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為本”構建班級情感文化論文

時間:2024-06-29 02:18:16 文化藝術 我要投稿

“以人為本”構建班級情感文化論文

  [論文摘要]文章分析了高職院校班級情感文化建設的重要性,明確了“以人為本”的班級情感文化建設理念,提出構建班級情感文化的方法和措施,以期促進班級文化的深層、和諧發(fā)展。

“以人為本”構建班級情感文化論文

  [論文關鍵詞]以人為本 情感文化 情感育人 民主管理

  班級是高職院校實施教育的基本單位,也是高職院校的基本管理單位。班級有著不同于課程教育的文化育人方式,而且在相當程度上影響著人才的培養(yǎng)方式、培養(yǎng)質量。班級文化直接影響大學生的思想和行為。所謂班級文化,通常是指班級內(nèi)部形成的獨特的價值觀、共同思想、作風和行為準則的總和,它是班級的靈魂所在,是班級生存和發(fā)展的動力和成功的關鍵。針對大學生這一特殊群體,應該構建班級情感文化,來影響和推動其在班級這個集體中的健康成長。

  一、班級情感文化構建重要性

  班級是學生學校生活的中心,是學生在求學階段接觸最多、生活時間最長的集體。它作為一種特殊的組織,必須適應我國高職院校素質教育的要求。因此,必須創(chuàng)造一個適應學生成長的良好的文化育人環(huán)境,滿足每一個學生的教育需求、情感需求、道德需求,求得每一個學生身心和諧發(fā)展,形成健全人格,形成知識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學習的能力。如果一個班級,它的管理是在文化的沙漠中進行的,那么,學生心智的成長和人格的形成就必將會失去生存的土壤,這樣的教育就必然會枯燥乏味,黯然失色,這樣的集體就必將沒有生氣。

  亞斯貝斯認為教育的本質是陶冶。而陶冶離不開情感文化的滲透。創(chuàng)設一個人文的情感化的班級環(huán)境,能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暗示、熏陶和感染。人的情感往往會影響人們對事物的看法,以人為本,構建積極的班級情感文化,能使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相互理解,平等、友好相處,形成奮發(fā)向上的氣氛,使學生對事物的看法向著正確、積極的方向發(fā)展。這種班級文化一旦形成,將有利于促進學生個性的全面發(fā)展,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有利于教學,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

  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特別是對正在成長中的年青一代更能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加強班級文化建設,把教育思想滲透于整個文化環(huán)境之中,充分發(fā)揮班級文化的育人功能,有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有助于和諧班級的創(chuàng)建。大學生情感豐富、思維活躍,思想處于由不成熟向成熟的過渡階段,作為高職院校的班主任或輔導員,要想管理好這個群體,帶出一個理想中的班級,班級情感文化建設既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

  二、“以人為本”的班級情感文化建設理念

  古希臘散文家普羅塔戈說:“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被點燃的火把。”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當代大學生的自主思想、主體意識在不斷增強,要求自我表現(xiàn)的愿望也越來越強烈。在班級管理中, 他們往往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見和看法。有位班主任曾這樣說過:“班級管理猶如將對兵,班主任要一呼百應。”結果該班主任費盡心思,卻百呼不應。問題在哪?問題在于該班主任忽略了學生的需要。作為班主任,不能總把自己放在一個師長的地位上來管理班級,不能單向地灌輸和命令,否則會使學生反感而產(chǎn)生抵觸情緒,這樣便管理不出一個和諧的班級。因此,在新教育理念下,新型班級管理應堅持“以人為本”的情感文化理念。

  “以人為本”班級情感文化理念,就是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以人為本,做到有一顆愛心,心中時刻裝著學生;有一顆誠心,誠心誠意與學生交朋友;有一顆公心,公平合理辦事,讓學生心服口服;有一顆熱心,虛心聽取學生的意見和建議;有一顆真心,真心實意解決學生關心的難點和熱點問題。“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同時要“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能力,給學生一個自由自主發(fā)揮的空間,讓他們在主動參與班級管理中鍛煉和提高組織能力、協(xié)調(diào)能力、交際能力和合作意識、探究意識,反對對學生進行強制與命令、灌輸與說教、壓抑與責罵,不能扼殺學生的主體性。

  堅持“以人為本”班級情感文化理念,才能使班級管理成為充滿“愛意”的管理,成為富有“誠意”的管理,成為飽含“情意”的管理,成為體現(xiàn)“創(chuàng)意”的管理,成為透視著“理性”的管理。這樣班級里才會充滿溫馨和人情,成為學生快樂成長的親情家園,才會洋溢著人文精神的芬芳,成為全體學生健康成長的精神樂園。 "

  三、“以人為本”的班級情感文化的構建嘗試

  (一)以愛詮釋教育,以情接近學生

  班主任工作所涉及的是一個個細致微妙的內(nèi)心世界,只有走入學生的心靈世界中去,以心交心,才會發(fā)現(xiàn)教育之美。感覺到育人就是一種幸福。

  1.傾灑愛心,情感育人。大學生遠離父母,步入校園,他們需要關心、愛護。班主任要有博愛思想,要走近學生,注重與學生之間的“心靈溝通”,以誠相待,使學生的心靈得到感化。列寧說:“沒有人的情感,就不會也不可能有對其真理的追求”,教育心理學也認為師生關系的親和性是保持和激發(fā)學習動力的重要基礎。因此班主任通過真實的情感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班級和諧發(fā)展的重要前提。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班主任就是他們心靈的導師,要為塑造學生健康的人格,使其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奠定良好的基礎。當一個學生從教師那里得到熱忱的愛護和關懷,得到良好的感情體驗時,便體會到了學校的溫情、社會的溫情,從而學會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逐步懂得應如何用高尚的道德情感對待別人,正確看待人生。

  2.涵養(yǎng)耐心、寬待學生。耐心是一種素質。必要的寬容,適度的激勵,猶如春日的一縷陽光,能溫暖人心,點燃心中奮斗之火,能給學生以信心,讓學生堅定前進的道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與熱情。班主任對學生要信任和寬容,特別是學習等各方面相對弱一些的學生,班主任決不能低估這一群體的作用,學生犯錯誤時,批評要注意場合和方式,語言不能尖酸、刻薄。諷刺、挖苦、辱罵只能引起學生的反感,使學生越滑越遠,其實許多逃課、曠課、擾課的學生也就是這樣形成的。班主任的一句話可以改變學生的一生!反之,尊重學生,鼓舞激勵,善意教育,往往如春風化雨,效果是事半功倍的。

  3.傾心談話,架設情感之橋。大學生情感體驗強烈而富有熱情,在與學生的交往中,班主任要注意潛移默化的教育方式所起的作用。班主任要經(jīng)常通過與學生的促膝談心,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學生的心理或思想問題。首先要將事情的情理講清,試著了解學生的心理活動,了解他們對問題的看法及相應的對策。而后提出自己個人的想法供學生參考,注意摒棄個人的偏見,就事論事,不要急于下結論,而是在“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后由學生自己思考,從而提高學生思想覺悟和道德水平。班主任應該關心這個集體,愛護這一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員。對學生要公平,一視同仁,老師對學生的尊重、理解、信任和關懷是溝通老師和學生情感的橋梁。實踐證明,這種無窮的感化力量是其他任何教育方式也無法取代的。

  (二)以情激勵學生,讓班級煥發(fā)生機

  優(yōu)良的班風對學生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起著巨大的激勵作用,能使班級中的每一個人都精神振作、身心愉快,緊緊地團結在一起,相互之間高度信任,人際關系和諧,使班級中的每個成員都能在一種積極上進的情感文化中健康成長。

  1.激情勵志,確立班級精神。文化是一種底蘊,人格是一種修養(yǎng)。人的發(fā)展是多方面的,其中最為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在受教育的過程中形成一種文化,讓班級凝聚成一種精神。因此,班級教育應以人為本,以文化為載體,努力營建積極、健康、向上的情感文化氛圍。

  在進行班級管理過程中,應倡導“自信、勵志、合作、競爭”的班級理念,倡導“種下思想,收獲行動;種下行動,收獲習慣;種下習慣,收獲品德;種下品德,收獲命運”的成長理念。讓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勞動、學會生活!努力形成“博學、勤奮、創(chuàng)新”的優(yōu)良學風。同時,積極創(chuàng)設文化育人氛圍,在學生教室中張貼名人名言,鼓勵學生多看些名人傳記,激勵學生學習成才。讓學生每時每刻都受到一種人格精神的熏陶,逐步形成“嚴謹、進取、求實、創(chuàng)新”的學習風氣。

  2.發(fā)揮情感激勵功能,在民主中實現(xiàn)管理。有意識地在班級管理中引進激勵機制,以人為本,在保證公平的情況下,充分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活力。在班級建設中,班主任要將班級的管理活動制度化和指標化,同時讓學生參與制度和指標的制定。比如,對于班委的任用,實行競聘的管理制度,改變以往由班主任指定的做法。此外,還可以制定學生的綜合測評評價指標,實行加分制,鼓勵優(yōu)秀宿舍,鼓勵集體或個人參加各項競賽,讓學生在成功中成長,使學生感受到平等、民主的氣氛,認識到個人努力的重要性,認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這樣不僅使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快樂,班主任也可以從繁重的管理工作中解放出來。

  要發(fā)掘學生的個性,以真正意義上的情感關懷挖掘每一個學生身上的潛力,挖掘每一個學生身上那些本真的閃光的東西,讓這些閃光點在班級建設中顯現(xiàn)出來。例如,以班干部為核心,在定期開展班務活動中,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班級建設及管理,真正做到班集體人際互動,開發(fā)激勵向上的東西,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合作精神。在師生共同的努力下,就容易使班級獲得考評成績優(yōu)秀,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班集體由此而可能煥發(fā)出無窮的力量和生機。

  (三)開展感恩教育,完善班級情感文化

  在情感文化建設中,應認真貫徹素質教育精神,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理想前途教育。要創(chuàng)設以“感恩”為主題的班級特色文化,讓學生的心靈在充滿“感恩”的氛圍中接受洗禮,使學生有愛心、有靈性、有責任心、有憐憫之心,使他們敬畏生命、知恥知榮、知恩報恩。人應有報恩之情,人無恩情即會滑落到個人主義的狹隘的泥塘之中,無益于班級,無益于學院,無益于社會。在校園中,一定要落實情感教育,讓學生感校恩、感師恩,通過主題班會,或通過名人感師愛校的行為,激起學生心中的情感浪花,喚起心中的報恩意識。利用假期,舉行回報社會獻愛心活動。愛國愛家是我們德育教育不可忽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鼓勵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樹立遠大理想,以國家為念,以事業(yè)為念,唯有如此,才能書寫有意義的人生。

  總之,班級文化是一個無形的“磁場”,彌散于學生的心中,指引著學生的前進方向;它是“無聲的潤物”,滋潤著學生的心田;它是班級這個“小社會”中的“社會環(huán)境”,影響并制約著每個學生及整個班集體的發(fā)展。在這個無形的“磁場”中,班主任是核心,是關鍵。廣大教育工作者要牢固樹立三個基本觀念:育人為本、德育為首、注重實效。著力打造優(yōu)美和諧的育人環(huán)境,營造高雅向上的文化氛圍。民主是一種文化,合作是一種文化,情感是一種文化,在一個個性化的時代,我們教育者要積極轉變育人觀念,以人為本,文化育人,強化育人過程,以堅持落實來推進高職院校文明發(fā)展、和諧發(fā)展的進程。

【“以人為本”構建班級情感文化論文】相關文章:

談“以人為本”構建班級情感文化03-05

積極心理學理念構建特色班級文化論文03-05

用智慧構建和諧的班級文化12-02

淺議新型組織文化及和諧組織的構建論文02-21

安全盾文化體系的構建的優(yōu)秀論文03-09

班級文化建設論文01-01

班級文化建設的論文05-15

班級體育文化的研究論文11-22

核安全文化定量評估體系的構建論文12-02

淺談班級文化建設論文01-15

  • 相關推薦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综合色区国产亚洲另类 | 伊人亚洲综合中文字幕 | 亚洲日韩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 一区偷拍中文久久无 | 色色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a级按摩片春药手机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