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貿易風險防范措施

時間:2024-06-30 12:10:57 碩士論文 我要投稿

關于國際貿易風險防范措施

  國際經濟法是伴隨著國際經濟技術交流日益加強而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是國際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國際經濟法是專門調整國際公法各主體間的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因而它屬于國際公法的范疇,是國際公法的一個分支。

  【摘要】文章闡釋了國際經濟法學的概念,分析了國際貿易法律制度,從服務業的角度來描述當前的國際貿易形勢,隨著全球化的升級,調整國際經濟關系的法律規則日趨完善,但公平、合理的新經濟秩序確立的道路仍然遙遠。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國在國際社會上的話語權也面臨著新的困境和挑戰。認為,我國要把擴大內需和實施新一波的經濟全球化計劃有效地結合起來,才能使我國在全球化的貿易發展中獲得最大的收益。

  【關鍵詞】貿易自由化;服務業;GATS;機遇

  一、國際經濟法學說

  國際經濟法是指調整國家、國際組織、法人以及自然人間的相互經濟關系,國家對這種經濟關系的管理關系,以及各國在這種管理關系基礎上協調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其既包括國內法也包括國際法,既包括私法也包括公法。國際經濟法律體系通常包含有:國際貿易法、國際投資法、國際金融法、國際稅法、國際經濟組織法、國際經濟爭端解決法等。國際經濟法是伴隨著國際經濟技術交流日益加強而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是國際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當前,國際經濟貿易活動發展迅速,全球性的貿易行為愈發頻繁。正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由于切入角度和思考方式上的差異,國內外眾多學者對國際經濟法的認識一直都沒有形成統一的共識和看法。但是大體上可以劃分為兩個學派。

  1、狹義說

  國際經濟法屬于國際公法的一個分支。該學派的觀點突出表現為:國際經濟法調整的對象是國際公法各主體,也就是說包括有國家之間、國際組織之間以及國家與國際組織之間各種經濟關系的法律法規的總稱。由于狹義說學者認為,國際經濟法是專門調整國際公法各主體間的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因而它屬于國際公法的范疇,是國際公法的一個分支。

  2、廣義說

  國際經濟法是一個獨立的法學部門。廣義說學者認為,國際經濟法是一門處在國際法與國內法、國際私法之間或者處于國際公法、國際私法與各國經濟法之間包括有國際貿易慣例的邊緣性、綜合性的法律部門或法學學科。即國際經濟法調整的是從事國際間經濟往來的自然人、法人、國家和國際組織間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是調整國際經濟關系的國際法與國內法的邊緣綜合體學科。由此,廣義說學派持有國際經濟法是一個新興獨立法律部門的觀點。這樣的國際經濟法也被稱為“國際經濟的法”。

  二、國際貿易法律制度分析

  戰后國際貿易制度的演進反映了國際貿易體系的法律化從無到有、從軟到硬的過程。法律化是一種特殊形式的制度化。國際貿易法律制度主要包括WTO法、爭端解決機制、貨物貿易規則、貿易救濟規則、服務貿易規則以及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規則。本文將從服務業的角度來描述當前的國際貿易形勢。

  1、服務業的貿易發展

  服務業歷來是以各國國內為基點的內向型產業,傳統上服務于特定國家或地區緊密結合在一起,具有明顯的閉鎖性和保守型。因此,調整和規范服務業的法律制度一般都是各國在考慮本國的經濟、社會和政治狀況等因素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隨著服務貿易國際化的發展,僅僅依靠國內法與雙邊國際條約來規制軌跡服務貿易的行為顯然已無法調節新興的國際服務貿易關系。1994年《服務貿易總協定》(GATS)的目標在于:建立一整套包括服務貿易在內的,各項原則和規則的多變貿易框架體系,以此在透明度以及逐步實現自由化的條件下能夠做大服務貿易,使得該體系能夠成為促進所有的貿易伙伴和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和發展的一種重要手段。主要表現在GATS的基本原則上,有最惠國待遇原則、透明度原則、國民待遇原則以及發展中國家更多參與原則。GATS應可被視為世界上就跨國服務貿易達成的最具有效力的協定,在促進世界服務貿易自由化方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GATS及相關附件的達成,使得越來越多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將服務貿易納入其本身的自由化進程。比如說,區域性服務貿易規則。雖然區域經濟一體化對外實行較嚴格的貿易保護主義,但至少在區域成員之間取消貿易限制,促進了區域內的貿易自由化,為多邊服務貿易體制的構建與實施奠定了基礎。由此,可以將之視為促進全球貿易自由化的一種替代性選擇。由此,推廣到整個國際貿易經濟市場里,我們不難看出經濟全球化必然會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潮流,并且世界各國也都將會在這次全球化的過程中奮力一搏,爭創經濟發展新高度。之所以會形成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主要是因為各國之間貿易量的不斷增加以及世界經濟聯系的愈發緊密。相對應的,國際貿易法律制度則是在經濟全球化發展的過程中,為了有效解決國與國之間的貿易摩擦,以及促進國際間經濟交流的順利展開而制定的種種法律法規的總稱。因此,加強國際貿易法律制度的完善,對于促進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是有著非常深遠的意義。

  2、國際經濟新秩序的現狀

  有學者認為,國際經濟秩序的建立需要依靠國際經濟法律的良好實施。而現行的國際經濟秩序作為歷史發展的結果,只體現了階段性的發展特征,尚未能夠解決深層次的矛盾,如金融危機、國際貧富差距增大、環境狀況不斷惡化等。同時,現行的國際經濟秩序缺乏足夠的統一性和明確性。各國權利義務的創設缺乏統一的標準。也有學者將發展中國家進行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努力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為“變位性權利行為”。其目的在于改變國際經濟秩序的制度和結構本身。第二個層次,為“聯系性權利行為”。這種方法,不在于對國際經濟秩序進行根本性的變革,而是期望在現存的結構和體系內獲得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其對國際經濟秩序的改變是一種量變。

  三、中國的角色定位

  國際經濟法的重要之處在中國的對外貿易中得到突出表現。國際貿易法律制度作為調整世界各國之間貿易關系的部門法,它的作用和地位已經在很多的方面完整地展現出來,包括國際間的貨幣、投資、債券、金融等等。這些問題和糾紛都是需要國際貿易法律制度來平衡的。隨著綜合國力的大幅提升,我國儼然已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綜合體。但是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國在國際社會上的話語權也面臨著新的困境和挑戰。如何走出困境、應對挑戰,有效地擴展和增強中國話語權,推動中國更自信地走向世界,支持和保障中國的國家利益、涉外利益,不僅是加強同經濟全球化相適應的軟實力、硬實力建設的一個實踐課題,也對加快實現中國夢,維護和提升中國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老調重彈,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機會是稍縱即逝的。如何有效的抓住全球化這個挑戰,就要求我們在擴大內需的同時又不能放松對外貿易,簡單來說就是發展基于內需所帶來的外貿經濟。該戰略是要求中國在新的世界政治經濟背景、條件下全面獲取全球化紅利的最有效的方法。這個戰略目標就是要把擴大內需和實施新一波的經濟全球化計劃有效地結合起來,利用我國的內需市場與世界市場之間的關聯性,最大限度地吸收和利用全球頂尖的創技術水平和創新要素,使我國能夠在全球化的貿易發展中獲得最大的收益。

  【參考文獻】

  [1].王大鵬.國際經濟法在中國對外貿易中的地位和作用[J].法制博覽,2013.10.

  [2].陳妙英.經濟全球化下國際經濟法的調整和發展探討[J].法制與經濟,2013.1.

  [3].何力.自由貿易區的國際經濟法解析[J].上海商學院學報,2013.12.14.6

【國際貿易風險防范措施】相關文章:

淺談內部審計風險的防范措施11-17

企業員工培訓投資風險及防范措施03-29

招投標環節的風險和防范措施研究12-05

國際貿易融資及風險防范01-16

論述規避國際貿易支付風險12-05

企業財務風險及防范措施05-19

基于工程經濟管理風險和防范措施的思考03-27

房地產項目施工風險評估與防范措施論文01-22

淺析國際貿易中的風險轉移制度12-12

淺談國際貿易中匯率風險的規避12-10

  • 相關推薦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另类卡通动漫 |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第一区在线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第三区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欧洲 | 亚洲国内偷拍福利 | 日韩2021亚洲天堂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