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國古村落調研報告范文
胡樂鎮位于寧國市的西南部,東與浙江省臨安市交界,南與績溪縣相連,西與旌德縣接壤,北與甲路鎮毗鄰。S215、S323省道和島鴻公路在境內鴻門村相交,皖贛鐵路貫穿全境。鎮所在地胡樂司距寧國市區45公里,距黃山市80公里,交通十分便捷。
很早以前,江西姓胡名樂一家七口人遷至如今胡樂的黃山腳 下。當時這里一片荒蕪,他們以開荒種地為生,在這塊土地繁衍后代。后來其他姓氏也相繼遷于此地。由于胡氏家庭興旺,成為當地頗有名氣的氏族,故把當地命名為胡樂。隨著胡樂人口集中、商業發展迅猛,胡樂出現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這里集市成街,商家店鋪一百余家,水陸交通十分發達。這里的物資通過水運直通長江、流向海外,是浙皖四縣水陸交通發達的商貿重鎮,是通往江蘇、湖南、江西的交通咽喉,乃兵家必爭之地。明代初期,朝廷為了加強中央集權,采納了劉伯溫的建議,在全國36個水陸交通重鎮設立了直隸中央巡檢司,胡樂就是其中之一,并有巡檢兵率。巡檢司的衙門階不大、官不高,巡檢司最高長官相當八、九品。但它的職責非特殊:一是監察附近府縣官員;二是稽征商貿稅費;三是維護地方治安。到了清代巡檢司還負有監管鹽商亂販私鹽,防止食鹽流往外地之責。這就是胡樂司名稱來歷之所在。
本次調查采用問卷的方式針對胡樂村民進行走訪調查,調查結果如下:
參與調查的男性有68.8%、女性有22,09%、還有9.31%未填寫。 年齡分布如下10-30:23.81% 、30-60:44.05% 、60歲以上:28.57% 、未填寫 :3.57%文化程度分布如下:未填寫:4.19% 、小學及以下:2.11% 初中:23.07% 、高中及以上 :13.96%統計分析調查結果可知,有96.7%的人是認為保護古村落的是十分有意義的;有69.6%的人認為保護古村落對文化的傳承有影響;90.59%的人認為投入大量的財力、物力保護古村落是有意義的;80.4%的人支持在古村落開發旅游;47.6%的人對于文化部門對古村落的保護宣傳不是很了解;55.81%的人認為當地政府對古村落的保護不是很好;
從以上數據可以得出,當地村民對于古村落保護的保護熱情高漲,熱愛駐扎在童年記憶的古村落,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滿腔熱血,但是無能為力,受自身經濟因素的影響,從自身出資維護古建筑有些不切實際。政府加大對古鎮的重視程度、投入更大的財力、物力來保護股建,制定相應的保護措施。
為了保護古村落,我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明確責任,調動保護和開發的積極性。由有關鄉、鎮政府切實承擔起古村落保護與開發的相應責任,負責編制出保護與開發項目建議書,通過自行組織或招商引資進行保護與開發。同時,強化群眾保護意識。鼓勵村民對古村古建筑整體環境,如村前小河、水口山、水口林和村后的后山上的林木,進行悉心的保護。
第二、多方位籌措資金、重新規劃古村落內的新區建房。在每一個古村落的就近范圍內規劃一塊地,用于農民新村的建設。資金來源可考慮將景區景點的經營權與所有權分開,村落或房子仍歸政府或村民所有,而將經營權拿出來拍賣,所得款項用于建設新村。新村的建設風貌與傳統民居有機協調,使古村落的整體風貌得以有機維護。同時采取分散成組的布局方式,使之與周圍景觀、人文景觀相協調,在造型上用簡約的手法對地方建筑加以提煉,保留極具傳統民居的風韻。
第三、充分利用原來遺留的傳統民居。將原傳統民居經過改造后可繼續利用,為現代人服務,包括改造傳統民居為古色古香的藥鋪、茶館、手工藝業店鋪等以再現當地民族生活情趣,不僅開拓旅游觀光新局面,繁榮經濟,恢復古村落的活力,還使當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有顯著的提高,防止過分追求經濟效益而帶來生態環境的惡化。
第四、創造性繼承傳統文化。在保護傳統民居的同時,發掘傳統中的文化因子及有利于其形成的建筑語言,重現當年的文化氛圍,并將其與現代生活中最激動人心的部分結合起來,使人們的生活注入傳統文化因素。
第五、雙向互動,形成保護和開發的良性循環。把旅游業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來培育和發展,不但能帶動古村落的良性發展,還可以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在古村落資源進行不斷維護與修繕的`同時,探求實施有效保護的具體措施,促進資源的科學利用,走保護開發利用發展保護的良性循環發展之路在新農村建設潮流中,古村落也該有其保護管理措施:
一、做好古村落的普查建檔工作
各地要組織對轄區內的古村落進行普查,并記錄匯總建檔。普查建檔工作由文廣部門牽頭,建設部門配合。內容包括:古村落的地理位置、環境條件、村鎮規模、水陸交通以及社會經濟和建設等狀況,應著重說明其歷史建筑群及其環境的歷史年代、原貌保存情況、現狀規模、空間分布以及價值特色等情況。
二、編制古村落保護規劃
做好古村落保護規劃的編制工作,是保護古村落的重要措施。古村落保護規劃編制的組織工作由古村落所在地的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牽頭,文廣部門配合。可由所在地鎮(鄉、街道)人民政府負責組織編制,也可由鄉鎮人民政府委托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組織編制。古村落保護規劃編制要與村莊建設規劃編制同步進行。古村落保護規劃要因地制宜,切合實際,重視對建筑、環境風貌、風俗人情的研究,充分征求農民群眾的意見。古村落保護規劃不僅是保護規劃,而且是整治和發展規劃,要對保護和建設劃定范圍,既要保護又要滿足建設發展的要求。
三、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保護古村落
(一)要分類保護。從村落環境、形態、人文等方面對現有古村落進行分類,在此基礎上確定村落、建筑的保護等級,分別落實保護措施。
(二)要嚴格按照規劃實施。古村落內的農民建房必須按規劃實施,列入保護的建筑不得擅自拆建。新村的建設風貌與傳統民居要有機協調,維護古村落的整體風貌。
(三)要多元投入。形成當地政府、村級組織及個人、外來投資者多元化的投資渠道,對古建筑進行修繕保護。
(四)要調動村民積極性。古村落保護不能僅僅依靠政府,也不能為了保護而保護,要把村民的利益納入保護開發計劃,古村落保護與旅游開發相結合,積極鼓勵村民個人開辦古村落“家居旅游”也可以建立村級旅游開發公司,使村民在古村落保護開發中得到實惠。
四、加強宣傳
在古村落普查的基礎上,由文廣部門編制《古村落普查成果匯編》,發放到各級政府、到鄉鎮、到村。組織開展古村落保護意義、作用、方法等內容的宣傳,提高全民古村落保護意識。
【寧國古村落調研報告范文】相關文章:
春運調研報告范文07-30
寒假調研報告范文12-26
材料調研報告范文12-07
學前調研報告范文12-06
普通調研報告范文12-04
茶葉調研報告范文12-01
交通調研報告范文11-10
汽車調研報告范文11-10
工作調研報告范文11-10
出口調研報告范文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