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武漢出臺創業“黃金政策”10條
應屆畢業生創業網訊 大學生休學創業,計學分;院所技術人員“下海”創業,保留技術崗位8年;科研成果一年不轉化的,個人或團隊可以“變現”,收益至少七成歸己。昨日,武漢市出臺《促進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科技成果轉化體制機制創新的若干意見》,10條“黃金政策”含金量十足、引領全國。
10條新政中,多條突破了原有法律、規章的限制。比如,科技成果完成人擁有轉化處置權,突破了國家“對價值在800萬元以下的成果擁有處置權”的限制;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可登記為法人,而此前只能登記為“協會”。
還有政策為光谷獨創。比如,按規定建設的孵化器和加速器,可按工業用地標準供地,打破了國內按商業標準相對高價供地的慣例。
新政中,從專項資金“搭橋”股權激勵,到科技企業注冊資本“零首付”,及鼓勵天使基金,均著眼制約成果轉化和產業創新的若干關鍵環節,突破障礙,為創新創造提供更多自由空間,以激發創新創業活力,加快科技成果轉化。
2009年12月,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獲國務院批復,成為當時繼北京中關村科技園之后的第二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目前,東湖高新區已出臺有關“資本特區”、“人才特區”、股權激勵等數十項創新政策。
【武漢出臺創業“黃金政策”】相關文章:
武漢出臺離崗創新創業辦法政策解讀05-15
武漢出臺離崗創新創業辦法03-14
湖北襄陽出臺政策主力全民創業02-25
沈陽出臺10項政策鼓勵創業03-28
市南區出臺多項政策鼓勵創業12-06
廣州最新創業相關政策密集出臺03-19
濰坊出臺支持全民創新創業政策11-16
陜西出臺就業創業新政策12-24
2017年河北出臺最新就業創業政策02-25
武漢個人創業可申請貸款政策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