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糧食日主題班會

時間:2022-10-01 09:18:27 主題班會 我要投稿

全國糧食日主題班會(精選8篇)

  上學的時候,大家對主題班會一定再熟悉不過了,主題班會有鮮明的主題和明確的目的,既是對學生進行教育的活動形式,又是使學生得到鍛煉的活動方式。主題班會需要準備哪些內容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全國糧食日主題班會(精選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全國糧食日主題班會1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2、通過活動引導幼兒知道愛惜糧食的重要性。

  活動重點:

  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活動準備:

  兔媽媽和寶寶、鼠媽媽和寶寶的圖片、碟片、圖片。

  活動過程:

  教師播放音樂,小朋友入場。

  1、導入教師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看,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教師:

  ①今天我給你們帶來幾個小朋友。

  ②你們看看這是誰

  ③今天小白兔一家和老鼠一家給我們帶來了一個故事,我們可要認真看仔細聽,待會兒老師可要提幾個問題的哦,到時看看誰說的又快又好。

  2、引入課題

  (1)教師播放碟片,幼兒欣賞故事。

  (2)教師提問,引導幼兒了解故事內容,初步了解愛惜糧食的重要性。

  教師:

  ①故事里都講了哪些小動物?

  ②小兔和媽媽是怎么做的.?

  ③小老鼠一家又是怎么做的?

  ④為什么小老鼠一家怎么樣了?

  ⑤為什么小老鼠一家會餓得路都走不動呢?

  ⑥那小朋友們是怎么樣做的呢?

  (3)教師小結小朋友們說得非常好,我們要學習小白兔一家愛惜糧食,不要像小老鼠一家浪費糧食,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兩位小朋友,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3、教師出示圖片,引導幼兒注意觀察并進行比較對錯。

  ①咦!這位小朋友是在干什么呀?

  ②那邊的這個小朋友又干什么?

  ③你是怎么做的?

  4、教師小結:小朋友們說得非常好,我們一定要愛惜糧食,因為每一粒糧食都是農民伯伯辛勤的汗水換來的,如果浪費糧食,我們有可能會餓肚子。

  5、結束:播放兒歌《憫農》。

  全國糧食日主題班會2

  活動目標

  1、教育幼兒應從小養成愛惜糧食的好習慣,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

  2、培養幼兒辨別是非的能力,知道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

  3、教育幼兒學會尊重他人。

  4、大膽說出自己對愛惜糧食的理解。

  5、培養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教學重點、難點

  對古詩《鋤禾》的意思的理解。能夠背誦古詩。

  活動準備

  配套的教學用書,圖片。

  活動過程

  1、教師談話導入新課。

  師:小朋友,米飯是我們賴以生存的重要物資,所以我們一定要愛惜糧食。2、教師引導幼兒翻開幼兒用書第7頁,仔細觀察。

  師:快看,圖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們誰做的對?誰做的不對?為什么?

  3、教師鼓勵幼兒回答問題。

  4、.教育總結幼兒回答,教育幼兒吃飯時應坐端正,不撒飯。

  5、教師朗讀古詩《鋤禾》,幼兒跟讀。

  師:每一粒糧食都是農民伯伯們用辛勤的汗水澆灌出來的.,我們一定要愛惜糧食。

  6、讓幼兒談談自己在今后吃飯時應該怎樣做。

  7、活動結束。教師再次強調要珍惜糧食。

  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在講解時不夠生動,如果拿自己班孩子在吃飯時的表現舉例來說明怎樣吃飯才是正確的課會更生動,更能引起幼兒的興趣,在課程要結束時讓幼兒談談自己在今后吃飯時應該怎樣做,對幼兒有一定的教育意義,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全國糧食日主題班會3

  活動目標

  1、指導糧食都是農民伯伯辛勤勞動的成果,不能浪費糧食。

  2、養成愛惜糧食、節儉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有關糧食的圖片、聲像資料等。

  2、米飯、饅頭、餅干等。

  3、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通過談話,引導本課主題。

  教師出示米飯、饅頭、餅干等,然后想幼兒提問:這些是什么?可以做什么?指導它們從哪里來的嗎?

  教師引導幼兒互相討論,自由交流。幼兒回答后教師予以表揚。

  2、教師與幼兒共同閱讀幼兒用書《糧食從哪里來》,讓幼兒了解糧食的生產過程,知道周種糧食的過程很辛苦,要經過犁地、選地、播種。施肥、田間管理、收割等多道工序。

  教師:農民生產糧食的過程是怎樣的'?(艱苦的。)我們吃飯時,應該怎樣做呢?

  幼兒討論后回答。

  教師小結:糧食來之不易,是農民伯伯辛苦種出來的,所以用餐時我們一定要吃完自己的一份飯菜,不浪費糧食,能吃多少盛多少。

  3、結合幼兒的平時表現,教師引導幼兒說說自己應該怎樣做。

  4、閱讀幼兒用書《誰做得對》,說說誰做得好。

  全國糧食日主題班會4

  活動目標:

  1、認識我們常吃的糧食,知道糧食對身體的作用。

  2、了解吃飯對身體健康的影響,能按時吃飯,不挑食。

  3、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各種糧食做成的食物,如米飯、面包、面條等。

  活動過程:

  1、請幼兒觀察大米、白面、生面條,并請他們說出各種糧食的名稱。

  2、將大米、白面、面條煮熟,請幼兒比較與未煮熟時有什么不同。

  3、請幼兒品嘗煮熟的食物。

  4、說說我們為什么要吃這些食物,這些食物對我們身體有什么益處。

  5、小結:我們每個人都離不開糧食,吃了糧食身體才能健康,才能長大個。

  活動建議:

  可以結合吃飯時間向幼兒介紹各種糧食。

  活動反思:

  現在的.幼兒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生活條件都非常優越,加之受社會上大吃大喝、鋪張浪費等壞風氣的影響,在幼兒園里幼兒挑食、剩飯的現象十分普遍。針對這種情況,設計這一主題活動的目的是讓幼兒了解糧食來之不易,體驗成人勞動的艱辛,養成不挑食、不浪費、愛惜每一粒糧食的良好習慣。

  全國糧食日主題班會5

  活動目標:

  1、知道糧食的來歷和愛惜糧食的道理。

  2、培養幼兒良好的幼兒園進餐禮儀。

  活動準備:

  提前熟悉故事《小豬請客》、熟悉音樂游戲《我愛吃》

  基本過程:

  (一)導入活動教師通過唐詩《憫農》引出愛惜糧食的主題。

  (二)關鍵步驟:

  1、介紹糧食的來歷:

  (1)提問:“你們知道糧食是怎樣來的嗎?”

  (2)結合《憫農》這首古詩,講解古詩大意,讓孩子知道糧食是農民伯伯辛苦種出來的,得之不易。

  古詩大意:“在夏天的中午,農民伯伯頂著火辣辣的太陽,在田里給禾苗除草、松土。他們累得滿頭大汗,一滴滴汗水滴在泥土里。可是,有誰知道這碗里的米飯,每一粒都是農民伯伯辛苦勞動種出來的呢!”

  (3)和孩子一起探討糧食的`來歷和為什么要愛惜糧食。

  2、帶領幼兒大聲地、有韻律地朗誦古詩《憫農》

  (三)引歌套詞、古詩新唱活動延伸:

  1、講故事《小豬請客》

  通過故事《小豬請客》,教育幼兒怎樣愛惜糧食。

  2、音樂游戲《我愛吃》

  組織幼兒做音樂游戲《我愛吃》,加深幼兒對各種主食的熟悉和了解,激發幼兒的食欲,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

  3、開展“小小檢查員”活動邀請班上的幼兒輪流當“小小檢查員”。每餐之后檢查幼兒的餐具是否還有剩飯剩菜?督促幼兒愛惜糧食。

  全國糧食日主題班會6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針對不同的對象(農民、同伴)用不同的方式進行交談

  2、能傾聽他人的談話、理解他人的語意。

  3、學習用語言表達對農民秋收辛勤勞動的贊美和豐收的喜悅心情。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已了解糧食的主要知識。

  物質準備:農民秋收活動的錄像,各種糧食的圖片。

  活動過程

  1、觀看錄像。

  (1)提出問題,這是什么季節?你在錄像中看到了什么?

  (2)引導幼兒說說秋收的.情景,想象農民豐收的喜悅心情。

  (3)引導幼兒發準"秋收""糧食""農民"等音。

  2、教師扮農民,讓幼兒向農民阿姨詢問糧食種植生長的有關問題。

  (1)引導幼兒用與同伴交談的不同方式與農民阿姨交談。

  (2)引導幼兒體會到農民耕種的辛苦。

  3、幼兒分組進行交流。

  (1)分組討論:你知道的糧食在哪些?糧食從哪里來?農民是怎么種糧食的,辛苦嗎?你是怎樣愛惜糧食的?

  (2)每組推選一名同伴在集體面前講述自己的想法。

  4、討論:如何節約糧食?

  (1)引導幼兒嘗試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向同伴介紹如何節約糧食。

  (2)小結:小朋友吃的每一粒米飯,每一種糧食,都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小朋友要尊重他們的勞動成果,不挑食,愛惜糧食。

  全國糧食日主題班會7

  一、班課課題:

  珍惜糧食,吃好盤中餐

  二、本課目的:

  通過召開這一次主題班會,從小養成愛惜糧食的習慣,讓同學反思自己對待糧食的態度,從而懂得日常飲食的一些良好習慣,能做到愛惜勞動果實;讓同學們養成物盡其用,不浪費,勤儉節約的好品質。

  三、本課形式:

  表演、小品、背誦等

  四、過程設計

  (一)主持人宣布班會開始導出班會主題

  古人云:身披一縷,當思織女之勞;日食這餐,每念農夫之苦。如果沒有糧食,人類將無法生存。如果沒有糧食,中國何談發展。

  (二)讓本放小記者對本班同學以珍惜糧食為中心進行采訪,并將采訪答案與同學交流。

  (三)請同學們觀看《小品喜怒哀樂羊肉串》,以此告戒同學們珍惜糧食的重要性。

  食品問題早已不是個新話題了,“節約糧食”更是我們從小便熟知的字眼。不管是從何麗珠和朱佳穎演出的小品還是李奕煒等同學演出的小品,我們不難得知隱藏其中的道理。

  (四)以令人震驚的數據來告訴同學節約糧食的重要性,培養同學們勤儉節約的好品質,好品質。最后,宣布班會結束。

  我們不妨算這樣一筆帳:倘若一個人每天節約一米粒米,那么十億人可節約多少?五千多公斤!一年可以節約將近兩千萬斤,折合人民幣兩千萬元。這筆錢若按每所“希望小學”五十萬元算,則可蓋40所“希望小學”。按每人學雜費三百元計,則可使七萬多名失學兒童重返校園!難道你不為這筆數目所震驚嗎?你的`心不為之一顫嗎?

  (五)教師小結

  節約糧食,不僅僅是一種口號,不僅僅是因為我們和所有人的號召與呼吁,我們希望它是一種情結,熔鑄在你與我的心中,從而自覺的作到節約糧食,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從現在做起!

  全國糧食日主題班會8

  活動目標

  了解農民的辛苦,知道糧食來之不易。

  知道珍惜糧食,不浪費食物。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米飯”圖片;《我不浪費糧食》動畫視頻;“不浪費食物”組圖。

  活動過程

  出示圖片“米飯”,引導幼兒討論米飯的來源。

  這是什么?米飯是用什么做的?

  你知道大米是從哪里來的嗎?

  播放動畫視頻《我不浪費糧食》,引導幼兒感知大米的來之不易。

  熊貓奇奇和妙妙也想知道大米是怎么來的,他們和小伙伴一起坐上巴士嘟嘟的飛碗來到了田野尋找大米的.由來。

  大米是什么加工而成的?

  稻谷是怎么來的呢?

  小結:農民要經過翻地、播種、育苗、插秧等種下水稻,等待水稻長出金燦燦的稻谷,再進行收割、脫粒,最后把谷粒加工脫殼碾出大米。大米來之不易,每一粒糧食都是農民用辛勤的汗水澆灌的,我們要尊重他們的勞動成果,不挑食,愛惜糧食。

  出示組圖“不浪費糧食”,引導幼兒了解珍惜糧食的方法。

  1、討論交流珍惜糧食的方法。

  糧食來之不易,我們都應該珍惜糧食,你知道哪些節約糧食的方法?

  2、出示組圖“不浪費糧食”,討論圖中的現象。

  這些行為對不對?應該怎么做?

  小結:我們要懂得珍惜糧食,吃飯的時候雙手扶好碗,不掉米粒,吃多少盛多少,不隨意丟棄;去飯店用餐時點菜要適量,吃不完的菜可以打包,不能浪費糧食。

  活動延伸

  日常活動

  1、教師在用餐環節提醒幼兒不隨意倒飯菜,珍惜食物。

  2、在過渡環節可適當播放“寶寶巴士APP”中的“古詩國學”第一集《憫農》供幼兒欣賞,引導幼兒懂得尊重農民伯伯的勞動。

  家園共育

  家長給幼兒樹立榜樣,幫助幼兒養成珍惜糧食的好習慣。

【全國糧食日主題班會】相關文章:

全國糧食日的主題班會(通用12篇)10-01

2022年全國糧食日主題班會(精選6篇)09-30

2022全國糧食日主題班會(通用8篇)09-30

全國助殘日的主題班會03-06

世界糧食日的主題班會(精選5篇)10-01

愛惜糧食日的主題班會(精選7篇)10-01

愛惜糧食日主題班會(精選5篇)10-01

世界糧食日主題班會(精選11篇)11-21

關于糧食日的主題班會(精選8篇)10-07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综合久久久久久综合久 | 中文无遮挡好黄H肉视频 |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在线 | 五月天在线亚洲 | 一区一级在线观看 | 在%亚洲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