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森林公園建設調研報告范文
黃河故道地質森林公園是我市重要的文化旅游資源,如何將其潛在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現實的產業優勢,促進經濟文化旅游強市建設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近日,市政府辦公室組織市旅游局和先鋒路街道辦事處就如何加快黃河故道地質森林公園建設進行了深入調研,對建設地質森林公園的資源優勢、總體思路、目標定位、保障措施等問題進行了認真的思考,并形成如下調研報告,供參閱。
一、黃河故道地質森林公園保護開發現狀
據歷史記載,我市境內的黃河故道為秦漢時期黃河河道,現經8個鄉鎮辦事處,長約70公里,面積約13萬畝。其中,先鋒路街道辦事處轄內的黃河故道地質森林公園是目前原始風貌保存最完好的黃河故道,占地面積近畝,公園內沙丘起伏,蔚為壯觀,明清時期栽植的10000余株古椹樹,郁郁蔥蔥,多種灌木類野生植物雜生其間,黃河故道下面蘊藏著豐富的溫泉地熱資源,是名副其實的“秦漢古河道,明清椹果園”,是春季踏青、夏季采摘避暑、秋季登高、冬季尋古訪幽的良好去處,具備開發為生態休閑旅游精品景區的基礎條件。經過近年來的不斷努力,黃河故道地質森林公園得到了有效保護和初步開發,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處于啟動階段,還沒有形成真正的旅游精品景區,潛在的資源優勢還沒有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
(一)從管理體制上看。臨清黃河故道地質森林公園土地為郭堤村集體所有,土地和椹樹由村民承包經營。通過招商引資,由臺商進行投資開發,后因臺商資金不足等原因,開發未能繼續。古黃河開發公司接管臨清黃河故道地質森林公園。該公司系民營企業,為了便于統一開發,從開始著手土地、椹樹承包經營權的接收。目前,已初步形成了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的管理體制。但客觀上講,“政府主導、市場運作、企業經營、社會參與”的市場化體制還未真正建立,存在產權、經營權多頭管理,體制機制不順等問題。從產權上看,園內土地、椹樹產權屬村集體,而基礎設施產權卻一部分屬先鋒路辦事處,一部分屬古黃河公司;從經營權上看,公園經營權屬古黃河開發公司,但園內土地、椹樹的承包經營權卻屬村民。這種多頭所有、多頭管理的體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公園的發展。
(二)從規劃編制上看。規劃是建設的基礎,今年4月初,邀請山東省旅游規劃設計院陳國忠院長對臨清黃河故道地質森林公園進行了資源考察,擬委托編制《黃河故道地質森林公園旅游規劃》。規劃編制是今后招商引資、開發建設的重要保障,這項工作進展較慢,規劃編制工作還沒有真正開始,必須集中精力,抓緊抓實,加快推進。
(三)從基礎建設上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黃河故道地質森林公園的基礎設施建設,在全市上下逐步形成了關心支持并積極參與黃河故道地質森林公園建設的濃厚氛圍。先鋒路辦事處和古黃河開發公司投資近300萬元進行了初步開發建設,開展了古樹保護、水渠開挖、沙地保護等工作。前段時間,先鋒辦事處會同交通、建設、水利等部門開展了園外旅游公路、園內水渠引水工程、停車場、園內游步道、游客服務中心、園內滑沙、戲沙、親水等娛樂項目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經過積極努力,前期必要的基礎設施已基本建立,但這種建設是最基礎的,是低層次的,與打造休閑旅游精品景區的建設標準還相差甚遠。
(四)從市場營銷上看。包裝推出了郭堤黃河故道地質森林公園旅游招商項目,通過參加深圳文博會、煙臺旅游北交會等旅游投資洽談會、網絡招商等多種形式開展了項目推介。先后邀請了國家科技部創意研究院文豐院長等專家、港中旅等旅游投資機構以及數十家旅行社的負責人前來實地考察,洽談合作。為盡快啟動該旅游項目,近期舉辦了“首屆黃河故道地質森林公園椹果文化采摘節”,與山東人民廣播電臺合作,聯合舉辦了“采摘節”開幕式和文藝演出,采摘節期間約7.5萬人次前來參觀游覽,中國旅游報、大眾日報、山東電視臺等40多家新聞媒體進行了報道。通過宣傳推介,臨清黃河故道地質森林公園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有了明顯提高。但這種知名度和影響力還不夠廣泛深遠,抓好市場宣傳營銷仍是今后的工作重點。
二、黃河故道地質森林公園建設的總體思路和目標定位
臨清黃河故道地質森林公園建設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臨清發展旅游產業的重點項目,是建設經濟文化旅游強市的重點工程和重要突破口。
(一)總體思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政府主導、市場運作、企業經營、社會參與”的原則,發揮資源優勢,創新發展理念,加大招商力度,拓寬融資渠道,整合相關資源,理順體制機制,努力實現景區建設管理運營的新突破,把潛在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
(二)目標定位。力爭到,將黃河故道地質森林公園建設成為占地面積3000畝,集休閑度假、田園采摘、溫泉養生、沙地健身、特色競賽、農家體驗等為一體的多功能的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打造成為山東、河北、北京、天津、河南、山西等區域內“老百姓的度假天堂”、“自駕游的快樂營地”,年接待游客實現1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達到萬元。
三、黃河故道地質森林公園建設的保障措施
(一)大力推進體制機制創新。一是旅游管理體制創新。針對旅游資源條塊分割、多頭管理、制約發展的現狀,成立專門的市旅游管理委員會,委員會在市旅游局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對地質、生態、文化等旅游資源保護開發建設的管理,形成統一、協調、高效的管理體制,以便于推進黃河故道地質森林公園和全市旅游資源的保護開發和利用。二是景區開發機制創新。以公園旅游資產或經營權出租費用為資本設立旅游開發公司,以公司為融資、合作平臺,采取合資、合作等靈活多樣的開發機制。三是景區運營機制創新。積極引進專業旅游管理機構,以聯營、出租、托管等多種形式進行景區的管理、營銷,走政府與企業協作,智本與資源結合,企業管理與市場開發一體的路子。
(二)堅持多元化的建設投入。旅游是高投入、高回報的產業。近幾年,臨清黃河故道地質森林公園堅持分期投入、逐步推進的方式,有了一定的基礎,但要建設為功能齊全、設施完備、有強烈吸引力的精品景區,還必須要毫不動搖地加大投資力度。一是加大政府的引導性投資。充分發揮政府資金“四兩撥千斤”的引導作用。主要用于規劃的編制、項目手續的申辦和交通、水、電、環境治理等必要的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的手續和必要的基礎設施,會極大的增加項目對投資商的吸引力。二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像抓工業項目招商一樣抓好旅游項目招商,想方設法大力引進有實力的旅游投資商,進行戰略合作,進一步完善景區功能,提升景區檔次。三是認真研究國家有關政策,搶抓機遇,積極申報項目,向上級爭取無償資金和長期低息優惠貸款。四是鼓勵引導本地企業、社會資金投向公園開發項目,動員各界人士嘗試采用“認領古樹”等辦法積極參與項目建設。
(三)堅持突出自身特色。特色是旅游景區的生命力和競爭力,臨清黃河故道地質森林公園建設應突出“四個特色”,打響“四個品牌”。一是突出“沙漠”特色,打響“秦漢沙漠古河道”品牌。臨清黃河故道地質森林公園與周邊的黃河故道相比,最大的特色是完整保存了起伏的沙丘,連綿起伏的沙丘使人仿佛置身“沙漠”之中,面積之大,保存之好為周邊數百公里所罕見。因此,無論是在編制《黃河故道地質森林公園景區規劃》時,還是在項目建設中,都要突出這一特色,從而實現與同類旅游產品的差異化。項目建設要體現“親近自然、放飛心靈”的主題,開設沙漠觀光、沙地排球、沙地足療、滑沙、嬉沙等項目。二是突出“休閑養生”特色,打響“明清頤壽椹果園”品牌。當前,旅游業已由原來單純的觀光型旅游發展到以休閑養生為主的旅游。因此,項目開發要大打休閑牌、養生牌。開展“椹樹祈壽”活動,大力宣傳“百年椹果”的養生作用,使“要養生、食椹果”的觀念深入人心。在項目建設內容上,也要突出休閑、養生特色。如溫泉開發、度假區建設等。以不破壞景區內生態環境為前提,在現在的公園邊緣區域建設與公園風貌和諧、特色明顯的'度假區和室內溫泉洗浴設施,同時也可在適當地段開發露天溫泉,營造一種在軟軟沙土地、郁郁椹林中享受溫泉養生的環境。三是突出“群眾”特色,打響“咱老百姓洗得起的溫泉”品牌。溫泉和度假區建設既要有高端產品,同時,更要走平民化道路,以“讓老百姓消費得起的溫泉”為市場定位來實施項目開發建設。四是突出“文化”特色,打響“名人”品牌。在挖掘文化附加值上下功夫,提升景區內涵,這也是投入少、回報高的有效手段。臨清人杰地靈,名人輩出,有明代文學家謝榛,抗日名將張自忠,國學大師季羨林等。臨清還是著名的京劇之鄉、書畫之鄉、山東快書的發源地,與臨清有淵源的名人甚多。要充分挖掘、利用名人效應,把名人文化與百年椹樹有機結合起來,從而實現文化與旅游的融合,豐富旅游的內涵,起到以文化促旅游的作用,增加對游客的吸引力。
(四)堅持做好市場營銷。目前臨清黃河故道地質森林公園的知名度還不高,今后在景區建設的同時,要加大促銷力度,加強區域合作。一是繼續舉辦大型的有影響力的活動,如“椹果文化采摘節”、“山東沙地足球年賽”等等,邀請專家、領導、媒體、演藝等社會各界人士參與,提高知名度,聚集人氣。二是堅持政府做形象,企業做市場的原則,設計景區宣傳口號,樹立旅游品牌。三是加強區域合作,擴大客源市場。目前聊城、冠縣、高唐、夏津都在做黃河故道、溫泉旅游項目,特別是冠縣、夏津的景區已經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各地的資源盡管類似,但又有各自不同的特色和優勢,要與這些市、縣加強合作,形成同類資源的多元產品,形成合力,努力打造國內著名的魯西黃河故道旅游線、魯西溫泉旅游線。
(五)做好旅游商品的深度開發。旅游產業關聯度非常高,要發揮景區的帶動作用,轉移勞動力就業,增加收入,為老百姓帶來實惠。一是開發農家樂旅游,黃河故道地質森林公園景區位于村落間,借助景區的人氣,促進農家餐館、農家旅店等建設。二是做好椹果、農副產品等的深度加工,生產特色旅游商品。三是在節慶活動期間或在固定位置,組織農產品的展示和銷售,拓寬農產品的銷售市場,優化產業結構。
【加快森林公園建設調研報告范文】相關文章:
鄉村建設調研報告12-06
全縣農田建設調研報告10-23
學校建設的調研報告06-20
建設工程調研報告范文(通用8篇)12-06
社區建設調研報告范文(精選5篇)11-10
環境建設調研報告范文(通用5篇)07-02
關于特色城市建設調研報告范文07-30
工業園區建設工作調研報告_調研報告07-23
青少年法治文化建設工作調研報告_調研報告07-23
小城鎮建設調研報告范文(精選5篇)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