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旅游導游詞

時間:2025-05-13 08:41:09 小英 導游詞 我要投稿

青海旅游導游詞(通用10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導游,時常需要用到導游詞,導游詞可以加深游客對景點的印象,是提升講解水平的重要工具。導游詞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青海旅游導游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青海旅游導游詞(通用10篇)

  青海旅游導游詞 1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今天我們要游覽的是中國最美的湖——青海湖。如果您來到青海,卻不來青海湖走一趟,那可謂是人生之一大遺憾。

  我們從西寧出發,一路西行,經過近150公里的路程,我們就會到達美麗的青海湖。這一路景點眾多,依次有湟源峽、“茶馬互市”故地丹噶爾古城、著名的日月山以及神奇的倒淌河等。

  青海湖被稱為中國最美麗的湖泊。或許您不禁要問,中國湖泊成千上萬,星羅棋布,氣象萬千,這座大西北的內陸湖,又何以稱為中國最美呢?在大家親自去探究原因之前,先讓我來為大家做個鋪墊吧。話說20_年10月,由《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發起并主辦了評選“中國最美麗的地方”的活動,在此次由大眾參與的評選活動中,青海湖在湖泊類中被評為中國最美麗五大湖之首。參加此次評選活動的專家說:“青海湖有一種東方的氣質,看似簡單,但簡單中蘊含的東西卻很深廣!

  青海湖的美主要表現在一下四個方面:

  其一、青海湖的美首先在于她至高的地理位置、遼闊的湖面和那湛藍美麗的湖水。

  高是青海湖的一大特點,湖面海拔3260米,比兩個東岳泰山(1545m)還高,是名副其實的高原湖泊。由于這里地勢高,氣候十分涼爽,即使是在盛夏,日平均氣溫也只有15°左右,是理想的避暑消夏勝地。

  青海湖的另一特點是大,它是我國第一大內陸湖泊,也是我國最大的咸水湖。據測算,青海湖東西長106公里,南北寬65公里,環湖一周長360多公里,面積達4456平方公里,是著名的太湖(2425km2)的近兩倍大,或者可以形象的說,她可以裝得下4個香港。

  考證青海湖的名字,我們就不得不說起她的主色調——藍色。青海湖古時候叫“西!;藏語叫她“措溫波”,意思是“青色的湖”;蒙古語叫“庫庫諾爾”,即“藍色的海洋”。由于青海湖一帶早先是屬于卑禾族的牧地,所以又叫“卑禾羌!,漢代也有人叫他“仙海”,從北魏時期才開始更名為青海。青海省也是因此而得名。

  其二,青海湖的美在于她有多處迷人的景觀

  因為青海湖的大,所以可游覽的景點眾多,由此也形成了青海省的一大旅游區——環青海湖旅游區。這其中包括有青海湖的門戶日月山、倒淌河、青海湖151景區、二郎劍、三塊石、海心山、吐谷渾都城、布哈河、鳥島、沙島、沙陀斯、金銀灘草原、原子城等。

  其三,青海湖的美在于她奇特的成因以及由此產生的傳奇神話青海湖是構造斷陷湖。是距今4千萬前,印度洋板塊和歐亞板塊經過長期碰撞和擠壓,青藏高原隆起的結果。研究表明,青海湖原來是外瀉湖,周圍百川之水盡匯湖中,湖水又從現在倒淌河等處向東流入古黃河,后來由于地殼斷裂形成的造山運動,致使青海湖東面的日月山漸漸隆起,使湖水的出口被山脈所阻隔,青海湖便成為只進不出的高原大湖。

  其四,青海湖的.美在于它所擁有的生物多樣性

  參加由《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發起并主辦的評選“中國最美麗的地方”活動的專家呂斌對青海湖點評道:“作為中國最大的咸水湖與最大的內陸湖,青海湖是生物多樣性的寶庫。”青海湖是魚的樂園,多種候鳥的天堂,世界級瀕危動物中華對角羚的家園,它們與青海湖共存,是青海湖真正的主人。

  這里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青海湖特有魚種湟魚,湟魚學名叫青海湖裸鯉,沒有鱗片,魚身泛黃,因生活在咸水湖,可以食用的食物較少,生長特別緩慢,據說是每十年長一斤,加上之前人們的大量捕撈,所以湟魚的數量特別少。但由于青海省政府下令實施了多年的封湖育魚,目前魚類資源較為豐富。

  美麗青海的旅游導游詞4

  坎布拉森林公園地貌由紅色沙礫巖過程構成,巖體表面丹紅如霞。山體如柱如塔、似壁似堡、似人似獸,形態各異,如剪刀石、望郎崖、石筍、仙女聚會等,形態逼真。

  坎布拉地區有十八座險峰,其中阿瓊南宗和內寶宗最為聞名。阿瓊南宗四周為陡巖峭壁,只有一條石階小徑通往峰頂,這條小徑大部分是在懸崖上人工開鑿而成的。峰頂有一座古剎,數間小石窟,窟內陳列佛像,終年香火不斷。

  內寶宗是一個四四方方的獨立山峰,上有奇花異草,峰頂有天池、泉水。此外,坎布拉宗教文化歷史悠久,是藏傳佛教的復興地,有四處寺院,是青海省唯一僧、密、尼同處一地的法地。

  地形地貌

  坎布拉國家森林公園在地質方位上處于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交會區域。公園內涵蓋“丹霞”峰林地貌景觀、新生界沉積環境和沉積構造類型以及3800萬年以來的地質生態環境演化遺跡。坎布拉丹霞地貌由紅色砂礫巖構成,巖體表面丹紅如霞。奇峰、方山、洞穴、峭壁為主要地貌特征。山體如柱如塔、似壁似堡、似人如獸,形態各異。各種造型栩栩如生,形態千奇百怪,有鬼斧神工之妙。坎布拉地區有十八座奇山險峰,南崇峰、宮保峰、德杰峰、內寶宗峰、大雁峰、尼姑峰、山羊峰、牦牛峰等,這些山峰的命名大都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十八座山峰中,阿瓊南宗和內寶宗最為聞名。德杰峰在陽光照耀下,遠遠望去,猶如拉薩布達拉官之盛景;位于德洪村附近的“仙女聚會”,是由數十個拔地而起,形態各異的圓錐形山體組成,上面有奇花異草點綴,四周地形隆起,猶如“仙女”們在翩翩起舞,景色奇特、秀美,如入仙境,讓人嘆為觀止;強起崗位于風景區的西部,是由大小數十座峭壁如削的塔狀山峰組成,在最佳景點觀賞,似群山起舞,林海茫茫,晴嵐雨雪,氣象萬千,給人以氣勢磅礴,蔚為壯觀之感。阿瓊南宗四周為陡巖峭壁,只有一條石階小徑通往峰頂,這條小徑大部分是在懸崖上人工開鑿而成的。峰頂有一座古剎,數間小石窟,窟內陳列佛像,終年香火不斷。內寶宗是一個四四方方的獨立山峰,上有奇花異草,峰頂有天池、泉水。

  氣候特點

  尖扎縣氣候屬高原大陸性氣候,為青藏高原特殊型氣候區,年平均溫度7.8℃,年日照時數4432小時,年平均降水量350—400毫米,無霜期186天。極端氣溫最高為34.1℃(1988年6月28日),極端氣溫最低為—19.8℃(1961年1月17日)。

  延伸閱讀:導游詞功能

  1、引導游客鑒賞導游詞的宗旨是通過對旅游景觀繪聲繪色地講解、指點、評說,幫助旅游者欣賞景觀,以達到游覽的最佳效果。

  2、傳播文化知識傳統文化知識即向游客介紹有關旅游勝地的歷史典故、地理風貌、風土人情、傳說故事、民族習俗、古跡名勝、風景特色,使游客增長知識。

  3、陶冶游客情操導游詞的語言應具有言之有理、有物、有情、有神等特點。通過語言藝術和技巧,給游客勾畫出一幅幅立體的圖畫,構成生動的視覺形象,把旅游者引入一種特定的意境,從而達到陶冶情操的目的。

  青海旅游導游詞 2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北禪寺位于西寧市北湟水之濱的北山上,俗稱“北山寺”。北山因山崖層疊,遠眺似土臺樓閣高高矗立,故又名土樓山!氨鄙綗熡辍笔恰拔鲗幇司啊敝。陡峭的山坡上布滿人工開鑿的洞窟,所以又有“九窟十八洞”之稱。北山寺依山崖而建,寺內殘存有壁畫和藻井,從藝術風格上看,當屬晚唐和宋元時代的遺跡。北山寺已經修葺,為道教寺觀,有魁星樓、靈宮殿等建筑。位于北山頂峰的寧壽塔是清代所建的5層密檐磚塔,為北山寺的組成部分。

  北禪寺是依特殊丹霞地貌造型而建造的`。這里幾乎水平狀的紫紅色砂巖、礫巖,其間還夾有石膏和芒硝層,巖性軟硬相間,長期地質時期流水、風化等營力作用下,以赤壁、洞穴、險峰為主要特征的丹霞地貌得到典型發育。軟巖層向里凹進,形成大小不等的洞穴,當地人稱“九窟十八洞”,洞內塑有玉皇、觀世音、文殊、普賢、關云長等神佛像。洞壁上所繪的神像圖案、花卉山水月具有漢、藏佛教繪畫藝術風格,曾有“西平莫高窟”的美稱。硬巖層向外凸起,猶如屋檐,廟宇殿堂建在其上,殿宇高懸,棧道回廊將殿宇樓閣與洞穴群相連,使殿中有洞,洞內套洞,洞中藏佛,棧道回曲廊緊靠懸崖,甚至懸空架設,可稱得上一座名副其實的懸空寺了。

  北禪寺東側有一座高達數十米名叫“露天金剛”的巨大佛像,當地群眾叫“閃佛”,遠遠清晰看出它的頭、身軀、下肢和面部五官,顯得雄渾粗獷,具唐代藝術風格,這是廣大信徒在原造型地貌基礎上雕鑿而成,使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達到完美結合。

  北禪寺的建筑有山門、山腰牌坊、奎星閣、呂祖殿、斗母殿、三教堂、無量殿、福寧樓、三寶殿、靈宮殿等。殿字樓閣依山勢而建,顯得格外壯觀。

  北山頂為寧壽塔,每當煙雨蒙蒙,山隱霧中,蒼蒼茫茫,遠望云霧中的殿宇,洞群塔寺時隱時現,正如古詩所吟“北山隱約樹模糊,煙雨朝朝入畫圖”,“多少樓臺云樹掩,天然畫圖米家村”。“北山煙雨”由此而得名。

  北禪寺從清代開始,每逢重陽節,老百姓紛紛上山拋撒印有“鹿、馬”等字的鹿馬紙,求神拜佛,祈求平安吉祥。近幾年來,每當重陽節晚上,北禪寺張燈結彩,數萬人云集于此,熱鬧非凡。平日更多的游人、香客登上土樓山巔,眺望古城新姿盡收眼底。

  北禪寺現為省內道教活動中心之一,每年眾多海內外華人前來游覽觀光,并舉行隆重的宗教朝拜活動。

  青海旅游導游詞 3

各位游客朋友們:

  你們好!當你走進離太陽最近的這片土地,就會領悟到返樸歸真的體味和真諦。巍峨綿延的巴顏喀拉山橫貫全境,把達日從中分為黃河和長江兩個水系流域。其境內主峰措什多山,向東南連綿80公里,山頂海拔4800米,終年積雪,山大溝多,道路崎嶇狹窄,多懸崖絕壁,峰巒疊嶂,雪嶺泛銀,風吹石鳴,山中天氣變化無常,多雪、多雨、多霧、多雹,盛夏飛雪,雨雪交集,雷電震響,與山谷溝壑共鳴,氣勢磅礴。山腳下曾經是果洛往返西藏的重要通道。位于此山南北的尼什多、措什多、措斯多、尕布措、措什干等幾百個星羅棋布的湖泊點綴著美麗的草原。

  湖泊周圍,山柳茂盛,野草叢生,湖面綠水碧波,倒影斑斕,與藍天白云、青山綠草、羊群、帳篷、牧人融為一體。每日晨昏,濃霧繚繞,細雨蒙蒙,給人以神秘莫測的感覺,是探險、登山、旅游的好去處。澎湃蜿蜒的黃河水依北流過全境,尼曲河、達日河、吉邁河、柯曲河等百條河流匯集于黃河和長江之中。山山水水間至今有《格薩爾·史詩》中描寫的諸多遺跡,每一處都能講述一段格薩爾的英雄故事。其中座落在黃河之濱、距縣城15公里處的“格薩爾大王獅龍宮殿”最為壯觀(后有詳述),與此相應的有縣城西側的扎西拉崗山頂的“格薩爾林卡”,向世人展示著格薩爾帥領嶺國部落三十員大將征戰四方,消滅人間妖魔,安治三界后凱旋歡慶的場面。主雕塑格薩爾身騎戰馬,英姿煥發,在國內眾多格薩爾雕塑中為最高,三十員大將組成的浮雕群,栩栩如生,形態各異。坐落在縣城的珠姆廣場,占地一平方公里,主雕塑珠姆頭戴十八顆貴重海螺組成的發飾,身穿十八件上等錦緞衣,腰系一條鑲金銀鈴鐺的五彩圍腰,打扮得分外美麗,好似仙女下凡。捧著盛滿青稞酒的金碗,為凱旋歸來的無敵格薩爾王和群臣接風。

  在桑日麻鄉境內,有嶺國女將阿達拉姆生活過的遺址、沐浴過的溫泉和鄰國王臣們修練過的眾多修行洞,還有許多具有神化傳說的奇山異石。有人說藏族是穿著祝福的民族,華貴高雅的節日盛裝,從頭到腳的裝飾都充滿著吉祥和祝福。這種用山中玉石、海中珊瑚、土中金銀精制而成的飾品,以本樸的天然魅力,征服著嚴酷的大自然。一套服飾就是一個地區的風俗集錦,一套服飾演繹著一個民族對現實生活的理解和對美好明天的向往。這里是果洛草原上第一面五星紅旗升起的一方,也是傳說中格薩爾大王虎踞龍盤的圣地。

  這里有群山聳立,這里有眾水蜿蜒,這里有“黎明分娩的新城”,這里有雄獅大王格薩爾諾布扎堆的圣殿,是瑪域草原上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這里物華天寶,人杰地靈,高山峻嶺間仍能尋覓到秦漢時西羌部落的足跡,風光優美的高原圣湖旁依稀可見南北朝黨項人牧畜的背影,巴顏喀拉山山麓似乎依舊彌漫著唐高宗時吐蕃王朝-的硝煙。坐落在沙那溝查郎寺對面的'“果洛和平解放紀念碑”,向你訴說著1952年“三果洛”和平解放的歷史。坐落在吉邁河畔、距縣城東10公里處的“果落建政紀念碑”,講述著果落各族人民在0的領導下,建立民族自治政權,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歷史歲月。這是一方凈土,纖塵不染,似乎仍舊保持著它幾千年前的渾荒、古樸,任憑花開花落,依然重復著它千年不變的嫵媚和寧靜。這是一片熱土,建政以來,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善良樸實的達日人民,在黨和政府的親切關懷、支持下,用自己堅強的意志和勤勞的雙手向貧窮宣戰,同落后抗爭,經過幾十年的艱苦奮斗,使這片歷盡滄桑的廣袤土地再度煥發出青春的光彩。

  青海旅游導游詞 4

各位游客朋友們:

  你們好!歡迎來到大美青海,歡樂夏都——西寧市。我是你們接下來的西寧兩日游中的導游。

  翻開世界地圖,在亞歐大陸的中南部,一塊棕褐色彩的高地尤為引人注目,那就是高亢海拔,遼闊面積,年輕歷史和獨特位置與一體的,具有“世界屋脊”之稱的青藏高原,相信每一位中國人對此都耳熟能詳,但對于青藏高原的門戶——西寧,卻都不甚了解吧!

  中國漢字講究同音異形,琪的同性異形字之一就是神奇,奇特的“奇”,那今天呢,我就用五個“奇”,帶您走入歡樂夏都——西寧。西寧第一奇就奇在“氣候奇特復雜”。西寧是青海省省會,寓意“西陲安寧”,位于青藏高原的東北部,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之一,也是青藏高原的門戶,“右通海藏,左引甘涼”,雖然是平地升天的第一步,但它的海拔已經達到2250米,比東岳泰山頂峰還高出600多米。西寧屬大陸性高原半干旱氣候,年平均日照為1939.7小時,年平均氣溫7.6攝氏度,最高氣溫34.6攝氏度,最低氣溫—18.9攝氏度。也正是由于高海拔,西寧夏季日平均氣溫只有15——17度左右,素有“西寧無夏日”之稱,相對于內地火爐般的盛夏,這里的確是天然的避暑勝地,為此,西寧市特意打出“中國夏都”品牌。

  特別是近年來,隨著全球氣候的變暖,西寧的夏日更加迷人“夏都”的旅游品牌早已深入人心,旅游者更是絡繹不絕。此外,由于西寧西北部有祁連山,日月山等天然屏障,冬季冷空氣很難入侵,一月平均氣溫約—10度,加之,暖氣普及率相當高,使得滴水成冰的日子也成了暖冬。用“夏無炎暑,冬無酷寒,陽光燦爛,碧空如洗”來形容西寧的氣候在合適不過了。西寧的氣候不僅奇特,而且復雜。

  其實,西寧并不是人們想象中高寒缺氧,人煙稀少,常年冰封的不毛之地,它確實有亙古連綿的冰山雪峰,但它也有蔥蔥郁郁的森林,深切低下的炎熱河谷和溫泉,加之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絢麗多次的民俗風情,使得西寧成為青藏高原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如果說西寧第一期歸功于自然的鬼斧神工,那西寧第二奇就非人類奇跡莫屬。

  由于自然,歷史,區位等因素,青藏高原的面積雖占全國總面積的25%,然而人口卻僅占全國總人口的1%,青藏高原因此也一度被世界認為是“最不適宜人類居住的地方之一”,然而,素有“中國最安靜城市”之稱的西寧市卻最先打破緘默,成為青藏高原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人口破百萬的城市。西寧作為古絲綢之路青海道的重要樞紐,商業交往頻繁,古羌人在此游牧生息的同時吸收了漢族先進生產技術,開始定居農耕,并逐漸形成了以日月山為界的青海東部農業區,加之,較青藏高原腹地更為優越的自然和氣候條件,使得西寧市人口密度居整個青藏高原之首,20xx末西寧市7665平方千米的土地卻擁有222.87萬人口,被聯合國稱為“世界屋脊上的奇跡”,在這222.87萬人口中,西寧將“和諧,包容,多元”演繹的淋漓盡致,這里聚居的漢,藏,回,蒙,撒拉,滿,土等37個少數民族和諧共生,這里被世代信奉的藏傳佛教,漢傳佛教,天主教,道教交匯繁榮,形成一道獨特的文化景象。

  初到西寧,給人的印象是新興城市,其實不然,他是青藏高原上最最古老的城市,有著2100多年的歷史,古稱“‘西平亭”,是漢后將軍趙充國屯田的地方,南涼的都城唐蕃古道的咽喉,絲綢南路的要道,西海的鎖鑰,青藏高原通往中原的門戶,河湟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歷史上的西寧是一個人口和民族不斷變遷的地區,而今日的西寧仍然是一個典型的移民城市,漫步西寧街頭,每一個異鄉客都能聽到熟悉的鄉音,這里接納了無數的移民者和五湖四海的創業者,20xx年末,移民人口達到100多萬之多,這別樣的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的風情,在其他省份并不多見。

  西寧第三奇,必屬天路。地勢險峻,高山連綿的地勢造成青藏高原地區的交通極其不便,解放前,青藏高原地區流傳著這么一段順口溜“正三月,雪封山,四五六,泥沒足,七八九,正好走,十冬臘,皮開拆”,極言其交通困。新中國成立后,為了發展青藏高原地區經濟,加強民族團結,鞏固西北邊疆,在解放軍和廣大民工的共同努力下,一條條公路通上了“世界屋脊”,青藏公路是世界上首例在高寒凍土區全部鋪設黑色等級路面的公路,被譽為“世界屋脊上的蘇伊士運河”,它像一條紐帶連接著西寧和拉薩并于祖國西北相通,在青海西寧經日月山,格爾木,越過昆侖山,橫跨青南高原,經唐古拉山口進入西藏直達拉薩,全長2122公里,全線大多在海拔4000米以上,唐古拉山口更是高達海拔5220米,在青藏鐵路為通車以前,曾擔負著80%的進藏物質和90%一閃的出藏物質的運輸工作,被譽為西藏的生命線。

  從此,高原人民結束了“茶貴如銀,鹽貴似金”的苦難生活,滿懷希望的.稱贊這條公路是通往首都北京的“金橋”,是走向社會主義的“幸福大道”。如果你熱愛公路漫游,那么可以讓西南方的果洛,玉樹那漫無邊際的草原來迎接你。他們想脫韁的野馬無拘無束,又像波浪翻滾的大海,覆蓋所有生命,愛從高處俯瞰草原的鷹和巖羊,喜歡在開闊平地上急速奔跑的藏羚羊和黃羊,遷徙時魚貫而入的藏野驢,匆匆穿行其間的狼……遠處炊煙裊裊,牧歌回蕩,人世間的一切奇跡都在這里發生。隨著社會主義經濟的高速發展,青藏高原結束了沒有鐵路的歷史,青藏鐵路東起西寧,西至拉薩,全長1956千米,所經大部分地區在海拔3000米左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其技術之復雜,施工難度之大在世界鐵路史上實屬罕見。

  它的建成也創造了多項世界鐵路建筑的新記錄:穿越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段達960千米,穿過連續多年的凍土帶達550千米,海拔最高的唐古拉站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鐵路車站,海拔4905米火車隧道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凍土隧道,全長1866米的昆侖山隧道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隧道。曾經紅極一時的歌曲《天路》,大家一定不陌生,那是對青藏鐵路的真實描述,“那是一條神奇的天路喲,帶我們走進人間天堂……”青藏鐵路自高原貫穿而過,它不僅改變了沿途人民的生活,也讓更多的人了解這片土地。青藏鐵路沿線有一大批地貌景觀,人文景觀和民風民俗等優質旅游資源,沿著這條世界頂級旅游風景線,你可以在列車上欣賞美麗的青海湖,由中國死海之稱的察爾汗鹽湖,以及博大的昆侖雄姿,雪山,高海拔草原,丹霞地貌和貧瘠的戈壁沙灘……多變的地貌特征會讓你著迷。

  最近,有檔名為“花兒與少年”的綜藝節目很是紅火,其實西寧也有花兒,這是一種發源于青海,流行于青,甘,寧,新的山歌,被譽為“西北之魂”,這也是西寧第四奇。原汁原味,帶有濃厚鄉土氣息的花兒不僅深受當地群眾的喜歡,還是群眾單調生活的調劑品,青年男女相愛的“紅娘”,作為記性編唱的山歌型情歌,花兒歷來就有“三禁”之說,一是村子里不能唱,二是親屬間不能唱,三是親戚間不能唱。

  花兒熱情奔放,直抒胸臆,曲調高亢悠揚,句式不等,語言詼諧生動,大膽“比”“興”。青海又被譽為花兒和故鄉和海洋,作為大眾喜聞樂見的民間口頭文化形式,春暖花開之際,勞動人民無論是田間耕作,山野放牧,還有路途趕車,只要有閑暇時間,就會依山傍水,敞開歌喉,“不唱花兒心不甘”,可以說“勞者能其歌,饑者能其事”,人人都有一副“唱花兒,漫少年”的好嗓子,尤其是在一年一度的花兒會,大家穿戴一新,偕老扶幼,帶著對大自然的憧憬和對美好生活的渴望,從四面八方相聚而來,男女老少隨心所欲,自由發揮,將心中的情感一泄而出,此時,人人都是歌手,人人都是觀眾,你方唱罷我來接,

  于是,山在唱,水在吟,漫山遍野,花香四溢,歌聲飛揚,花兒會成了青海各族人民的狂歡節。

  西寧第五奇,奇在獨一無二的城市魅力。作為青海省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技,交通和通訊中心,在近幾年的快速發展過程中,西寧獲得了不少城市殊榮,樹立起獨特的城市名片。西寧先后獲得“世界旅游名城,全球避暑名城,中國十大避暑城市,中國十大安靜城市,中國十大最美麗城市,中國十大最向往的旅游目的地,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中國休閑城市,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全國園林綠化先進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市”等城市榮譽。如果你覺得這些所謂的榮耀都不足為奇的話,那“中國最幸福的城市”這個殊榮會不會讓您眼前一亮呢?沒錯,您沒有聽錯,西寧曾被評為“全國最幸福的城市”,沒有之一!

  然而,不可否認的事實是:20xx年青海省GDP總值為2103億元,遠遠落后于全國大部分省份!很多人不解,閉塞落后的西北邊陲靠什么成為全國最幸福?但幸福一直都不是一個只靠經濟來衡量一切的生硬的指數,不是嗎?這里的人民呼吸的每一口空氣都是潔凈清新的,陽光燦爛,碧空如洗,永遠不必擔憂厚重的霧霾和PM2.5,這里的孩子飲用的每一滴水都來自最純潔的三江源頭,他們甚至不知Px為何物。雄偉遼闊的自然哺育了淳樸善良的青海人民,而青海人民時時刻刻都對自然保存這一顆敬仰與謙卑的心,他們轉湖,轉山,感恩自然的饋贈;他們分季轉場,保護草場草皮的再生長;他們拒絕有毒工廠,保護了眾多雪山,湖泊,森林和稀有動物;他們虔誠衷一信奉宗教和神明,心明幾凈,感恩眾生;他們選擇休閑豁達的生活態度,偕老持幼,其樂融融;他們頭頂藍天,腳踏清泉,站在離天堂最近的地方,不忘凈化心靈!

  有人說,如果拉薩是人們精神的人間圣地,香格里拉是人們夢想中的世外桃源,那么西寧就是人,神,自然在源頭交匯的一片凈土。當然,我說的再好,也不如大家身臨其境的去體會,在接下來的西寧兩日游中,將帶領大家走入西寧的每一條古巷,每一宗廟宇,切身感受歡樂夏都的最幸福!

  青海旅游導游詞 5

各位團友:

  玉樹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東部的通天河畔,位置33°09′~33°17′N,96°24′~96°37′E,東西長25公里,南北寬約4公里,總面積約100平方公里.青海省玉樹縣西北部結隆鄉境內,距玉樹縣西北約65公里.海拔4,100~4,200米.通天河支流益曲在此穿過,形成5個大小不等、水深在0.2—0.4

  米的湖泊,還有眾多的泉水噴涌而出,水量穩定,水質潔凈.縱橫迂回的溪流,星羅棋布的湖泊沼地把草灘切割成無數大上不等的"沙洲"和"小島",因此野獸難以進入.是唯一棲息于高原和主要分布于我國的珍禽黑頸鶴的重要繁殖地.1986年7月建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988年9月由玉樹藏族自治州籌建,暫編制7人.它是以鶴類為主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區內有可供鶴類棲息繁殖的濕地約45平方公里.

  隆寶濕地為青藏高原東部的川西高山峽谷向高原主體過渡地段上的隆寶灘盆地中部的苔草沼澤.四周環山,呈“凹”字形,周圍山峰高達5,270米.濕地水源來自許多涌泉和七條溪流.成片的濕草、沼澤圍繞著五個水深0.2米至0.3米的明水面,相互滲透構成保護區主體,其周圍是些不規則的水坑和松軟的草墩.除主河道水深外,蔓延成沼澤灘地的地區,水深一般保持地0.2~0.4米.草墩之間被水隔絕,水坑內魚、蛙集在,水生生物、浮游生物豐富.湖底有很厚的淤泥層.

  本地屬高原大陸性氣候,干燥寒冷,風大,日照長,輻射強烈.1月份均溫—11.1℃極端最低氣溫—260℃;7月份均溫9.3℃,極端最高氣溫27.0℃,年均氣溫—0.4℃;≥0℃,積溫1027.4℃,年日照時數2300小時,年總輻射量152.8千卡/平方厘米,年降水量高達730毫米,集中在6~9月,雨、熱同期.植物生長期162天.

  隆寶湖是在高原的崇山峻嶺中形成的大大小小盆地和湖泊中的一個,地勢呈南北走向的峽谷形狀,灘地長30公里,寬1.5—4公里,四周被高山環抱,海拔4050—420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保護區之一.這里四季不明顯,氣候變化劇烈,冬季風大、干燥、氣溫低,6—8月雨水多而集中,比較濕潤,全年日照時間約2300小時.湖灘地土壤肥沃,水草肥美,優勢植物有水毛茛、毛茛、西伯利亞蓼等34種.主要植被類型為草甸和淡水沼澤,為水禽鳥類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生態環境,成為黑頸鶴棲息繁殖的集中地區.每年4月,牧草剛剛返青,黑頸鶴從南方到達這里,生兒育女,避暑渡假,待到牧草枯黃的10月上旬,它們攜兒帶女飛往南部越冬.

  保護區為黑頸鶴的主要棲息繁殖地之一,每年的3月到達,整個繁殖季節里有8~12對(1983年~1986年調查).已發現鳥類32種,其中水禽近10種.其中種群數量較大的有斑頭雁,分布在保護區中部的一塊長500米,寬100米的土丘小島上,有巢穴約2,000余窩.其它種類有赤麻鴨、白眼潛鴨、普通秋沙鴨、綠頭鴨、鵲鴨、黑鸛、紅腳鷸、鳳頭琵鷺、普通燕鷗、玉帶海雕、禿鷲等,隸屬5目6科.

  沼澤有豐富的魚類和節肢動物.周圍灘地獸類有雪豹、水懶、藏原羚、狼、喜馬拉雅旱獺、黃鼬、香鼬、高原兔、高原鼠兔、黃羊、藏狐、田鼠等12種.另外還有包括4種珍貴的高原蝶類在內的昆蟲20種.

  植被為蕆嵩草、喜馬拉雅嵩草、短蒿草、毛囊苔草、矮金蓮花、長管馬先蒿、水麥冬、長花野青茅、驢蹄草等為主的高原苔草沼澤和沼澤草甸.還有很多蕨麻.低等植物有包括名貴的冬蟲夏草在內的真菌16種.

  青海旅游導游詞 6

各位游客朋友們:

  離開了倒淌河,離開了文成公主傳說。我們前方將要到達是我們美麗富饒青海湖。青海湖古稱"西海",藏語稱為"錯溫布",蒙古語稱為"庫庫若爾"。大家知道為什么稱為"庫庫若爾"嗎相傳,古時青海湖美麗而寬廣,但這里一寫部落頭人卻肆意地欺壓百姓。有一個叫庫庫卓爾英雄解仇釋怨,使群眾団結和睦,親如一家,并幫助鄰里部落解決危難,度過饑荒。他死后,被天帝封為団結之神,保護善良。從此,蒙古族稱青海湖為"庫庫卓爾",即我們所說"庫哭若爾"。對于青海湖形成原因,現代地質學研究表明,大約在兩千多派萬年以前,如今青藏高原是一片汪洋大海。后來,由于大陸板塊擠壓,地殼運動,海底漸漸向上隆起,逐漸形成了被稱為"世界第三極"青藏高原。而青海湖則是在地殼隆起過程中斷層陷落而形成。關于它形成,還有著一些非常有趣傳說。如有說,這是水晶宮老龍王最小兒子,引來108條江河水匯成。還有說,當年孫悟空大鬧天空時,與二郎神大戰。二郎神被追趕到這里,覺得又饑又渴,發現了此處被石板蓋住神泉。他跑過去大喝一通后,忘了蓋上石板,神泉滾滾涌出,匯成了大湖。而此時,孫悟空也已經追上來了。二郎神急忙順手抓了五塊石頭,壓住泉水。后來這五塊石頭就變成了湖中五座小島。二郎神連做飯都顧不上吃,拔腿跑時不小心,一腳踢翻了鍋。鍋里有鹽,倒在湖中,從此湖水就變咸了。不止如此,他鹽口袋被扯了個口子,邊套邊撒,一路漏鹽。于是青海湖畔就有了大大小小數不清鹽湖和鹽澤。

  關于青海湖傳說,我們就講到這里了。大家請看前面那平嵌在皚皚雪山和茫茫草原之間,熠熠發光寶鏡,那就是青海湖了。青海湖面積4400多平方公里,東西長106公里,南北寬63公里,湖水平均深度19米,湖面海拔3260多米,是我囯最大內陸咸水湖。如今,青海湖已經成為青海省四大旅游區之一,初步形成了以觀光為主,娛樂,休閑,度假為一體環湖旅游帶。

  我們現在所在就是青海湖湖濱地區。此處地勢平坦開闊,水源充足,氣候溫和,是理想避暑勝地。不僅如此,這里還是青海省重要牧業基地,豐美牧草,肥沃土地,養育著這里成群牛羊。沒到夏秋季節,遼闊草原像披上了一層碧綠絨毯,各種野花五彩繽紛,將綠色絨毯點綴得如錦似緞。四周大片整齊農田麥浪翻滾,油菜花一片金黃,散發出沁人肺腑芬芳。湖面上碧波萬傾,白色海鷗追逐著魚帆在空中翱翔,牧民帳篷星羅棋布,日出日落景色更是充滿1著詩情畫意,使人心曠神怡。

  青海旅游導游詞 7

各位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

  青海藏醫藥文化博物館坐落在青海省西寧市高新技術生物產業園區經二路36號,主體建筑氣勢宏偉,內涵深邃,以天圓地方的古老主題,對藏式建筑風格高度抽象和再現,融藏族傳統建筑風格與現代建筑藝術為一體,與管委會、園區廣場形成“三位一體”統一和諧的城市標志性建筑群。總占地面積200畝,建筑面積12000平方米。2005年3月破土動工,2006年9月9日落成試開館,2007年5月1日正式開館,是目前世界上惟一一座反映藏文化的綜合性專業博物館。

  藏醫藥文化博物館共3層,其中1層為文物庫房、設備用房,2.3層為展廳,開設藥物標本、藏醫醫史、醫學唐卡、醫療器械、古籍文獻、天文歷算、彩繪大觀等七個展廳。通過環境重現、唐卡雕塑、文物展示、高科技模擬等方式手法展出動植物、礦物標本2000多種,歷代著名藏醫藥學家30多位、藏醫學特有醫學掛圖80幅、1300年前傳統藏醫使用的'外科器械180多件、藏醫藥學代表性典籍1000多部,特別是,館內永久性展出由當代藏族著名唐卡工藝美術大師宗者拉杰歷時二十七年設計策劃,組織400余位藏、蒙、漢、土族頂尖工藝美術師歷時四年精心創作完成的《中國藏族文化藝術彩繪大觀》長卷,該卷長618米、寬2.5米,以藏族傳統繪畫技藝用金粉、玉石、珊瑚等珍寶顏料精心繪制而成,已經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在藏醫藥文化博物館,通過陳展的藏醫藥歷史碎片,公眾可以—青藏高原遙遠的文明之光,感悟彌足珍貴的藏醫藥文化,領略高原西部的古風遺韻,欣賞絢麗壯美的彩繪大觀。

  藏醫藥文化博物館是征集、保護、研究、展示發源于青藏高原地區的藏醫藥歷史文化遺產、藏醫藥發展進程物證、珍貴文物和藏族文化藝術彩繪的綜合性專業博物館,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大型藏醫藥博物館。藏醫藥文化博物館由青海金訶藏醫藥集團有限公司投資興建、政府支持,旨在向國內外公眾全面展示藏醫藥輝煌文化,重現藏醫藥發展歷史,搶救即將湮沒的藏醫藥文化遺產。

  在政府部門、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藏醫藥文化博物館各項設備將進一步完善,文物藏品進一步豐富,展覽規模進一步擴大,技術力量進一步壯大。藏醫藥文化博物館將通過高水平、多學科的藏醫藥學、歷史學、文物學研究,不斷豐富人們對藏醫藥文化的理解,推動藏醫藥事業的持續發展。藏醫藥文化博物館將成為青海省對外開放、民族團結進步的窗口和青藏地區供公眾進行高品位文化享受的重要文化場所。

  青海旅游導游詞 8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我愛青海,是因為它是一片圣潔的土地;是因為它是祖國最可愛的地方;是因為它是生我養我的故鄉。青海是一個天人合一的大美之地。這里蘊藏著特有的高原動植物,農牧業和旅游資源,是我國資源的重要戰略接續區。這兒不僅有青藏高原的博大壯美和瀚海大漠的廣袤雄渾,亦有河湟谷地的繁榮富庶和江南水鄉般的旖旎多姿。青海自然景觀,地理地貌,民族文化,人文風情等具有原生態,多樣性和不可替代的特點,到處呈現著一派雄厚磅礴的`壯麗之美。

  這里歷史悠久,文化多元,是“唐蕃古道”、“絲綢之路”的要地,是中原與邊塞,東方與西方文化交流傳播的橋梁。青海省簡稱“青”,省會西寧市,因境內有全國最大的內陸咸水湖--青海湖因此得名。位于世界上最年輕的高原--青藏高原東北部,東西長約1200公里,南北寬800公里,面積為72.12萬平方公里僅次于新疆、西藏、內蒙古,居全國第四位。全省平均海拔3000多米,最高點是昆侖山口的布喀達坂峰,海拔6860米;最低是民和的下川口村,海拔為1650米。青海是一個多山的省份。省內橫貫著多條聞名遐邇的山脈,由北向南依次為:阿爾金山、祁連山脈、東昆侖山脈及其支脈可可西里、巴顏格拉山、南端為唐古拉山脈。

  這些高大雄壯的山脈都呈東西走向,構成了青海高原的基本骨架。一些小物品,看起來微不足道,可它是青海特有的工藝品,如:藏族卷軸畫;多在寺院制作和保存的唐卡;以西寧毛偉原料,植物染色,手工捻線,經藝人精心編制而成的藏毯;具有欣賞價值的裝飾工藝美術品--彩蛋和風格獨特、深受藏族牧民歡迎的藏刀等。說起特色小吃,青海更是數不勝數。格爾木的烤羊肉是其它地方沒法比的;回族人民自己加工自制的酸奶;“狗澆尿”是青海流行的一種用清油煎的薄餅;夏天能清新提神,冬天則壯身暖胃的甜醅;鍋饃省事,省時,制作簡單,口感松脆,攜帶方便。更有使青海名聲大震,香氣濃郁,滋味鮮美,久吃不膩的五香牛肉干。

  在地處高寒的青海,人們喜歡以酒為伴,尤其在一年一度的春節,別有一番酒趣。而青稞酒便是青海人民的重點,它以青藏高原特有的糧食作物青稞為主原料,采用三百多年歷史的“天佑德”青稞傳統釀酒工藝,結合科學配方勾兌而成,酒味醇香,清亮透明,飲后不頭痛,不口干,醒酒快,加溫飲用口味更佳,獨特風格,獲中國公認名牌稱號。青海不僅是祖國十分可愛的地方,而且是祖國一個十分重要的地方,是一個物華天空,人杰很靈,充滿活力,蓄勢勃發的地方,是一個大有希望,大有作為的地方!我愛巍峨疊立、水清玉潔的青海高原!我愛青海湛藍的天空,綠茵的草原!我愛善良純樸,勤勞熱情的青海人民!我愛洶涌澎湃,奔騰不息的青海三江源!我愛精美至尊的青海三江奇石!

  青海旅游導游詞 9

親愛的游客朋友們:

  我是你們今天的導游。我的名字叫王。你可以叫我小王。今天,我將帶你參觀青海湖,中國最大的咸水湖。希望大家互相配合,一路走好!

  人家說青海湖是大地的一滴淚,那有多神奇?我給你介紹一下這個湖的具體情況。

  青海湖又名庫庫瑙爾,蒙古語意為“藍!。它位于青海省東北部的青海湖盆地,不僅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湖泊,也是中國最大的咸水湖。它浩瀚、縹緲、壯麗,是大自然送給青海高原的一面巨大寶鏡。青海湖也叫“北河羌!保驗樗鐚儆诒焙尤说哪恋,漢代又叫“海賢”。從北魏改稱“青!。

  青海湖面積4456平方公里,周長360多公里,是著名的太湖的兩倍多。湖東西長,南北窄,略呈橢圓形。乍一看,像是一片肥碩的楊樹葉。青海湖深19米多,最大水深28米,蓄水量1050億立方米,海拔3260米,比兩座東山泰山還高。因為這里地勢高,氣候非常涼爽。即使在炎熱的夏天,日平均氣溫也只有15℃,是理想的避暑勝地。

  青海湖位于青海高原東北部,地域遼闊,草原遼闊,河流眾多,水生植物豐富,環境幽靜。湖的四面環山,北面是大同山,東面是日月山,南面是青海南山,西面是橡膠山。這四座山海拔在3600到5000米之間。環顧四周,它就像四個高高的天然屏障,緊緊地包圍著青海湖。從山腳到湖邊,是一片廣闊平坦,無邊無際的草原,而青海湖,煙霧繚繞,碧波蕩漾,猶如嵌在山與草原之間的一塊巨大的玉盤,與山、湖、草原構成了一道瑰麗的`風景。

  青海湖的景色在不同的季節有很大的不同。夏秋兩季,當周圍雄偉的群山和西岸廣闊的草原披上綠衣時,青海湖周圍的山巒美不勝收,天高氣爽,景色十分秀麗。廣闊起伏的千里光就像一層厚厚的綠色地毯。五顏六色的野花像織錦一樣點綴著綠色的地毯,無數牛羊肥馬像五顏六色的珍珠散落在草原上;湖邊大片整潔如畫的農田卷著麥浪,花菜金黃芬芳;青海湖,碧波蕩漾,碧水藍天,猶如一杯甘露,輕輕蕩漾。在寒冷的冬天,當寒流來臨時,周圍的山脈和草原會變黃,有時會覆蓋上厚厚的一層銀。每年11月,青海湖開始結冰。廣闊清澈的湖面上覆蓋著玉和銀,就像一面巨大的鏡子,在陽光下閃閃發光,終日閃耀著耀眼的光輝。

  青海湖以盛產黃魚而聞名,黃魚資源豐富。值得一提的是,這里出產的冰魚比較有名。每到冰封季節,青海湖結冰后,人們會在冰面上打洞捕魚,水下的魚在陽光或光線的誘惑下會自動跳出冰洞,讓魚釣到,煮到好吃。

  青海湖的海心山和鳥島是旅游景點。今天我們要去鳥島。鳥島有兩個景點,蛋島和鸕鶿島。青海湖鳥島是以棲息在島上的幾十萬只候鳥命名的。西島叫海西山,也叫小溪山,也叫蛋島;東邊的大島叫海西皮,也叫鸕鶿島。5月至7月是觀鳥的最佳季節,而觀天鵝的最佳時間是11月至2月。

  青海旅游導游詞 10

  各位游客們,歡迎諸位來菩提塔參觀游覽,菩提塔,寺廟建筑名稱。

  叫“菩提塔”的建筑有青海省湟中縣魯沙爾鎮蓮花山的塔爾寺內的菩提塔、內蒙古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阿左旗南寺旅游景區菩提塔等。菩提塔在塔爾寺內。塔爾寺先有塔后有寺,故人們將其稱為塔爾寺。它始建于公元1379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占地面積600余畝,總建筑9300余間。寺院建筑殿宇高低錯落,交相輝映,氣勢恢宏。位于寺中心的大金瓦殿,綠墻金瓦,燦爛輝煌,是該寺的主建筑,它與小金瓦殿、大經堂、酥油花院、如意八寶塔、菩提塔、僧舍等建筑形成了錯落有致,布局嚴謹、風格獨特、集漢藏技術于一體的宏偉建筑群。栩栩如生的酥油花,絢麗多彩的壁畫和色彩絢爛的堆繡被譽為“塔爾寺藝術三絕”,寺內還珍藏了許多佛教典籍和歷史、文學、哲學、醫藥、等方面的學術專著。塔爾寺中國珍貴的文化遺產,體現了數百年來漢藏文化的交融和民族的團結合作,是這兩個民族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1961年3月,國務院公布該寺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世紀90年代中期,經國家多次撥款修繕,使古寺面貌煥然一新。使這座蜚聲中外的古剎煥發出了新的光彩,成為青海省最主要的旅游景點之一。塔爾寺是為紀念中國藏教史上著名的宗教改革家、藏傳佛教格魯派(俗稱黃教)創始人宗喀巴而建的。據說,宗師宗喀巴誕生時,剪臍帶滴血處生出一棵菩提樹。菩提樹樹根向四方延伸,如身之四肢展開,是藏傳佛教的法流淵源。大菩提塔由拉茂雍增仁波切·落?酥羌未朐谌徊刈瀹嫿持胁坟哉埑,最后由恰卜恰藏族畫匠俄旺青角親自執手建造,于2004年2月27日(農歷)正式動工,同年5月5日(農歷)全部竣工,短短兩個多月的`時間一個高達13米的菩提塔就此鼎立而起。

  塔內有雕像磚10萬塊,每塊磚上都精心雕刻佛像一尊,表示“塔爾寺內有十萬佛像”之意。相傳當年宗喀巴之母的牛圈就設在這里。故塔旁有獅子雕像一對,象征當年的看牛狗。

  菩提塔這里還有許多美麗的景點,我的講解到這里就完了。接下來我們就去游覽這傳說中的菩提塔吧。但愿今天的菩提塔能給您留下難忘的記憶。

【青海旅游導游詞】相關文章:

青海旅游導游詞06-13

青海旅游導游詞通用01-14

青海旅游導游詞10篇【精】09-05

青海旅游導游詞必備(10篇)11-14

青海旅游常識07-16

青海旅游景點導游詞(通用11篇)07-19

青海導游詞03-20

青海夏日旅游攻略09-21

青海的游玩導游詞04-07

關于青海青海湖的導游詞11-14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9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日本视频 | 亚洲一国产欧美在线看 | 午夜福利大片免费看网址 | 午夜在线不卡精品国产 | 亚洲第一天堂国产丝袜熟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