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主題班會教學設計

時間:2022-08-10 08:51:23 主題班會 我要投稿

2022中秋節主題班會教學設計(精選10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2中秋節主題班會教學設計(精選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2022中秋節主題班會教學設計(精選10篇)

  中秋節主題班會教學設計1

  設計思考: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以中秋節為主題設計和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有助于幫助幼兒初步了解中秋節的相關文化,感受花好月圓和合家團圓的.美好氛圍。

  主題目標:

  (1)知道農歷八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節日——中秋節,初步了解中秋節的有關風俗習慣;

  (2)積極參與中秋節的有關活動,樂意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對節日的感受;

  (3)在活動中感受節日的歡樂氣氛

  活動準備:

  1、有關中秋節的資料。

  2、收集各種月餅盒子布置活動室。

  活動安排:

  活動一:

  活動名稱:欣賞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

  活動目標:

  1.欣賞歌曲,初步理解、感受歌曲的內容和所表達的情感。

  2.嘗試用聲音、動作等方式表達自己對歌曲的理解。

  活動準備:

  1.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的錄音磁帶、錄音機。

  2.情景表演:《爺爺和我一起過中秋》。

  活動過程:

  1.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所表達的情感。

  指導語:聽完這首歌曲,有什么感覺?

  2.再次欣賞歌曲,初步感受歌曲的內容。

  指導語:歌曲里說了一件什么事情,我們再仔細地聽一聽。

  3.邊看表演邊聽歌曲,進一步理解歌曲的內容。(引導幼兒感受表演中爺爺對寶寶的關愛情感。)

  4.嘗試用聲音、動作等方式表達自己對歌曲的感受。

  活動二:

  活動名稱:認識中秋節

  活動目標:

  1、知道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體驗民族節日的快樂。

  2、喜歡民族節日,了解簡單的節日風俗和有關的民間傳說。

  3、知道吃月餅的意義,體會分享的愉快。

  活動準備:

  1、每一個孩子準備一塊月餅,并請家長告訴孩子月餅的品名。

  2、民間故事《嫦娥奔月》

  活動過程:

  1、通過討論月亮的.變化,讓孩子們知道農歷的八月十五是中秋節,是我們國家的民間節日。

  2、介紹中秋節的來歷,讓孩子們知道中秋節又叫團圓節。

  3、了解人們在中秋節的活動。問:你是怎么過中秋節的?你喜歡過中秋節嗎?為什么?

  4、觀察月餅,通過分享月餅體驗節日的快樂。

  A、月餅有很多種,誰來介紹一下自己的月餅?——引導孩子們從形狀、顏色、味道來介紹。

  B、月餅為什么是圓的呢?

  C、老師小結。

  D、分享月餅。

  活動總結:

  中秋佳節之際,我們為幼兒開展了“快樂中秋”主題活動,讓幼兒在品嘗中秋食品、欣賞有關中秋節的音樂的活動中互相合作、共同分享。在說一說,做一做,玩一玩中,了解到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是人們觀賞圓月,吃月餅,全家團圓的喜慶節日。

  中秋節主題班會教學設計2

  一、目的:

  我們都知道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我們想知道更多的關于中國的中秋節的傳統節日之一,努力去體驗的傳統節日中含有的意義。中秋節是一個家庭團聚在一起的好機會,可以與提高的感情和他的家人在一起。

  老師把注意力集中在獨特的中秋節”為主題,讓學生把他們的問題,引導學生走進書店,走進計算機機房、到老師的辦公室,走進社區……閱讀廣泛地開展交流,調查和分析、實踐體驗等綜合實踐活動,讓他們去尋找答案的時候,把他們的思維導致深處,研究者的狀態。

  二、活動日期

  20xx年10月1日(八月十五)。

  三、活動場所

  教室里,自己的房子

  四、內容:

  1、中秋佳節馬上就要到了,了解中秋節一些歷史。

  2、中國傳統文化產生興趣。

  3、為了拓寬學生的知識,可以瀏覽互聯網接入,組織學生有關中秋節的`故事和詩歌,并將自己最感興趣的內容記錄下來。

  4、為了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讓學生合作,根據自己的愛好,組成相應的交流,發現自己組和收獲,聚在一起共同的體驗歡樂。

  五、應用和深化

  摘要通過調查研究,學生了解關于中秋節的一些知識,讓學生自己設計如何度過今年的中秋節,并通過語言或任何另外的方法。通過的詩集中秋節,鼓勵學生善于搜集整理的能力與習慣。

  六、反思和發展

  通過討論的教師與學生、學生作品的展示和比較,引導學生總結研究成果,最后的中秋節舉辦“我最快樂的“主題展示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充分展示他們的研究成果和價值,同時,教師引導和鼓勵學生適當的其他研究活動的興趣。

  期待著每一位學生都參與,相信我們的未來會更漂亮。

  中秋節主題班會教學設計3

  一、活動目的:

  通過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走近中秋,感受中秋佳節的思鄉之情和祝福團圓的美好情感,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素養,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并在活動中培養學生主體參與意識、動手能力和團結合作精神。

  二、活動主題:

  中秋佳節話團圓

  三、活動時間

  20xx月10月

  四、活動內容

  1.“中秋月圓知多少”班隊會

  讓學生收集有關中秋節的'來歷、習俗、美食等知識、圖片等,通過十分鐘隊會,在交流、討論、展示中走近中秋文化。

  2.賞月品月話月餅

  中秋月圓夜,與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一起賞月品月餅,三代人從品種、味道、價格、包裝等方面話一話、比一比各自童年的月餅。

  3.小小歌謠傳情意,佳節感恩送祝福(一二年級)

  (1)利用音樂課學唱歌謠《爺爺為我打月餅》,激發學生懷念紅軍爺爺的情感,在理解歌曲內容的基礎上,在學習歌曲的過程中,知道老人曾為我們祖國,為我們大家,為自己的家里做了很多事,吃了很多的苦。

  (2)用自己喜歡的制作形式和材料,自制一張精美的愛心卡,寫上一句祝福的話語,送給自己最親近的人,傳達感恩祝福之情。

  4.追根溯源畫中秋(三年級)

  收集中秋由來的傳說,讓學生接受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培養他們積極向上的審美情趣和懂得感恩的思想。利用美術課,通過繪畫方式表現中秋趣事。

  5.情滿中秋,同享中秋明月,手抄報展示(四、五年級)

  要求:主題突出,內容不拘,a4紙張;每班上交10幅作品。學校將選取好的作品展評,班級并也可用來布置教室。

  中秋節主題班會教學設計4

  一、活動目的:

  大家都知道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我們要通過中秋節來更加了解中國的傳統節日,用心去體驗我國的傳統節日中蘊涵的意義。中秋節也不失為一個與家人團聚在一起的好機會,可以與家人增進感情。

  圍繞“獨具匠心的中秋節”為主題讓學生帶著自己的問題引導學生走進書店、走進計算機室、走進老師的辦公室、走進社區……廣泛地開展閱讀交流、調查分析、實踐體驗等綜合實踐活動,讓他們自己去尋找答案,把各自的思維引向深處,從而進入研究者的境界。

  二、活動日期:

  中秋節,也就是農歷八五月十五前夕。

  三、活動地點:

  教室、自己家里

  四、活動內容:

  活動一:中秋節的風俗和來歷

  1、知道中秋節的日期,了解中秋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

  2、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產生初步的興趣。

  活動二:月餅

  1、感受月餅的香甜。

  2、體驗勞動和分享的樂趣。

  活動三:網上閱讀

  為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可以組織學生上網瀏覽,查閱有關中秋節的故事和詩歌,并將自己最感興趣的內容記錄下來。

  活動四:協作交流

  為了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讓學生相互協作,根據自己的愛好,組成相應的小組,來交流自己的發現和收獲,一同來體驗共同的'快樂。

  五、應用與深化

  通過調查研究,學生了解了有關中秋節的一些知識,讓學生設計自己怎樣度過今年的中秋節,并通過語言或其他方式表現出來。通過對有關中秋節詩歌的搜集,鼓勵學生培養善于搜集整理的能力與習慣。

  各班開展中秋詩文朗誦會,對班上的特困學生、留守兒童進行中秋慰問活動,對社區的孤寡老人、殘疾人等家庭進行慰問。

  中秋節主題班會教學設計5

  一、活動時間:

  快到中秋的前兩天

  二、活動目的:

  1、深入了解中秋節名稱的來源和風俗習慣。

  2、了解自己的故鄉過中秋的時候有什么習俗。

  3、培養學生對中華民族文化的.熱愛。

  4、培養學生搜集,整理,比較,分析和運用資料的能力以及語言概括和表達能力。

  三、活動準備:

  將學生分為四組,讓他們各自收集全國各地中秋節的風俗和習慣,以及中秋的相關資料。

  四、學校中秋節活動方案

  第一階段:活動準備

  1、搜集有關中秋節的名稱、由來、中秋燈謎和中秋節的傳說故事等等。

  2、調查訪問身邊的長輩,了解家鄉過中秋節的風俗習慣。

  第二階段:以班會形式進入活動

  1、情境導入

  2、進入活動主題,交流感悟第一主題:話說中秋

  (1)中秋節的由來

  (2)中秋節的傳說與民間故事

  3、中秋詩詞佳句知多少

  第二主題:中秋實踐活動

  1、設計別致、精美的月餅圖案

  2、舉辦月餅宴

  3、討論中秋節活動方案

  (1)中秋節就要到了,你們有什么想法嗎?談談今年打算怎么過中秋節。

  (2)同學們之間交流。

  4、小結

  孩子們,今天我們的月餅好吃嗎?我們中秋節就要到了,到時候請小朋友們吃好吃的月餅,好嗎?

  中秋節主題班會教學設計6

  活動目標

  1、樂意與同伴交流自己知道的中秋節習俗。

  2、學習演唱歌曲《中秋節》。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中秋節》歌曲音頻、歌曲伴奏音頻,中秋節吃月餅插圖,賞月插圖。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討論中秋節的'活動,根據答案展示對應圖片。

  1、引導幼兒想一想。

  ——中秋節是在哪一天?中秋節,都有哪些活動?

  2、引導幼兒根據生活經驗與大家交流自己所知道的活動。

  小結:中秋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中秋的時候,在外的親人都會想回家和家人團聚,每家每戶都會團聚在一起品嘗月餅,并一起賞月。

  二、播放歌曲《中秋節》,組織幼兒學唱歌。

  1、播放歌曲《中秋節》,引導幼兒欣賞。

  ——歌曲中,中秋節的時候大家都在做什么?誰來說一說?

  2、請幼兒學唱歌曲。

  三、播放伴奏,鼓勵幼兒表演。

  1、引導幼兒思考。

  ——中秋節是一個團聚的節日。大家演唱歌曲的時候要用怎樣的心情?然后配合哪些動作?

  2、鼓勵幼兒跟隨音樂自由表演。

  3、播放歌曲伴奏,組織幼兒集體演唱歌曲《中秋節》。

  中秋節主題班會教學設計7

  一、活動目的

  1、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通過中秋節讓學生初步理解中國傳統節日中所蘊涵的文化內核,真正了解節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幫助青少年增強科學節日文化理念,弘揚創新節日文化。

  2、介紹中秋節的來歷,了解中國各地過中秋的風俗。

  3、增強學生愛父母愛家鄉愛祖國的感情,讓節日真正給我們帶來快樂與幸福。

  二、活動時間

  20xx年某月某日

  三、活動準備

  蘇軾的《水調歌頭》背景音樂、中秋故事、圖畫、月餅

  四、活動過程:

  中隊長導入: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國家把這個節日定為法定節日,休息一天。從而可以看出,中國逐漸對傳統文化和民俗越來越重視。今天我們一起來走進中秋佳節,一起來感受中秋佳節。

  一、中秋節的來歷和風俗

  1、中秋節的由來

  (1)中隊長:隊員們?每當天氣晴朗的夜晚,天空上有什么?月亮像什么?(有月亮。月亮像玉盤、像圓餅。)

  (2)出示圓形月餅,讓學生比較。

  老師:月亮在最圓的時候是什么日子?(每個月的十五日左右。)

  (3)說中秋節的由來。

  老師:誰知道中秋節的來歷?

  (4)小結:隊員們都說得很好,八月十五中秋節的時候月亮圓滿,象征團圓,所以也叫團圓節。它起源于魏晉時期,在唐朝初年成為我們國家固定的節日,這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傳統節日。中秋的另一個說法是:農歷八月十五這一天剛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每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是秋報的遺俗。

  2、中秋節的傳說與民間故事

  (1)中隊長引:中秋節在我們中國人眼里,可是非常重要的佳節。“月圓人團圓”,那是一個溫馨和諧、及富詩情畫意的節日。

  中隊長:有誰能來講講有關中秋節的傳說,中秋節的起源及一些民間故事?

  生講。

  (2)指名講述嫦娥奔月的故事。

  (3、隊員介紹中秋節的習俗

  二、中秋佳節話月餅

  品嘗月餅,感受月餅的香甜。

  中隊長:你們每年是怎樣過中秋的呢?(隊員講出各種賀中秋的民俗活動)

  引出——吃月餅、送月餅

  2、舉辦月餅宴

  中隊長:中秋節,為什么要和家人一起吃月餅?往年你和誰一起吃月餅?(吃月餅表示團圓;和家里人一起吃;還和好朋友一起吃。)

  三、中隊輔導員總結

  隊員們了解了那么多關于中秋節的知識,又為過今年的中秋節出了那么多好主意,雖然大家采用各種各樣的形式來慶祝這個傳統佳節,但每個人心中有個共同的最美好、最傳統的愿望,那就是:花常開!月常圓!人常在!老師感到好開心!看來,我們是一個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節的月亮一樣圓圓整整!

  結束語:(播放蘇軾的《水調歌頭》)

  中秋節主題班會教學設計8

  [活動目標]

  1、理解并學習古詩,能較有感情地進行朗誦。

  2、通過觀察、交流和討論,感受古詩中寂靜的環境及詩人思念家鄉的情感。

  3、愿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4、知道節日的時間、來歷和風俗習慣,感受節日的氣氛。

  [活動準備]

  電腦課件

  [活動過程]

  1、觀看電腦課件,通過觀察、交流和討論,感受并理解古詩。

  (1)完整欣賞電腦課件,初步感受畫面。

  指導語: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覺?

  (2)第二次欣賞課件,感受古詩中寂靜的環境。

  (3)再次欣賞,感受詩人思念家鄉的情感。

  2、學習古詩,能較有感情地進行朗誦。

  教學反思

  即把枯燥的`古詩,根據其內容編成一個有趣的故事,對其故事情節適當地加以夸張,以吸引幼兒。而故事又是幼兒最喜歡聽的,通過聽故事,可以增強幼兒對古詩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習背誦,效果要好許多。

  中秋節主題班會教學設計9

  一、活動目的

  1、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通過中秋節讓學生初步理解中國傳統節日中所蘊涵的文化內核,真正了解節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幫助青少年增強科學節日文化理念,弘揚創新節日文化。

  2、介紹中秋節的來歷,了解中國各地過中秋的風俗。

  3、增強學生愛父母愛家鄉愛祖國的感情,讓節日真正給我們帶來快樂與幸福。

  二、活動時間

  20XX年9月25日

  三、活動準備

  蘇軾的《水調歌頭》背景音樂、中秋故事、圖畫、月餅

  四、活動地點

  四(5)班教室

  五、活動過程

  老師導入: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從去年開始,國家把這個節日定為法定節日,休息一天。從而可以看出,中國逐漸對傳統文化和民俗越來越重視。今天我們一起來走進中秋佳節,一起來感受中秋佳節。

  一 、中秋節的來歷和風俗

  1、 中秋節的由來

  (1)主持1:同學們,每當天氣晴朗的夜晚,天空上有什么?月亮像什么?(有月亮。月亮像玉盤、像圓餅。)

  (2)、出示圓形月餅,讓學生比較。

  主持2:月亮在最圓的時候是什么日子?(每個月的十五日左右。)

  (3)、英文介紹中秋節。

  主持2:你們知道外國人眼中的中秋節是怎么樣的么?

  (4)、中秋知識問答

  主持1:同學們都說得很好,還有很多關于中秋節的知識,你們知道么?

  2、中秋節的傳說與民間故事

  (1)主持1:中秋節在我們中國人眼里,可是非常重要的佳節。“月圓人團圓”,那是一個溫馨和諧、及富詩情畫意的節日。中秋節最有名的傳說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

  老師:有誰能來講講有關中秋節的傳說,中秋節的起源及一些民間故事? 生:嫦娥奔月(后羿射日):

  (2)指名講述嫦娥奔月的故事。

  (3)引導學生講述不同版本的傳說,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等等。

  主持2(小結):看來中秋節是最有人情味、最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日。

  3、學生介紹中秋節的習俗

  主持1:好,聽了我給你們講的故事,你們一定意猶未盡吧。現在我們請嫦娥姑娘來給我們介紹中秋節有趣的傳統習俗。(《拜月娘》、《拜土地公》)

  二、中秋詩詞佳句知多少

  主持2:有人說,每逢佳節倍思親,團圓節這份思念當然會更密切,尤其是一輪明月高高掛的時期,詩人就會用詩詞來表達對家鄉、親人的思念。

  (1)、出示圖片1

  主持1: 我們來看這幅畫,同學們腦中有沒有最佳的詩句來配這幅畫中的情景。

  ——(李白的《靜夜思》)

  學生齊背《靜夜思》。

  (2)、主持2:中國畫詩書畫印融為一體,這幅中國畫書畫印都有,惟獨缺詩,我們給它題首詩,使它變得更完整。

  (學生發言)(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選自李白《月下獨酌》)(你們知道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這句話出自誰人之口嗎?

  (3)對了,幾百年前丙辰中秋的一個夜晚,正是大文豪東坡先生寫下了著名的中秋詞《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就出自這首詞。老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這首絕妙好詞。

  (4)有感情朗讀:蘇軾的《水調歌頭》,劉禹錫的《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5)學唱蘇軾的《水調歌頭》

  三、 中秋佳節話月餅

  1、品嘗月餅,感受月餅的香甜。

  老師:學生們每年是怎樣過中秋的呢?(隊員講出各種賀中秋的民俗活動)

  (1) 引出——吃月餅、送月餅

  月餅的外形——圓,象征團圓,表達合家團圓。

  餅中有餡,表面有花紋,花紋主要有月亮、桂樹、玉兔等在圓中表達美好的愿望。現代的花紋設計更是各異,別致。(欣賞月餅圖片若干張)

  四、月亮知識殿堂

  1、老師:在這一天,最大主角就是月亮了,關于月亮的`知識你知道么? 看圖識月亮 五、老師總結

  同學們了解了那么多關于中秋節的知識,又為過今年的中秋節出了那么多好主意,雖然大家采用各種各樣的形式來慶祝這個傳統佳節,但每個人心中有個共同的最美好、最傳統的愿望,那就是:花常開!月常圓!人常在!老師感到好開心!看來,我們某某中隊是一個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節的月亮一樣圓圓整整!

  結束語:(播放蘇軾的《水調歌頭》)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美好的時光帶給了我們無限的快樂,也留給了我們無限的遐思。感謝每個學生的參與,相信我們的明天會更美好。

  中秋節主題班會教學設計10

  一、班會主題。

  “我們的節日——中秋”經典誦讀活動。

  二、活動目標。

  1、通過學生的自主活動讓學生了解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以及中秋節的由來,中秋節的民間傳說。

  2、讓學生知道中秋節是我國民間慶賀豐收和團圓的節日。

  3、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4、使學生懂得各種形狀的月亮的名稱。培養學生團結合作,尊重事實的科學態度。

  三、活動建議。

  1、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本課在內容的設置上由淺入深。主要從中秋節的.風俗習慣入手,讓學生初步了解中秋節,通過嘗一嘗月餅,畫一畫學生心中的中秋節等動手操作活動,來激發學生對民俗節慶課的興趣。

  2、建議讓學生可以回家做適當的準備,通過詢問父母等查詢方式,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和風俗。

  3、在課后拓展這一環節,主要是讓學生將自己對中秋節感興趣的內容和習俗的了解用圖畫的形式表現出來。讓學生畫一畫心中的中秋節,教師把學生的作品挑選后布置在教室的展示板進行展示。

  第一階段:活動準備

  1、歌曲:《但愿人長久》。

  2、學生事先收集有關中秋節的信息。

  3、學生進行才藝準備。

  4、學生帶好月餅。

  第二階段:以班會形式進入活動

  主持人“我們的節日——中秋”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1、首先以歌曲《爺爺為我打月亮》引出班會主題;

  2、師生談話引入八月十五中秋節;

  3、學生交流今年中秋節的活動安排。

  第一主題:話說中秋

  (一)聽故事《中秋節的來歷》甲:你知道“中秋節”是怎么來的嗎?請聽故事《中秋節的來歷》(同學說中秋節的來歷)

  乙:噢,原來中秋節是這樣來的,真是一個美麗的傳說。

  (二)聽故事《嫦娥奔月》

  甲:中秋之所以成為佳節,也和“嫦娥奔月”這個美麗的神話有關。乙:中秋節最有名的傳說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現在就讓同學來介紹一下,請聽故事《嫦娥奔月》(同學說嫦娥奔月的故事)甲:嫦娥真是個善良的仙女,為了百姓,情愿自己受難。

  乙:中秋吃月餅也是為了紀念朱元璋月餅起義,希望嫦娥一家團圓的民間傳說。

  (三)競猜中秋燈謎

  主持人2:同學們,中秋夜,明月高懸,桂香浮動,民間有賞月猜謎的習俗。下面和中秋有關的謎語你會猜么?

  中秋菊盛開(打一成語)

  舉杯邀明月(打一禮貌用語)

  十五的月亮(猜成語)

  月亮里的桂樹(打一成語)

  (四)品誦中秋詩文

  主持人1: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在中秋之夜,借月抒懷,留下許多不朽的詩句!

  (生誦詩歌)

  全班:古詩吟唱:水調歌頭(歌曲:但愿人長久)

  甲:古往今來,人們把月餅當作吉祥、團圓的象征。

  乙:每逢中秋,皓月當空,合家團聚,品餅賞月,盡享天倫之樂。

  甲乙:《我們的節日——中秋》主題班會到此結束。

  四、第二主題。

  中秋實踐活動

  1、設計別致精美的月餅圖案

  2、畫出自己見過的月亮形狀

  五、小結。

【中秋節主題班會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中秋節主題班會設計09-01

中秋節主題班會教學設計(精選9篇)08-09

常用中秋節主題班會設計09-08

中秋節主題班會設計模板08-31

實用中秋節主題班會設計04-10

班會主題讀書班會教學設計08-12

安全主題班會教學設計07-05

主題班會教學設計模板07-30

《校園安全主題班會》教學設計08-12

防溺水教學設計主題班會03-15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网站 |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在线 | 日韩精品自在线二区 | 亚洲成a人v电影在线点播 | 一区二区三区殴美在线播放 |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