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課在高職院校《成本會計實務》教學中的應用探討論文
隨著移動網絡和數字化時代的迅猛發展,大數據、云計算和智能手機等移動終端象空氣一樣滲入我們的工作、生活和學習中,數字化和移動網絡對高職課程和教學改革提出新挑戰。“加強數字校園建設,提升實踐教學水平”,是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的指導思想,微課正是順應高度信息化的時代背景而產生的一種適合個性化學習的新型課程資源。本文以《成本會計實務》中“生產費用之原材料費用歸集與分配”教學內容設計制作成微課,將微課具體應用心得與同行分享。
一、微課概念及特點
微課最早出現在美國(美國北愛荷華大學學者McGrew所提出的60秒課程是目前公認微課的雛形),傳統的微型教學并不是我們現在所探討的微課,這里我們所討論的微課是指建立在網絡信息發展的基礎之上的,利用信息技術而進行的在線學習或者利用移動通信平臺進行的移動學習的教學方式,是以闡釋答疑某一知識點和技能點為目標,以簡短“微視頻”為核心(大多控制在1分鐘到10分鐘之內),并整合了“微教案、微課件、微習題、微反思”等內容,以提供自主學習或輔助教學為目的的視頻教學資源。
微課將教學視頻以短小精悍、主題突出、目標明確的教學資源形式展現并結合學科特點把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涉及到的重點、難點、考點、書上例題、課后習題、實踐操作等問題進行整理設計。因此,每個微課都演繹著獨特教學設計,它將教學內容進行高度的濃縮和簡化,提取其中最為精華的部分,突出核心理論的學習。使學生在目標明確、主題突出的情況下利用課內課外個別化學習和掌握性學習,消除課堂集體學習的急促和壓抑心理,激發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利用簡單的方法來學習解決工作任務所必需的知識內容,提高了學習效率。
二、“生產費用之原材料費用”微課制作過程
《成本會計實務》這門課程之所以適合制作成微課是由于當授課教師在每一次新授課教學結束后,總有學生在重點和難點問題上沒完全掌握或存在疑惑,教師有必要對這些重點問題或學習難點,精準切分知識點,精確設計知識點的教學方案,然后以圖片、文字、動漫、語音等不同的形式,配以深入淺出的講解,錄制視頻,做成微課并傳給學生。筆者選擇《成本會計實務》中“生產費用之原材料費用”教學內容制作成微課進行日常教學嘗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選題設計
《成本會計實務》作為高職會計專業核心課程,以產品制造業生產工藝流程及其在具體生產過程中所發生的生產費用為主線,整個課程知識體系完整連貫,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和分割性,適合制作微課。因此,我們選擇產品生產工藝過程的起始階段即原材料費用的生產消耗內容進行選題和教學設計。選擇本部分內容制作設計微課,可以讓學生通過微課程的學習對構成產品的成本費用有較為直接感觀認識。在每次上課前要求學生借助其他教學資源(網絡平臺)完成與本次課相關的學習任務,包括:構成產品成本的費用要素有哪些?原材料費用是由哪些因素構成的?如果在產品生產過程中同一種原材料被幾種不同的產品所消耗,則如何將這部分原材料費用在不同種產品之間進行合理分配?在提出問題的同時將解決本次學習任務的途徑和方法上傳到網絡學習平臺上,幫助學習者抓住本教學單元的學習重點,突破難點,辨析疑點,通過學習者自主學習或相互交流,達到對知識點(教學任務)的完全掌握。
(二)撰寫教案
在選題設計的基礎上,根據選題內容進行“微教案”的撰寫。“微教案”是微課程教學的重要依據,也是授課教師為順利有效地開展微課教學活動的前提和基礎。“微教案”是以文本文檔的形式將微課的教學設計進行具體呈現的過程。根據教學大綱、教學目標及授課對象的具體情況,對教學內容、教學目的、教學目標、教學步驟、考核評價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包括傳統教案所包含的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準備及鞏固練習、課后反饋等內容,但課時一般控制在10分鐘之內,以學習者為中心,主題鮮明、內容精練、導入快捷、方法多樣。
以產品生產所消耗原材料費用歸集與分配為例,微教案撰寫如下:
1.教學內容。原材料費用歸集與分配。
2.教學目的。掌握應計入產品成本的原材料費用歸集并運用適當的方法進行分配,登記賬簿,進行相關業務處理。
3.教學目標。遵守企業成本核算制度,正確確定應計入產品成本的材料費用,掌握計入產品成本的材料費用分配方法,能夠在規定時間內依據材料發出匯總表正確核算應計入產品成本的原材料費用,能夠根據分配結果編制正確記賬憑證、登記賬簿。
4.重點難點及解決方法。重點,產品成本的直接材料費用構成,材料費用的歸集和分配方法;難點,材料定額消耗量比例法與定額費用比例法的具體核算及區別;解決方法,通過案例由授課教師引導學習材料費用定額分配法并以分組形式由學生完成學練任務,同時布置課后作業實現任務考核。
5.教學材料。①原材料發出匯總表;②原材料費用分配匯總表;③記賬憑證;④賬簿;⑤計算器,紅藍水性筆。
6.教學步驟。①課程引入;②任務告知;③教師任務示范;④學生操作任務;⑤授課小結;⑥學生考核任務;⑦單元總結;⑧課程拓展。
7.考核。考核項目具體包括考核項目、評分內容、各項分值、評分標準。
8.課后反思和總結。
(三)準備教學素材和練習小測
根據之前的選題內容和微教案設計的思路所要達到的效果,準備相應的素材資源和“練習小測”。不同類型的微課,選擇不同的設計方法(微課設計主要方法見(五)教學實施與錄制),準備不同的教學素材和不同的制作工具。授課教師在每次上課前都要充分準備本次教學活動所必需的教輔資料和教學用具,如:授課教案、任務與案例、PPT課件、原材料費用分配表、通用記賬憑證、會計賬簿、計算器、水性筆等。如《成本會計實務》原材料費用這部分內容所講授的主要內容是有關計入產品成本的原材料費用如何在各種產品之間的合理分配,屬于推理演算性質的內容,則需要準備教師演算過程所需的大白紙和水性筆;如所講授的課程是某項實踐操作(企業納稅申報)就需要在教師機上安裝相應的教學軟件進行演示。如此之外,在講課過程中所涉及到的例題、鞏固練習題、授課教案、PPT課件等教學資源最后要以微課件、微練習等形式上傳到微課程平臺上供學習者進行個性化輔助學習。
(四)腳本編寫及課件制作
微課之所以能走進我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并吸引更多人的接收,其核心就是腳本的設計與編寫。腳本的編寫是微課視頻制作的基本依據,具體而言在腳本設計過程中應體現兩種能力:一是標準;二是創意。創意部分需要融入教師的授課經驗和實戰演練,標準部分更多的是微課所應具備的流程和方法。因此,拍攝人員要根據腳本的設計來制作微視頻。
微課腳本的設計通常情況下有四個非常重要的部分。
第一,提出問題。微課主要是基于工作任務的布置,通過布置任務讓學習者主動參與學習,因此,能夠提出一個吸引學習者的任務內容是非常重要的。提出問題的思路有很多,比如說我們要把產品生產過程中所消耗的原材料費用的歸集與分配設計成微課,就不能把它當作一個大課或者是當成一堂精品課程的思路去設計,設計微課的思路就是通過碎片化的場景入手,當學習者看到這個場景時,立刻能想到這個場景中能引出的某些問題,那么我可以通過一個策略解決其中的一個問題,形成一系列思路:問題——場景——問題--策略,這樣再去開發相應的課程,這就成了微課腳本編寫的第一個思路,也就是問題的提出。問題提出有三個比較重要的思路:案例的萃取、提出問題、發現策略。
第二,選定主題。提出問題,把問題歸類,確定一個架構,架構圖可能會由于知識體系繁多而比較龐大,或者內容比較多,此時我們就需選定一個小的內容,時間控制在三五分鐘時間內講完的內容,這就是微課選題。同時,在選題過程中我們還要考慮時間、重要性、對接受對象的重要意義等問題。而微課內容涉及到的一點,不一定代表一個技能點,可能是一個流程,是一個綜合的或者組合的技能點。
第三,優化主題。為了吸引學習者,明確主題,微課的名稱也要去優化。主題需要突出新穎性、想象性、工具性。微課要足夠新穎,比如《產品成本中的原材料費用》、《原材料費用如何轉化成產品成本》這就不一樣,后者比前者好一點,取一些新穎性,讓學習者一眼就能看得出所講內容。
第四,腳本的編寫。腳本在形式上、語言上一定要有創意,從某種程度上刺激人的聽覺、感官,讓他們能夠愉悅的很有興趣的繼續聽你的微課,學習你的微課,這就是創意。
(五)教學實施與錄制(或拍攝)
微課視頻的拍攝和錄制的主要方法有:外部視頻工具拍攝(錄像機+白板);便攜視頻工具簡單拍攝(手機+白紙);屏幕錄制(屏幕錄制軟件+PPT);新型屏幕錄制(錄屏軟件+手寫板+畫圖工具)。
前期工作準備充分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借助于PowerPoint(2010及以上版本軟件)就可以輕松實現簡單的“微課”錄屏制作。此外還可以下載Camtasia Studio,安裝上攝像頭,來實現教師出鏡的效果。
當然,為了達到更好的微課視頻制作效果,還可以采用前期先行攝像的方式進行拍攝,后期委托專業的視頻制作公司根據課程特點將攝像、圖片、背景音樂、動漫等資源進行添加以完成后期制作。針對《成本會計實務》這門課程,我們采用的就是校內先行拍攝與委托專業視頻制作公司后期制作的混合方式。
(六)視頻后期技術處理
微課質量的高低不僅與前期選題及設計密切相關,后期編輯制作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程序。后期編輯就是授課教師與制作團隊人員根據課程特點對前期所搜集整理的所有素材進行選擇整理,對拍攝畫面和聲音進行剪輯播放,刪補鏡頭,切換畫面,并將片頭、片尾、提示性畫面或音頻信息等媒體資源添在錄制好的微視頻上形成。字幕清晰、主題明確、結構完整連貫的可應用于教學實踐的視頻資源。
(七)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微反思”,微課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資源要想達到最優配置與傳統教學有效結合相互補充需要一個磨合過程。如何根據選題內容設計制作微課及對微課使用后的教學效果進行分析整理,就是教學反思的過程。教學反思與修改是個動態過程,在微課程設計與制作過程中要貫穿始終,并通過不斷反思進行總修改達到精益求精的效果為以后微課的制作程積累經驗。
三、結語
數字化和網絡新技術正在快速改變大學校園和課堂教學。微課正是順應這種時代而產生并逐步發展完善的新興學習模式,作為一線教師,我們應本著求真務實,積極探索,精益求精的態度來面對微課這種新興資源,充分把握和利用微課的優勢應用于教學實踐,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求并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完善,使廣大教師和學生在微課中受益,逐漸構建起微課在身邊,人人可學、人人能學的濃郁的學習氛圍。
【微課在高職院校《成本會計實務》教學中的應用探討論文】相關文章:
高職院校秘書實務課程教學改革論文03-19
高職納稅實務課程改革探討的論文03-18
高職院校聲樂教學模式的探討與思考11-16
高職院校嵌入式教學改革探討論文03-06
分析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微課模式應用11-29
高職院校生產實習模式改革的探討論文03-06
高職院校“兩課”考核方式改革探討11-21
試論高職英語教學中微課的有效運用論文02-21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