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對中學對英語教學的啟示
眾所周知,大凡人腦曾經經歷過的事物、思考過的問題、體驗過的情緒和情感甚至操作過的動作等都可以成為人們記憶的內容。通常來說,人腦的記憶從“記”到“憶”有一個不變的過程,即:從記(識記、保持)到憶(再認和回憶)。記憶的過程需要耗費一番功夫,但這并不意味著下了功夫的“記”就能確保日后的“憶”的理想再現。人們發現,單純的注重當時的“搶記”而忽視后期的保持和再認并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最為典型的是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外語教學中的單詞、短語、句子及文章都是通過記和憶的交替來完成的。但好多人只注重學習時的記憶效果卻沒有關注經常不斷的再認和回憶,學習的效果并不理想。這就引發了大家對記憶的牢固度——記憶遺忘的規律的思考。德國著名心理學家艾賓浩斯(Hermann Ebbinghaus,1850-1909)率先對記憶遺忘規律展開研究并發表了他的實驗報告,激發了眾多的研究者紛涌而至,也產生了若干有益于外語教學的新經驗。眾多的研究者發現:
▲記憶的保持在時間上是不同的,有短時的記憶和長時的記憶。輸入的信息在經過人的注意過程的學習后,便成為了人的短時的記憶,但是如果不經過及時的復習,這些記住過的東西就會遺忘,而經過了及時的復習,這些短時的記憶就會成為了人的一種長時的記憶,從而在大腦中保持著很長的時間。
▲艾賓浩斯總結出的著名的遺忘規律曲線顯示出:人們在學習中的遺忘是有規律的;遺忘的進程不是均衡的(在記憶的最初階段遺忘的速度很快,后來就逐漸減慢,到了相當長的時候后,幾乎就不再遺忘,即“先快后慢”的原則)。
▲不同性質材料有不同的遺忘曲線。凡是理解了的知識,就能記得迅速、全面而牢固。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遺忘曲線。盡管遺忘是有共性的群體規律的,但由于大家的生理特點、生活經歷不同,可能導致人們有不同的記憶習慣、記憶方式、記憶特點,進而影響到記憶效果。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的研究告訴我們,在中學英語教學中,學生遺忘課堂教學中教師所傳授的知識是正常的,但重要的是要尊重遺忘規律,不斷反復鞏固,既要尋求解決“先快后慢”的遺忘的辦法,又要針對不同的知識項目并尊重個性差異,來與遺忘進行不懈對抗,才能取得英語教學中的理想效果。詳細分析,教師可以下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 預習先行,用最大化的理解求得輕松的記憶
科學地說,預習通常是學生在上課前對教師即將要講授的知識提前進行的預認知。
該行為的目的是為了盡可能地把握好下一節課中可能要出現的知識框架、新知識與過去所接受過的知識之間的新舊聯系、知識要點、新知識之間的邏輯關系,找出新知識上的難點(困惑點),帶著問題走進下一節課。具體到中學英語教學中,學生的預習工作至少應該包含以下幾個方面:借助音標及課本配套磁帶誦讀單詞,爭取在上課之前牢記其意義、詞性及拼寫,并將把握不準的標注出來,等待在課堂上倍加關注;借助課文后面的注釋、相關教輔資料,預習一遍課文,理清文脈,找出尚未明白的句子或短語,做到心中有數,在教師講課時就能夠特別注意聽這些語言現象。 預習的目的是在上課前熟悉即將要學的內容,找出不明白的地方,帶著問題有的放矢地聽課,其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理解文章及老師的講解。因為只有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生才能更好地去通過文本之間的聯系來加強記憶,輕松地達到長期記憶英語語言的效果。
二、 認真聽講,用細致化的聆聽取得全面的理解
學生學習的主陣地是課堂,英語學習也不例外。通過認真的課前預習,學生已經能夠掃除一些基本的語言障礙,如單詞、短語,基本的文本內容等,再在課堂上借助老師的啟發,師生一起溫習過去學過的知識,通過探究學習來掌握、運用新知識,掃除語言學習上的障礙。因此教師應該努力引導學生上課專心聽講、認真作好筆記、用心反復操練、積極深入思考。教師要鼓勵學生將預習時出現的困惑在課堂上提出探討,把問題搞清弄透,課后還要細心整理一下筆記,反復思考這些問題,抓住理會老師所講授的重點、難點以及考點。一旦學生能夠在課堂上要做到眼觀,耳聽,腦想,嘴動,充分調動身體的各個感官來服務學習,那就能無形中促進課堂的全面理解。
三、 及時鞏固,用全面化的訓練掃除知識的盲點
艾賓浩斯的遺忘規律曲線指出:遺忘的進程遵循“先快后慢”的原則,因此學生學習的內容應該盡快通過反復的鞏固復習來減輕遺忘的程度。老師應該通過類比的方法引導學生總結新學習的知識,把新知識同過去學過的相關知識進行縱向和橫向的比較,尋找個中的聯系。老師還要引導學生建立錯題集,對自己知識上的漏洞進行重復性的強化記憶,避免不必要的反復性錯誤。
每當學完一課后,學生都要認真完成相關的課后作業。課后作業是英語學習的很重要的環節,它既是消化知識和鞏固知識的過程,也是查漏補缺的重要環節,一旦學生能夠動動嘴完成口頭作業,動動筆完成書面作業,在讀熟課文、甚至背誦部分精彩段落的基礎上,再通過大量的訓練練習,堅持不懈地天天過關,不斷地反復鞏固基本句型、常用詞匯和基本語法等,同學們就能夠及時鞏固所學知識,掃除知識上的盲點。
四、 持之以恒,用科學化的方法填補遺忘的漏洞
英語是一門語言技能,一般地說,只要通過大量的、長時間的訓練和練習,基本上來說任何人都是可以掌握的。只要大家樹立能學好英語的信心,遵循英語學習的原則,即“聽、說領先,讀、寫跟上”,通過不懈的努力,長期以往就一定能夠在英語學習上取得進步。在學習英語時要注意培養意群(chunks)的意識,以短語或句子為單位,大量模仿,反復誦讀,進而達到自如地表述,那就能戰勝遺忘,學好英語了。值得提醒的是,在英語知識的理解與記憶上,除了要提醒學生牢記艾賓浩斯的遺忘規律曲線外,還要注意數量,更要注意質量,即準確地掌握語言基本知識,熟練地運用語言技能。只有經過大量的實踐,才能做到熟能生巧,運用自如。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對中學對英語教學的啟示】相關文章:
諾丁斯關懷教育理論及其對護理教育的啟示11-16
英漢禮貌用語的差異及對英語教學的啟示11-14
淺談高考英語口試對英語教學的啟示03-30
淺談多元智力理論對英語教學的啟示12-06
學生自我評價對高職英語教學的啟示11-26
談大學英語教學與中學英語教學的銜接12-10
論言語行為理論對英語教學的啟示11-15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