二經脈又被稱為“正經”。

  3.D.答案分析:循經取穴是按照經絡學說進行辨證,判斷疾病屬于何經,然后根據經絡的循行路線和聯系范圍來選取穴位進行治療的方法。

  4.D.答案分析:十二經脈的名稱各不相同。每一經脈的名稱,都是由手或足、陰或陽、臟或腑三個部分組成。

  5.C.答案分析:足太陰配脾經,足少陰配腎經。

  6.D.答案分析:起于小指端的手少陰心經流注于手太陽小腸經,再流至足太陽膀胱經和足少陰腎經。

  7.D.答案分析: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經脈是經絡系統中的`主干部分,絡脈是經脈小的分支。

  8.E.答案分析:手足陽經在頭面部交接,分布于四肢的外側面。在軀干部手三陽經與足太陽經分布在肩胛、背、腰部,足陽明經分布在胸腹部,足少陽經分布在腋、脅側,即手足陽經分布在軀干的前、側、后部。

  9.A.答案分析:手三陰經分布在上肢的內側面,其中手太陰經在前緣,手厥陰經在中線,手少陰經在后緣。

  10.B.答案分析:十二經脈的走向與交接規律可以概括為:“手三陰經,從胸走手,交手三陽經;手三陽經,從手走頭,交足三陽經;足三陽經,從頭走足,交足三陰經;足三陰經,從足走腹上胸,交手三陰經,”故陰經與陽經的交接是在手足部位。

  11.C.答案分析:陽經與陽經的交接,是在頭面部,其中手足陽明經的交接部位在鼻翼旁。

  12.A.答案分析:手足三陽經分布于四肢的外側面,其中陽明經在前緣,少陽經在中線,太陽經在后緣。

  13.C.答案分析:手足三陽經與臟腑的聯系規律是屬腑絡臟,故足太陽膀胱經屬膀胱絡腎。

  14.B.答案分析:任脈起于胞中,與女子經、胎、產的關系密切,故“任脈通而月事以時下”,并有“任主胞胎”之說。

  15.E.答案分析:手厥陰心包經應與手少陽三焦經相表里。

  16.D.答案分析:帶脈起于季脅,斜向下行到帶脈穴,繞身一周,環行于腰腹部。

  17.E.答案分析:帶脈的帶有腰帶、束帶之意。

  18.B.答案分析:足厥陰肝經起于足大趾,經小腿內側,過膝,沿大腿內側中線進入,繞陰器,至小腹,屬肝絡膽。

  19.B.答案分析:督脈在背部的走行是沿脊柱里面上行,故行于背部正中線的經脈是督脈。

  20.C.答案分析:十五別絡的名稱以其別出處的穴位而命名,脾之大絡分出部位的穴位是大包。

  中醫執業醫師考試《針灸學》試題及答案 2

  1.經脈循行中,其直者行于“太陰.心主之后”的經脈是:

  A 手陽明大腸經 B 手厥陰心包經 C 手少陰心經 D 手太陰肺經

  E 手太陽小腸經

  2.下列哪項不屬于手少陰心經病候:

  A 嗌干 B 心痛 C 脅痛 D 鼽衄 E 目黃

  3.少府穴是心經的:

  A 滎穴 B 原穴 C 絡穴 D 輸穴 E 經穴

  4.少海是手少陰心經的:

  A 原穴 B 絡穴 C 滎穴 D 合穴 E 郄穴

  5.下列哪組不是經脈的起止穴:

  A 隱白 大包 B 承泣 歷兌 C 極泉少府 D 涌泉俞府

  E 關沖 絲竹空

  6.下列各穴中,屬于心經的穴位是:

  A 丘墟 B 青靈 C 太乙 D 淵液 E 間使

  7.下列經脈中,除哪一條外,均聯系到肩部:

  A 手少陰心經 B 手太陽小腸經 C 手陽明大腸經 D 足少陽膽經 E 手少陽三焦經

  8.十二經脈的.循行中“上挾咽,系目系”的是:

  A 三焦經 B 腎經 C 脾經 D 心經 E 以上都不是

  9.下列哪組是心經的起止穴:

  A 天池 少沖 B 天池 中沖 C 極泉少澤 D 極泉 中沖

  E 極泉 少沖

  10.通里屬于哪條經:

  A 足太陰經 B 足少陰經 C 手少陰經 D 手厥陰經 E 手太陰經

  11.下列對神門穴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 原穴 B 輸穴 C 八會穴 D 治心悸失眠 E 在腕橫紋上

  12.陰郄穴與通里穴相距:

  A 1寸 B 3寸 C 1.5寸 D 2寸 E 0.5寸

  13.通里穴位于:

  A 腕橫紋上1寸,尺側腕屈肌腱橈側緣

  B 腕橫紋上2寸,橈側腕屈肌腱尺側緣

  C 腕橫紋上1.5寸,橈側腕屈肌腱橈側緣

  D 腕橫紋上2寸,尺側腕屈肌腱尺側緣

  E 腕橫紋上1.5寸,尺側腕屈肌腱橈側緣

  14.屬于原絡配穴法是:

  A 列缺配太淵 B 腕骨配通里 C 合谷配偏歷 D 巨闕配心俞

  E 天樞配胃俞

  15.手少陰心經脈病候中“嗌干”,其中“嗌”指:

  A 氣管 B 食管 C 目系 D 咽峽 E 膈肌

  16.手少陰心經循行:“復從心系,卻上肺,下出腋下,下循┅┅”:

  A 臑外前廉 B 臑外后廉 C 臂骨下廉 D 臑內前廉 E 臑內后廉

  17.按經脈辨證,上肢內側后緣疼痛,應取哪一經脈穴位:

  A 脾經 B 心經 C 腎經 D 肝經 E 肺經

  18.簡便取穴法中,仰掌屈向掌心橫紋,當小指指尖下凹陷處取穴的是:

  A 勞宮 B 后溪 C 少府 D 合谷 E 腕骨

  參考答案

  1 C 2 D 3 A 4 D 5 C 6 B 7 A 8 D 9 E 10 C

  11 E 12 A 13 B 14 D15.E 16.E 17.B 18.C

  中醫執業醫師考試《針灸學》試題及答案 3

  (一)單項選擇題

  1.為中醫學理論體系的確立奠定了基礎的著作是

  A.《黃帝內經》 B.《難經》

  C.《傷寒雜病論》 D.《神農本草經》 E.《金匱要略》

  答案:A

  2.我國現存最早的藥物學專著是

  A.《本草綱目》 B.《新修本草》

  C.《本草從新》 D.《千金要方》 E.《神農本草經》

  答案:E

  3.我國第一部病因病機證候學史著是

  A.《傷寒雜病論》 B.《諸病源候論》

  C.《難經》 D.《金匱要略》 E.《神農本草經》

  答案:B

  4.提出著名的“三因學說”者是 C

  A.扁鵲 B.華佗

  C.陳無擇 D.劉宗素 E.張從正

  答案:C

  5.我國第一部脈學史著的編撰者是

  A.王叔和 B.劉宗素

  C.張從正 D.李杲 E.朱丹溪

  答案:A

  6.認為百病多因于火,治療主張以寒涼清熱的醫家是

  A.張從正 B.李杲

  C.劉宗素 D.朱震亨 E.王叔和

  答案:C

  7.認為“內傷脾胃,百病由生”的醫家是

  A.李時珍 B.朱震亨

  C.張從正 D.李杲 E.劉宗素

  答案:D

  8.認為“病由邪生,攻邪已病”的醫家是

  A.張仲井 B.張從正

  C.王叔和 D.李杲 E.張井岳

  答案:B

  9.認為“陰常不足,陽常有余”的醫家是

  A.李杲 B.張井岳

  C.朱震亨 D.張從正 E.李時珍

  答案:C

  10.我國現存最早的針灸學史著是

  A.《針灸甲乙經》 B.《銅人腧穴針灸經》

  C.《針灸資生經》 D.《針灸大全》 E.《針灸聚英》

  答案:A

  11.中醫學的整體觀念,概括為

  A.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B.人與外界環境的統一性

  C.整體護理與整體觀念 D.以上都是

  E.以上都不是

  答案:D

  12.溫病學說的形成,對發展中醫基礎理論作出了重大貢獻。首創“衛、氣、營、血”辨證理論的溫病學家是

  A.葉天士 B.吳又可

  C.吳鞠通 D.吳琨 E.汪昂

  答案:A

  13.溫病學說的形成,對發展中醫基礎理論作出了重大貢獻。提出“瘟疫”病因為“異氣所感”理論的.溫病學家是

  A.吳又可 B.吳鞠通

  C.葉天士 D.吳琨 E.以上都是

  答案:A

  14.溫病學說的形成,對發展中醫基礎理論作出了重大貢獻。首創“三焦辨證”理論的溫病學家是

  A.吳又可 B.吳鞠通

  C.葉天士 D.吳琨 E.以上都不是

  答案:B

  15.中醫學中證的概念,是對

  A.癥狀和體征的概括 B.病因和病位的概括

  C.病因和病機的概括 D.病機與病位的概括

  E.以上都不是

  答案:C

  (二)多項選擇題

  1.中醫四大經典著作是

  A.《內經》 B.《類經》

  C.《難經》 D.《神農本草經》 E.《傷寒雜病論》

  答案:ACDE

  2.金元四大家指的是

  A.劉宗素 當為劉完素 B.張從正

  C.李杲 D.李時珍 E.朱震亨

  答案:ABCE

  3.中醫護理的基本特點是

  A.整體觀念 B.恒動觀念

  C.辨證論治 D.辨證施護

  E.著眼于病,立足于防治

  答案:AD

  4.中醫護理學的任務有

  A.預防疾病,維護健康 B.既病防變,控制病情

  C.病后調護,促進康復 D.積極養護,以防復發

  E.適度鍛煉,養生防病

  答案:ABCDE

  5.對溫病學理論體系構筑貢獻之大者,莫過于

  A.葉桂 B.薛雪

  C.吳琨 D.吳瑭 E.汪昂

  答案:ABD

【中醫執業醫師考試《針灸學》試題及答案】相關文章:

2017中醫執業醫師考試《針灸學》精選試題及答案03-11

2017中醫執業醫師考試《針灸學》試題(附答案)01-21

2017中醫執業醫師考試《針灸學》復習試題及答案02-26

2017中醫執業醫師考試《針灸學》應試題及答案02-26

2017中醫執業醫師考試《針灸學》測試題及答案01-23

中醫執業助理醫師考試試題及答案10-26

中醫執業醫師考試《針灸學》鞏固題附答案12-17

2017中醫執業醫師考試精選試題及答案03-11

中醫執業助理醫師考試強化考試題及答案02-28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高清在线精品尤物三区 | 亚洲国产综合在线91 | 亚洲日本精品宅男 | 亚洲欧美国产丝袜综合 | 在线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一区 | 亚洲全国免费性爱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