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師的教學魅力研究

時間:2024-10-11 03:29:56 論文范文 我要投稿

關于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師的教學魅力研究


  [論文摘要]教師的教學魅力是影響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師的教學魅力主要體現在“實”“近”“活”三個方面。

  [論文關鍵詞]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 教學魅力

  一、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教學魅力——“實”

  1 教師的人格實在。要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基礎課教師就要增強其自身的公信力,這要求基礎課教師除了應善于傳道授業解惑外,還要注重加強自身的人格魅力。具有魅力的人格通常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樂觀積極向上的心理人格。(2)正直坦誠善良的道德人格。高尚的人品對學生的感染與影響將是長遠的,基礎課教師要想教好學生做人,自己首先必須高尚。(3)民主平等具有親和力的法律人格。教師能否在課堂上營造一種和諧活潑的氛圍,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關鍵在于教師有沒有一種尊重學生、平等對待學生、以學生為友的心態和親和力。(4)善辨是非具有創新意識的智慧人格。教學效果怎么樣在很大程度上也取決于教師的教學智慧,一個反應靈敏、善辨是非善惡、在日常教學中充滿著創新創意的教師,學生必然會被深深吸引,從而利于其教書育人。基礎課教師除了應具備以上四種優秀品質外,強烈的責任感與使命感也必定會為其人格增色。
  2 教師的知識厚實。教師一定要有自己的東西,做到滿腹經綸,要具備縱深、復合、廣博型知識結構,同時還要不斷更新已有的知識,始終站在學科、社會的前沿。只有這樣,學生才會為你的學識魅力而傾倒,并深深地信服你。
  教師的學識魅力首先表現在對其所教學科的精通。基礎課教師要深刻領悟教材主旨,對其邏輯結構爛熟于心,對教材要有高度的駕馭能力。基礎課的使命說到底就是教學生做人,其育人目標是要培養內在人生觀科學、外在行為素質良好的合格公民,教材要堅持由內到外、內在引導與外在規范相結合的育人理念。弄清楚了基礎課的育人目標與育人理念,在上課時就能目標明確,并始終圍繞這一主題開展教學,就能在思想、道德與法律三者之間穿梭自如。教師在精準掌握教材的同時,對教材所涉及的理論知識更要有縱深的了解,這樣才能講準、講透、講深。基礎課教師除了是一個專家外,還應當是一個大雜家,應當具備復合、廣博的知識結構。基礎課說到底是教學生如何做人的一門課程,做人的學問可以說涉及方方面面,到底怎樣做是對,怎樣做又欠妥,這需要基礎課教師具有高度辨明是非的能力,更需要其具備淵博的知識,事事想在學生之前,學在學生之前,否則信手拈來的一些毫無考證的零星瑣碎片段連自己都無法說服,又如何去讓自己的學生信服。因此。具備復合、廣博型知識結構會讓教師教得有底氣,說得有根據。學生也會因為教師淵博的學識魅力而信服和喜歡上教師。此外,教師的學識魅力還體現在教師對最新知識的把握和運用上。“90后”的學生不太喜歡純理論的枯燥乏味的說教,他們更熱衷于時尚新鮮的東西,或者至少是以時尚新鮮的方式接受理論知識。因此,基礎課老師不但要有精深、廣博的知識,也要學會把握時代的脈搏,始終站在學科、社會、科技的前沿,掌握最新的信息,用最新最時尚的知識魅力吸引學生。
  3 傳授給學生的東西終生實用。所謂學以致用,即學生來學你這門課就是要在實際生活、工作中派得上用場。否則,學生會問學這門課要干什么用?實際上,基礎課的使命就是要引導學生如何做人做事的,可見,這門課具有不同于一般課程的超強實用性。一個老師工作再認真負責,教案、課件做得再好,但講的東西若學生認為沒用,學生也不會買賬,不會認為其是個好老師。因此,堅持教學的實用性是基礎課教學的生命力所在,也是教師必須要解決的首要課題,解決好了這一課題,學生必然就會喜歡上這門課,基礎課的教學魅力也就水到渠成了。因此,基礎課老師要大膽創新、想方設法,努力做到讓學生想上這門課,愛上這門課,要讓學生覺得學這門課不但今天有用而且終身受益,真正以不可抵擋的教學魅力吸引學生,從而切實增強基礎課的教學實效。

  二、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教學魅力——“近”

  1 教學內容貼近學生。基礎課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時應該始終將這門課的使命(教學生做人)牢記在心,唯有如此,在選擇教學內容、教學案例或其他教學載體時才能時刻提醒自己,這些東西學生愿意昕?不愿聽哪來的教學效果?不愿聽又如何實現教其做人的目標?因此,在選擇教學內容、教學載體時,一定要以貼近學生為基本原則,講學生自己的事,講學生身邊的事。講他們即將面對的事。教師要做到用他們身邊的真實典型案例傳授他們所渴求的做人做事的道理。實際上,在學生成長成才過程中,在學習、交往、集體活動、戀愛、兼職、求職、心理等熱點問題方面的困惑很多,在遠離父母、遠離親朋好友,必須獨立面對、解決一切的情況下,在大學相對寬松的學習生活環境下,他們熱切渴求良師益友的指導,這種渴求欲望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強烈,關鍵就在于基礎課老師能否把握其需要、了解其心理,并在平時的教學中做到對癥下藥。因此,基礎課教師要努力去了解學生所思所想所憂,講學生想聽的東西,講對其有益的東西,用學生想要的方式去講,做到有的放矢。
  2 教學方式學生樂于接受。多年的教學實踐證明,每當教師在對著課本或PPT講理論時,學生抬頭率都不高,而每當教師講到發生在他們身邊的典型案例時,幾乎所有學生都抬起了頭。這充分說明,科學理論需要鮮活案例的激活,才會變得有生命力。關于如何培養人的基礎課教學,如果沒有關于人的鮮活案例那只能是沒有任何實效的枯燥說教,可以說,沒有案例就沒有基礎課。因此,基礎課教學從一定程度上講就是案例教學,教師要善于選擇發生在學生身邊的貼近學生、貼近實際、貼近生活的典型案例來引起學生的興趣和關注,并在師生互動中使其受感染、受教育,從而切實增強課堂教學的效果與魅力。當然,在案例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精選主題突出、能很好駕馭的經典案例,而不能信手拈來那些毫無考證的瑣碎案例,也不能是主題不突出的案例的堆砌,更不能是性質錯誤而誤導學生的案例,堅決守住“學術研究無禁區,但課堂教學有紀律”的底線。此外,“90后”大學生基本上都是看著動畫長大,打著游戲娛樂,成長于高度動感的世界之中的,他們喜歡用感官刺激的方式接受新知識而排斥空洞枯燥的理論說教,因此,案例教學中優秀視頻案例資料的作用不可或缺。而實際上,優秀的視頻資料的震撼、感染、教育作用有時比老師的講解更有效,因此,基礎課教師要選好用好視頻資料。當然,更要注意把握好度,在視頻的長短、使用視頻的頻率上做到恰到好處,不能依賴視頻資料。

關于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師的教學魅力研究


  3 教師語言與學生沒有距離。語言魅力從一定程度上講直接決定學生的到課率、抬頭率,直接決定教學的效果。教師的語言魅力主要體現在其語言的時尚性、親切感、感染力與幽默感上。首先,基礎課教師要做到語言表達流暢準確,這是最基本的要求,但要真正發揮其語言魅力,還必須在時尚性、親切感、感染力與幽默感上下工夫。基礎課教師若能用學生的語言傳經授道,學生將會覺得是多么的親切和樂于接受,如果再加上一些學生所熱衷和追捧的時尚因子,學生一定會拍手稱快,并在這種親切感中耳濡目染,接受熏陶教育。其次,基礎課通常都是一百人左右的大班教學,其教學難度遠大于小班教學,如果教師整個課堂都是在用一個語調慢條斯理地講授,不難想象在這種課堂上學生將一定是或昏昏欲睡,或交頭接耳,或玩弄手機,或干脆溜之大吉。因此,洪亮、抑揚頓挫、富有激情的語言講解魅力是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其參與到你課堂中來,使你的課堂教學具有感染力的關鍵所在。此外,生動形象、幽默風趣是語言魅力的法寶,這是寓情理于快樂笑聲之中的最高教學境界。實踐證明,凡是自覺到課率高、課堂上抬頭率高、教學深受學生喜愛的教師一般無不具有幽默風趣的特質。西方有些國家甚至將是否具有幽默感作為評價教師優劣的標準之一,看來這還是很有見地的。

  三、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教學魅力—“活”

  課堂教學的好與壞最起碼的標準就是看它是“死”還是“活”,“死”指的是嚴重缺乏學生參與、只有老師一個人唱獨角戲且學生沒有收獲的死氣沉沉的課堂教學,“活”指的是有學生積極參與、師生互動良好且學生收獲豐厚的參與式課堂教學。
  1 靜參與。靜參與是參與式課堂教學的起碼要求,也是底線。參與式教學絕非指整堂課或一次課大部分時間都是學生在弄(實習實訓類課程除外),筆者認為那是借學生的主體地位推卸教師自己主導責任的嚴重不負責任的表現,或至少是不懂基本教學規律的做法。筆者認為,靜參與主要是指教師在講課時不要整堂課都坐在電腦前自己講自己的或讀PPT而不管學生的反應,不要總是只有一種姿勢、一種表情、一種腔調,這樣的課堂就是沒有學生參與的死的課堂。與此相反,教師要在課堂上張揚些,要多走動,要善于運用自己語音語調,善于運用自己的眼神、表情、手勢等各種肢體語言做繪聲繪色的講解,目的就是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真正讓學生參與到自己的課堂教學中來,讓學生跟著你的思路走,并學到知識受到啟發,讓課堂活起來。這是一種看似死、實則活,看似靜、實則動的真正參與式教學,并且是具有真正實效的課堂教學。這是課堂教學的最基本形式,也是最起碼的要求,我們的教育教學活動絕大部分都是通過這種形式進行的。
  2 動參與。動參與是參與式教學的常見形式,也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師生互動教學。“教學”,顧名思義,包括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兩個方面,它是雙方相互作用的一種過程與活動。因此,教學過程中就不能完全由教師唱獨角戲,動態的參與式教學即師生互動理所當然就成為我們必需的一種教學形式。動參與教學要求教師要善于采取演講式、案例式、啟發式、討論式、辯論式等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和學習的興趣,使其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在師生互動的參與式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通過設疑-誘思-導理,即通過學生演講、討論或教師直接從導人的案例、問題人手,結合學生所關注的熱點提出一些他們關心但有疑惑的一些問題,讓他們去積極思考、討論,然后在學生辯論、師生互動中正確加以引導,讓學生學會明辨善惡、分清是非,進而讓其受到啟發,最終達到課后能自覺踐行的目的。
  3 心靈參與。參與式教學的最高境界應是心靈的參與,這需要師生之間具有高度的默契,也取決于教師健康的人格、淵博的知識和生動活潑的教學藝術所散發出來的無窮魅力,更需要基礎課教師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想學生所想、憂學生所憂、教學生所需,以自己的愛心、真心、真誠去感動學生。要教會別人做人,首先自己要高尚,基礎課教師作為大學生名副其實的心靈工程師,理所應當將這一課堂中心靈參與的最高境界作為我們畢生追求的目標。

上一頁  [1] [2]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師的教學魅力研究】相關文章: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模塊式教學實施策略研究11-21

質量互變規律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中的體現研究03-18

論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學方法11-18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道德探究11-18

試析高校“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堂教學理念革新03-03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考核方式現代化11-22

如何提高法律基礎課的教學效果11-25

管理學基礎課程教學設計研究論文03-16

管理學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論文02-14

  • 相關推薦
亚洲制服丝袜二区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无码视频乱码,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福利 | 婷婷网色偷偷亚洲的天堂 | 日本乱理伦片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精品欧美中文字幕 | 午夜福利亚洲国产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