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部分教育技術學師范專業的主干課程分析
論文關鍵詞: 教育技術;培養計劃;課程設置
論文摘要: 通過分析10多份來自公開渠道的教學計劃,對當前的教育技術學師范專業的教學計劃進行一次比照研究。統計這些計劃所列主要課程的構成,最后通過分析討論,闡明在這些方面發現的問題,為以后制訂新的教學計劃提供參考。
1 引言
最近由于所在專業發展的需要,筆者從公開途徑收集到十幾份教育技術學師范專業的培養方案/教學計劃,并對其加以分析、綜合與概括,以備專業建設參考之需要。這些計劃時間跨度在2005年到2008年之間(共14份)。
2 主要課程統計
大多數學校的教育技術學專業開設的主要課程在種類和名稱上面有比較大的差異,因此在統計時將大致屬于同一課程內容的歸為一類。統計現有培養計劃中的專業課(包括基礎課、主干課、必修課,不包括選修課和限選課),課程名稱參照天津師大與南京師大的專業必修課,以及南師大的學科教育基礎課。
按分布頻率,依照“名稱,開設院校,頻次”的方式進行統計:高等數學,南京師大、天津師大、首都師大、山西師大、廣州大學、韓山師院、三峽大學、長江大學、江西農大、佛山科技學院、安慶師院,11;線性代數,首都師大、三峽大學、長江大學、江西農大,4;概率統計,三峽大學、長江大學,2;大學物理/普通物理,南京師大、天津師大、首都師大、四川師大、韓山師院、三峽大學、長江大學、佛山科技學院、安慶師院,9;電工學/電子技術/電子線路,南京師大、天津師大、首都師大、山西師大、廣州大學、韓山師院、三峽大學、長江大學、四川師大、東北師大、安慶師院,11;計算機組成原理/微機原理/接口技術,天津師大、首都師大、山西師大、長江大學、湖南文理學院,5;(C語言)程序設計,南京師大、天津師大、首都師大、山西師大、四川師大、東北師大、廣州大學、韓山師院、長江大學、江西農大、佛山科技學院,11;VB.net/JAVA程序設計,天津師大、首都師大、佛山科技學院、安慶師院,4;數據結構,南京師大、天津師大、首都師大、山西師大、四川師大、三峽大學、長江大學、江西農大、佛山科技學院,9;數據庫原理/數據庫技術/數據庫技術及網絡應用,南京師大、天津師大、首都師大、山西師大、東北師大、韓山師院、三峽大學、江西農大、佛山科技學院、湖南文理學院,10;多媒體教學軟件設計開發/教育軟件設計開發/多媒體課件設計制作/軟件項目管理/軟件工程,天津師大、首都師大、山西師大、四川師大、廣州大學、韓山師院、三峽大學、長江大學、江西農大、湖南文理學院、安慶師院,11;教育技術學導論/教育技術學原理/教育技術學,南京師大、天津師大、首都師大、山西師大、四川師大、東北師大、廣州大學、韓山師院、三峽大學、長江大學、江西農大、佛山科技學院、湖南文理學院、安慶師院,14;教學(系統)設計,南京師大、天津師大、首都師大、山西師大、東北師大、廣州大學、韓山師院、三峽大學、長江大學、江西農大、佛山科技學院、湖南文理學院、安慶師院,13;教與學的理論/教與學的心理學,山西師大、東北師大、廣州大學、韓山師院,4;遠程教育(基礎)/網絡教育(基礎),天津師大、首都師大、山西師大、東北師大、三峽大學、長江大學、江西農大、佛山科技學院、安慶師院,9;教育電視制作技術/數字編輯與制作技術,天津師大、首都師大、四川師大、廣州大學、三峽大學、江西農大、佛山科技學院、安慶師院,8;電視教材編導(與制作),山西師大、四川師大、廣州大學、韓山師院、三峽大學、長江大學、湖南文理學院,7;教育電視系統/電視技術/視頻信號基礎/數字電視教育應用/數字視頻技術,天津師大、首都師大、四川師大、東北師大、廣州大學、三峽大學、佛山科技學院、安慶師院,8;(電視)攝像技術,廣州大學、三峽大學、佛山科技學院,3;計算機網絡/計算機網絡技術基礎/計算機網絡與教育應用/局域網構建技術,南京師大、天津師大、首都師大、山西師大、東北師大、韓山師院、三峽大學、長江大學、江西農大、佛山科技學院、湖南文理學院、安慶師院,12;多媒體技術基礎/多媒體基礎及應用,天津師大、首都師大、三峽大學、湖南文理學院、安慶師院,5;多媒體畫面藝術基礎,南京師大、天津師大、韓山師院,3;計算機平面圖形圖像設計,天津師大,1;美術基礎,天津師大、四川師大、江西農大,3;音樂基礎,天津師大,1;藝術基礎,東北師大、安慶師院,2;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南京師大、天津師大、首都師大、山西師大、廣州大學、韓山師院、三峽大學、長江大學、江西農大、湖南文理學院、安慶師院,11;學習科學與學習技術,首都師大、佛山科技學院、湖南文理學院,3;教育傳播學/傳播學原理,東北師大、廣州大學、韓山師院、長江大學、江西農大、佛山科技學院、湖南文理學院、安慶師院,8;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東北師大、三峽大學、江西農大,3;攝影(技術)基礎,四川師大、東北師大、廣州大學、韓山師院、長江大學、江西農大、佛山科技學院、湖南文理學院、安慶師院,9;教育技術項目實踐,南京師大、天津師大、韓山師院,3;(動態)網頁制作技術,韓山師院、三峽大學、佛山科技學院、湖南文理學院、安慶師院,5;教學媒體應用/媒體理論與實踐,首都師大、山西師大、三峽大學、江西農大、佛山科技學院,5。
出現頻率在10次以上的課程:教育技術學導論(14),教學設計(13),計算機網絡技術基礎(12),高等數學(11),電子技術(11),程序設計(11),多媒體教學軟件設計與開發(11),教育技術研究方法(11),數據庫原理(10)。
出現頻率在9~8次的課程:大學物理(9),數據結構(9),遠程教育(基礎)(9),攝影基礎(9),教育電視制作技術(8),教育電視系統(8),教育傳播學(8)。
以上16門課程顯然是專業主干課程中開設頻率最高的,是本專業的核心課程。
3 問題探討
3.1 課程之間的關聯度通過考察這些課程之間的次序關系,有些問題非常值得思考。比如“高等數學”與“大學物理”,“C語言程序設計”與“數據結構”,某些計劃的制訂者在一定種程度上忽略了課程之間這種顯而易見的“先導”與“后續”關系,也說明沒有經過廣泛和充分的討論。
3.2 共同的專業基礎課除了“教育技術學導論”外,其他沒有一門課程是這些學校全部都開設的,而“音樂基礎”則只有一家學校在開設。也就是說到目前為止,該專業對自己的主干課程體系還未有一個統一的認識。這也說明教育技術專業作為一個較新的專業,還處在發展變化的階段。當然,從國內外學者對教育技術學的定義來看,從新的技術對教和學的促進作用來看,從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的快速變化來看,都不大可能完全固定下來。
3.3 主干課程中的新面孔從培養計劃的制訂時間上看,2005年有3份,2006年有6份,2007年有3份;2008年有2份。在不同的年份,培養計劃中會出現一些新課程,如在2005年的3份計劃中都沒有出現與JAVA或者.NET相關的主干課程。這是2項在信息技術領域影響很大的技術,而最早出現它們的是安慶師院2006年的計劃。這一方面反映出各個學校自身為適應社會對人才需求的變化而逐漸調整計劃,另一方面也在某種程度上表明這種“適應”是比較緩慢的。
參考文獻
[1]畢家駒.高校專業培養計劃設計[J].比較教育研究,2006(1)
[2]王明華.教學計劃與人才培養模式[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高等教育版,2007(1)
[3]陳金華,李忠.教育技術學專業本科教學計劃的理論與實踐研究[J].宜賓學院學報,2006(10
相關論文查閱:大學生論文、工商財務論文、經濟論文、教育論文 熱門畢業論文
【國內部分教育技術學師范專業的主干課程分析】相關文章:
對國內3個版本《體育社會學》的分析11-20
教育技術學專業畢業論文大綱12-08
國內主要師范院校教師教育課程比較分析論文03-07
師范生教育技術能力發展現狀調查與分析11-18
高校教育技術學本科專業發展的思考11-17
教育技術學專業畢業論文提綱范文03-27
探索教育技術學專業課堂教學模式11-17
教育技術學專業學生信息能力現狀與策略研究11-17
融資對國內股價波動的分析02-25
《禮記·學記》的教育管理思想分析03-12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