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檢驗醫學與臨床溝通的必要性
由傳統的經驗醫學向循證醫學的發展是21 世紀醫學發展的趨勢,循證醫學是以科學證據為基礎的醫學,加強檢驗醫學與臨床醫學的聯系溝通是循證醫學的基本要求。檢驗醫學通過與臨床的聯系與溝通,可促進臨床標本的正確采集以及檢驗的結果的正確解釋和應用,從而把單方面(實驗室)的質量控制發展為全面質量保證,同時實驗室也可從臨床上獲得許多寶貴的反饋信息,借此可進一步綜合評價檢驗項目的方法學(特別是標本采集送檢方法)及其臨床價值,以不斷完善操作程序并推進新方法和新項目的開展。臨床醫學通過加強與檢驗醫學的聯系,亦可從檢驗醫學中獲得許多有價值的臨床證據和信息,提高診斷水平,指導治療,觀察療效和判斷預后。因此,加強檢驗醫學與臨床的聯系時一個利在雙方、益于病人的大事,應該受到我們廣大醫務人員的高度重視[1]。
1 檢驗人員應積極主動與臨床科室溝通
首先強調實驗室管理的要素是交流、對話。檢驗技師與臨床醫師要共同制定、宣傳和執行標本采集、轉送的操作規范[2]。檢驗科在進行臨床標本檢測的過程中,若發現異常結果應適時與臨床聯系,決定報告能否發出[3],檢驗科應積極參與臨床對結果進行分析和解釋,并指導臨床。與臨床醫師定期交流,交換意見,這對只接觸實驗室標本的檢驗人員尤為重要,因此除了合格的標本、準確的操作外,臨床用藥等治療措施也會影響檢驗結果。如判斷血氣酸堿分析結果就與病人的輸液、特別是堿性液相關,不了解此情況就會做出錯誤的判斷。又如應用過速率法座測定的檢驗人員都知道由于其靈敏度高于過去的賴氏法,使得臨床醫師很難適應,如今的血液分析儀測得的直方圖、MCV、MCH、MCHC、RDW 等對血液病有很好的診斷意義,而有的臨床醫師仍僅會應用個別項目,許多藥物及生理性波動對檢驗結果影響較大而臨床醫師又誤認為檢驗結果不正確。實驗室人員必須要求自己不斷學習新知識,開展新的實驗方法,才能在與醫師對話過程中提出新觀點。
此外,檢驗人員要多深入臨床,了解臨床上的一些具體情況,才能對臨床提出的一些疑問做出科學合理的解釋,例如:很多臨床醫生都囑咐病人,第二天早晨抽血化驗,第一天晚上就要禁食禁水(可能是受做消化系統B 超需要禁食禁水的影響),有的病人甚至早晨都不敢洗臉刷牙,而在制定檢驗參考值時并不要求禁水,再加上禁食時間過長,膽紅素測定結果往往都偏高,臨床誤認為檢驗結果不正確。還有,少數不負責任的護士直接從輸液管放血等都是造成誤會的常見原因。
檢驗科應建立與臨床溝通的熱線,實時地與臨床交流,過去那種臨床醫師總是處于問責地位,用曾經發生而又無法進行臨床實時(現場)調查的問題,來指責檢驗科如何工作不到位或水平不高的局面必須改變,檢驗科應爭取主動,與臨床平等協商和研討問題,促進臨床醫學和檢驗醫學與時俱進。
2 臨床醫師主動到實驗室與檢驗人員對話
讓新分配的臨床醫師(特別是內、兒科)到實驗室輪轉一段時間,以了解檢查項目和檢驗科工作特點,這是一種很好的方法,它是有助于加強醫檢聯系的好辦法。臨床醫師在開展科研課題時要主動與實驗室人員聯系,制定方案,共同努力完成。也可以邀請醫學檢驗專家為臨床開展講座,對新開展的實驗項目的標本要求、參考值、影響因素、臨床意義等進行講述。最好由臨床出面邀請相關實驗人員到病房參加病例討論及查房。討論對話不僅活躍學術氣氛,也可以加深相互了解與支持,共同努力做好工作。
總之,當代醫學是多門學科互相交叉滲透的、是建立在信息基礎上的現代醫學。它要求各醫學科室應加強溝通,協同攻關,協調發展。加強檢驗醫學與臨床的聯系時現代醫學需要,刻不容緩,我們應在與臨床的溝通聯系中,促進檢驗醫學的發展,有所作為。為此檢驗人員應從循證醫學的角度出發與臨床醫師多溝通交流,臨床醫師也應擴大自己的知識面,以后檢驗醫學的發展方向是檢驗人員不僅要會檢測技術,還要會分析結果,對臨床或病人要提供咨詢服務。
參考文獻
[1] 顧可梁.加強醫學檢驗與臨床的溝通[J].臨床檢驗雜志,2003,21(4):282-284.
[2] 萬海英.檢驗標本流程中信息節點控制的臨床意義[J].臨床檢驗雜志,2008,26(6):407-409.
[3] 邱俊,顧國號,王雪明,等.生命危急值報告系統的建立與應用[J].臨床檢驗雜志,2008,26(6):412-413.
【檢驗醫學與臨床溝通的必要性】相關文章:
檢驗醫學與臨床醫學的關系03-22
臨床醫學檢驗論文11-27
藥物對臨床醫學檢驗結果的影響05-31
淺談如何控制臨床醫學檢驗質量05-21
臨床醫學和檢驗醫學跨專業教育探討12-06
淺議醫學檢驗臨床實習教學改革初02-28
臨床醫學檢驗質量控制措施03-28
臨床醫學檢驗技術質量管理對策11-15
淺議臨床醫學檢驗質量控制論文01-01
臨床血液檢驗論文05-27